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打造東北振興增長極 建設現代化都市圈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在吉林省「三個五」「東中西」三大板塊協調發展,以及「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中,長春舉足輕重。

長春從區域協調、生態環保、資源能源、基礎設施、綜合交通、產業發展、空間結構、城市特色、東北亞國際形勢等多個角度,強化城市資源整合和跨區域產業協作,構建核心引領、梯次推進、協調聯動的長春現代化都市圈,使其成為吉林轉型升級的動力源、東北振興的增長極。

吉林省長春市的GDP佔全省40%以上,如何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長春市委、市政府勾勒出長春立足新時代、直面大變局、勇擔新使命,加快建設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

前不久,吉林省作出「長吉一體化」「長公同城化」等一系列決策,在全省「三個五」「東中西」三大板塊協調發展以及「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等戰略中,長春舉足輕重。

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的核心目標可以概括為「551」,即力爭用3年至5年時間,把長春建設成為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人以上、建成區500平方公裡以上,經濟總量超過1萬億元的特大型現代化城市,成為吉林轉型升級的動力源、東北振興的增長極。

核心空間握指成拳

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從區域協調、生態環保、資源能源、基礎設施、綜合交通、產業發展、空間結構、城市特色、東北亞國際形勢等多個角度,強化城市資源整合和跨區域產業協作,構建核心引領、梯次推進、協調聯動的發展新格局。按照「西產業、東生態、中服務」的思路實行總體功能布局,塑造「帶型+指狀+星座」的城市空間形態,構建「一廊、一脈、一帶、四城」的城市空間結構。

一廊是指「西部產業走廊」,即沿城市西部的複合貨運通道,這是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產業走廊,重點依託汽開區、高新南區等平臺,建設世界級汽車產業基地;依託綠園經濟開發區、寬城裝備製造產業開發區等平臺,建設世界級軌道客車產業基地;依託北湖科技園、亞泰醫藥產業園、興隆綜保區、二道國際物流經濟開發區等平臺,建設中國智能裝備製造中心和世界級農產品加工產業基地,並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承載世界級先進位造業尖峰區和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職能。

一脈是指「東部生態綠脈」,即沿城市東部的大黑山脈,這是中國北方地區最優美的近郊複合生態功能帶,依託空港經濟開發區、卡倫湖、蓮花山、淨月國家森林公園、新立城水庫、景臺森林公園等優質生態區,集中發展影視文創、信息技術、旅遊會展、總部經濟、金融服務等綠色產業,推動東北亞區域國際合作事務中心和文化中心建設,實現中國綠色發展示範區職能。

一帶是指「中央服務功能帶」,集城市傳統生活、現代商務服務、文化娛樂和濱水休閒於一體,傳承城市歷史記憶,引領城市生活潮流的複合功能,沿城市中央的人民大街、伊通河、遠達大街複合發展軸,集中發展現代金融、信息技術、科技創新、文化藝術等綜合服務功能,打造東北亞國際商務服務中心、東北亞科技創新與轉化基地。

四城主要是指以保護傳統風貌特色和優化提升現代服務職能為核心的中心城,優化提升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發展現代金融、影視文創、總部經濟等高端服務業,打造具有較強承載力、較高輻射度的現代服務業發展區和城市「金心」;以現代金融、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和科技創新產業為建設重點的最具現代城市魅力的南部新城,打造東北亞金融總部基地;以建設世界級汽車產業基地為發展重點的西南國際汽車城,發展中高端整車、自主品牌汽車、核心汽車零部件產業,布局汽車物流、汽車設計與研發、汽車金融、汽車貿易及汽車後市場服務;以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為重點的東北部新城。

產業厚植優進汰劣

發力「八大產業」,厚植髮展新優勢。長春大力發展汽車、高端裝備、健康食品、生物醫藥、影視文創、信息技術、新材料、現代金融「八大產業」。

做強支柱。以汽車業和軌道客車為重點的高端裝備產業是長春發展根基,集中力量打造自主品牌汽車振興發展基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智能網聯汽車智慧出行示範基地、汽車零部件創新基地。強鏈延鏈並舉,長春重點發展高速動車組、電氣化鐵路客車、新型地鐵客車、出口專用客車、現代有軌電車,建設檢修運維服務基地及軌道客車配套體系。

放大優勢。發揮集群優勢,做強做大生物醫藥產業。長春是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源地之一,貫徹落實吉林省《關於推進長遼梅通白敦醫藥健康產業走廊發展規劃實施的若干政策》,發揮既有優勢,圍繞長春、梅河口生物醫藥研發、生產鏈條,整合吉林、遼源等化學原料藥生產基地,打造以長春為核心的「生物醫藥產業圈」。同時,發揮協同優勢,做強做大信息技術產業。長春作為科教名城,有著良好的科教基礎和雄厚的科研實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託北湖科技開發區、吉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發展通信光電子器件、移動通信設備、衛星通信傳輸等光電信息產業,著力打造光電信息(航空航天)產業集群;依託長春新區東北亞大數據產業園區、長春經開區浪潮大數據產業園區,強化大數據基礎和應用軟體的開發與合作,著力打造大數據產業集群;以「數字吉林」建設為契機,大力實施「網際網路+裝備製造」工程,加快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北方)示範區、「紅旗綠色智能小鎮」、科大訊飛人工智慧產業小鎮等園區建設,著力打造人工智慧產業集群。

激活潛力。長春重點發展影視文創、健康食品、新材料產業,用3年至5年時間,將其打造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接續產業。

聚焦綠色發展,推進健康食品產業集群化發展。充分發揮長春作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優勢,重點發展玉米、畜禽、秸稈、人參、梅花鹿等特色資源精深加工,著力打造玉米深加工產業集群、肉製品精深加工和動物化工產業集群、循環經濟產業集群、綠色健康食品產業集群、特色資源精深加工產業集群。

堅持創新驅動,推動新材料產業高端化發展。依託長春應化所等龍頭骨幹企業,重點發展納米材料、光電材料、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醫藥材料、新型建材等領域。

「五位一體」提升承載力

「五位一體」,即以立體交通網絡為依託,以公路、城市快速路、機場、軌道交通及市政公用設施為重點,加快完善都市圈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長春由「物流節點城市」向「中心樞紐城市」轉變,實現由單核做大向輻射帶動轉變,由單極支撐向區域協同轉變,把長春打造成為東北地區的現代化交通與物流樞紐城市。

構建貫穿全境的開放交通體系,完善縱橫交錯的城市快速路網,以及建設便捷高效的國際航空樞紐,為長春現代化城市圈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去年吉林省印發了《長春經濟圈規劃實施方案》《關於支持長春經濟圈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在頂層設計框架下,長春市堅持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編制完成《長春吉林一體化協同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啟動實施了長春經濟圈環線高速公路九臺至雙陽等一批區域交通網絡工程建設,共同開展了水源地保護、自然災害聯防聯控等工作。與吉林市共同研究起草兩市協同發展框架協議。積極推進長公(公主嶺)同城化協同發展。編制了《長春—公主嶺同城化協同發展規劃實施方案》。

長春經濟圈建設提速,重大項目建設加速落地。2019年長春經濟圈內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140個,總投資12626億元。其中,產業製造項目403個,總投資2378億元;基礎設施項目128個,總投資1751億元;生態環保項目23個,總投資681億元;社會民生項目586個,總投資7815億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己平)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打造互聯互通發展新格局——長春現代化都市圈交通網建設亮點掃描
    長春公主嶺同城化發展,將實現交通互聯互通;長吉一體化、長平一體化加速推進,城際路網建設四通八達;交通一體化讓長春高質量發展「四大板塊」的產業集聚效應凸顯……隨著空間布局的逐步完善,長春現代化都市圈交通網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長春的「朋友圈」進一步擴大,「做強大長春、帶動大吉林、輻射大東北」的協調發展新格局正加快形成
  • 長春寬城:高質量建設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北部核心區|立足新時代 凝聚...
    戰疫情、保民生、抓發展……面對「十三五」收官大考,一年來,寬城區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市委的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團結帶領全區幹部群眾,在幹事創業的進程中凝聚合力、激發動力、釋放活力,主動擔當作為,助力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
  • 長春市寬城區努力譜寫加快建設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的「寬城篇章」
    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抓好優秀年輕幹部培養選拔,實施「輪崗掛職鍛鍊」計劃和「9085工程」,先後引進29名選調生和專業技術人才,49名幹部通過互派交流、基層鍛鍊、墩苗歷練在實踐中增長才幹,先後提拔年輕處級領導幹部、科級幹部10人,為寬城振興發展蓄勢聚力。
  • 長春市南關區:戮力前行踏新程 奮力建設長春現代化都市圈中心城區
    會議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部署,堅定不移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分析和部署今後一段時期的形式和任務,科學謀劃和描繪新一年發展藍圖,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奮力建設長春現代化都市圈中心城區,勠力開啟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徵程。
  • 抓好六大協同 建設瀋陽現代化都市圈
    ——訪瀋陽市發改委主任王慶海12月4日,市委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瀋陽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加快瀋陽現代化都市圈建設」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為瀋陽在「十四五」時期實現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發展帶來新的歷史機遇
  • 吉林省委常委王凱:推動長春振興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穩中求進,推動長春振興發展(權威訪談)——訪吉林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王凱本報記者 嶽富榮 李家鼎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正在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東北經濟帶來較大影響。截至7月末,全市新增市場主體15萬戶,增長12.5%。同時,努力補短板,加快「數字長春」建設,推動新基建工程,謀劃實施了總投資超萬億元的5G基站、新能源汽車、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項目近千個,推動消費回補升級,先後發放兩輪消費券2億元,直接撬動居民消費超過10億元,大力培育線上經濟、網紅帶貨等新產業新業態,經濟增長後勁進一步增強。
  • 觀察|代管公主嶺,長春距離「東北第一城」還有多遠
    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此前也談到,實現吉林全面振興,必須解決「量能不夠、動能不足、帶動力不強」的問題。加快建設「大長春」,因此被寄予厚望。那麼,長春能不能打好這張牌,扛起帶動吉林乃至整個東北地區振興的重任?
  • 四大區域再定位:東北振興,西部開發,中部崛起,東部現代化
    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02振興東北,落腳點在於「新突破」。之所以說是「新突破」,原因很好理解。作為三大傳統國家戰略之一,西部大開發可謂碩果纍纍,中部崛起亦取得不錯的成績,只有振興東北難言令人滿意。
  • 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都市圈中心,瀋陽憑什麼?(上)
    按時間演進,瀋陽經濟區可分為如下階段:「6」——遼寧中部城市群2003年,伴隨著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遼寧首次提出「瀋陽經濟區」的概念,包括瀋陽、鞍山、撫順、本溪、遼陽、鐵嶺共六座內陸城市。「6+1」——瀋陽現代化都市圈時至今日,瀋陽經濟區迎來升級,瀋陽、鞍山、撫順、本溪、遼陽與鐵嶺、瀋撫組成了全新的瀋陽現代化都市圈。
  • 錨定新目標 開啟新徵程 長春市二道區:高質量建設長春東部現代化...
    年終歲尾,目光聚焦長春市二道區,錨定全力建設長春東部現代化中心城區這個總目標,二道人沉著應對風險挑戰,穩中求進、難中求成,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年接著一年幹,全面振興發展取得新成績,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主題擘畫新藍圖,令人鼓舞,催人奮進,對於當下和今後一個時期,如何戰勝困難求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更高起點上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啟示意義。
  • 2020長春城市形象宣傳片震撼發布
    為進一步展示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取得的進展和成效,擴大長春知名度,提升城市影響力,中共長春市委宣傳部精心遴選創作團隊,拍攝製作了2020版長春城市形象宣傳片《一見傾城 美好之都》。「點睛之筆」,正以耀眼的光芒,展開建設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的宏大敘事。
  • 一見傾城 美好之都|2020長春城市形象宣傳片來啦
    為進一步展示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取得的進展和成效,擴大長春知名度,提升城市影響力,中共長春市委宣傳部精心遴選創作團隊,拍攝製作了2020版長春城市形象宣傳片《一見傾城 美好之都》。這裡是長春,一座沒有一片秦磚漢瓦的新興城市,書寫了中國多個第一的傳奇;這裡是長春,一座被譽為「共和國長子」的工業重鎮,撐起了東北城市化與工業化的脊梁;這裡是長春,吉林省省會,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中國「雄雞」版圖的「點睛之筆」,正以耀眼的光芒,展開建設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的宏大敘事
  • 勠力同心,打造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
    5日,2020南京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在鎮召開。儘管年底政務繁忙,但蘇皖兩省九市的黨政主要領導、分管領導齊齊抽出時間聚首鎮江,圍繞「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主題,共商合作、共謀發展、共話未來。自2000年首次提出都市圈構想以來,二十年風雨兼程,南京都市圈發展迅猛。據去年底的數據統計,南京都市圈以佔全國0.7%的土地面積、2.5%的常住人口,創造了佔全國4%的經濟總量。
  • @長春人,看看值得你驕傲的家鄉!最震撼長春城市宣傳片來了:愛上...
    ,中國「雄雞」版圖的「點睛之筆」,正以耀眼的光芒,展開建設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的宏大敘事……總有一些重要時刻值得銘記,總有一幅美好畫卷值得期待,讓我們在858萬長春人民的奮鬥身影中,在24744平方公裡的廣袤大地上,認識長春,走近長春,愛上長春。
  • 15個副省級城市聯手為新中國慶生,長春,北國春城長成現代大都市
    長春是近代崛起的年輕城市,從1800年建設長春廳到現在,她經歷了219年的歷史,經過70年的發展,長春已經成為祖國北疆的燦爛明珠。「紅旗」從這裡走向全國,高鐵從這裡走向世界, 「吉林一號」在這裡星空閃爍。
  • 長春市駐京辦助力長春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長春日報訊 (記者揣曉倩)長春市駐京辦緊緊圍繞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全力服務「四大板塊」戰略實施,立足駐京工作職能,積極主動創新作為,助力長春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市駐京辦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對內縱深推進規範化建設,練內功、強基礎,解放思想、轉變作風,激發乾事創業的精氣神;對外務實開展交流合作,搭平臺、拓渠道,強化政務服務保障,維護大局和諧穩定,開創了駐京工作新局面。
  • 王洪章專欄(東北經濟系列第9期)|認真貫徹國家東北振興戰略,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下)
    東北振興正處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是一個相對困難的時期,同時也是曙光再現的關鍵時期。縱觀東北的大勢,深入探索東北經濟發展的內涵,我們堅信東北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並沒有完全喪失。建設銀行原董事長王洪章先生所著的「東北經濟的歷史與新生」系列文章,從歷史沿革、發展貢獻、困難問題、合作開放及對策建議的角度,追溯東北經濟發展的歷史,對東北未來發展提供指導性意見。
  • 「十四五」時期我國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培育現代化都市圈
    最後,現代化都市圈是進一步優化城市群和大城市發展格局的重要平臺。近年來,我國都市圈建設呈現較快發展態勢。[28]都市圈的增長邊界依賴於區域生態本底,能否準確劃定增長邊界影響都市圈空間開發的效率和效益。一項針對全國110個重點地級以上城市的實證研究表明,城市蔓延顯著加重了工業汙染和生活汙染問題。[29]因此,能否處理好城市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實現綠色發展,是現代都市圈建設過程中的一項關鍵挑戰。
  • 長春建設中國「狼堡」,未來十年東北新的發動機
    近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批覆了《長春國際汽車城規劃(2020—2035年)》,規劃目標定位:建設世界級汽車產業基地、長春都市圈綠色發展示範區、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示範區。這預示著長春要建設一個中國的「狼堡」,暢想未來,讓我們先一睹德國大眾沃爾夫斯堡的工業製造能力和汽車主題公園的魅力。
  • 擦亮城市名片 樹立發展標杆 | 長春40家魅力單位選評結果出爐
    300餘家單位參評,70家單位入圍,超過650萬人次的關注,歷時兩個多月,在中共長春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全面小康•魅力之都」建設長春現代化都市圈之魅力單位選評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