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古村寨紀遊》連載之三十一:
尋訪唐崖古村
唐崖,一個古樸純美的名字。心儀已久,慕名訪之。從鹹豐縣城出發,約半小時車程,便入唐崖鎮唐崖村境。唐崖村,以土司遺址而馳名中外。唐崖河,優雅恬靜,碧波如皺,像一個身著漢服的美女,從一座古樸典雅的村落前緩緩走過,哼著一首悠遠的眠歌。
唐崖土司城重要遺址——牌坊 。
是山的延綿挺拔和水的溫柔靈秀,養育了這樣一個古老而美麗的村落。走進村落,無論從哪個角度觀察,都是一幅青山綠水、古色古香的畫面。而村落裡最重要的是土司城遺址,讓人遙想當年繁華盛景。
唐崖土司皇城始建於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鼎盛於明天啟年間,廢止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歸流,共歷16代18位土司,計381年。城址佔地總面積74萬平方米,格局清晰,功能完備,保存完好,為西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土司城址之一主要遺存有張王廟、「荊南雄鎮」牌坊、衙署、大寺堂、土司墓、採石場、營房、橋上橋、院落、道路等,對研究中國土司制度和土家族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7月,跟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和貴州播州海龍屯土司遺址一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古道 。
步入唐崖村,我被這裡的秀山媚水迷住了。山巒延綿逶迤,護衛著唐崖河,懷抱著一個自然村落。萌動的翠綠的春,熾熱的深綠的夏,成熟的墨綠的秋,緘默的淺綠的冬,這裡四季蔥鬱,綠的草,綠的樹,綠的莊稼,更有一種綠的心情。
唐崖河村吊腳樓。
安步當車,或緩步在林蔭遮蔽的石板路,或徐行於木質棧道,清清幽幽,灑灑脫脫,無形中有一種強大的穿越感,似走在幾個世紀前的唐崖土司古城堡。優雅靜謐是這裡的主旋律,陽光靜默著,花草靜默著,唯有蟬噪鳥鳴,打破這悠遠的寂靜。繁華而不喧鬧,才是世間珍奇,才是奢侈之美。或一條小溪,流水潺潺,石礅小橋,花草瀰漫;或一處山坳,似一把椅子,安放山間。或一塊平疇,坦坦蕩蕩,隨意鋪展。人們的房屋,依山傍水而建,與自然和諧相生,營造出一種天人合一的意境。
唐崖河土司城石俑。
村落裡,多為土家吊腳樓。有的單建,孑世獨立。有的群居,錯落有致。耕地菜畦,四季染綠,生機勃然。百十戶人家,座座吊腳樓,用純木質建築,創造一個奇蹟!仙居唐崖村,不是廣告,不是吹噓,是現實版的存在。房屋布局,隨意而講究,與這裡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構成一個整體。
這樣一個村落,這樣一處風水寶地,養育了一方勤勞善良的兒女。山知道這裡每一個人的足跡,水熟悉這裡每一個人的面容。至今保存完好的石牌坊、土司墓、石人石馬、古城牆等,更是一個時代的見證。
土司城皇墳。
牌坊是功德的實證,如一張獎狀,牢牢地貼在大地上,成為這裡的傳奇和驕傲。而土司墓穴的豪華配置,不僅是身份的象徵,更是深入土家先人血脈的一種信仰,一種對死亡的敬重。石人石馬安放在一個亭子裡,或許,這該是土司時期武力的圖騰。馬和人,神情泰然,栩栩如生,沒有秦兵馬俑的規模和古老,卻不失雄壯和威武。這石人石馬的存在,是一個祭奠,更是一個警示和隱喻。至於古城牆,為茂林修竹所掩,更為時光湮沒。滾滾紅塵,無法阻擋。土司已不復存在,而留下一個古老的村落,讓人們去惦念,去緬懷,去追憶。
唐崖土司城遺址。
最妙的是走到唐崖村的高處,俯瞰整個村落,一切盡收眼底。遠山雲霧縹緲,綠水仙氣蒸騰,村落安詳自在,如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皓首童顏,看穿了一切,胸中了無塵埃。
遠望唐崖古村,沉澱在時光深處,一層淺黃色的薄霧,氤氳在青草綠樹之間,久久不散。
(文/周仕華 圖/趙恩秋)
唐崖河村民勞作。
小貼士:去唐崖村,乘車鹹豐從縣城出發,約半小時車程便可到達,交通便利。村裡,可訪古尋幽探秘,可走棧道賞自然之景。有民宿,有農家樂,飯菜爽口,風味獨特。可購到當地的水果、蔬菜等各種土特產品。
(圖文來源:《恩施古村寨紀遊》一書,武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