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寫反字」,並非學習不認真,或是「視覺空間智能」不足

2020-12-09 君莫笑聊育兒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陪伴孩子成長,總會有笑有淚。回憶這些有趣的事情,我們會發現,最讓我們這些為人父母煩惱的幾件事之中,有一樣必然是看孩子寫作業。孩子畢竟還小,把字寫錯、作業寫錯地方、寫作業時總是東張西望等等,都是常有的事。但有一種情況我們卻不能忽視,那就是"寫反字"——寫出來的字都是反的,就像看著鏡子寫一樣,怎麼看怎麼彆扭。

覺得彆扭吧,我們就會嘗試讓孩子去改,有時甚至三令五申、逼出"獅吼功",但也無濟於事。很多家長都抱怨:"我的娃是不是比別人笨呢?應該怎麼辦呢?"

曾經,我在幼兒園工作的時候就會經常遇到這種現象。我剛開始也是會覺得奇怪,但後來發現,不僅僅是寫數字,他們在其它方面的表現也是"反過來"的,例如有的孩子每天都穿反鞋子,早上剛給他換過來,中午睡一覺起來又穿成反的了,經常左右不分。難怪,有些父母們會經常批評孩子粗心大意,總是教不會,不長記性。其實,這是我們誤解孩子了!

心理學中,看書跳行、串行,左右不分,都被稱之為"視覺空間失調"

什麼是視覺空間失調?

視覺空間作為一項智能是由世界著名發展和認知心理學家霍德華·加德納提出的。根據多元智能理論視覺空間智能是一種人們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基本能力。發展良好的視覺空間,無論是對於孩子還是對於成年人,都會讓其一生受益無窮。

簡單來說,視覺空間智能指的是大腦中形成一個外部空間的模式並能夠運用和操作這個模式的能力。這意味著是否能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運用視覺感知和辨別能力,去感知不同的色彩、形狀、點、線、面、方位和空間。

也就是說,孩子很容易把字寫反,說明他眼睛裡看到的文字筆畫,在大腦裡的確形成了圖像。但因為視覺空間失調的緣故,之後孩子卻不能通過小手把字書寫出來。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像成年人射箭時儘管已經盯緊靶心,但是在箭射出去的那一刻發現,手哪怕只抖了一會,都會影響是否命中靶心。

還有,很多人經常會認為自己的字寫得不夠漂亮,就會買來一本字帖臨摹,當自己一下筆的時候,就很容易寫偏。所以,孩子年齡小,也更容易寫不好、漏寫,或寫反字,這些都屬於視覺空間失調的正常現象。

為什麼孩子會視覺空間失調?

平時只要留心觀察便不難發現,有些視覺空間感不強的孩子,明明走路看到有障礙,卻硬是撞到上面去;剛拿在手上一分鐘不到的球說掉就掉,另外給他一個球,還是掉;別人丟個東西給他時,他總是接不住;經常摔倒、迷路,沒有方向感……

這樣的問題為何會出現呢?任何一個問題的產生,都有至少兩個以上的原因:

1.孩子年幼時的視覺空間刺激太少

根據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剛出生時和牛一樣,視力是模糊的、灰色的,最初只有一絲光感。出生90天後,視野逐漸達到180度,視力慢慢地增長到0.01至0.02之間。隨著年齡增長,能看到的東西也會變得越來越多。大概要到6歲左右,視力才差不多逐漸達到成年人1.0的視力水平,才能看清楚大人眼中的世界。因此,0-6歲也被稱為孩子的"視覺敏感期"

在孩子在視覺發育的黃金期,如果父母缺乏視覺的刺激,就很容易導致視覺空間失調。

比如說,家長帶孩子去逛商場,或者去菜市場買菜,如果不看著孩子,他們就很容易走失和迷路。就是因為孩子的視覺空間智能出現了失調,或者尚未發育完全,才會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

甭說孩子,成年人裡面也有所謂的"路痴"。工作或生活中總是要到某個地方集合,別人都比較清晰地發了地址、定位了,但還依然會有人找不到地方。他們對方位完全沒有感覺,我們也稱之為視覺空間能力失調。

2.孩子視覺空間位置的辨別能力較弱

有心理專家根據觀察不同年齡的孩子發現,孩子的空間概念會有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4歲以前的孩子容易左右不分,寫數字左右顛倒現象很常見,因為他們還不具備對物體空間位置的辨別能力;4歲後,孩子才開始會簡單辨別形狀、大小、高矮、遠近等空間感;6歲以後,孩子對字符和圖像的空間位置辨識能力才逐步發展成熟,直至後面不再出錯。

3.孩子缺乏物體的守恆概念

假如讓一個只有10個月大的孩子在房間裡玩玩具,而媽媽離開幾分鐘去幹別的事情,通常來說如果孩子突然發現媽媽不見了,就會大哭起來。在他心目中,他會覺得媽媽不見了,就會永遠地消失了。這就是典型的物體永恆概念缺乏

除了上面我們提到的三點,還有很多方面導致孩子視覺失調,比如孩子平時在家裡活動的空間受限制、眼部肌肉得不到有效的鍛鍊、爬行得太少、過早地看電子屏幕、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和限制等等。

心理學專家指出,視覺空間感發展不良並不會在孩子長大以後改善,反而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父母應該趁早發現,並著手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如何改善視覺空間失調?

1.通過遊戲提升孩子的視知覺能力

好玩有趣的遊戲是提高孩子視知覺能力的好方法。我們可以多讓孩子玩七巧板拼圖,提升他們對形狀的分辨能力;也可以讓孩子走迷宮圖冊、拼拼圖,這些都可以訓練其視覺瀏覽和視覺追蹤能力;也可以讓他多用塗鴉的方式做繪畫練習,以提升他的手眼協調能力。

通過這些簡單的遊戲,孩子的辨別能力和視覺記憶就會有所增強,寫反字的現象也將會大大減少。

2.為孩子準備一個小黑板

針對孩子寫反字的問題,我們可以在家給他準備一個小黑板,並讓他在黑板上寫大字,一邊寫一邊讀,比如,一邊寫"3",一邊讀出聲音,一次性多寫幾個。這種練習做多了,孩子自然就不會把3的開口方向寫反了,因為他習慣了用正確的方式寫"3"。

另外,如果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常出錯,我們要做的就是經常耐心地提醒他,並告訴他什麼才是正確的。比如,他把b寫成了d,那我們就說:"b應該這樣寫(示範一個正確的),圓圈在右邊。"多提醒幾次,孩子漸漸就不會出錯了。

3.給孩子準備質量好的橡皮

4-6歲的孩子才剛開始學寫字,讓他們試著把字寫對、寫整齊會有一個緩慢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寫字錯亂的問題是很正常的。剛開始時,孩子難免老是錯,因此用橡皮擦錯字的次數絕對少不了,所以我們應該為孩子準備一塊好用的橡皮,讓他可以把寫錯的文字和數字擦得乾乾淨淨。久而久之,在他們心裏面停留的那些頑固的錯字,就像這些被好橡皮擦掉的字一樣,不復存在了。

4.手眼協調-運筆連線訓練

父母可以先給孩子準備一些可以訓練孩子運筆連線的圖,然後引導孩子按照已有的圖形位置,在旁邊的空格子裡畫出一樣的圖形。另一種是帶點的圖,按照示範的圖形,引導他們通過觀察找到點和點的位置,把線連起來,從而形成比較完整的圖案。

針對5-9歲的孩子,還可以進行數字和簡單漢字的書寫訓練,運用一些小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讓他們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例如給他們看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動畫等。

相信通過父母的用心引導,每一個孩子都有能力克服視覺空間失調。父母在很多時候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多陪孩子一起找到方法並引導孩子持續練習,是陪伴孩子過程中最好的鼓勵。

我是君莫笑聊育兒,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把字寫反,這是「視覺空間智能」不足的體現,家長要上心
    有了孩子之後,家長們最害怕的事情,可能就是陪著孩子寫作業了。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能看到孩子犯下很多錯誤,有些錯誤家長已經提醒過無數次了,可孩子依舊在原地摔跟頭。家長還可能看到孩子的一個行為,那就是寫反字。這個事情很奇特,有些家長自己都想不明白,好好的一個字不寫,非得寫成反的,孩子自己不覺得累麼?
  • 孩子總是寫反字,左右不分?是「感統失調」,用這5個小遊戲解決
    不僅在學習方面出現了左右部分的問題,在這場生活中,也有類似的情況,例如把鞋左右穿反,衣服不會扣扣子等。 在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陳小春的兒子Jasper,陳小春曾經在網上曬出他曾經寫的字,其中就把"小"字寫反了。相信有很多的孩子都存在這方面的問題,而也有許多的父母覺得這純粹是因為孩子左右不分。
  • 孩子出現視覺空間失調,要及時的引導,幫助孩子糾正這種行為偏差
    前些天被同事問到關於孩子總寫反字的問題,同事說他們家的孩子自從開始學習認字寫字的時候,就習慣性的寫反字,特別是對於左右結構的字更是顛倒的厲害。甚至在寫數字和字母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寫反字的現象。最開始家裡人以為可能是孩子覺得好玩故意這樣做的,可是提醒了孩子好幾次,他依舊改正不過來,甚至父母因為孩子寫反字生氣偶爾衝孩子發脾氣,但過了一會兒寫字依舊是寫反字。同事說對於這樣的情況他非常的無奈,明明別的方面都很正常。可是對於寫字這方面卻經常寫反字。他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才好,甚至想要帶孩子去看看醫生。
  • 走沒2步就摔,孩子走路愛摔跤,是「視覺智能」不足,家長要重視
    王阿姨都不敢放孫子自己走路,緊緊地跟在孫子屁股後面。聊天的時候王阿姨說:"這孩子學走路到現在還學不會,在家也是走沒2步就摔,磕磕碰碰,走樓梯也是跌跌撞撞。"生活中確實有很多的孩子走路總是走不好,走沒幾步就要摔,總是需要大人緊緊跟在後面。但很多的家長都覺得這是因為孩子學走路學不好,時間長了孩子自然能夠走好,所以也沒有很在意。
  • 孩子在牆上亂塗亂畫?這是孩子「空間視覺智能」發展的表現
    一、不被人知道的視覺空間智能其實當孩子出現加強上胡寫亂畫的行為時,可能是他的視覺空間智能開始發展的時候。視覺空間智能是由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來的多元智力理論中的一項,在多元智力理論中,我們看到了很多平常熟知的智能,例如人際交往,語言,邏輯等。但是卻很少有人聽說過視覺空間智能,那它到底是什麼呢?
  • 這是娃視覺空間感沒發展好
    但是這樣除了會導致孩子對學習的厭惡、對父母的不理解外,對孩子的成長一點幫助都沒有。出現寫反字、倒字的原因,和孩子的視覺空間感是分不開的。什麼是視覺空間感呢?視覺空間感能夠決定孩子能夠準確的辨別物品的形狀、大小、高低、遠近、寬窄、長短、陰暗等屬性和物品所處的空間狀態(如:方向、距離、位置)等,以及彼此間外觀上細小的差異。」就像上面提到的,孩子寫反字、倒字,是因為孩子沒辦法清晰定位文字結構的位置。
  • b和d傻傻分不清楚?孩子常把字母寫反並非小事,家長要重視!
    有位媽媽曾經跟我說,她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喜歡塗塗畫畫,於是父母就想著讓孩子也早一些學習到一些知識。媽媽教孩子學拼音和漢字,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對於字母b和字母d是分不清楚的,常常寫反,或者混用。這位媽媽覺得有趣,但是也覺得擔心,要是孩子分不清楚這一類字母和漢字,那可怎麼辦呢?
  • 孩子容易迷路,方向感太差?不是孩子笨,而是「空間知覺」能力差
    這位母親非常的著急,她也說孩子就是一個路痴,平時去哪裡都總是不認得路,日常中也總是分不清方向,搞不清東南西北。日常中像這樣的現象也有很多,總是有一些孩子搞不清方向,給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帶來阻礙。那究竟為什麼孩子的方向感如此差呢?是因為孩子笨嗎,錯,是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差。
  • 孩子分不清東南西北?並非孩子不聰明,而是「空間知覺」在作怪
    孩子有的時候很聰明,一教就會,可是在左手右手這種關於位置的學習,總是記不住,這是為什麼呢?小寶今年6歲,已經是幼兒園中班的寶寶了,在進入幼兒園的學習之前,媽媽就開始教他認識東南西北、上下左右等方位性的知識。可是就算這樣,在進入幼兒園學習後,他還是沒有辦法去理解,到底哪只手是左手,哪只手是右手。
  • 3歲孩子認得上千字,很棒!但不必羨慕,視覺認知能力才是硬功夫
    就拿認字來說,我們能夠用眼睛清清楚楚地看到紙上的字,但是這個字是什麼意義,怎麼用這個字造詞就不屬於視覺接收這個部分來管了,而是需要上報給大腦,由大腦來進行分析。有些孩子在閱讀的時候很流利,但是讀完以後對內容卻是一知半解,理解不了,這就屬於視覺認知方面的不足。
  • 孩子寫作業馬虎粗心?並非孩子不用心,是「視知覺能力」欠缺
    都說父母陪孩子一起寫作業是他們作為父母來說最難的修行。甚至他們的朋友圈和微博上也有關於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的配圖,並且加上了"誰來救救我"等類似的話語。和孩子們一起做作業真的這麼難嗎?不斷地抱怨之下,不知家長是否曾冷靜下來,分析孩子經常犯錯的原因?每位親愛的父母,你真的認識你的孩子嗎?事實上,孩子們在做作業時總是犯錯誤的原因有很多。
  • 孩子學習差沒出息?家長都誤會了,孩子的「優勢智能」亟待發現
    每年的春節都是明明最難熬的日子,期末考試成績不好,走親訪友的時候還總是被問起,父母也會因此非常著急。他們對明明的期望很高,希望他可以考上名牌大學,走出小縣城,到一線城市去做一個真正的高端人才。所以,父母會不停地給明明報各種輔導班,搞得明明透不過氣來。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是沒出息嗎?
  • 2—6歲孩子必備的認知遊戲書,鍛鍊視覺敏感度、手部肌肉和創造力
    最近小學開學,一位同事說她家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在寫漢字「月」時左右完全顛倒了,「撇」在左邊,「豎鉤」在右邊,簡直像是給「月」字照了個鏡子。無獨有偶,我兒子在幾個月前學寫數字時,「5」也總是寫得半圓開口朝右,出現了「鏡像」現象。
  • 小學生寫拼音總是倒著寫,語文老師說,給我3分鐘,就能正回來
    就連學習拼音的方法也都變化了,曾經整個一年級一個學期的拼音學習,現在縮短到了2個月,如何讓孩子理解和運用這個注音工具,進行大量識字成為語文老師和廣大家長思考的教育問題。最近有家長給我發來一張作業照片說,老師,我真的輔導不了了,這個孩子寫的拼音字母總是倒著寫,問她是不是不會寫?說不是,然後罰她寫了幾遍,當時掰過來了,第二天再寫,還是反著的、倒著的。作為家長真的盡力了,老師有什麼辦法嗎?
  • 看到孩子寫不好字就發脾氣,原來我不明白這點
    你能不能認真寫字啊?」那天,小喵第一次正式練習河小象的字時,看她的字寫得扭扭歪歪時,我就氣不打一處來。儘管心裡有一團火正騰騰地往上冒,但我依然忍住沒有發作,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準備想辦法讓她認真對待寫字這件事。為了讓她認真寫字,第二次練習寫河小象的字時,我陪她一起寫字。
  • 視覺、聽覺和觸覺,你的孩子是哪種學習類型?別總嫌孩子坐不住了
    文丨福林媽咪很多媽媽經常說,我家孩子學習的時候總是坐不住,不是個學習的材料。也有的媽媽會說,我家孩子看不進去書,恐怕也不適合學習……實際上,學習有不同類型,活潑好動的孩子可能是利用觸覺來學習的孩子,看不下去書的孩子可能非常善於聽講。
  • 孩子不願意寫作業的「妙方」誰開,才能 促進形成良好學習習慣
    當前,一些孩子在新學期開學之後,不願意寫作業,特別是一年級新生還不習慣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孩子不願意寫作業怎麼辦?根治的「妙方」誰開?家長首先要冷靜分析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藥」地解決孩子不願意寫作業的問題,促進孩子逐漸形成「我要好好學習」的學習習慣。一、了解孩子不願意寫作業的根源,是「對症下藥」的依據。孩子不願意寫作業的根源一般有三方面。
  • 孩子對學習提不起興趣?試試這幾招,幫孩子克服「4分鐘障礙」
    孩子的學習一直是父母最關注的問題,雖然父母都對孩子有著很高的期待,希望孩子能夠有好的成績,但是很多時候父母都會失望。因為大部分的孩子根本無法愛上學習,甚至在學習面前完全提不起興趣,自然也就難以取得好成績。那麼為什麼孩子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呢?很有可能是受了4分鐘障礙的影響。
  • 視覺統合的4個維度及訓練方法,解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附資料
    我們感覺統合系統有7大感知系統:觸覺、前庭覺、本體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我們在之前的章節中已經學習了觸覺、前庭覺、本體覺的相關內容,接下來幾章我們將學習視覺和聽覺的感統訓練。孩子們在上課時,要聽老師講課,看老師寫的板書,跟上老師的講課速度,就需要運用視覺追蹤能力。視覺追蹤能力差的孩子,一會就跟不上老師的講課,於是就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結果就更跟不上老師的講課了。
  • 孩子如何寫好字?
    孩子能不能寫好字,其實就是看孩子能不能安靜下來,去認真寫好每一個筆畫。練字可以磨練孩子的心性和耐性。每一個字都是從筆畫開始寫,如果每一個筆畫寫好了,字也就容易寫好了。所以寫好字,首先要把筆畫寫好。筆畫寫好,再接著寫簡單的獨體字,接著寫字的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