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膝
在跑步者和其他運動員身上最常見的損傷之一就是膝蓋後面和周圍的疼痛。 它被稱為髕股關節疼痛綜合症或民間廣泛流傳的「跑步膝」,這個名詞在跑圈可謂盡人皆知。
膝蓋疼,真的讓廣大跑友吃大苦頭了!我們的膝蓋,真的很脆弱。但是,跑步膝,就是跑者的最終歸宿嗎?為什麼你跑步後,膝蓋會痛?
熱身活動很重要
跑步是靠膝關節的屈伸來完成的一項重複性較高的體育運動。所以,跑步前未做熱身就猛的開始運動,會對半月板產生極大地衝擊,同時由於髕骨相對較為脆弱對此也易引起粉碎性骨折,甚至也不能使膝關節各韌帶迅速進入運動狀態。
沒有標準跑姿勢只有錯誤跑姿
在運動過程中,不同的人跑步姿勢不同,同時不同距離的跑步項目,其要求也有所不同。跑姿中最重要的是腳步動作。通常情況下,前腳與後腳跟兩種著地方式沒有誰好誰壞之分,一般是依據跑步者某些指標來進行的選擇,如:身體素質、運動水平、腿部力量。然而初跑者與業餘者最好選擇腳跟先著地滾動到前腳掌的方式,競技運動員一般採用前腳掌著地的方式。
前者著地方式速度相對較慢,給小腿和膝關節帶來的衝擊力一般較小,後者先著地的方式能有效節約時間,提高運動的速度,但對小腿和膝關節帶來的衝擊力相對較大,如果採用後者跑法對人體造成的反衝力會達到四到五倍,如果採用前者的跑法,雖然速度相對較慢,但對人體的反衝力會降低一半。如果訓練水平不達標,強行採用後者跑姿的方式會對膝關節造成很大壓力,以致損傷。對於以長跑進行鍛鍊的人群,他們會出現跑步膝現象的大多是由於奔跑過程中重心不穩,坐著跑,腳尖掌著地的方式,對膝蓋造成較大衝擊力形成的。
運動強度大
長跑是一項持續時間較長的運動,且鍛鍊者一般每天都堅持運動,致使膝關節進行超強度的屈伸給膝關節帶來反覆衝擊的衝擊力,而膝關節又未能得到足夠的時間休息。跑步膝形成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膝關節要承受體重的重大壓力;第二,還要緩衝地面帶來的衝擊力,所以膝關節是損傷頻度較高的關節。
個體身體素質
不同年齡階段的人,身體素質是不同的;同一年齡階段的不同性別和不同地區的人其表現出的身體特徵與素質也不相同。而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比老年人好,身體各器官都處於旺盛階段,所以發生的損傷相對較小且易恢復。所以個體的身體素質不同,其發生的損傷可能性也有所不同。
跑步有益於身心健康
但如果本著積極的心態去運動
反而受傷就得不償失了
小夥伴們一定要注意喲
你現在知道為什麼你會有跑步膝了吧!
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大家評論區踴躍發表看法~
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體育資訊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