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觸覺、本體、學習能力失調的常見表現

2020-12-23 特殊需要兒童康復訓練

首先、前庭失調:在內耳中有兩種前庭感受器,一種前庭感受器反應重力,另一種感受運動。前庭感覺大部分在前庭和小腦中處理,然後由這兩處下傳脊髓,進入腦幹,在腦幹中擔任重要的統合角色,其中有些從腦幹傳至大腦半球。沿脊髓下傳的訊息與其他感覺交互作用,幫助保持姿勢的平衡和運動;至於往上傳至大腦較高層次的訊息,則與觸覺、視覺、聽覺、本體感覺信息交互作用,使我們知道空間、方向和我們所處的位置。

如果前庭平衡統合失調,表現為多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暈,有些兒童還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說話詞不達意,語言表達困難等。在學習與生活中常常觀測不準距離,方向感和組織性差,生活中做事時協調能力較差。

第二、觸覺防禦:觸覺系統是胎兒在子宮最先發展的感覺系統,也是最大的感覺系統,在人類行為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觸覺對整個神經組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身體沒有大量的觸覺刺激,神經系統恐怕要變得「不平衡」了。

因此,兒童身體未接受大量的觸覺刺激,就會出現觸覺防禦,表現在對各種刺激和皮膚接觸敏感、上課容易分心、做事沒效率、膽小怕陌生環境、脾氣暴躁、吃手、咬指甲、愛哭、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不合群。觸覺統合失調的兒童由於各種觸碰都會使其不安,心理上總處在一定的紊亂狀態,必然使學習與生活質量不斷下降。

第三、本體感覺統合不良:本體感覺指的是肌肉的收縮與伸張、彎曲、伸直、推拉,以及兩根骨骼間的壓縮所引起的感覺信息。肌肉和關節不斷地把訊息傳至大腦,告訴我們姿勢如何。如果兒童的本體感覺組織不良,身體的動作會比較遲緩、笨拙、更吃力、學技巧困難、動作計劃不良。多數還表現在上體育課時不會跳繩、跑步時動作不協調不準確、很累,容易因反覆的挫折造成自信心不足,從而出現消極退縮行為。

第四、學習能力發展不足:學習能力的發展是以前庭感覺為基礎,將視聽等感覺進行高級統合,因此它更是屬於較高層次的感覺統合。看、聽和說是許多基本腦功能的最後產物,必須先發展好腦內的、肌肉關節動覺和觸覺的功能,視、聽處理中心必須是視、聽感覺與其他感覺訊息相統合,才能形成我們對環境的基本認識,才使我們理解看到和聽到的東西是什麼意義。

如果視、聽覺統合失調,表現為在課內課外閱讀時,由於眼肌運動的協調不良現象,會使視線不能平順移動,常會出現讀書跳行、漏字,閱讀不流利,寫字時偏旁顛倒,數字顛倒等等視覺上的錯誤;學了就忘,丟三落四,似乎經常在找東西,生活上無規律,經常忘記老師或家長的吩咐和布置的作業。前庭和聽覺系統統合不好,聽覺處理不良的兒童會過分關注無關的雜音,注意力難以集中,有的表現充耳不聞。

相關焦點

  • 感覺統合的三大感覺系統:觸覺、前庭覺、本體覺之間的聯繫
    一種失調表現,往往是多個系統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我們在設計訓練時,我們就要考慮各個系統的協調訓練,才能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其實從之前各個感統失調表現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很多時候,不同的感覺系統失調會有一種共同的失調表現。
  • 感統失調的這些表現,一定要重視起來!
    感覺統合是指人體通過視、聽、觸、味、嗅、前庭、本體等各種感覺通道收集信息,並由大腦進行分析、綜合處理後做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感覺統合失調則是指大腦在處理各感覺器官收集到的信息時,無法有效的綜合這些信息,這樣就無法使身體做出協調的適應性反應。
  • 不要總罵孩子笨,這些感統失調的表現你都認識嗎?
    ,一旦視覺出現感統失調,對於孩子的學習能力將會造成極大影響。觸覺感統失調的孩子也可以分為過度敏感和低度敏感兩種。觸覺過度敏感的孩子會表現出對接收新事物的排斥,喜歡固執於熟悉的環境中;觸覺低度敏感的孩子則對疼痛不敏感,兩歲以後依舊過度用嘴去感受物體。有以下幾個常見表現。
  • 錢志亮:孩子前庭平衡失調的9大表現,父母須注意
    所以個體前庭平衡覺的發展對個體學習能力的形成與獲得極為相關。胎兒期所接收到的刺激主要來自母親的活動,當母親保持正常的活動,如遛胎散步、爬樓梯、做體操等,都能促進胎兒前庭系統發展。胎兒的這種運動是其前庭平衡覺、觸覺學習的基礎。胎位不正的胎兒本來其前庭平衡就沒有正確定位,空間、方位等處於混沌或錯覺之中,是典型的先天不足。保胎的母親往往由於害怕運動後產生激烈反應導致流產,因此常常拒絕運動。
  • 感覺統合教育的概念以及感統失調的表現
    2)活動空間太小,爬行不足所產生的前庭平衡失常。3)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兒右腦感覺刺激不足。4)早產或剖腹生產,造成觸覺學習不足。5)祖父母採用傳統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縱。6)潔癖症母親或保姆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及活動不足。7)要求太多、管教太嚴,產生拔苗助長的挫折。8)保護過多或驕縱溺愛,造成身體操作能力欠缺。9)過早使用學步車,造成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 感統失調的7大類型,對比下自己孩子表現,是不是有感統失調?
    1、視覺統合失調視覺統合失調的兒童,視知覺感不強,經常磕磕碰碰,精細動作差。視覺統合失調應該是最能容易引起父母關注的一種失調,因為它與孩子學習密切相關,表現也比較明顯。像閱讀寫作業時跳字、漏字,容易搞混偏旁部首的方向等都是視覺統合失調的表現。
  • 想要判斷孩子是否本體覺失調,可以參考這六條
    本體覺是指人體肌肉、肌腱、關節等運動器官在不同狀態,比如運動或靜止時產生的感覺。因為產生的位置比較深,所以又被稱為深感覺。實際上,它應該屬於強大觸覺的一部分。因為它原本就是胎兒出生後最初產生的觸覺系統發展出更多的分支和網絡而下沉時,與長在肌肉、肌腱、骨膜、韌帶、關節等處的感覺接收器相結合才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是觸覺下沉的產物。
  • 孩子常有這些表現,可能是感統失調!家長千萬別忽視
    如爬、站、走、 跑、吃飯、穿衣等所有的生活行為和遊玩;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 身體肌肉感覺、平衡感覺以及身體 的其他感覺;語言理解和表達、繪畫、寫字、作文、讀書、發言等。完成這些動作和行為都是大腦神經系統感覺統合的結果。當外部的感覺刺激信號無法在大腦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組合,使機體不能和諧有效地運作,即為感覺統合失調。感統失調有何表現?
  • 造成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前庭統合失調,有哪些表現,附檢測方法
    我們本章就來看看孩子的哪些表現與前庭系統失調有關,父母可以跟孩子對照下。前庭系統失調的表現上一章,我們學習了前庭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建議大家去看下。我們了解了前庭系統的構造,就可以推斷出前庭系統的作用,進而推斷出前庭失調時會有哪些表現了。
  • 「感統失調是什麼?」,孩子要有這幾個表現,父母要注意了
    我們可以用「小明吃橘子」這個過程來舉個形象的例子:小明正在玩,聽到媽媽喊「寶貝,來吃橘子了」聽覺告訴他聽到了聲音,前庭覺篩選出媽媽的聲音,然後傳到大腦做信息處理,再傳遞給各個組織,視覺搜索到目標,判斷距離,走過去拿橘子,觸覺告訴他已經拿到了,本體覺告訴他怎麼把橘子剝開,嗅覺再聞到橘子是什麼味道的,味覺可以判斷這個橘子好不好吃。
  • 孩子前庭覺失調,簡單有效的訓練方法,親測有效!
    ,聽錯、聽不懂問話、理解力差,這些情形都可能是孩子出現前庭覺失調的問題。一.什麼是前庭覺?我在前面發布了很多關於感統訓練的內容,那麼前庭覺是感統訓練的一個重要部分,很多家長問我,希望提供一些針對性的訓練方法,那麼今天就講一下,前庭覺失調的幾種行為症狀和遊戲活動方法!
  • 容易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本體覺失調的表現,附檢測方法
    上一章我們學習了本體覺的概念、結構和基本功能,本章我們將繼續學習本體覺,了解本體覺失調的表現。本體覺是後天形成的,它必須通過視、聽、嗅、味、膚等感覺系統交互運作才能產生的一種結果,再加上前庭覺的完整,才能保證本體覺系統的正常運作。
  • 感覺統合失調嚴重嗎?
    大腦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感覺輸入,感覺包括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前庭覺和本體覺。人體通過感覺接觸到信息,並將所接收的信息在中樞神經系統加以處理,統合起來。視聽觸味嗅、前庭以及本體覺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接下來大腦會對感覺接觸到的信息進行統合,這就是我們所說到的感覺統合。然後大腦會指揮中樞神經系統作出整體反應,最後通過回饋表現出來。
  • 孩子一沒看著就變成「泥孩子」並非孩子貪玩,是「本體覺失調」
    面對這些問題,還在傷神費腦的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出現的這些問題和"本體覺失調"有關,而不是孩子的態度問題,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打罵只會疏離親子關係,而不會起到真正作用。什麼是"本體覺"?"失調"了會怎麼樣?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孩子"本體覺失調"要怎麼引導。
  • 什麼是前庭覺?
    我們把大腦能夠在前庭覺(也包括觸覺、本體覺等)的刺激下能夠正常工作的狀態稱為感覺調節功能正常。人的注意力的保持依賴於大腦的能夠保持在清醒的狀態,如果前庭覺的信息在傳送到網狀結構的時候,大腦無法保持清醒的狀態,當然注意力無法保持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認為兒童的感覺調節能力不足。
  • 孩子脾氣暴躁、學習不好?或許是感統失調!家長要及時檢查和預防
    感統失調不是心理疾病,而是一種獨特的發育障礙。 感統失調可以被概括為學習能力障礙。 它是一種導致孩子大腦能力紊亂的發育障礙。
  • 孩子感統失調的表現有哪些?如何給娃做感統訓練?看完這篇就懂了
    當前社會由於都市化生活使活動空間的減少,戶外活動減少,獨生子女群體生活的不足等等的原因,使嬰幼兒期的感覺學習明顯不足,尤其是觸覺、前庭平衡覺及運動覺的學習。所以感覺統合失常的兒童也越來越多。
  •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大多因感統失調而起
    前庭覺的主要功能,是接受臉部正前方視聽嗅味觸信息,並做過濾及辨識再傳入大腦,使大腦不至於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特別是長大以後的視、聽性質學習,前庭覺的影響最大。 大腦的門檻----前庭覺 由於前庭是大腦門檻,整個身體的觸覺、關節活動信息也必須在此過濾以選擇重要的信息做回應,所以前庭覺必須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協調,才能正確辨識身體的空間位置,這便是前庭平衡。
  • 是「感統失調」,用這5個小遊戲解決
    人體的感統失調大致可以分為五個方面:視覺失調,聽覺失調,觸覺失調,前庭系統失調,本體系統失調,它們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聽覺失調的孩子一般聽力方面比較弱,也常常接受不了外界大聲的刺激。聽覺失調的孩子常常表現為聽不清別人說的話,或者是經常忘記別人說的話。聽覺失調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在學校聽不清老師上課的話,因此常常在學習上出現問題。 3、觸覺失調會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
  • 家庭觸覺按摩操作詳解,解決孩子觸覺失調導致的注意力不集中問題
    前兩章我們學習了觸覺系統的相關的基礎知識及觸覺系統失調的表現,本章我們將學習如何進行觸覺系統的訓練。對於孩子的觸覺訓練最好的方式是採用觸覺按摩,這樣觸覺鍛鍊得更全面、更充分。所以,我們著重介紹觸覺按摩的方法,後面再介紹幾種簡單的觸覺訓練遊戲。觸覺訓練根據觸覺系統的發育特點,我們把觸覺訓練大體可以分為4個階段,每個階段運用的按摩手法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