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寫反字,左右不分?是「感統失調」,用這5個小遊戲解決

2020-12-09 騰訊網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有一些寶媽發微信向我反映,日常在檢查孩子作業的時候總發現孩子寫反字。比方說總是把6寫成了9,把字母b寫成了d。不僅在學習方面出現了左右部分的問題,在這場生活中,也有類似的情況,例如把鞋左右穿反,衣服不會扣扣子等。

在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陳小春的兒子Jasper,陳小春曾經在網上曬出他曾經寫的字,其中就把"小"字寫反了。相信有很多的孩子都存在這方面的問題,而也有許多的父母覺得這純粹是因為孩子左右不分。但其實,孩子總是寫反字不僅僅是因為左右不分,還有可能是孩子出現了感統失調的問題,父母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孩子總愛寫反字,原因不僅僅是左右不分

很多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學習或寫作業的時候,總會發現孩子容易寫反字。有一些父母總覺得孩子寫反字是因為左右不分,但其實真正的原因並非如此。雖然說,左右不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向充滿困擾的事情,也有研究表明,30%的人再區分左右的時候要比區分上下多花12秒的時間。

因此,父母在對待孩子左右不分的時候總是不以為意,覺得孩子是因為還小,等孩子長大後自然就會辨別了。但其實,一般正常的孩子到了兩三歲就能夠清晰地分辨出左右,如果孩子到了三歲以上仍不能夠分清左右,甚至是經過父母或老師的教導後仍不能夠改正,那麼父母就要予以重視了,這很可能是因為孩子患上了"感統失調"的問題。

孩子寫反字背後的真正原因——感統失調

其實有一些孩子寫反字背後的真正原因,並非是左右部分,而是孩子出現了感統失調的問題。據調查顯示,感統失調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十分普遍。中國兒童的感統失調率已達到80%以上,換句話說,就是絕大部分的孩子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感統失調的問題。

感統失調對孩子的成長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感統失調也有許多的分類,不同的類別對孩子的影響也不一樣。

人體的感統失調大致可以分為五個方面:視覺失調,聽覺失調,觸覺失調,前庭系統失調,本體系統失調,它們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1、視覺失調會影響孩子的閱讀狀況。

視覺失調的孩子在閱讀時常常會出現錯字,添字,看錯行或漏字的現象。視覺失調會嚴重的影響孩子的閱讀狀況,影響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2、聽覺失調會影響孩子的聽力狀況。

聽覺失調的孩子一般聽力方面比較弱,也常常接受不了外界大聲的刺激。聽覺失調的孩子常常表現為聽不清別人說的話,或者是經常忘記別人說的話。聽覺失調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在學校聽不清老師上課的話,因此常常在學習上出現問題。

3、觸覺失調會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

助覺失調的孩子一般會表現出不合群,人際交往能力差。當他們處於陌生的環境時內心會感到焦慮不安。他們常常不允許別人碰自己,因此在學校中總是與他人處於隔絕關係,影響到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4、前庭系統失調會造成孩子有多動性

前庭系統失調的孩子主要表現為好動,注意力無法集中,總是分不清方向。這類藍桶十條是由於前庭網膜的協調和掌控功能不足所引起的,造成孩子的重力感和平衡感失衡。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自然也影響學習的效率。

5、本體系統失調導致孩子協調能力差

本體系統失調的孩子動作協調能力比正常孩子差,他們常常走路容易摔倒,走路容易迷失,動手能力方面也相對較差。

感覺統合是所有學習能力和人際交往的基礎,出現感統失調會嚴重的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那麼,作為父母要如何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狀況呢?尼莫媽媽和各位父母分享五個小遊戲,有效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

懂得用這5個小遊戲,輕鬆解決孩子"感統失調"問題

1、"挑豆豆"遊戲

挑豆豆遊戲是一款有效提高孩子注意力和動作協調能力的遊戲。在遊戲開始之前,父母可以先準備幾雙筷子和一些豆子。然後和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比賽,看看誰用筷子夾出的豆子更多,誰就獲得勝利。

這款遊戲可以有效的鍛鍊孩子的動作協調能力,在遊戲中激發孩子的動手能力,能夠有效地緩解孩子觸覺失調的狀況。遊戲的形式也更好地激發孩子的參與興趣。

2、不倒翁遊戲

不倒翁遊戲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促進孩子平衡感的發展。父母可以陪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然後雙方兩人伸開手臂,一起在原地做旋轉。當下次旋轉的時候,要往相反的方向轉。

這個遊戲可以有效地促進孩子前庭神經系統的發展,提高孩子的身體平衡能力,也更好地培養了孩子的方向感,緩解了孩子前庭系統失調的狀況。

3、跳格子遊戲

跳格子遊戲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的視覺和聽覺判斷能力, 也有利於孩子身體各部分肌肉的控制和協調。跳格子遊戲需要父母先在家裡鋪上拼圖地墊,要求孩子根據自己的提示跳到相應的格子上。

這款遊戲能夠潛移默化的給孩子灌輸空間概念,看和聽相結合可以提高孩子的視覺和聽覺能力,這款遊戲也需要孩子高度的集中力,從而也可以有助於孩子注意力的提高。

4、運輸氣球遊戲

運輸氣球遊戲需要孩子們與他人進行互動和身體的接觸,因此能夠有效的緩解孩子觸覺失調的問題。在這個遊戲中,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之間,將氣球夾在兩人身體的兩旁,然後運送到指定的終點。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之間要保持平衡和緊密的身體接觸,才能夠保證氣球不脫落。

在玩這一項遊戲的過程中,增加了孩子與他人身體接觸的頻率,減輕孩子與他人接觸時內心的恐懼感,從而有效緩解孩子的觸覺失調問題。

5、正話反說遊戲

正話反說遊戲能夠有效提高孩子的聽覺能力和專注力,有效的刺激孩子大腦的運轉,提高孩子的反應能力。正話反說是指父母先準備一些字條,字數可以是3到5個字。然後父母按照順序念一遍,而孩子要做的是將倒順倒念出來。比如父母說:"真好看"。孩子就要反應回答道:"看好真。"

在這款遊戲中,父母可以儘可能的找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詞條,提高孩子的參與度。正話反說能夠有效的解決孩子聽覺能力失調的問題,同時也能夠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寫反字」,並非學習不認真,或是「視覺空間智能」不足
    陪伴孩子成長,總會有笑有淚。回憶這些有趣的事情,我們會發現,最讓我們這些為人父母煩惱的幾件事之中,有一樣必然是看孩子寫作業。孩子畢竟還小,把字寫錯、作業寫錯地方、寫作業時總是東張西望等等,都是常有的事。但有一種情況我們卻不能忽視,那就是"寫反字"——寫出來的字都是反的,就像看著鏡子寫一樣,怎麼看怎麼彆扭。
  • 「感統失調是什麼?」,孩子要有這幾個表現,父母要注意了
    前庭覺失調,前庭覺主要功能是把嗅覺,味覺,視覺,聽覺觸覺等接收到的信息進行篩選,選出重要信息,其次是掌握人體的平衡和空間方位感。所以前庭覺失調的孩子會注意力不集中,上課坐不住,好動不安,充耳不聞,視而不見,走路經常摔倒,協調能力不好,做事情丟三落四,閱讀跳字跳行,穿鞋子分不清左右,容易暈車暈船等等。
  • 感統失調:孩子笨手笨腳註意力不集中,巧用3個小妙招,進行規避
    幼兒園老師在一段時間的觀察後,建議小麗帶孩子去看醫生,可能是女兒「感覺統和失調」了。你家孩子有沒有這種表現:行為古怪,笨手笨腳,閱讀總是不能集中。或者多動,坐立不安,走路不穩,不願意和別人觸碰,不樂意洗澡,不樂意刷牙。或者沒有辦法好好戴紅領巾,不能自己繫鞋帶,做不了這些稍微複雜的動作。
  • 感統失調的7大類型,對比下自己孩子表現,是不是有感統失調?
    但是,父母不知道,孩子的成長是遵循自然的規律的,提前的訓練導致孩子準備不足,這就造成了孩子的畸形發展。感覺統合失調有哪些表現我們了解了感統失調的原因,父母們肯定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存在感統失調表現了。
  • 孩子總是把字寫反,這是「視覺空間智能」不足的體現,家長要上心
    有了孩子之後,家長們最害怕的事情,可能就是陪著孩子寫作業了。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能看到孩子犯下很多錯誤,有些錯誤家長已經提醒過無數次了,可孩子依舊在原地摔跟頭。家長還可能看到孩子的一個行為,那就是寫反字。這個事情很奇特,有些家長自己都想不明白,好好的一個字不寫,非得寫成反的,孩子自己不覺得累麼?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總是健忘,父母別當小事,可能「感統失調」作祟
    「你家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上課的時候老是東張西望,注意力一直不集中,回家得管一管」 「孩子怎麼走路怎麼這麼慢?有些時候還是手腳並用,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呢?」 「你家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寫字的時候怎麼老是抄錯字,上次寫字,全班就她一個人這個字寫錯了!」
  • 如果孩子有這3種現象,可能是「感統失調」在作怪,家長不要忽視
    於是朋友就開始緊抓孩子的學習,監督了一段時間,她發現兒子平時特別粗心大意,寫作業時候經常有粗心導致的錯漏,並且平時經常坐不住,只學習了一會兒就找藉口去做別的事情。這時有朋友告訴她,孩子可能是感統失調了。
  • 教育在海外丨字母常常寫反,b和d不分,是感統失調,還是讀寫障礙?
    有時寫中文時,也會把部首寫在相反的位置。家長們開始擔心: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感統失調」,或「讀寫障礙」? 其實,字母反寫是個世界性的問題!美國娃也不例外,小媛老師班上就曾有個小男孩Henry,他常常把單詞寫成這樣...
  • 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多半是感統失調「惹的禍」
    文/ 養娃女神Miss劉(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評論)寶媽們是不是經常會覺得自家的娃平時在家挺聰明,一到學習上面就「掉鏈子」,什麼上課不認真聽講,小動作多,放學回家寫個作業也是拖拖拉拉,老師家長怎麼說都不管用。其實這樣的孩子真的不少,不管是在學齡前還是在學齡後,普遍老師都會反應這些孩子們上課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與人交流有問題,考試馬虎,讀書跳行。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孩子「感統失調」了,家長要做好引導
    孩子犯錯的原因只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嗎?原因往往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簡單。你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是因為他已經「感統失調」了!那麼,什麼是「感統失調」呢?又是什麼導致了「感統失調」?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進行矯正呢?一、什麼是「感統失調」?
  • 孩子好動多動,要注意,很可能是感統失調導致的!
    活潑好動是小孩子的天性,身體裡似乎儲存了怎麼也用不完的精力,對外界時刻保持著旺盛的好奇心。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存在好動的表現是很正常的。但是對於進入學齡期的孩子來說,如果還存在好動多動等表現,將會極大的影響注意力,從而影響到學習成績。那麼有哪些原因可能會造成孩子多動呢?
  • 不要總罵孩子笨,這些感統失調的表現你都認識嗎?
    其實孩子並非不知道什么正確的方式,只不過他們只是做了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而這往往是感統失調的表現。孩子的大腦和身體的組各織器官配合出現了障礙,以至於在外在行為上出現了各種問題。此時家長要做的不是因為不耐煩就一味的責備,而是注意到孩子究竟是哪方面出現了問題。
  • 學會這五種家庭感統訓練,孩子將遠離感統失調
    一直關注優佳加的家長對感統知識已經比較了解,除了教大家如何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更重要的是做到提前預防,今天就來講解簡單又有效的家庭感統訓練。促進親子關係家庭訓練的執行者主要是家長,以孩子為中心頻繁互動,當孩子達到訓練要求時,家長可以多鼓勵、表揚,也可以設一些小獎勵作為目標,不僅方便家長掌握孩子的訓練情況,也能拉近親子之間的關係。
  • 孩子常有這些表現,可能是感統失調!家長千萬別忽視
    來源:河南商報高家有小寶洛陽河南商報洛陽寶姨 關彩晴通訊員 高鴿寶媽李女士:我兒子今年兩歲了,最近這段時間我發現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經常丟三落四的,朋友說可能是感統失調,但是我也不確定,我想問一下感統失調是咋回事?有什麼表現呢?
  • 孩子坐不住、多動症,就是「感統失調」?是時候揭穿這個偽命題了
    兒童心理衛生專家就曾表示,目前還沒有把臨床感統失調歸為疾病,所以,早教班所謂的孩子坐不住、多動症和感統失調有關,這是個「偽命題」。什麼是感統失調?先不論這個結論是真是假,但是感統失調需要做各項試驗檢查,臨床診斷都不一定能準確判定,早教班老師一眼就看穿這就有些假了吧。關於孩子專注力很多家長對「多動」與「好動」的區別也沒弄清楚,這才導致孩子感統失調的比例就被拔高了。
  • 很多孩子感統失調,父母卻後知後覺,錯過運動學習的好時期太可惜
    再簡單點給大家解釋,蒙氏感官課程上有個教具叫做音筒,紅色音筒,藍色音筒各三個,分別裝著三種不同的物質。搖晃聽筒就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孩子需要按照聲音進行配對。老師會引導觀察瓶子顏色,先拿哪一個顏色,並且搖晃聽聲音,再配對,這就是視覺和聽覺的統合。
  • 兒童感統失調有多種表現,家長需注意
    視覺中國供圖 小北(化名)的媽媽第一次聽說「感統失調」這個詞還是在小北三四歲的時候。小北的美術早教班老師告訴她,小北跟別的小朋友有些「不一樣」,他非常「安靜」,而且很怕別人碰到他,別的小朋友互相追趕玩鬧時,他總是一個人老老實實地坐在椅子上。老師建議小北的媽媽帶他去檢查一下是否有感統失調或發育落後的問題。
  • 孩子坐不住、「多動症」,就是感統失調?是時候揭穿這個偽命題了
    兒童心理衛生專家就曾表示,目前還沒有把臨床感統失調歸為疾病,所以,早教班所謂的孩子坐不住、多動症和感統失調有關,這是個「偽命題」。 關於孩子專注力很多家長對「多動」與「好動」的區別也沒弄清楚,這才導致孩子感統失調的比例就被拔高了。
  • 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暈車、做事無條理……兒童感統失調有多種...
    小北(化名)的媽媽第一次聽說「感統失調」這個詞還是在小北三四歲的時候。小北的美術早教班老師告訴她,小北跟別的小朋友有些「不一樣」,他非常「安靜」,而且很怕別人碰到他,別的小朋友互相追趕玩鬧時,他總是一個人老老實實地坐在椅子上。
  • 兒童感統失調有多種表現 家長需注意
    小北(化名)的媽媽第一次聽說「感統失調」這個詞還是在小北三四歲的時候。小北的美術早教班老師告訴她,小北跟別的小朋友有些「不一樣」,他非常「安靜」,而且很怕別人碰到他,別的小朋友互相追趕玩鬧時,他總是一個人老老實實地坐在椅子上。老師建議小北的媽媽帶他去檢查一下是否有感統失調或發育落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