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2年開啟了樓市市場化的新篇章,再疊加上20年大基建的紅利,土木工程這個專業可以說是一時風頭無二,然而,榮登最熱專業十餘年的土木工程,近年來已經是頹勢盡顯。而身在這個行業裡的人,除了當年在大擴招中被風口吹上了領導崗位的,尚能安穩度日,其餘人等,也是各懷心思自尋出路,土木的未來,只能說是前途未卜。
對於那些在學校裡度過十二年寒窗生活的高考學子而言,十八九歲的他們,對於外界真實社會的認識非常模糊,所見所聞也無非是學校裡的那些事,他們不知道的是,高考並不是終場的哨聲,而只是人生的開始,而分數高低往往決定不了將來的收入,甚至還比不上你填寫志願專業時輕輕的一勾。
下面我將簡單介紹一下土木工程的前世今生,給各位學子報考志願做一個參考!
如果你是關心時事的考生,想必近年來你會看到如下報導:
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一個專業前景如何,在這個專業就讀的人是最清楚的,因為你已經讀了一兩年,對這個專業的課程安排、工作前景和收入、發展途徑都有了一些了解,更重要的是有了已畢業師兄師姐們的言傳身教,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想不想要這樣的生活,其實,選擇一個專業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而土木工程行業的生活,只能說一言難盡!其實一窩蜂轉專業的遠不止武大土建學院,據我了解還有清華大學建管系和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等名牌院校,而今年在網上傳的沸沸揚揚的清華大學2020年土木類招生進入提前批只是院校和老師們的應對措施,為什麼要進入提前批呢?因為按清華的正常批次錄取已經錄不滿了,現在的城市學生基本都不想讀這個專業,即使你服從志願分配的學生,大二大三也是見縫插針的轉系了,而再這樣下去,清華這些教授們就找不到本校的碩士博士了。而在二十年前土木甚至還能夠招到省市狀元。
由此可見,這個專業確實是出了很多問題,而且是多年的積重難返,所以才傳導到了高考報志願端。
其實,在我讀書的零幾年,土木工程還是熱門專業的前三,那個時候土木好找工作,基本只要本科畢業,就會有什麼中建X局、中鐵X局、XX省建工、XX路橋這樣的國有企事業單位來招聘,而且面試巨簡單,問一下你有沒有女朋友,是哪裡人,能喝多少酒,再看你是個男的,基本都會要了。想想還覺得蠻自豪的,本科畢業就進了中字頭世界五百強。
但那是什麼年代?那時候考公務員還不流行,網絡IT公司還在拉投資,馬雲、馬化騰都聲名未顯,而中國富豪百強基本被房地產包圓了。讀了土木工程,進施工單位幹個三五年,就能進房地產公司吃香喝辣,哪個男孩子沒有幹一番事業的夢想呢?而且那個時候,特別是農村的孩子,見過的最牛逼的人就是縣上的公務員,而中學教自己的老師已經很有面子了,什麼計算機甚至高中畢業前都沒摸過幾回,而能知道銀行櫃員比公務員有錢的都算是有見識的孩子了,這時候,你的大伯父三姨媽等等親戚數年如一日的薰陶你,說什麼「包工頭比當官的人都有錢多了,讀土木工程才有大出息」這類話,你還不乖乖跪倒在土木的石榴裙下?
所以,十多年後的今天,我統計了一下讀土木工程的,基本都是縣裡出來的孩子,還不乏初高中老師以及公務員子弟。
那麼,土木工程這個專業前景到底如何,請聽我慢慢講來。
土木工程主修課程是三大力學(材料力學、理論力學和結構力學)以及混凝土結構原理、鋼結構原理和材料力學,對於土木工程專業的本科生來說,出路主要是工地,也就是施工單位,除了極少數能夠去地產和設計院(指大型設計院,小型民營設計公司不算),而對於土木的碩士研究生而言,很大一部分去的是大型設計院,然後一小部分人去了甲方(比如房地產企業、或者城投公司),還有很少人去當了公務員;而土木的博士,大部分去了高校,當然去高校的也只有極少數能夠留在985/211裡,而剩下的可能去了企業或者政府當吉祥物,顯示自己單位的高大上。
相對而言,土木工程的博士、碩士和本科,以博士的出路最好,因為高校老師職業相當自由,時間可以自由安排,但隨著碩博士的擴招,這條高校之路也在快速關閉,尤其20年碩博士擴招三分之一後,未來競爭會更加激烈。十年前985高校的博士可能可以留校,而現在一般的985博士只能去三四線城市裡的二本當個老師,年收入十來萬元,但畢業的要求實際上卻快速提高,博士四年對大部分博士來說是個夢,博五博六尋常見,博七博八也算正常,即使這樣,博士新生的質量水平還是越來越高,招生名額供不應求。當然,土木博士也有出路好的,之前去了碧桂園的一批,普遍年收入三四十萬,年底還有跟投的分紅,不過這樣的例子並不算多。
而土木之所以口碑不好,主要原因在於碩士的出路變差了,碩士的主流是去設計院,但設計院在三十年來的變化很大,在2000年前,設計院是一個很高大上的部門,那時候多半還是事業編制,隸屬於什麼建設廳、交通廳的,屬於上級部門,而且那時候沒什麼軟體,都是手算手繪,對工程師的理論功底和繪圖水平要求都很高,所以那時候地位也很高,遠的不少九十年代做工程縣領導親自接見作陪的事情,即便在2000左右,也常有老闆拿著幾十萬的現金來求著設計師們出圖,那些年,確實是設計的黃金年代,有錢又有地位。
而2010年代的設計師們還趕上了最後一波紅利,因為房地產的紅火,也因為CAD和PKPM等設計繪圖軟體的普及,通過加班走量也賺了個盆滿缽滿,年收入三四十萬的事情聽說了很多,而且由於設計院大規模擴招,百人院升千人院,千人院升綜合甲,土木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很快就走上了領導崗位,從此脫離了畫圖的圖農崗位,小編也是那個時候入的坑,一說起學的土木工程,各個都是大拇指,說找工作不用愁,工資鐵定不少。
但到了15年的時候,事情發生了變化,一方面有一批設計師因為不堪畫圖的辛苦跳槽去了甲方,而地產大企業由於連續大規模的擴張,已經取得了話語權,設計院開啟了苦逼的乙方模式,996隻是等閒,007都不稀奇,然而工資卻由於反覆地改圖並沒有增長,這讓設計師們苦不堪言,然而這時候民用設計院的不堪還只在圈子內流傳,外界流傳的還是幾年前年入五十萬的傳奇。但到了18年後,在高校內部設計院沒那麼好也基本不算是個秘密了。也是在這時候」必貴園」的一天出圖等梗開始成為網絡熱點,而年輕的民用建築設計師們也一批一批離開了,只是為了多活幾年。
而現在,碩士到設計院想要提拔短期是不可能了,因為上一批三四十歲的領導還正年輕呢,而畫圖真的沒那麼多技術含量了,有PKPM等傻瓜設計軟體,基本專科都能做,但因為內卷,很多大設計院非985碩士不收,但實際上生產力差不多,所以收入也差不多,所以對於985碩士而言這就真算不上好出路了。
對於土木的本科來說,除了考公務員和轉行,工地基本是歸宿,但土木的公務員哪裡是那麼好考的,基本一比一百是常態。再說到工地,那真的是辛苦,雖然這些年工地的條件在變好,空調基本都有,吃的真的不錯,但還是會和日常生活脫節,人家下班了逛得是你建好的高大上商場,而你下班後逛得是鋼筋棚、混凝土樓;人家打交道的是這個局的X科長,哪個學校的Y老師,而你呢,永遠是班組長們。
要說建築工地呢,還不算最差,至少也在個城郊,感覺還算是生活在現代社會,要是修個橋修公路的那種,直接發配到荒郊野嶺,看見個老母豬都能激動半天,進一回城都以為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而且現在國內的工程在可預見的十年到十五年後將會漸漸減少,以後亞非拉等國家的不毛之地想必就是土木狗們的駐紮地了。國外施工真不是那麼好呆的,雖然一年收入可能有三十萬,但到手的實際沒那麼多,而且像非洲,什麼登革熱、出血熱、瘧疾普遍流行,出去待幾年可能小半條命就沒了,反正我好幾個同學朋友,出去呆了幾年都不在願意出去了,有的甚至願意辭職轉行收入少一半都不願意去了。
總的來說,對於 城裡的孩子,真心不推薦學習土木,因為一來出路真不算好,本科去工地,城市孩子肯定受不了,而碩士去設計院吧,也只能算混口飯吃而已,至於博士,變量很多,出路也是有好有壞。對於農村孩子,如果你能夠忍受四海漂泊不定,長期家人分居,不排斥中年以後到東南亞、南亞、非洲、拉美求生存,能吃苦肯幹活,只為了求一份工作,土木倒也還行,至少找工作不難,但以我的經歷來看,至少一半以上的農村孩子,也是受不了的,我的同事剛畢業時曾經是個生龍活虎的精壯小夥,結果乾了三年施工員後因為經常通宵頭髮都白了好多,身體也不行了。
基本上,985讀土木工程,真的有點浪費了,學個計算機一年頂土木兩三年很正常,但是加班可能還沒有土木厲害。平心而論,一些專業設計院如中鐵四個勘察設計院、電力的四個行業設計院現在還不錯,和二流的IT大廠差不多,但進去的難度比去IT大廠要大多了。
最後說一句吧,土木這個專業,如果不縮招三分之一以上,基本上未來堪憂,尤其像同濟、西南交大這樣的行業領頭羊,招生數量都是五六百,實在是大大加速了行業的內卷。
以上僅為一家之言,請讀者謹慎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