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崖土司城遺址同另外「兩個兄弟」一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20-12-23 鄂西故事

《恩施古村寨紀遊》連載之三十一:

尋訪唐崖古村

唐崖,一個古樸純美的名字。心儀已久,慕名訪之。從鹹豐縣城出發,約半小時車程,便入唐崖鎮唐崖村境。唐崖村,以土司遺址而馳名中外。唐崖河,優雅恬靜,碧波如皺,像一個身著漢服的美女,從一座古樸典雅的村落前緩緩走過,哼著一首悠遠的眠歌。

唐崖土司城重要遺址——牌坊 。

是山的延綿挺拔和水的溫柔靈秀,養育了這樣一個古老而美麗的村落。走進村落,無論從哪個角度觀察,都是一幅青山綠水、古色古香的畫面。而村落裡最重要的是土司城遺址,讓人遙想當年繁華盛景。

唐崖土司皇城始建於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鼎盛於明天啟年間,廢止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歸流,共歷16代18位土司,計381年。城址佔地總面積74萬平方米,格局清晰,功能完備,保存完好,為西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土司城址之一主要遺存有張王廟、「荊南雄鎮」牌坊、衙署、大寺堂、土司墓、採石場、營房、橋上橋、院落、道路等,對研究中國土司制度和土家族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7月,跟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和貴州播州海龍屯土司遺址一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古道 。

步入唐崖村,我被這裡的秀山媚水迷住了。山巒延綿逶迤,護衛著唐崖河,懷抱著一個自然村落。萌動的翠綠的春,熾熱的深綠的夏,成熟的墨綠的秋,緘默的淺綠的冬,這裡四季蔥鬱,綠的草,綠的樹,綠的莊稼,更有一種綠的心情。

唐崖河村吊腳樓。

安步當車,或緩步在林蔭遮蔽的石板路,或徐行於木質棧道,清清幽幽,灑灑脫脫,無形中有一種強大的穿越感,似走在幾個世紀前的唐崖土司古城堡。優雅靜謐是這裡的主旋律,陽光靜默著,花草靜默著,唯有蟬噪鳥鳴,打破這悠遠的寂靜。繁華而不喧鬧,才是世間珍奇,才是奢侈之美。或一條小溪,流水潺潺,石礅小橋,花草瀰漫;或一處山坳,似一把椅子,安放山間。或一塊平疇,坦坦蕩蕩,隨意鋪展。人們的房屋,依山傍水而建,與自然和諧相生,營造出一種天人合一的意境。

唐崖河土司城石俑。

村落裡,多為土家吊腳樓。有的單建,孑世獨立。有的群居,錯落有致。耕地菜畦,四季染綠,生機勃然。百十戶人家,座座吊腳樓,用純木質建築,創造一個奇蹟!仙居唐崖村,不是廣告,不是吹噓,是現實版的存在。房屋布局,隨意而講究,與這裡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構成一個整體。

這樣一個村落,這樣一處風水寶地,養育了一方勤勞善良的兒女。山知道這裡每一個人的足跡,水熟悉這裡每一個人的面容。至今保存完好的石牌坊、土司墓、石人石馬、古城牆等,更是一個時代的見證。

土司城皇墳。

牌坊是功德的實證,如一張獎狀,牢牢地貼在大地上,成為這裡的傳奇和驕傲。而土司墓穴的豪華配置,不僅是身份的象徵,更是深入土家先人血脈的一種信仰,一種對死亡的敬重。石人石馬安放在一個亭子裡,或許,這該是土司時期武力的圖騰。馬和人,神情泰然,栩栩如生,沒有秦兵馬俑的規模和古老,卻不失雄壯和威武。這石人石馬的存在,是一個祭奠,更是一個警示和隱喻。至於古城牆,為茂林修竹所掩,更為時光湮沒。滾滾紅塵,無法阻擋。土司已不復存在,而留下一個古老的村落,讓人們去惦念,去緬懷,去追憶。

唐崖土司城遺址。

最妙的是走到唐崖村的高處,俯瞰整個村落,一切盡收眼底。遠山雲霧縹緲,綠水仙氣蒸騰,村落安詳自在,如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皓首童顏,看穿了一切,胸中了無塵埃。

遠望唐崖古村,沉澱在時光深處,一層淺黃色的薄霧,氤氳在青草綠樹之間,久久不散。

(文/周仕華 圖/趙恩秋)

唐崖河村民勞作。

小貼士:去唐崖村,乘車鹹豐從縣城出發,約半小時車程便可到達,交通便利。村裡,可訪古尋幽探秘,可走棧道賞自然之景。有民宿,有農家樂,飯菜爽口,風味獨特。可購到當地的水果、蔬菜等各種土特產品。

(圖文來源:《恩施古村寨紀遊》一書,武漢出版社)

相關焦點

  • 張文兵調研唐崖土司城遺址保護利用工作時強調保護第一 合理利用...
    恩施日報訊(全媒體記者胡軍)12月10日,副省長張文兵調研鹹豐縣唐崖土司城遺址保護與利用工作時強調,要堅持保護第一,合理利用,全力打造文化旅遊新地標。張文兵深入唐崖土司城遺址核心區,了解遺址及周邊的規劃布局、保護工程、景觀設計及配套建設情況,充分肯定遺址保護利用取得的成效。在聽取唐崖土司城遺址總體規劃、保護、利用等相關情況介紹後,張文兵指出,唐崖土司城遺址是恩施州唯一、湖北省第三處世界文化遺產,是非常寶貴的財富。
  • ...進行時丨恩施州委常委、州委秘書長夏錫璠一行來唐崖土司遺址調研
    《企業與市場》網 中部之聲(《企業與市場》網訊 轉載:唐崖土司城址 編選人:餘水行 王小英)4月16日下午,恩施州委常委、州委秘書長夏錫璠,一級巡視員鄭開國一行,來唐崖土司遺址景區調研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情況
  • 恩施大峽谷唐崖土司城26日恢復營業
    景區都對醫務人員免費,唐崖土司城還推出特價優惠活動。記者從鄂旅投了解到,26日,恩施大峽谷和唐崖土司城開門迎客。經恩施市文旅局審批同意,報市防疫指揮部批准,恩施大峽谷景區自2020年3月26日起,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限制性恢復對外開放。結合景區實際情況,每日開放時間為8:00-16:00(截止入園時間16:00)。
  • 土司遺址—來自中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2015年3月,國家文物局確定湖北、貴州、湖南三省現存最具代表性的土司遺址,共同聯合申報2015年世界文化遺產,其中包括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13至20世紀,土司分布地區在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東北邊緣,目前中國記錄在案的土司遺存有101處,由於分布廣、遺址多,決定了項目必須是「打包」申報。三處遺址分布於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交界地區,是現存具有大型規模、完整格局、豐富遺存的土司城遺址。包括土司城遺址、土司軍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建築群、土司莊園、土司家族墓葬群等。
  • 【恩施文旅號】鹹豐:崇學尚文唐崖古城遺蹟名揚世界 南劇高亢家國...
    據《清史稿》記載,公元1726年,雍正帝在聽取雲貴總督鄂爾泰的建議後,決定廢除土司制度,以鞏固中央政權的統治。公元1735年,鄂西土司制度徹底終結。以唐崖、龍潭、金峒土司地及大田所轄域共設一縣,取「鹹慶豐年」之意,定名鹹豐,並沿用至今。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湖南這些文化自然遺產驚豔世界!
    2017年起,「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作為文化大省,湖南一直注重優秀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截至目前,湖南擁有2處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中國丹霞—崀山,1處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土司遺址。此外,南嶽衡山、紫鵲界梯田-梅山龍宮、裡耶-烏龍山、炎帝陵-桃源洞等4處景區入選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萬佛山-侗寨景區入選國家自然遺產預備名錄。
  • 郎麗娜丨文化整體觀下的土司文化遺產研究述評
    李學敏的「鄂西南土司文化遺產的視圖化研究」一文,將現存的土司遺產歸類為土司城殘留建築、土司墓葬、土司文物及土司民間文化等幾個部分。其土司民間文化包括詩詞、散文、劇本等各類文學作品,以及哭嫁歌、採茶歌、擺手舞、跳喪舞等土司城內的民間歌舞表演藝術,另外土司城內的民間雕刻、編織、繪畫等美術工藝,以及如土家年、四月八「牛王節」、六月六等重要的民俗節日也屬民間文化。
  • 西子湖畔,唐崖這個傳奇故事感動許多觀眾!
    2020年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暨城市市長論壇,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召開。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出席會議並作主旨發言。會議期間舉辦了「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攝影作品展」、調研、沙龍等一系列公眾活動。本屆年會攝影作品展從各遺產地與社會公眾廣泛徵集到的近400張攝影作品中,層層篩選出的質量優秀、獨具特色和故事性較強的作品99幅。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遺址管理處選送的《唐崖土司城址的傳奇:一諾千金》攝影組照入選參展,成為入選攝影作品的中國24個世界遺產地之一。
  • 柯俊:以文化為魂 以產業為體 唐崖土司城址打造國家文旅示範項目
    12月16日,州委書記、州唐崖土司城址保護和利用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柯俊主持召開州唐崖土司城址保護和利用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考古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進一步明確工作任務、壓實工作責任、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加快推進唐崖土司城址保護和利用
  • 【長江地理】探訪容美土司城遺址 感受田園牧歌式傳奇
    因此現在鶴峰境內多處存有容美土司的遺址,形成了較為龐大的容美土司遺址群,現存遺址點分布涉及到5個鄉鎮7個行政村,有二十多處,總面積達510多萬平方米,「這也是容美土司遺址與唐崖、老司城和海龍囤對比最大的特點。」黃文新表示。
  • 《世界遺產名錄》中國居全球第一!這55個地方你去過幾個?
    長城又稱萬裡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1987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 中國48項世界遺產全在這裡,你去過幾個?
    囤頂平闊,囤內遺有「老王宮」和「新王宮」兩組重要建築基址,面積均在2萬平方米左右,此外尚有金銀庫、四角亭、採石場、校場壩、環囤馬道和敵樓等遺蹟。 2015年7月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土司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4項世界文化遺產。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48項,繼續穩居世界第二位。
  • 車諾比核事故遺址可能很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
    車諾比核事故遺址車諾比核事故遺址廢墟可能很快就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986年,車諾比核電廠發生了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迫使數數十萬人撤離。30多年後,這一地區開始有大量遊客湧入,促使當地官員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世界遺產。當地官員希望得到聯合國文化機構的認可,將提升該遺址作為旅遊景點的地位,並反過來保護附近老舊建築。
  • 土司制度:古代如何處理民族關係
    明朝是漢族建立的最後一個帝制王朝,但從皇室到方土,從京城到邊陲,大明王朝不時掠過土司土官與土司制度的影子。土司制度對古代中國的影響可見一斑。2015年7月4日,貴州遵義播州海龍屯遺址、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聯合代表的中國土司遺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清單。這使得中國歷史上的土司制度再次引起世人的注意。
  • 西亞 巴林 麥納麥 巴林堡 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巴林堡(阿拉伯語: ),葡萄牙殖民統治時期稱葡萄牙堡(Qal'at al Portugal),是巴林的一個古代遺址。考古學發掘工作從1954年開始, 發掘出一個典型的臺形人工土墩遺址,高12 m (39 ft),包括7層人類居住遺蹟堆建而成的土墩。
  •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第一,55處全名單收錄!你去過多少個?
    2019年7月6日,隨著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加上之前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我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大美中國!見證華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窮盡一生,也一定要去看全!
  • 世界遺產名錄,有生之年,要去看看
    泰山2018年7月2日11時36分,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四十二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同意,中國貴州梵淨山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增至53處,世界自然遺產增至13處。世界自然遺產總數超越之前並列的澳大利亞和美國,居世界第一。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元上都遺址
    1988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6月29日,第36屆世界遺產大會在俄羅斯聖彼得堡正式宣布,將中國元上都遺址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建設沿革 據史料記載,最早進入灤河上遊的是山戎和東胡人。
  • 中國55處世界遺產
    01  中國長城  -1987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長城又名萬裡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堪稱世界奇蹟。蘇州古典園林歷史綿延2000餘年,在世界造園史上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價值。拙政園、環秀山莊、留園、網師園、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和退思園等都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湖北唐崖司村,老人看護土司遺蹟近30年,1年看護費曾僅60元
    他苦練手藝,成為遠近聞名的石雕高手,並參與到唐崖土司城遺址的修復工作中。世界文化遺產唐崖土司城遺址就位於唐崖司村,這裡的村民大多是土司後裔。村民陳照南守信重諾的故事,在十裡八鄉流傳。1987年,當地文管部門找到陳照南,希望他承擔起看護遺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