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期和大家分享的是《26萬提了奧迪A4L,2個月後再開寶馬3系,車主坦言:差距明顯》
我是奧迪A4L的車主老劉,職業是公司主管,年收入18萬左右,我提的是2.0T低功率動感型,裸車價26萬,落地29萬左右。選車理由:當時打算買一臺豪華品牌轎車,看了奔馳C級才搭載1.5T小排量發動機,果斷放棄了,然後對奧迪A4L的駕駛感受挺滿意的。這次要對比的是寶馬325Li,裸車價31.9萬,落地36萬左右。兩款車經常拿來對比,所以藉此機會給大家深度對比,希望對你有幫助
首先是外觀方面,奧迪A4L和3系是豪華中型車市場裡最熱的兩款車型,多年你來我往的競爭,使得兩款車相互激勵,共同進步。前臉採用了各自的家族式風格,中期改款後A4L加入了奧迪經典的拉力賽車元素。而3系則是一貫的雙腎格柵設計。
兩車都配備了LED遠近光燈、自動頭燈和LED日間行車燈,3系在此基礎上還有轉向頭燈,A4L需要選裝。兩車的輪圈都選擇了雙五輻的設,只不過造型上有所不同。
A4L和3系我們相當熟悉,尾部的設計沒必要過多介紹如果是關注這兩款車的朋友相信已經爛熟於胸了。兩車均採用雙邊共兩齣的排氣、前後駐車雷達和倒車影像。360度全景影像則都需要選裝。
A4和3系的內飾同樣靠家族的其他產品,由於A4L只是中期改款,所以相較老款變化不大。3系則是改頭換面,豪華感陡增。兩車均配備12.3英寸彩色全液晶錶盤,屏幕的細程度都甚稱標杆,可以說是不相上下。A4L的方向盤有點細,但皮質的手感非常好。3系的方向盤比較粗壯,握著會很合適。而長時間使用後,皮質有點類似於「包漿"的光亮感。
兩車的中控臺都是上軟下硬的材質不過即便上面的是軟質材料,可實際上摸起來的手感都不算柔軟。A4L僅為單溫區自動空調,造型比較復古。3系採用多溫區自動空調,樣式全面靠攏X5和X7等旗艦產品。
A4L後排出風口需要選裝,3系直接就給你了。充電口方面,前者提供了兩個USB和一個12V電源接口。後者則是兩個USB接口。面板的上方和手肘位置均是軟質材料下方為硬塑料,在用料方面並無差異。
A4L使用了真皮座椅,但是材質偏硬。3係為仿皮面料,但質地更加柔軟乘坐舒適度也更好。後排座椅的質感和前排相同不過,A4L支持比例放倒而3系則配備了舒適頭枕,算是各有千秋吧。巨大的鼓包佔據了後排中央的大部分位置。3系的頭部空間還能將就乘坐,A4L要說身高超過180cm就很局限。
動力方面:奧迪A4L搭載的是EA888的2.0T低功率發動機,最大功率:190馬力,峰值扭矩:320牛米。寶馬3系則是搭載B48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84馬力最大扭矩:300牛米。A4L和3系都使用了時下流行的電子換擋杆,變速箱方面,前者為7速雙離合,後者是8擋手自一體變速箱。A4L備了前/後五連架,3系的前懸架為雙球節彈簧減振支柱後架使用了多連杆式。驅動形式上,兩者保持著自己的一貫風格,A4依舊是前驅,3系仍然是後驅。
日常駕駛,奧迪A4L的調教給人一種好看舒適的風格,雙離合變速箱換擋平順而快速,輕踩油門就能達到想要的速度,不需要太過專注、也不會讓人有緊張或興奮的感覺。這種柔和的加速感受很容易讓人上手。唯一缺點就是自動啟停的震動太明顯,有點突兀。轉向無功無過,底盤相比寶馬3系來說更硬朗一些,路感清晰。而且百公裡油耗在7.8L左右,相當滿意。
換到寶馬3繫上,日常通勤這臺8AT變速箱很喜歡升檔,壓低轉數來取得更好的燃油經濟性,採埃孚8AT結構上的優勢,比起雙離合來說,換擋動作更輕柔,而且更平順,你幾乎察覺不到它在換擋,特別是自動啟停介入比奧迪A4L輕柔很多。運動模式更容易讓人興奮,特別是發動機的聲浪會跟著嘶吼起來,配合後驅帶來的過彎極限更高。當然它的油耗也達到了8.4L左右,算是有舍有得。
寫在最後
開完奧迪A4L和寶馬3系,兩臺車都達到了很高的駕駛水準,因為是豪華品牌所以我們對它的起點和要求也會更高,兩款車的駕駛風格還是截然不同的,奧迪A4L更適合輕鬆舒適的駕駛,而寶馬3系會有雙重性格,駕駛樂趣更多一些。當然兩款車差距7萬,大家覺得寶馬3系值得嗎?車友們更看好誰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