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的原配妻子李秀文,一生過得如何?

2020-12-26 弋說歷史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李幼鄰在五六歲之時,他的父親李宗仁便經人撮合,娶了廣西桂平的佳麗郭德潔。此後,李幼鄰的生母李秀文雖然仍舊是李宗仁的大夫人,但是沒過多久之後,新歡已然代替了糟糠。

作為舊時女子,李秀文不可能也沒辦法邁出傳統道德的門檻,同樣,作為一個弱女子,她也無力改寫自己的命運,只能被動的接受著殘酷的既定事實。於是,李秀文便只能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打發著孤寂無助的歲月,承受著悽苦而又殘酷的命運。

那麼,李秀文是如何跟李宗仁走到一起的呢?

作為舊時代的女子,在那個天下動蕩的年代,李秀文並無治國天下的念頭,她只想擁有自己的家庭,幸福美滿的度過一生便足夠了。於是,經人介紹之後,李秀文同意了嫁給李宗仁。

一、幸福到來

1911年,正值天下紛亂時刻,李秀文這樣一個傳統的舊時女子,並無多少想法。儘管她在結婚的時候還沒有名字,但並不妨礙她對幸福生活的期待。因此,當有媒婆過來提親的時候,李秀文便應承了下來,沒過多久,李秀文就跟一個叫做李宗仁的軍人結婚了。

結婚之後,李宗仁挑了挑筆墨對李秀文說,「聽媒人說你不認識字,但中國正在發生變化,而且是驚天動地的大變,不認字哪行,你姓李,我就先教你李字。」隨後,李宗仁在紙上一筆一划教李秀文寫李字。

隨後,李宗仁在另外一張紙上寫下了「李秀文」三字,稱秀和李字很像,秀麗文靜的意思同樣很美。於是,李宗仁給她起了個名字就叫做李秀文。儘管此時李秀文並不知其中意思,但作為一個傳統的鄉下女子,她卻是明白「出嫁從夫」的道理,便是如此,她以後就叫做李秀文了。

值此天下動亂之際,李宗仁已經成為了廣西陸軍學校的哨長,每逢工作之餘,在休息的時候他都會早早的起來,前往八十多裡外的老家。當李秀文在村頭山坳下看到回來的李宗仁時,心中總會充滿幸福。

1920年,李秀文給李宗仁添了個兒子李幼鄰,這個鄉下傳統的女子,為李家傳宗接代的任務似乎完成了。此時,李宗仁已經戰功赫赫,官路亨通。即便他每日忙於公務,依舊會教李秀文讀書寫字,更有些時候,還會跟她談論國家大事。

但一個鄉下女人,滿心都是對丈夫噓寒問暖的舊時女子,又如何能懂得國家大事呢?於是,在李宗仁面前,她只能盡心扮演妻子的身份,安心的照料他,默默地謹守著自己心中的「婦道」。

1924年,經人撮合之後,李宗仁迎娶了桂平女子師範學校的學生郭德潔。看著郭德潔跟李宗仁站在一起,那知書達理、面容嬌好的樣子,不知為何,李秀文的腦海中浮現了「郎才女貌」四個字。

李宗仁對她說娶郭德潔是為了出去公務時的應酬需要,身邊總是需要帶個人照顧,在家裡面無論如何都還是要靠她的。於是,李秀文傻傻的相信了。又或者說,她不相信又能如何呢!

那麼,此後生活真的如李宗仁所說的那樣嗎?

李秀文這個傳統女子終究只是個弱女子,只是一名謹守婦道不懂得抗爭的傳統女子而已。她只能默默地接受如此既定的事實,繼續為照顧李宗仁和公婆而忙碌,但有的事情總會在不經意間發生變化。

二、「反目」

每天早上公雞鳴叫時,李秀文便習慣性的起床,去給公婆和丈夫做好吃食,在這個充滿煙火之氣的地方,默默照顧著這個家。看著郭德潔跟在李宗仁身邊,兩人恩愛的模樣,李秀文心中總有些許難言的滋味。但一個省級高官,再娶一個妾又有大不了的呢?李秀文這樣安慰著自己。

但日子一天天過去,隨著孩子的長大,李秀文發現生活並沒有如同她所想的那樣,一如往日幸福美滿。不知何時,李秀文臉上的微笑消失了,同樣,在她面對丈夫李宗仁時,那種豁達的心境和情緒控制能力也消失了。

1943年春,李宗仁母親病故,在送葬儀式場合中,李秀文和郭德潔同時出現。於此時此地,李秀文終於「爆發」,做出了自己的抵抗。按族中規矩,開堂祭奠要分男女兩列。

將近二十年的時光中,一直習慣於跟隨李宗仁身邊的郭德潔一定要和他跪在第一排。而已經備受冷落多年的李秀文則做出了最後的抵抗,她認為自己理應跟丈夫跪在一起。

或許是李宗仁感覺到在眾人面前丟了臉,雖然當時同意李秀文和郭德潔左右隨他一起跪拜,但是儀式結束之後,立即將兩位夫人送回了老家,沒過多久,他又將郭德潔接了過來。而李秀文則獨自被留在了桂林。

或許是太晚了,儘管如此「爆發」抵抗,但李秀文依舊沒能挽回李宗仁的心意,沒能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至此,兩人之間出現了一道難以彌補的裂痕。而這個只會相夫教子的傳統女子,不得不一個人面對孤苦的命運。

1947年5月中旬,李幼鄰一家乘坐輪船從上海入境,李秀文專程趕到上海迎接自己的兒子一家。看到兒子已為人父,並且和妻子珍妮以及女兒瑪茜、萊瑟琳一同出現時,內心孤寂無助的李秀文,似乎感覺到整個世界一下子鮮活了起來。

相隔十年未見的兒子李幼鄰在那一瞬間留下了淚水,似乎是能感受的兒子的情緒,李秀文同樣留下了淚水。便是在這之後的幾個月中,李秀文和李幼鄰一家度過了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時光。

三個月之後,李幼鄰一家返回美國。而李秀文則獨居香港,隨後因籤證無法解決的原因,不能前往美國,只能在古巴漂泊,在1958年的時候獲準入境,跟兒子李幼鄰一家在紐約團聚。

那麼,李秀文晚年生活又是如何境遇呢?

世事弄人,在命運的捉弄之下,李秀文跟丈夫李宗仁分開,在異國他鄉生活多年之後再度返回故鄉,過著「清淨」的生活。

三、「清淨」一輩子

1958年,李秀文跟兒子李幼鄰在紐約團聚,期間生活方面雖然幾經波折,但她一直和兒子在一起。如此,李秀文便在異國他鄉生活了下去,而且這一住就是十五年。直至1973年,或許是思念故土和家鄉的緣故,李秀文萌生了返回老家的想法。

同樣是在這一年,李秀文在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的努力下,終於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桂林。至此,李秀文一人獨自定居,享受著故土家鄉中,難得的清淨和安寧。而作為孝子的李幼鄰,則是每年都會從美國返回看望她,並且要陪她住上兩三個月。

每逢兒子李幼鄰回來,李秀文總要兒子陪著她山林間走一走,看看家鄉的風景,感受著山河分風光。母子之間的情感,便在日常生活之中不斷醞釀、愈發深厚。這讓李秀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

1990年5月18日,李秀文在故鄉桂林度過了100歲生日。在百歲壽宴活動現場,特意從美國趕回來的李幼鄰在接受採訪時,眼中卻充滿了淚水。在李幼鄰看來,他的母親儘管已經活了一百歲,但卻守了七十年的活寡。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帶著別樣的情緒,李幼鄰再度回到了美國。1992年6月18日,李秀文走過了一百零二年的漫長歲月,最終安詳的離開了世間。讓人遺憾的是,她的兒子李幼鄰身在美國,並未能及時趕來送別相依為命的母親。

7月13日,李幼鄰從紐約直飛香港,稍作休息之後,便回到了桂林。料理完母親的喪事之後,李幼鄰以抱病之身返回美國,並言稱自己每年都要回來給母親掃墓。遺憾的是,在次年4月,李幼鄰便於美國溘然長逝。

結語:

縱觀李秀文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她的前半生無疑是幸福美滿的,不幸的是,她的後半生卻充滿了悽苦之色。當然,不幸中的萬幸,她有一個格外重視孝道和親情的兒子。或許,也正是因此,李秀文才能夠度過那漫長而又孤寂的歲月。

對於李幼鄰來說,母親的一生無疑是悲苦的,當父親李宗仁迎娶郭德潔之後,母親所遭受的一切都在他的內心深處留下了創傷痕跡。至於他是否對父親李宗仁有過怨恨,我們不得而知,但從他的所言所語可以看出,其內心多少還是有些芥蒂的。

或許,在晚年他跟母親一同生活的時候,感受到母親的安寧和平靜,心中也會釋然。但誰又知道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宗仁的原配李秀文,為何大半輩子都在獨居?
    縱觀李宗仁一生,可以說是有功有過,一時半刻很難做出具體評價。在政治上,李宗仁雖然處於國民黨陣營,卻從未在民族大義上虧欠過任何人。但在他的婚姻上,李宗仁的確有說不過去的地方。李宗仁究竟做了什麼呢?讓他的原配妻子守了大半輩子活寡,使得他的兒子一生都在為母親鳴不平。
  • 李宗仁的原配妻子,1949年沒有跟李宗仁逃往美國,最終結局如何?
    「廣西王」陸榮廷下野之後李宗仁與同班同學白崇禧合作,打敗了沈鴻英等人,逐漸統一廣西全境,成為了新桂系軍閥,坐鎮廣西,虎視全國,並在之後成為了蔣介石最大的政治對手。李宗仁不僅仕途順利,而且個人生活也可圈可點:李宗仁一生有過三段婚姻,對他事業幫助最大的應該是他的第二任妻子郭德潔。
  • 李宗仁原配李秀文:獨守活寡70年,只有一次警告二妻「放規矩點」
    1923年冬,戰局稍平,李宗仁的旅部設在桂平。公公婆婆讓李秀文帶著5歲的李幼鄰從上海去桂平。公公婆婆是好意,都已經知道李宗仁私自在外面又娶了一任妻子郭德潔,便讓李秀文到丈夫身邊去,免得日子長了遭受冷落。丈夫的臥榻之上,已另有新人,原配的地位會是怎樣的呢?李秀文懸著一顆心,風塵僕僕去往桂平。
  • 李秀文:從農婦到將軍夫人,數十年退讓隱忍,換來李宗仁誇讚偉大
    提到李宗仁的夫人,可能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郭德潔,有的還會想到胡友松。而李宗仁的原配夫人李秀文——這位長期隱身於丈夫身後的傳統女性,可能並不為大眾所熟知。1965年,李宗仁準備從美國返回中國定居,臨別之際與這位結髮妻子有過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
  • 郭德潔:大鬧靈堂與原配爭名分,她死後4個月,丈夫李宗仁另娶妻
    1924年,定桂軍總司令李宗仁再娶妻郭德潔,原配李秀文是最後一個得知消息。雖然李秀文心裡頗為難受,但在丈夫與郭德潔面前她表現得很大度,儘量不讓彼此難堪。李宗仁父母怕李秀文受冷落,三番五次叫她帶兒子幼鄰去桂平跟李宗仁團聚。
  • 李宗仁:一個想養鴨的農家少年,是如何成為中華民國代總統的?
    那麼這位普通的農家少年,又是如何一步步成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總統的呢?為什麼他會被長子怒斥「讓母親守了70年活寡」?三任妻子又都是怎麼回事?1891年,李宗仁生於廣西桂林一戶普通農家,家裡總共十口人,幸虧有20畝地,否則這日子,還真的不容易過。
  • 李宗仁的桂林老宅
    但由於太平軍攻打桂林,鄉間盜賊蜂起,李家老宅被焚毀,李宗仁曾祖又遭綁票勒索贖金,李家由此中落。1907年,李宗仁祖父李如璽傾其所有在廢墟上重建起「一堂兩廂房」的小宅院。李如璽為宅院起名「安樂第」,意思是希望子孫後代從此「安居樂業」,不再受亂世紛擾。1921年,李宗仁與舊桂系決裂,將所部改稱為「廣西自治軍第二軍」,自任司令。
  • 李宗仁長子:被父親寄厚望,卻一生獨愛生母,母親百歲生日宴痛哭
    1919年,後來的抗日名將李宗仁駐防廣東新會縣,並擔任縣長。在駐防新會將近1年的時間裡,原配妻子李秀文一直陪伴左右,兩人在此度過了一段夫唱婦隨的好時光。 第二年,兩人恩愛結晶李幼鄰出生,這個孩子的到來,給李家帶來了極大的希望。在產房外聽到孩子道一聲啼哭時,守在門外的李宗仁便快步走進了產房。
  • 李宗仁長子:在生母百歲壽宴上痛哭,怒斥父親讓母親守了70年活寡
    自三十歲以後,李幼鄰之母李秀文受盡了李宗仁的冷遇,若不是有李幼鄰這個兒子在,或許兩人早就形同陌路了。這篇文章從李幼鄰的角度,給大家介紹他的一生。他的家境平平,只有小學學歷,只認了幾個字,後來迫於生計,便到工廠去打零工,但此人並非池中之物,19歲的李宗仁毅然決然地進了軍校,在那個年代,李宗仁覺得當兵最快的辦法,就是當兵。
  • 李宗仁長子:生母百歲壽宴上痛哭,怒斥父親讓母親守了70年活寡
    他的母親是李秀文,他的父親則是大名鼎鼎的李宗仁。雖然李宗仁跟李秀文是包辦婚姻,但倆人的感情十分牢固,不過隨著李宗仁的地位越來越高,他看到的世界也愈發不同起來,相比於人老珠黃的李秀文,李宗仁更偏向於膚白貌美的郭德潔。
  • 小學倒數第一,夢想是養鴨,無奈輟學的李宗仁,卻為何成功跳農門
    家裡有田地二十多畝,兄弟姊妹共八人,一家十口人的生活全靠地裡那點莊稼,日子過得緊巴巴的。6歲時,李宗仁正式入私塾讀書,老師就是他的父親培英公。私塾裡教授的就是《三字經》和《百家姓》及《幼學詩》,這些課程對於年幼的李宗仁沒有絲毫吸引力,加上父親管教又很嚴厲。所以李宗仁對讀書甚感頭疼,寧願到山上砍柴,也不願去書房,還經常借去上廁所的機會溜出去放鬆一會。
  • 賭王何鴻燊和他的原配妻子黎婉華,令人唏噓的一生
    賭王何鴻燊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從落魄的貴公子到富可敵國的一代梟雄,他的一生留下了太多不可複製的神話,賭王的產業除了博彩還涉及地產、建築、航運等行業,很多人在感嘆「世上再無何鴻燊」的同時,也在感嘆賭王的成功不可忽視的便是他的原配妻子黎婉華。
  • 桂系大佬李宗仁,74歲回到祖國,留在美國的兩個兒子過得怎麼樣?
    貧困的廣西地區在沒有南京政府的財政支持的情況,不僅撐住了局面,還成為了全國的模範省 由此可見,李宗仁的「曠世奇才」。他也曾起起落落,甚至被開除黨籍。由於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桂系軍閥蔣先生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蔣桂戰爭也由此而爆發。
  • 魯迅原配妻子,一生無性無愛無歡無後,臨終前的遺言令人揪心
    遺憾的是,在那個封建時代裡面有太多的犧牲品,對愛情有太多的人根本就沒有一個健全的思想,就按照父母之命,白白葬送了自己的一生,魯迅的原配妻子朱安,就是舊社會的悲劇。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大無畏令我們敬佩,對我們人民而言,他是國家的勇士,敢於直面黑暗的社會,敢於同惡勢力鬥爭,只為給我們構築一個嶄新的社會。
  • 再娶後,過了3年貌合心離的二婚生活,我才發現妻子還是原配的好
    可很多時候,人的想法挺美好,以為離婚後通過再婚就可以過上比以前更好的生活。其實不然,有的人重新選擇後的生活不見得就比以前好。因為人都是善於比較的,而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當把二婚和頭婚的生活放在一起相比較時,人們往往會發現,多數時,二婚的婚姻沒有頭婚好,另一半還是原配的好,自己當初的離婚行為也太衝動和欠缺考慮了。
  • 新四軍軍長葉挺,他的校花妻子生了9個孩子,最終結局如何?
    其後葉挺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並參加了南昌起義、廣州起義,抗日戰爭時期擔任新四軍軍長,一生威名,名傳千古。不僅將軍如此,他的妻子更是德才兼備,給予了葉挺將軍無盡的動力。 她就是李秀文,1907年出生於澳門,在一個士紳的富裕家庭裡成長,從小喜歡學習,德才兼備,或許是命運的安排,在1924年,那個時候僅僅17歲還是中學生的李秀文,遇見了自己未來一生的伴侶,時任孫中山大總統府警衛團第二營營長的葉挺。那時的葉挺意氣風發,如同一團團烈火,在燃燒著他們之間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