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膝痛頑疾:10種有效緩解跑者膝痛的方法你用過哪些?

2020-12-23 慧跑小編

膝痛是跑友最常見傷痛,膝痛的發生與過量負荷、跑姿不正確、肌肉力量差、下肢力線異常等因素有關。

疼痛作為一種非常糟糕的體驗,其實是給予人體非常重要的信號,提示你膝關節局部出現了問題。


而疼痛本身又會產生肌肉功能抑制、動作模式異常、筋膜等軟組織結構緊張等繼發問題,而這些問題反過來又會加重疼痛,從而引發惡性循環,所以及時有效地抑制疼痛是解決膝痛的第一步。

在緩解疼痛方面,方法有很多,跑者可以採用一些非處方藥物先短期自行處理,如果無效則需要到醫院進行必要檢查以明確診斷,再進行更多升級治療方式。

緩解膝痛的方法有很多,90%的跑者經過合理規範的治療可以有效緩解疼痛,大可不必過度擔憂。

我們將這些治療方式給各位跑者做一介紹。


一、外敷藥物

外敷藥物於疼痛部位,是跑者首先想到的解決疼痛的方法,外敷藥物可以大體分為中藥類和西藥類。

中藥類外敷藥物的代表如紅花油、雲南白藥,其主要作用是活血驅風,舒筋止痛。由於紅花油具有活血作用,所以急性膝關節扭傷48小時以內禁止使用,那樣反而會加重病情。

西藥類外敷藥物的代表是扶他林(雙氯芬酸),這類藥物專業術語稱為非甾(zai)體類抗炎藥,非甾體類抗炎藥能夠抑制止痛物質的產生,從而發揮消炎鎮痛的作用。

像阿司匹林、布洛芬,也都是非甾體類抗炎藥。這類藥物由於起效不是通過擴張血管,所以無論啥時都可以使用,外敷使用時塗抹均勻即可。

需要提醒的是,在外敷藥物方面,一般選擇單一方式,比如選擇了中藥就建議不要同時使用西藥,反之亦然,並不是各種藥膏一陣亂操作就能起效。


二、口服藥物

如果疼痛比較明顯,明顯影響休息、日常步行和上下樓梯等等,還可以口服非甾體類止痛片,這類藥物與外敷類的藥物作用機制是基本一樣的,只不過一個是局部起效,一個是全身起效,作用效果可能更為明顯。

但需要注意的是,口服藥物一般不可以連續服用超過7天,更不能長期服用。

氨基葡萄糖類的軟骨營養品,目前似乎也比較受歡迎,軟骨的主要成分是軟骨細胞和軟骨基質。

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是構成軟骨的重要物質之一,所以從理論上來講,缺什麼補什麼,吃這些是有用的。

但是實際上,軟骨區域幾乎沒有血供,口服進去的氨基葡萄糖幾乎難以達到軟骨,而且還必須是膝關節軟骨,所以關於軟骨營養品是否真的能保護軟骨,減輕軟骨磨損,爭議不斷。

目前認為氨基葡萄糖是幾乎不可能真正營養軟骨,減少軟骨磨損,但氨基葡萄糖似乎可以營養軟骨下方的基質,從這點上來說,軟骨營養品不能說一點用處沒有。

有些人吃了這類保健品,感覺膝痛緩解(可能是安慰劑效應),有些人則吃了毫無任何作用,也即這類營養品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氨基葡萄糖類軟骨營養品也有可能存在一定肝腎損害,連續服用一般不要超過3個月。


三、理療

所謂理療,是指採用聲、光、電、熱、磁等一些物理治療手段,比如超聲、超短波、冷療、離子電滲療法、電刺激療法、衝擊波治療等等,這些理療可以起到促進關節積液吸收,消炎鎮痛等作用。

跑者自己在家中採用熱毛巾做膝關節熱敷、或者買那種比較便宜的紅外烤燈就是非常典型的理療。


四、針灸/按摩/筋膜放鬆

我國傳統治療方式針灸按摩等等治療手段對於消除筋膜緊張、促進肌肉放鬆、抑制疼痛也具有較好的作用。

而現在流行的筋膜槍同樣可以通過消除扳機點、促進肌肉放鬆等作用,因為疼痛本身就容易引發局部肌肉保護性痙攣,而這種肌張力增加又會導致局部代謝廢物不易排出。

對於筋膜等軟組織問題為主的疼痛,充分放鬆肌肉筋膜就能很好地緩解疼痛。


五、關節腔注射

如果經過了上述保守治療,效果不佳,那麼還有一些進階的方法可以治療膝痛。

比如玻璃酸鈉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是骨科常用關節潤滑劑,所以玻璃酸鈉注射就是向關節腔注射潤滑劑。

當玻璃酸鈉打進關節腔中,可以增加關節滑液中玻璃酸鈉的含量,可以達到減輕滑液組織的炎症反應,減少組織之間的摩擦,增強關節液的粘稠性和潤滑功能,保護關節軟骨,增加關節的活動度,緩解疼痛的作用。

關節腔注射往往不是一次起效,如果關節磨損較為明顯,那麼5針一個療程,對於緩解膝痛還是有一定幫助。


六、PRP治療

富血小板血漿(PRP)是抽取自身15-40毫升血液,經離心後得到的血小板濃縮物,再將其注射到膝關節中。

由於PRP中富含血小板、白細胞以及纖維蛋白、多種生長因子,具有促進關節軟骨、半月板修復,以及幫助關節內炎症吸收的作用,一些著名職業運動員也會接受PRP治療。

PRP嚴格意義屬於手術治療範疇,但由於其過程較快,基本上門診手術就可以完成。


七、手術探查與治療

在經過眾多保守治療方式仍然沒有很好地緩解疼痛、打軟腿、關節卡頓等症狀,同時核磁共振檢查顯示關節有明顯的結構性病變,那麼這個時候可能就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跑者聽說手術往往特別害怕,其實現代運動醫學基本上採用關節鏡手術,手術創口小,恢復快,當然並非所有手術保守治療無效後,都需要接受手術。

進行膝關節手術要符合一定指徵,同時還要結合患者意願以及未來對於運動的需求。不肯接受手術或者什麼病都指望手術解決,都是錯誤觀點。


八、貼扎技術

使用肌貼等運動防護技術,對於緩解膝痛也有一定幫助。

以大眾跑者最常用的肌貼為例,具有彈性的肌貼其實主要並不是發揮保護作用,而是通過貼在膝關節周圍,這樣會持續不斷的給予人體一種異物感,而這種異物感的傳入神經刺激,具有抑制疼痛,促進肌肉收縮的作用。

所以很多跑者也會在比賽中使用肌貼,目前就是減輕比賽後半程的膝關節酸脹疼痛表現。


九、護具

護具的保護作用看起來似乎比肌貼更強一些,但其仍然是通過促進本體感覺發揮作用。

當然,根據2019年美國物理治療協會所發布的膝前痛治療指南,認為無論是複雜的支撐型膝部護具,還是簡單的護膝,對於膝前痛幫助不大,可能其作用更多來自安慰劑效應。事實上,護具的使用反而可能弱化肌肉的自我保護作用。


十、運動康復

除了上述被動治療,緩解乃至戰勝膝痛還得依靠另一個重要「法寶」——運動康復。

我們常說「好好休息,祝你早日康復」,其實這樣的觀點早就過時,「好好運動,才能幫助你早日康復」。

這裡的運動就是指康復訓練,通過規範的身體功能評估、跑姿評估,進而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可以有效增加肌肉力量、提高關節穩定性、建立正確的運動模式,是幫助傷痛跑友重返跑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以膝前痛為例,根據2019年美國物理治療協會所發布的膝前痛治療指南,最有效的治療手段就是運動治療,也即通過運動的方式消除膝前痛。

這裡面最為核心的運動方法就是肌肉力量訓練,指南指出,針對髖後側、外側的肌肉力量訓練以及針對大腿前側的肌肉力量訓練是治療膝前痛的最佳手段。

這裡的髖後側力量訓練主要指的就是臀肌訓練,髖外側力量訓練主要是髖部外展外旋肌肉——包括臀中肌、臀小肌、梨狀肌的力量訓練,大腿前側肌肉訓練主要是股四頭肌力量訓練。

加強腿部和臀部肌肉是緩解膝前痛最有效的方法

為什麼這些肌肉的訓練特別重要,因為如果在運動過程中,出現大腿內收內旋,也即膝蓋內扣就會大大增加髕股關節面的壓力,從而誘發膝前痛,所以加強髖外展外旋肌肉訓練可以對抗下肢力線異常;

而加強臀肌訓練可以有效促進伸髖動作從而分擔股四頭肌用力程度,同樣,加強股四頭肌訓練則可以直接減輕髕股關節面壓力。


總結


緩解膝痛,治療是第一步,事實上,膝痛的治療方式有很多,是絕大多數跑者經過合理規範治療都能有效緩解疼痛。

膝痛治療要按照逐步進階的方式進行,優先採用簡單的保守治療,如果無效再採用更為複雜的治療方式甚至手術指標,並不存在所謂高級的治療方式,根據不同病情進行適合的治療方式最重要。

當然,對於膝痛來說,康復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療結合康復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相關焦點

  • 膝蓋疼痛還敢跑,就不怕軟骨磨光?從治標到治本徹底解決膝痛頑疾
    膝前痛是跑者發生最多的傷痛,也是困擾跑者的頑疾,對於膝前痛,跑者往往存在諸多認識上的誤解,導致要麼不重視這個問題,要麼沒有進行正確有效的治療和康復,因此疼痛時好時壞,反反覆覆困擾跑者。今天我們就從以下九個方面幫助跑者全面解讀這個傷痛。
  • 跑者膝前痛的原因及跑者膝蓋日常養護方法(建議收藏)
    膝前痛是跑者最常見的傷痛,因此又名跑者膝。初級跑者往往跑一段時間就會發生膝蓋不適,進而出現疼痛;成熟跑者的膝痛則會時斷時續。膝前痛始終是困擾跑者的第一大問題,緩解疼痛的方法不少,但這些方法似乎往往只能治標,無法治本。一、膝前痛的主要表現 膝痛只是一種症狀,很多損傷都可以引起膝痛。
  • 這種膝痛跑多了就容易發生,80%的跑者都遇到過(內有福利)
    今天,我們教你一網打盡「跑者膝」泡沫軸放鬆所以,我們更建議跑友採用泡沫滾筒進行髂脛束滾揉放鬆,但是這個動作做不好反而加劇髂脛束緊張,主要是由於受力過大導致肌肉保護性痙攣。可以用手和一條腿將身體適度撐起,滾揉時切不可認為越痛效果越好,感覺舒適的力度才能放鬆髂脛束。
  • 跑者如何避免的「跑者膝」?
    「跑者膝」又名膝前痛,是跑步運動中最常見的一種傷痛。無論你是初級跑者還是成熟跑者,可能都在跑步時受到過膝前痛的困擾。對於大眾跑者來說,將跑量視為成就可能會埋下傷痛隱患。研究認為,若大眾跑者的每周跑量超過64km,傷痛率將會大幅度上升。體重過大的跑者在跑步時會對膝關節造成更大的衝擊負荷,相比體重正常的跑者更容易出現膝痛。
  • 9方面全面終結跑者膝
    文章很長,請耐心讀完包含多組訓練gif你將對膝痛治療有全新了解膝前痛是跑者發生最多的傷痛,也是困擾跑者的頑疾,對於膝前痛,跑者往往存在諸多認識上的誤解,導致要麼不重視這個問題,要麼沒有進行正確有效的治療和康復,因此疼痛時好時壞
  • 光靠休息就能解決膝痛?你太天真了!
    ,跑者膝專指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今天,我們教你一網打盡「跑者膝」。今天,我們教你一網打盡「跑者膝」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之所以折磨跑者是因為一跑步就痛,跑步結束就緩解,但再次跑步,重複出現疼痛。因此,光靠休息是無法解決這個惱人的問題,即使停跑時間再長,恢復跑步仍有可能再次引發膝外側疼痛。
  • 對付跑者4種常見膝痛,只需要這2樣東西!
    無論是初跑者,還是資深跑者,膝痛無疑都是困擾跑友的頭號傷痛:初跑者因跑步不當而痛,資深跑者因過度勞損而痛。
  • 綁個髕骨帶 包治跑步時膝痛?
    一些跑友因為膝痛,在跑步時會使用護具加強保護,這樣有助於減少疼痛,即使沒有膝痛,一些跑友為了獲得一種安全感,有時也會預防性使用護具。這其中,髕骨帶以其輕便性、實用性,成為跑友最常用的膝部護具。那麼是不是只要膝痛,都可以使用髕骨帶呢?它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緩解疼痛呢?
  • 膝痛那點事——您了解膝骨關節炎嗎?
    每當天氣變冷,颳風下雨,你是否感到膝關節酸痛不適;每當上下樓梯,你是否感到膝關節疼痛;你的膝關節是否經常有彈響聲;你是否走路一顛一顛;你是否是「O」型腿……如果你有以上這些症狀,那麼你可能患了膝骨關節炎。
  • 跑步時感覺輕微膝痛,又不想停止跑步,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
    跑步後感覺膝痛是跑步眾多傷病中最常見的傷病。要區分具體疼痛位置,採取不同的緩解疼痛的方法。常見膝痛見下圖。膝蓋中間或者偏後一點的位置疼痛,也可能與大腿後側的膕繩肌有關,如果是膝蓋外側上方的地方疼痛,有可能是髂脛束症候群。
  • 科普 | 常跑跳者須防「跳躍膝」
    "跳躍膝"是由於髕腱反覆過度載荷造成的微損傷,最常出現於跳躍項目運動選手,諸如籃球、排球或跳遠與三級跳遠的選手身上,平常愛好跑跳的人群也好發,所以才被稱跳躍膝,又稱髕腱末端病、髕腱炎。「跳躍膝」有哪些表現?「跳躍膝」常常表現為膝前痛,主要位於髕腱周圍。髕骨下明顯壓痛。在跑步、跳躍、踢球、上下樓梯、登山或做半蹲的動作時,膝痛會特別明顯。
  • 太慘了|跑步膝讓你越跑越痛
    跑步膝在跑步者和其他運動員身上最常見的損傷之一就是膝蓋後面和周圍的疼痛。 它被稱為髕股關節疼痛綜合症或民間廣泛流傳的「跑步膝」,這個名詞在跑圈可謂盡人皆知。膝蓋疼,真的讓廣大跑友吃大苦頭了!但是,跑步膝,就是跑者的最終歸宿嗎?為什麼你跑步後,膝蓋會痛?熱身活動很重要跑步是靠膝關節的屈伸來完成的一項重複性較高的體育運動。所以,跑步前未做熱身就猛的開始運動,會對半月板產生極大地衝擊,同時由於髕骨相對較為脆弱對此也易引起粉碎性骨折,甚至也不能使膝關節各韌帶迅速進入運動狀態。
  • 膝痛,這些動作實現自我康復
    今天我們來談談運動醫學門診最常見的疾病——髕股關節痛,對於這種疾病很多醫生有不同的診斷,包括:前膝痛、跑步膝、髕骨軟化、髕骨關節疼痛症候群等。」應該如何實現自我康復呢?髕股關節痛康復訓練:靜蹲說到髕股關節痛PFP,首先要考慮的是強化股四頭肌,尤其是內側頭肌力,而且不能傷膝的動作,靜蹲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 跑步多了膝外側疼痛是怎麼回事?如何緩解跑步帶來的膝關節疼痛?
    俗話說「跑步百利唯傷膝」,「跑步膝」可以說是跑者心中永遠的痛。網上有報告稱「有將近85%的跑者發生過跑步傷痛,這其中膝傷最為常見。基本上每3名跑者中就有1名存在膝痛的問題。」
  • 超過20%跑者都無法避免的「跑步膝」,你也正深受其擾嗎?
    去年,慧跑聯合江蘇省田徑運動協會、悅跑圈面向中國大眾跑者也開展了跑步傷痛調查,總計調查樣本達到30000名跑者。數據顯示,膝痛仍然是跑者面臨的最主要傷痛,其中膝前痛和膝外側痛最為常見。
  • 為什麼不跑步也會有跑者膝、膝蓋疼?掌握3大要點和跑者膝說拜拜
    【「健身食課」第152篇文章】前言:你是否也有過這種經驗,膝蓋不舒服尋找醫生協助時,被判斷為是「跑者膝」?但明明不跑步、不運動,怎麼會有跑者膝呢,是不是哪裡弄錯了?若你也有這樣的困擾或疑問,趕快來看看今天這個文章怎麼說吧!為什麼不跑步也會有跑者膝?簡單來說,「跑者膝」指的是一種綜合症狀,例如髕骨和股骨的摩擦,以及常常聽見的髂脛束症候群,都屬於跑者膝範圍。
  • 老年人膝痛,你試過這招嗎?
    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通訊員 李朝 劉建人老先老腿,老年人的膝痛是常見問題,一旦發作就會出現站著痛,走路痛,上下樓梯痛,下蹲也痛。更有甚者,睡醒後,腳一下地,膝蓋就犯痛,一整天的心情都被這疼痛的情緒籠罩著,十分難受。膝痛多年求助範教授55歲的張女士膝關節疼痛多年,至今仍然反覆發作。其實,張女士平常已經很注意保護膝關節,時常都有戴護膝。
  • 膝前痛,屈伸受限,是因為你的膝關節得了「肥胖症」
    髕下脂肪墊就是一個小小的,並不起眼的組織,但是它卻是膝前痛的常見原因。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個小小的脂肪墊。髕下脂肪墊損傷與膝前痛髕下脂肪墊內含豐富的血管及神經阻滯,還可以分泌炎性因子、脂肪細胞因子,並且與神經支配的滑膜關係密切,因此髕下脂肪墊損傷時,可以引起明顯的膝前方疼痛症狀。日常生活中哪些情況容易造成髕下脂肪墊損傷?
  • 髕骨周圍痛,膝「打軟」,8個動作緩解髕股疼痛症候群
    它有這些特點:髕骨內外側、髕骨周緣觸診有明顯疼痛;過往膝關節有反覆的損傷史;存在膝部「打軟」或膝周疼痛症狀,在攀登、上下樓梯、下蹲和跑步等加重髕股關節負重的運動時加重;髕骨研磨試驗、伸膝抗阻力試驗、單腿半蹲試驗均為陽性;伸膝肌群萎縮,慢性滑膜炎者伴有膝關節腔內積液。髕股疼痛症候群為什麼會發生呢?
  • 超過20%跑者都無法避免的「跑步膝」,你也正深受其擾嗎?
    去年,慧跑聯合江蘇省田徑運動協會、悅跑圈面向中國大眾跑者也開展了跑步傷痛調查,總計調查樣本達到30000名跑者。數據顯示,膝痛仍然是跑者面臨的最主要傷痛,其中膝前痛和膝外側痛最為常見。直至目前,膝痛仍然是困擾跑者最多的傷痛 ,而膝痛大多又集中在前側和外側,因此,膝前痛和膝外側痛又被稱作「跑步膝」。當然,也有不少跑者會表現為膝內側痛和膝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