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養生!十四式《易筋經》詳解(五)

2020-07-14 易炁堂

大家好!歡迎來到帶你養生的易炁堂。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十四式《易筋經》的第十三個動作。

這個動作其實就是一個站樁的動作。

前期已經有很多網友問我們,站樁有什麼好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易筋經裡面的站樁動作。

站樁養生!十四式《易筋經》詳解(五)

第十三式:站樁

這個動作的要領是:

1、順呼吸,鼻子吸氣鼻子呼氣;呼吸要儘可能慢、平、緩;

2、雙腳與肩同寬,雙足貼緊地面,右手握拳,左手握右手手腕,至於背後,膝蓋稍稍彎曲,呈現微蹲姿勢;全身放鬆。

3、吸氣時想像大自然的能量從頭頂百會穴灌入人體,沿中線送至下丹田;呼氣的時候想像身體裡面的廢氣由下丹田沿雙腿灌至足底湧泉穴流出體內,如此循環呼吸;

4、吸氣時牙齒輕咬,呼氣時稍作提肛,雙眼平時前方,注視一個關注點,也可以閉目鍛鍊。

站樁養生!十四式《易筋經》詳解(五)

以十八次呼吸為一組,一般做5-10分鐘。

我們之前說過,氣功練的氣,其實是「炁」,是能量的意思。氣功就是讓我們的能量更有效率的產生及更好的保存在我們體內。《易筋經》的這個站樁動作,就是在前期鍛鍊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我們身體能量的運行,具有很好的排毒效果。

站樁的目的,是在外不動內動的過程中鍛鍊我們的身體,不僅僅是調理我們身體能量的活動。在靜態中,我們身體的肌肉,筋膜、骨骼都在鍛鍊當中。是的,站立是比行走更辛苦就是這個道理。不要以為身體不動,肌肉骨骼就沒有得以鍛鍊。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身體各處的情況,哪些地方有問題,哪些地方需要調理,這個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本能地對有毛病的地方進行康複式的調整。

因此,站樁在養生治病中是很好的輔助訓練。《易筋經》第十三個動作站樁,就是在站樁的基礎上,增加了意思引導能量運動的氣功功法。

一段時間的練習後,你會欣喜地發現自己的身體有所改變,腸胃變好了,怕寒怕冷症狀減緩了,腿酸腿麻、手抖的問題也緩解了,甚至對痛風的朋友來說,這個動作是一個很好的調理身體的運動。

當然,這個動作也可以正坐著鍛鍊,在日常工作生活當中可以隨時進入鍛鍊狀態。

下期我們會繼續學習十四式《易筋經》最後一個動作,一個能夠增強我們身體機能的動作。

以炁養生除百病,關注易炁堂,練出健康。

相關焦點

  • 站樁的注意事項,站樁的禁忌(詳解)
    5、吃喝拉撒:應與站樁過程間隔最少30分鐘以上,忌諱中途大小便(忍不住的例外,畢竟人有三急),站樁過程中一般你把坐跨這一步驟做好,很少會放屁,轉而為腹鳴,打嗝是也可能是動作不夠到位的緣故引起,都是身體在理順氣的過程,所以常見的反應均是正常,不必忌諱,(有問題可以留言)。
  • 養生站樁的正確姿勢常見練習方法(附圖)
    文:公眾號 正氣站樁學堂圖:網絡(侵刪)歡迎轉發,請註明出處>站樁,它是一種中華傳統的養生功法,動作簡單易學,不限年齡場地時間,隨處可練,因其特定的姿勢,見效比較快,深得養生人士喜愛和推崇。它以高度放鬆的狀態,來達到意形合一,陰陽相調,無形無象,是一種平衡和諧的內在養生運動。
  • 武林絕學-健身養生氣功《易筋經》圖解之一:起勢(動作與呼吸)
    武林絕學-健身養生氣功《易筋經》圖解之一:起勢(動作與呼吸)起勢:1、兩腳併攏站立,含胸拔背4、然後身體再直立,雙臂抬起,雙手大拇指、食指相合,其餘三指相抱,食指點額頭(印堂穴)。5、後雙手合掌。6、雙手從胸前落下,至腹部分手身體兩側,掌心朝下,左腳同時向左側邁出,與肩同寬。7、雙手外分後相合,掌心朝上。
  • 站樁、易筋經、瑜伽、太 極的套路
    瑜伽,我了解的權威教程這樣解釋:瑜伽的根本目的是將(訓練出來的)清醒的意識狀態與擴展的意識狀態合一,也即將小我和宇宙間的大我結合在一起,瑜伽(yoga)的意思,就是連接(joining)。
  • 易筋經十二式圖解
    達摩會意後,留下兩卷秘經,一為《洗髓經》,二是《易筋經》。《洗髓經》為內修之典,歸慧可,未傳於世。《易筋經》為外修之書,留於少林。健身氣功易筋經全套演練古代相傳的易筋經姿式及鍛鍊法有12勢,即韋馱獻杵(有3勢)、摘星換鬥、三盤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馬刀、青龍探爪、臥虎撲食、打躬勢、工尾勢等。總考訣曰:總考其法,圖成十二。
  • 我的站樁之路(五)
    2005年10月24日中午12點至12點45分,站樁45分鐘。 在這次站樁中有二個明顯的反應:一是動作擺好後,整個身體好象格外的輕鬆,上下似乎連成了一個整體,隨著練功時間的增加,這種整體感越明顯,感覺自己就像一座雕像一樣。這也是第一次出現了「整體」的感覺。
  • 隨便聊聊站樁(二)
    但是如果以前你要是問我,站樁到底練的是什麼,怎麼練,遇到一些感覺是則麼回事,我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老老實實花時間去站就會有好處,至於好在哪裡不清楚。所以我也一直提到這句話,站出來的也是站明白的。以前我站樁和大家一樣,站的糊裡糊塗。我的變化源於我重新認識了『放鬆』。一切源於幾年前看到個文章,寫的是關於一個叫張厚武的奇人,然後我又搜到幾個視頻,很神奇。
  • 關於站樁(珍藏版)
    所以絕大多數練功者在站樁之前,都要先修煉加行功夫。   二、玉液還丹與金液還丹   站樁首先是安身立命的功夫,心能定靜,然後陽升,閆志高所傳的武式太極一門內有昇陽之法,昇陽之後口中會產生津液,北宗內丹學稱之為「醴泉之水」,我的理解是:腹中暖信,蒸發了下焦的水氣,使其沿督脈上升,入口而化為津液。這是煉丹的基礎,必須要漱津咽下,如此循環,就是「玉液還丹」。
  • 站樁原來這樣練最好(你怎麼看?)
    初學傳統武術先必須站樁練習基本功,要入門,站樁顯得尤為重要。對於養生站樁總結大致為為這幾個字:面朝南,一靜,二懸,三頂三空,五張弓,多垂直,處處圓。個人對於必須面朝南邊是這樣理解的,其實我們站樁產生氣感,這個氣,目前真的解釋不清楚是什麼,個人覺得應該類似於電磁場之類的東西,所以受地磁場的影響,面北站樁打拳個人試過幾天,發現練了幾天調不動內氣了,所以需要古人應該是早就發現了這點,站樁打拳都要求朝不朝東,暮不朝西,永不朝北。
  • 站樁經驗談(一):姿勢及生死大穴
    程度與境界到了就會妄念脫落,所站樁多年的行者,完成站樁築基之後,再去打坐就會日行萬裡。5、以腰為軸腰部下沉、臀部略向下坐,似坐非坐、膝關節微有彎曲,似站非站。初始站樁,僅僅如此即可,不要糾結高樁還是低樁,沒有意義。在這個基礎上,站住了、站穩了、站下去了,就是勝利。站樁新手不問高低,只求堅持。6、關於站樁收功,站樁不需要任何的收功。
  • 每日站樁養生,從頭到腳都輕鬆
    這樣隨著站樁的持續堅持,內氣就會慢慢充盈,內氣運行越來越通暢,身體從頭到腳都輕鬆。站樁養生之前先調息。立正站好,雙手自然下垂置於身體兩側,手心朝向大腿外側,中指貼著褲子外側的褲線位置(褲線位置相當於大腿的中間線位置,能理解嗎?)。先做幾個深呼吸,調整一下呼吸。讓呼吸慢下來,讓情緒穩定下來,讓發散的思緒逐漸集中到站樁養生這件事上來,注意力集中到一呼一吸上來。
  • 真實的易筋經:12式達摩易筋經!武者的武術造詣不在於技擊
    不過,最厲害神秘的武功秘籍,還是要數少林的《易筋經》了!《笑傲江湖》中,少林的方證大師得練得此神功,就連任我行的吸星大法都沒有辦法勝其一絲一毫!《易筋經》是武俠小說中的至高無上的寶典,在小說中,能夠練成易筋經的人少之又少。只要能夠練成這套秘籍的人,往往都是骨骼驚奇之輩!
  • 站樁 | 養生樁簡介(王薌齋親筆著作)
    回憶數十年來我對養生術的血習和鍛練,自覺簡而易行,受益很大的是站樁(養生樁)。站樁的姿式大體可分站式、坐式、臥式、行走式、半臥式等 類型,每個類型可分為幾種,甚至十幾種不同姿勢,雖然姿勢種 類繁多,但除行走以外,都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開始練功時要做到閉目,凝神靜氣,然後慢慢地把姿勢擺好,使軀幹四肢一直保 持不動直到鍛練結束。
  • 為什麼站樁越站人越虛?氣血不足為什麼別練站樁?詳解
    (前言:需要觀看詳細養生樁的動作要領,可以看前文3篇詳解!先點讚,後觀看,養成好習慣!關注老廖不迷路,健康幸福身體棒!)為什麼當我們氣血不足的時候不可以站樁呢?3篇詳解),因為很多講解站樁的文章都提倡傻站,而不究其本源,只寫一些譁眾取寵的內容博人眼球。
  • 我的站樁之路(十)
    2005年11月19日晚八點二十五分開始站樁,至九點四十五結束,歷時一個多小時,這也是第一次晚上站樁突破了一小時。臨晨二點二十開始站樁至四點三十結束,歷時二小時十分鐘。今天站樁身體的主要反應是:一、二手比較舒適、輕鬆,尤其是二個肩關節比較輕鬆舒服,右肩患有肩周炎處,沒有出現明顯的如波浪一樣的疼痛感。左手掌及五個手指頭沒有出現僵硬變形的情況(二天前的站樁中,經常出現。),因為帶了手套,樁後二手掌有熱感。
  • 站樁 | 站樁為什麼是治病養生的根
    練習一段時間後,也要經常站樁,不斷加深理解,不斷有新的體會。可以說,「三體式」樁功是伴隨著練習形意拳始終的。站樁也是練習內功的方法。所謂內功就是練內的功夫,每個拳種都有自己的內功,內功是為自己拳種的技術服務的。
  • 站樁養生——站一站消百病,養生樁
    導引關節就是咱們說的運動鍛鍊,站樁就是不錯的方式。在如今的快節奏生活環境下,有多少人的鍛鍊時間一周能有一個小時呢?說著小孩都懂的道理,到了自己這裡卻行不通,因為畏懼,所以逃避,害怕累,害怕苦。站樁(養生樁)也是,這麼簡單,只要控制好心態堅持下去,身體又不累,而且練完後自己神清氣爽的,但是也沒見到有多少人能捫心自問堅持下去。
  • 站樁,渾圓樁就夠啦
    上體自然正直,頭頂起、襠落下,精神提起,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尾閭中正,立身安舒(圖一)。其身法基本要領與太極拳架全然相合。這種兩臂環抱的站樁姿勢,在技擊意義上含有「守中」的意思。這充分說明武術站樁與養生氣功站樁,在要求上是不盡相同的。突出地表現在武術站樁的心理意志訓練、放鬆訓練、耐力訓練、形態訓練和呼吸訓練等等,幾乎無一不與武術技擊要求密切相關連。
  • 鍛鍊,運動養生,導引,健身,氣功,六字訣,易筋經,八段錦
    運動,養生。有氧代謝能力提高後,就能完成很多其他事情,比如清掃房間或是進行馬拉松長跑。散步組的老年人的有氧代謝能力提高了,就能更好地完成日常的任務,有更多的精力來參加娛樂活動,如遠足和跳舞。易筋經,八段錦,太極拳,健身,氣功。
  • 我的站樁之路(三十二)
    2006年2月26日晚8點30分至9點30分,站樁一小時。晚上站樁要達到一小時,對無量來說的確是一件不易之事,尤其是今天一整天都沒有合一下眼,所以站一小時確屬不易。但今天卻奇蹟般的做到了,而且還作的比較的輕鬆。由於減少了膝關節的彎度,真正做到了「似彎非彎,似直非直」(過去站得比較低),所以在站樁中氣感非常強烈,且身體多處多次出現氣流動的熱感現象,尤其是下半身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