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是時候終結土味國潮了,中國風還是新國貨玩得溜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院辦碳酸狗 跳海大院

在中國傳統情人節七夕來臨之前,巴黎世家的一組七夕中國風廣告讓院辦重新「爺青回」,有了一種農業漫遊2000的錯覺——

愛是火紅心的拜年表情包,小鎮影樓統一標配的高山流水幕布,大碼西裝配粵語磁帶我愛你...

如果不說這是巴黎世家的廣告,我差點以為這是我爸媽隨手P出的愛心相冊。

在我青春期剛騷動想要買口紅的時侯,我媽堅決不同意我化妝,因為她堅信時尚的本質就是土到極致——

眼下我只要專心學習,遲早一天歲月這把殺豬刀會把我雕刻成時尚女郎。

當時我很生氣,直到看到今朝這組巴黎世家的廣告,我才頓悟我媽簡直是預言家。

其實在另一個平行世界,穿著一條街女人裝的我媽,早已是2020年的時尚模特。

按照這種時尚回潮的腦迴路,院辦甚至可以預言,再過二十年,ins風、泫雅風濾鏡,暗黑機能PU褲,都將成為你兒子(女兒)七夕時,巴黎世家獻給他們的定情信物。

甚至連程式設計師的格子襯衣,都可能成為2040年最爆款的賽博朋克復古穿搭。

別不信,放兩年前你給你媽說爸的皮夾克20年後五位數 ,她也不信。

面對這些與次世代混亂雜交的時尚產物,比起醜,其實院辦內心更好奇的是:

為什麼巴黎世家的設計師會覺得它們美?!

懷著這份疑惑,院辦仔細研讀了近幾年來老外基於中國風設計的時尚單品,在不斷被醜到腳指抓地後,我頓悟:

這一切審醜的根源,或許不在於設計師不懂中國風,恰恰相反——

「沒有人比我更懂中國文化。」

所謂懂王設計師,字面意思,就是和川普那樣,自以為很懂中國,其實根本啥都不懂的設計師。

在懂王設計師眼裡,其實中國風很簡單,甚至可以用公式來理解。

就像機械義肢+晶片大腦=賽博朋克一樣,在懂王設計師的眼裡,蓮花+童子便等於中國風。

這種腦迴路看似合理,但其實你稍加深究,就會發現號稱時尚天師的懂王,本質和天天被diss的憨憨直男是一模一樣——

憨憨直男覺得熱水+疾病=女孩身體健康,但他們從沒考慮過,熱水+疾病還可能=女孩氣出精神病。

所以懂王和直男都沒料到,一切脫離人文關懷的解構分析,本質其實都是耍流氓。

所以,當耐克這款鞋推出時,從中國社會本質含蓄、不會把童子踩在腳下炫在臉上的人文角度出發,它被diss成壽鞋完全是活該。

而這種懂王設計師缺失的中國風人文關懷,翻譯成人話就是:

他們和直男一樣,或許懂中國(女)人喜歡什麼,但永遠都不會懂中國(女)人。

所以想理解懂王設計師的世界其實很簡單,把自己帶入到同樣的直男視角裡就行——

比如說,他們會一廂情願的認為中國人喜歡龍。

的確,作為中國人,我確實喜歡龍,在我眼裡,龍是這樣的:

但我萬萬沒料到,在懂王設計師眼裡,龍其實是這樣的:

站在一個西方直男的角度,我猜他可能是這樣想的:

傳統文化裡,龍是力量、祥瑞的象徵。

並且在過去,龍亦是皇權的象徵,只有天子才有資格在身上紋繡龍的圖騰——

而如今,清滅亡,龍不再被禁錮在權室之中,反倒成為了平權的象徵。

在過去,全球女性都曾受過不公正的待遇,被束縛在家中扮演家庭主婦的角色。

所以當充氣龍盤在腰間和模特一起衝出T臺時,你以為這是六一兒童節的搞怪節目嗎?

NO,這其實是寓意著婦女不但能抗半邊天,其實抗一條龍也完全不在話下,如果她願意,還能順道畫一條彩虹。

同理,我猜把鳳抗在身上走秀應該是出於同樣設計思路

同樣,剛開始院辦看到懂王設計師把兩個銅質門環擋在模特胸部時,也很費解。

但轉念一想,如果我是一個剛入門中國風不久的西方直男,我可能也會作出同樣的設計。

首先,在中國詞彙中,有一個詞叫做心房。

心房是什麼意思?蔡琴曾唱到過,「是誰,在敲打我窗」,這裡的窗,指代的就是中國人的心房。

所以心房這個概念,我認為就和《羅小黑戰記》裡無限的靈質空間一樣,是中國人用來在意識層面,用來凝聚所有情感、理智、禪悟的抽象世界。

《羅小黑戰記》中的靈質空間

所以你以為把銅環放在胸口是色情嗎?

不,這恰恰寓意著一種禮貌,含蓄,意味著你進入這位女士的心房前,可以先敲敲門,問她到底同意不同意。

這是一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尊重與浪漫,亦是一種視覺系誇張到極致,讓含蓄成為一種性感的巧妙手法。

想到這,院辦甚至已經產生了自己就是準懂王設計師的錯覺。

基於同樣的設定,我發現在把我自己帶入西方直男的腦迴路後,懂王的時尚美學突然間就不難理解了。

不就是把迴旋踢自己和烤麵包和皮椅戰鬥寫在了身上嗎?

是不是覺得很怪,怎麼讀都讀不通,甚至覺得有那麼一點點土?

這說明,你根本不理解中文真正的奧義。

中文的奧義,來自於一種神韻的傳達,而不在於文字是否通順、句子是否連貫。

比如幾千年前的文言文放在現在,大家照樣理解不了,得翻譯後才能讀懂,但這並不影響它成為年輕人間表達情感的浪漫獨白: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本意是讚譽友情。但當代年輕人拿它描述了一百遍愛情,但大家依舊沒覺得有任何不對。

再比如說前段時間流行的亞文化取名機,悲情瑪麗亞蟑螂、小澤碎屍雞米花有什麼意義重要麼?

只要大家覺得酷,那不就完事了。

所以在這裡,我認為把迴旋踢自己、烤麵包、皮椅戰鬥放在一起,恰恰是因為設計師想藉此打破中文語法的禁錮,讓中文能夠更加隨心所欲的表達情感。

這不僅重新定義了時尚,更是重新定義了中文。

扯歸扯,哪怕院辦可以用一萬種調侃的語氣、來模仿懂王設計師們的腦迴路。

可不得不承認的是,在中國風這種時尚,確實是西方懂王設計師們永遠懂不了的奧義。

甚至對一些懂王設計師而言,他們自視甚高,居高臨下觀察中國文化時,所謂的中國風設計,便自然蒙上了偏見與刻板印象。

但其實中國風根本就不艱深、神秘,作為一種時尚風格,它其實十分好理解——

在討論美的中國風應該是什麼樣子之前,院辦想先聊聊我眼中究竟什麼才是中國風。

很多人提到中國風時,總是會想到菊花臺發如雪千裡之外飄來的琵琶和弦,彷佛古風=中國風。

但其實中國風的全名,叫做中國風格,而每一個時代,其實都有著不同的中國風格。

60年代時,中山裝、海魂衫是那時的中國風格:

70年代時,小白鞋、假領子是那時的中國風格:

所以中國風其實根本就不神秘。

說白了,它不過是將中國不同時代下不同的文化符號解構,注入生命力,重新設計成令人耳目一新的時尚、文創產物。

比如說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六神和雞尾酒,就曾在一起魔幻聯動過:

在院辦小時候,家裡買不起香水。於是我每次臭美時都會把六神花露水噴一身,香到辣嗓子,長大後才覺得自己那會憨憨。

而如今當六神舊瓶換新酒變成RIO一飲而盡時,對院辦來說,喉嚨裡可滿是回憶的味道。

再比如90年代時,大白兔奶糖是全體中國人的童年回憶。

而把它設計成沐浴乳,這種甜蜜的中國風鮮少有人能夠拒絕:

打破時代、文化、民族間的壁壘,傳承中國不同時代的文化,這是中國風存在的價值,也是它的迷人之處。

挖掘中國生活中的細節,甚至月餅盒也可以是國潮的一種符號。

這更加證明,中國風本質就是中國人的生活。

當年有多少人是因為黑人牙膏上的白牙產生購買衝動,如今就有多少人因為百靈鳥與彌勒佛,產生把自己牙齒當青花瓷保養的欲望。

懂王不懂的那種心動的感覺,天貓新國貨都懂:

就連你從小喝到大的旺仔,如今也在飲料瓶潮流中悄悄緊隨其後,推出了56個民族版的中國風版限定旺仔。

我有個哥們,就為了湊齊56個民族,愣是堅持喝了將近兩個月的奶。

在無孔不入的衣食住行中,不得不承認,國潮真的來了。

在故宮文創火遍全國,讓更多年輕人都對博物館感興趣時,我們才後知後覺。

國潮不但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甚至還成為了我們生活的底色。

而這份底色,亦是懂王設計師們永遠不可能感受到的生活——

他們連老乾媽都沒吃過,連中國人的胃都讀不懂,又何況是中國人的心?

實不相瞞,這件老乾媽衛衣,當時院辦還以為這是惡搞玩笑。

直到狗友穿著她發朋友圈被瘋狂按贊時,隔著屏幕正在吃老乾媽炒飯的院辦才不禁感慨:真香。

在技術與文創產業的不斷升級下,如今,作為國人的我們,正趕上了接力國潮最好的時代。

作為一個平臺,天貓新國貨則為這些真正屬於中國人的國潮商品,提供了一個展示的T臺:

通過天貓這次國貨跨界風潮,許多老字號成功逆生,重返年輕人生活潮流的前端。

並且天貓還能通過後臺的數據分析、指導對用戶進行洞察,基於用戶消費需求不斷創新品類—

所謂國潮創新,絕不是像老外那樣瞎開腦洞。

因此,起老外們夾帶東方主義的迷惑中國風,國貨們已然重新定義了國潮——

中國風不是老古董,相反,有這種偏見的人才是老古董。

原標題:《大牌是時候終結土味國潮了,中國風還是新國貨玩得溜》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新國潮時代,甄美顏這樣的國貨品牌為何能夠崛起?
    據《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國貨不再避諱自己的本土身份,紛紛打出「國潮」、「國貨」的標籤,為自己的品牌賦能,消費者也已不再專挑進口品牌進行購買,對自主品牌的信心更是大幅度上升。2019年,線上中國品牌市場佔有率已達到72%。
  • 國潮正當時!國貨品牌火起來
    老乾媽、回力鞋、衛龍辣條……中國老品牌在國外市場火了,也喚醒了我們的文化自信。故宮文創、大白兔唇膏、瀘州老窖「斷片雪糕」……傳統品牌走花路引爆國內市場,國貨也隨之有了新名稱:「國潮」。如今,國產新老產品正當潮,接力走到市場舞臺中央,說明中國品牌正在國潮中向更高水準邁進。作為有著優秀傳統文化內核的川渝地區,也生長著眾多優秀的品牌。為助力這些品牌崛起,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將在12月舉辦「成渝力量品牌榜樣」2020成渝雙城經濟圈品牌大會,屆時將推出成渝雙城經濟圈國潮創新榜,對品牌進行全方位評估。
  • 淨水界新「國潮」安吉爾,中國製造國貨之光
    基於此,楊瀾帶著驕傲和自豪感來推薦國貨淨水好物安吉爾。尤其是安吉爾33年堅持做好淨水這一件事情,令楊瀾感到欽佩。  提到做淨水的初衷,安吉爾總裁孔那說到:「中國的地域非常遼闊,水質環境、用水習慣都不同,安吉爾作為一家中國的企業,民族的企業,期望通過核心技術推動,為人類提供安全、健康、時尚、便捷的飲水方式」,這種匠心精神讓楊瀾為之稱讚。
  • 扛起新消費大旗,國潮還需警惕「艾格尼斯定律」
    與此同時,國貨品牌卻搭乘著「國潮」之風,逐漸找回了主場的感覺。波司登全年業績飄紅實現口碑營收雙贏;太平鳥頻繁走上時尚T臺獲取了國際關注;李寧也逆襲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新寵」......在年輕一代消費者越來越挑剔的審美偏好與個性追求上,快時尚栽了個大跟頭走向低潮,而順勢而起的「國潮」,真的能扛起新消費的大旗嗎?
  • 國潮復興,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範!
    國貨"李寧此次亮相,改變了其在年輕消費者心中的刻板印象,不禁讓很多人驚嘆:這還是我認識的那個李寧嗎? 從虧損30億到驚豔紐約時裝周再到國貨優質代表,李寧以「國潮」之名,重獲新生。
  • 國貨+國潮,中國品牌的最大紅利
    國潮+國貨,正在成為一種營銷趨勢。隨著中國經濟開始注重「內循環」,國貨消費品牌也迎來利好,龐大的人口基數、層出不窮的消費熱點,以及加速恢復的經濟局勢,讓更多人相信,國貨品牌會順勢而起。與之對應的另一面,是源於文化自信,國潮IP正在被賦予新的意義。
  • Adidas 新款官宣的國潮鞋,網友紛紛表示:等你被李寧收購了才算
    近期,AdidasOriginals公開了一組上新圖片,內容是知名品牌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與運動元素,出了一系列2020復古國潮新系列的預告。圖上,二位模特身穿中式復古的運動風衣褲,衣服上印著滿是青春校園氣息的宣傳口號「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服裝上,「大隊長」袖章與三線元素融合,滿滿的瀰漫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校園的青春元素。
  • 「國潮青年」熱衷新國貨 國慶黃金周現消費新亮點
    中新社上海10月8日電 題:「國潮青年」熱衷新國貨 國慶黃金周現消費新亮點中新社記者 李姝徵長假末尾,8日的上海豫園依舊人流如織。用餐完畢,正是華燈初上時,登上高臺、找尋最佳機位,以天裕樓為背景,拍幾張美美的漢服照……傳統風情混搭商業「潮味」,毫無疑問,豫園已經成為「國潮青年」的熱門打卡地。「十一」黃金周假期首日,上海最高的仿明清式建築——天裕樓重裝亮相。「豫園百貨」所在的建築天裕樓,是上海最高的仿明清式建築,地上6層,地下1層。
  • 當國潮遇上說唱,天貓聯手GAI周延告訴你「新國貨大賞」就是《當潮...
    而在「國潮」概念轉變的這個過程中,天貓作為更受年輕人喜愛的潮流購物平臺,已經順勢連續兩年舉辦「國貨大賞」系列營銷活動,打造了一場又一場的國潮狂歡。在今年,天貓國潮 x GAI周延,為天貓510新國貨大賞打造主題曲《當潮不讓》,巧妙地將現代說唱文化與古風美學相結合,用更加潮流的方式演繹並詮釋了一場屬於當代年輕群體的新國潮。
  • 國貨「狠」起來,連國外大牌都害怕
    有一種fashion,叫「新國貨」。   新,是相對的。中國百年近代史上,「國貨」從未缺席。件件老字號,穿越時光,回到了21世紀,謂之:國貨回潮。不是複製粘貼,而是「再生再來」。   他們可能不是千禧年前夜最亮那顆星,但卻為中國邁入高速運轉的21世紀,定了個基調。新紀元,「中國製造」玩得不再是循規蹈矩,而是創意驚叫。
  • Adidas借勢「國潮」被嘲諷,2020年的國潮營銷應是文化進階
    來源: 品牌營銷報不同於過去部分國人對國外產品的嚮往和信任,現如今的中國國貨越來越受歡迎。「中國李寧」、老乾媽登上時裝周,走上國際化舞臺;故宮文創周邊火爆全球,深得當下年輕人的喜愛;甚至,阿迪達斯等國外知名品牌,也開始運用中國元素,豐富自己的產品...
  • 新國民養膚品牌花夢影,當下國潮青年的護膚首選!
    在新一代國民眼中,有態度、有個性、融合時尚與中國本土元素和精神的國潮是一種國際的文化浪潮,一種新鮮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種自我的表達。    新晉國風品牌花夢影通過打造中國風美妝養膚產品,傳遞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將深層次的文化底蘊與時尚元素相結合,開啟現代科技與傳統經典之間的碰撞融合,在護膚品領域中帶來一股全新的東方風氣。
  • 新國潮 國風不是形式是內涵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小龍坎牙膏、旺仔面膜、馬應龍口紅、老乾媽衛衣和瀘州老窖香水等老牌國貨靠著跨界創新、聯名碰撞的新奇腦洞,賺足了年輕人的注意力。然而見識過小楊生煎麵膜、螺螺螄粉固體香膏和六神rio雞尾酒等單品後,不少年輕人感覺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經典重現,國貨復興。
  • 淨水界新「國潮」安吉爾,楊瀾力薦的高端國貨之光
    基於此,楊瀾帶著驕傲和自豪感來推薦國貨淨水好物安吉爾。尤其是安吉爾33年堅持做好淨水這一件事情,令楊瀾感到欽佩。  提到做淨水的初衷,安吉爾總裁孔那說到:「中國的地域非常遼闊,水質環境、用水習慣都不同,安吉爾作為一家中國的企業,民族的企業,期望通過核心技術推動,為人類提供安全、健康、時尚、便捷的飲水方式」,這種匠心精神讓楊瀾為之稱讚。
  • 中國李寧之後有Adidas,國潮如何不退潮?
    2018年,與新國貨相關的關鍵字累計搜索量超過126億次;搜索「中國風」相關商品的用戶增長14.73%;全國有383個城市的90後青年購買了漢服;2019年1至7月,某電商平臺數據,「國潮」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392.66%;其中90後和00後為「國潮」貢獻了超過57.73%的購買力;95後更是以25.8%的佔比成為國潮第一大消費群體;
  • 國潮正當時|國貨是如何重新佔領高地的?
    近年來,「國潮」流行給國產服裝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當老牌國貨挖掘出了深層的文化內涵,以新的設計、新的產品、新的文化理念和新的推廣及銷售方式,獲得了年輕消費者的青睞,迎來了新的風口。隨著時代變遷,如今的消費主力軍是更加崇尚自由個性並對中國文化有天然好感的85 後、95 後,對這類消費者來說,購物從來是「英雄莫問出處」,只要產品本身有吸引力,他們不會在乎是國貨還是洋貨。而且初步的「國潮」影響力已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已經準備好了消費富有這類「國潮」元素的商品。
  • 天貓510新國貨大賞x燕京啤酒 彰顯文化國潮酸甜苦辣新滋味
    據返利網數據顯示,90後和00後已成為拉動國潮消費的主力群體,在2019年1月至7月,他們為"國潮"貢獻了超過57.73%的購買力,其中95後以25.8%的佔比成為"國潮"第一大消費群體。在當下品牌追求國潮化已成為一種潮流的大背景下,誕生於1980年中國改革開放年代的純正中國民族品牌啤酒燕京也在創新性地開展著品牌國潮化的消費升級運動,對市場的需求與變化挑戰給予積極的應對。
  • 滿大街國潮餐廳,「國潮風」還能吹多久?-虎嗅網
    近幾年,伴隨民族自信心的提高,中國傳統文化逐漸復興,並在時尚界、文娛界等颳起一股「國潮風」,這股潮流也迅速蔓延到了餐飲界。在資本和市場利好下,大量國潮餐廳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圖源品牌官方公眾號夸父炸串,採用「中國製造+特定風格+共同記憶+跨界融合」的國潮打造模式,以中國神火人物夸父為品牌符號。短短兩年時間,門店數量發展到近百家,成為小吃界的黑馬。蜀大俠,推出了古風武俠風的火鍋店。2019年,瑞幸在西安開出一家唐詩主題店。
  • 國潮美妝如何抓住新紅利?
    但是,國際大牌佔據TOP位置不意味著國產品牌沒有機會,越來越多新興國貨美妝品牌正在崛起,狙擊國際品牌在中國的「傾銷」。國貨美妝品牌越來越出彩,有人認為是後疫情時代人們預算吃緊後的所謂「消費降級」導致,實則不然,這一趨勢在疫情前就已發生。國貨美妝崛起早已成為「潮水的方向」相對於發達市場而言,中國消費者接受美妝文化更晚一些。
  • 李寧、波司登紛紛漲價,國貨高端化是不是死路一條?
    國際大牌借勢中國風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LV的蛇皮袋、印福字的Burberry圍巾,畫著年畫的耐克鞋子等花樣百出,幾乎每一次的出現,都讓國人直呼「大牌是對中國風有什麼誤解嗎」?然而,當國際大牌企圖以中國元素打入中國市場的同時,有這樣一個品牌卻憑藉著中國風成功打了翻身仗,並且走出了國門,贏得了海外的讚譽,它就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