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稱,將原定於六月底在華盛頓舉行的G7峰會推遲到九月份以後。而此議會的內容則是希望邀請澳大利亞、俄羅斯、韓國、印度加入G7峰會,以及商議如何處理和中國的關係。
而此次川普推遲G7峰會的部分原因,也是來自盟友的壓力。在29號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不參加此次的七國集團(G7)峰會。對此,德國政府發言人賽貝特表示,「考慮到新冠大流行的總體情況」,「不能同意」前往華盛頓赴會。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也持觀望態度,只有法國總統馬克龍公開持有支持的態度。
德國方面,在美國指責中國的時候德國總理默克爾在27日的演講中強調,將會與中國保持合作。因為這對歐盟而言是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的。
19號德國《明鏡》周刊表示,德國人對中國的印象越來越好,對美國的反而越來越差。在一項德國科爾伯基金會在18日公布的調查結果中顯示,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之下美國在德國人的心中形象大跌,中國則相反,特別是在一些德國的年輕一代中中國的粉絲越來越多了。
在這個調查報告中,有超過33%的德國人將中國視為歐洲的以外的第一大貿易夥伴。36%的人則認為,與美國相比較和中國建立關係更為重要。而在2019年9月的這一數據僅僅在24%。與此同時,希望於美國保持緊密關係的人從去年的50%減少到了37%。
對於以上的調查結果,科爾伯基金會國際政治研究部主任米勒表示,德國人民對於美國的疑慮在不斷的增加,在大洋兩端的政治決策者應該都反思。
《明鏡》周刊指出,美國在德國人民心中形象大大降低的原因是美國在疫情中的表現太糟糕了。其中就包括了,口無遮攔的美國總統先生、不斷增加的失業人口以及不堪重負的醫療體系等等,截止到目前,已經有75%的德國人民表示,他們對美國的看法已經惡化。對於中國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採取的措施給德國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讓對中國的印象變得更加的積極。
德國《世界報》評論道,美國在川普的領導之下,已經使得美國的聲譽受損。而中國對德國的重要性卻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