德國總理默克爾拒絕參加G7峰會稱:中國對歐盟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2020-12-22 八八伍財經焦點

5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稱,將原定於六月底在華盛頓舉行的G7峰會推遲到九月份以後。而此議會的內容則是希望邀請澳大利亞、俄羅斯、韓國、印度加入G7峰會,以及商議如何處理和中國的關係。

而此次川普推遲G7峰會的部分原因,也是來自盟友的壓力。在29號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不參加此次的七國集團(G7)峰會。對此,德國政府發言人賽貝特表示,「考慮到新冠大流行的總體情況」,「不能同意」前往華盛頓赴會。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也持觀望態度,只有法國總統馬克龍公開持有支持的態度。

德國方面,在美國指責中國的時候德國總理默克爾在27日的演講中強調,將會與中國保持合作。因為這對歐盟而言是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的。

19號德國《明鏡》周刊表示,德國人對中國的印象越來越好,對美國的反而越來越差。在一項德國科爾伯基金會在18日公布的調查結果中顯示,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之下美國在德國人的心中形象大跌,中國則相反,特別是在一些德國的年輕一代中中國的粉絲越來越多了。

在這個調查報告中,有超過33%的德國人將中國視為歐洲的以外的第一大貿易夥伴。36%的人則認為,與美國相比較和中國建立關係更為重要。而在2019年9月的這一數據僅僅在24%。與此同時,希望於美國保持緊密關係的人從去年的50%減少到了37%。

對於以上的調查結果,科爾伯基金會國際政治研究部主任米勒表示,德國人民對於美國的疑慮在不斷的增加,在大洋兩端的政治決策者應該都反思。

《明鏡》周刊指出,美國在德國人民心中形象大大降低的原因是美國在疫情中的表現太糟糕了。其中就包括了,口無遮攔的美國總統先生、不斷增加的失業人口以及不堪重負的醫療體系等等,截止到目前,已經有75%的德國人民表示,他們對美國的看法已經惡化。對於中國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採取的措施給德國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讓對中國的印象變得更加的積極。

德國《世界報》評論道,美國在川普的領導之下,已經使得美國的聲譽受損。而中國對德國的重要性卻與日俱增。

相關焦點

  • 德國當頭一棒,拒絕參加G7峰會,美:是時候讓印度代表當今世界了
    編輯:供奉 關於默克爾拒絕參加G7峰會的原因,外界人士一致認為同「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有關,不久之前美國同德國兩國此以及北約多邊關係進行了討論,不料雙方在不少問題上產生重大分歧,由於矛盾突出,因此德國總理默克爾以新冠疫情為由拒絕參加。
  • 默克爾拒G7峰會後,美國突然決定從德國撤軍,釋放三大重要信號
    而為了展現美國的防疫已經卓有成效,川普決定要在美國本土召開G7,並且還決定增加包括俄羅斯在內的4個國家加入峰會當中,不過對此,德國總理默克爾提出了反對,此外,她也表示將不會參加這一次在美國線下舉辦G7峰會。
  • 邀請盟友參加G7峰會,卻慘遭拒絕
    由於G7成員國拒絕參加川普組織的G7峰會,川普試圖「拉攏」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印度和巴西,變G7為G12。不顧疫情的影響,川普堅持召開G7峰會是為了總統選舉。美國的抗疫行為遭到老盟友譴責在疫情蔓延至全球之際,美國的種種抗疫行為遭到了歐洲多個國家的譴責。
  • 偉偉道來|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最後一班崗
    結果,川普充耳不聞,拒絕與默克爾握手,末了還提醒德國記者:「Sent a good picture back to Germany ,please . Make sure(把精彩的照片傳回德國,一定)」。這樣的情景,讓默克爾好尷尬,應該算得上是一次不大不小的外交風波。一年之後,德國記者從加拿大G7峰會現場發出一張頗具震撼力的照片。
  • 德國總理默克爾:不確定歐盟領導人是否可以在峰會上達成一致意見...
    2020-07-14 00:21:26來源:FX168 德國總理默克爾:不確定歐盟領導人是否可以在峰會上達成一致意見;歐盟協議必須是對疫情的「有力」回應;不認為義大利的立場會是達成協定的阻礙;希望舉行一次峰會就達成協定。
  • 七年馬拉松促成中歐投資協定,專家:體現了歐盟「戰略自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參加了視頻會晤。習近平強調,中歐投資協定展現了中方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將為中歐相互投資提供更大的市場準入、更高水平的營商環境、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更光明的合作前景。此外,習近平還指出中歐在2021年應積極作為,深化合作。
  • 歐盟不做傀儡,法國奉行獨立自主軍事戰略,默克爾與其立場一致!
    第一衝鋒號作者:錘子近日,深陷阿拉伯國家攻擊的法國再次成為世界媒體焦點,但這次法國惹怒的卻不是阿拉伯國家,而是歐盟的盟友美國,甚至法總統馬克龍的言論還可能引發美歐關係緊張。11月16日,環球網報導稱,法國聲稱需要繼續建立自己的(防務)自主權,就像美國為自己做的那樣。
  • 2020年G7峰會什麼時候召開 G7峰會推遲時間確定了?
    周一(06月01日),據英媒BBC消息,美國總統川普周六表示,將推遲今年的G7峰會,並邀請其他各國領導人參加會談。  川普稱,「我不認為它恰當地代表了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這是一個相當過時的國家集團。」  報導表示,G7會議今年由美國主持,成員國包括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和英國。
  • 歐洲強國帶頭對美說不,拒絕參加G7峰會,美國做出令人詫異的決定
    說到G7峰會,其實每一次的舉辦也都是人們格外關注的熱點話題。這同時由七個發達工業國家領導人同時參加,並針對相關問題進行共同討論協商的會議,代表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作為2020年的輪值主席,美國也由此對其他各國下發通知,美國表示,希望接下來的G7 峰會,所有的參會國都能夠由本人到場進行舉辦。而不是藉助視頻會議或者是電話會議。只是,反響並不明顯。
  • 2020年g7峰會哪些國家參與?G7峰會為什麼沒有中國?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原計劃於下月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至少推遲到9月份,他還希望邀請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和韓國參加峰會。目前,澳大利亞和韓國已經接受這一邀請。但受邀名單中的俄羅斯可能又將引發G7內部的爭執。
  • 西媒:歐盟「戰略自主」尚是畫餅 還沒準備好成為「超級國家」
    但歐盟並不知道如何實現戰略自主。二戰後建立的北約保護傘的穩定性存在問題。很顯然,川普的到來是觸發因素,但質疑早已存在,而且諸如土耳其這樣的挑戰也遠非北約能夠解決。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目前還沒有人認為「生存空間」受威脅,但「空間的意義」仍然非常關鍵。報導稱,諷刺的是,歐盟處在一個十字路口,它可以很好地處理一個國家的問題或者單個問題,但很難建立整體框架和作出多元部署。
  • 默克爾:從「德國媽咪」到「歐洲祖母」
    當人們談論「女性政治家」時,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一個人,她就是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一位已連續9年蟬聯《福布斯》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女性榜單榜首的女強人。1998年9月,經科爾推舉,默克爾成為基民盟秘書長,一年半後,她又以黨史上最高的得票率當選基民盟主席。2005年11月22日,默克爾再度創造歷史,成為德國史上首位女聯邦總理,從此開始了她漫長的德國總理生涯。
  • G7峰會「過時」了?德國不參加,特普朗就邀請其他國家
    美國大動蕩的同時,川普宣布原定於6月底在華盛頓舉行的G7峰會被推遲至9月。這是第二次推遲七國集團峰會。為啥要推遲?美國目前內外交困,也是疫情最嚴的國際之一。估計也沒有人願意參加會議。這次有一些領導人,直接表示不願參加會議。
  • 歐盟冬季峰會開幕
    12月10日,歐盟冬季峰會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開幕。↑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左三)與多名歐盟領導人在峰會召開前交談。↑歐盟冬季峰會會場。↑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右)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在峰會召開前交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主持歐盟冬季峰會。↑歐洲議會議長薩索利(左)與義大利總理孔特在峰會召開前交談。
  • 安格拉•默克爾:四度問鼎總理的德國「鐵娘子」
    >>詳細  相關報導:德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贏得選舉          馬克龍致電默克爾賀其大選獲勝 稱兩國將繼續合作          德大選:傳統大黨得票率低 黨派勢力明顯向右推移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文祝賀默克爾連任德總理
  • G7峰會變G10峰會?川普強行在美國開會到底會有多少國家捧場?
    作為會議東道主,老特要的雖然不是那種萬國來潮的「恢宏」,最起碼也是傳統盟友的「眾星捧月」,像德國、法國這樣的歐盟國家說什麼也得來,日本就更不用說了,就是遊也得給我遊過來。但默克爾輕描淡寫地表示:老娘沒空,愛誰去誰去,反正老娘不去!當然,為了不讓老特太沒有面子,默克爾還是客套地表示不是不給你面子,實在是疫情太嚴重,根本就不適合去開會呀。
  • g7峰會2020年召開時間推遲 g7峰會哪些國家參與?
    邀請另外四國共商中國未來  在佛羅裡達州出席完SpaceX火箭發射儀式之後,川普在回程的空軍一號上告訴記者,他計劃邀請韓國、澳大利亞和印度參加今年的G7峰會,一同商議中國的未來。目前美國是G7輪值主席國,其他六國分別是:德國、日本、法國、英國、加拿大和義大利。「我們想要澳大利亞,我們想要印度,我們想要韓國,」川普說道,「那我們有什麼呢?這就是個不錯的國家團體。」  川普曾一度建議,他將在9月主辦這次峰會,具體時間可能會是9月15日聯合國大會在紐約召開的時候。此外,川普還考慮把峰會安排在11月大選過後。
  • 【歐盟峰會上領導人打招呼的新方式】當地時間10月1日,歐盟峰會在...
    【歐盟峰會上領導人打招呼的新方式】當地時間10月1日,歐盟峰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受新冠疫情影響,一些與會領導人放棄了傳統握手禮儀,改用其他方式打招呼。義大利總理孔特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會面時,雙方都後撤一步然後舉起雙手示意,默克爾還雙手合十表示問候。
  • 前腳馬克龍確診 後腳斯洛伐克總理中招 禍起歐盟峰會?
    這不,同樣參加歐盟峰會的斯洛伐克總理也確診,如此一來,馬克龍是在歐盟峰會被感染的說法似乎更添一分「實錘」的意味,眼尖的網友翻出當時開會時各種影像資料發現,這「漏洞」好像有點兒多…… 12月18日,馬克龍在社交媒體發布視頻,通報自己的狀況。
  • 拉舍特:德國總理默克爾最有可能的接班人
    >德國執政聯盟中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選出新黨魁,北萊茵-威斯伐倫州州長阿明·拉舍特(Armin Laschet),意味著他很可能成為默克爾總理的接班人基民盟和巴伐利亞基督教社會聯盟(CSU,簡稱基社盟)組成中間偏右的聯盟黨,按照傳統,通常由基民盟黨魁作為聯盟黨候選人參加競選、出任總理,但也會有例外。拉舍特政治上屬於中間派。對華、對俄立場被右翼認為「太軟」,對美希望恢復跨大西洋聯盟關係,對歐盟主張法德聯手推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