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公司會辭退有經驗的人,留下沒經驗的人?

2020-12-22 騰訊網

為什麼公司會辭退有經驗的人,留下沒經驗的人?

文 |職伴君

首發 | 職伴陪你(ID:ID:zhibanpeini)

01

為什麼HR不給落選的面試者回復

Q:為什麼每次面試之後HR都不給回復呢?行還是不行不能給個信兒嗎?苦惱...

——@石頭

A:HR不給落選的面試者回復,可能是有自己的考慮,但是這種做法是否合理?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夥伴是怎麼回復的。

@林深雪落:

面試結束的時候告訴面試者,如果面試通過,會在X個工作日內與他取得聯繫,溝通入職事宜。而不是讓他回去等通知,不就可以了?

@ 圈:

從流程上,是不合理的,沒有完結。但是,這種沒回復的現象已經是常態了,因為太多,所以大部分應聘者也就習慣了,時間太久,代表是個備胎,只要有好的,就先敲定,也不會等對方回復。

所以事情本來是不合理的也就變合理了。

@言葉:

不合適,尤其是面試者和面試官都感覺挺好的時候。

@於魚:

不回復就是回復

@暮光思思城:

如果有詢問的會回答

@Eva:

我覺得面試時規定好最後給答覆的時間 然後不合格的不給打電話通知了挺合理的

@A·:

合理,但是需要在面試結尾把話說明白,給一個時間節點

@鄭某涵:

專業來講不太合理,過不過都得回復一遍比較好

@張六爺:

上次有個周五面的候選人,周一微信聯繫他,竟然把我刪了,打電話問,以為表現不好沒通過就刪了,完了今天來入職。

@涼水:

看面試時候怎麼承諾的了。要是說合適的話通知你,不回復就代表不合適,當然不同通知了。要是說幾天內給你回復。那麼無論如何是要通知的。發個簡訊比較能避免尷尬。

@十三歲:

不合理:發送辭謝通知書:首先感謝應聘者能來參加公司面試,由於名額有限,暫時不能達成合作協議,但是簡歷已歸入公司後備人才庫,望有機會再合作。

——@採貝HR

02

為什麼公司會辭退有工作經驗的人

留下沒有工作經驗的人?

A:經常看到公司裁撤高管的消息,公司為什麼要辭退有工作經驗的人呢?

——@星瑩

1)有工作經驗不代表崗位價值高;

2)有工作經驗但崗位價值不高的人成本高;

3)崗位價值包括崗位可替代性,人才供應量,任職門檻等要素;

4)公司不是辭退有工作經驗的人留下沒有工作經驗的人,而是辭退低崗位價值但高成本的人。

——某從業多年的HRJohnny

03

入職後做的都是雜活兒

要留下堅持嗎?

Q:入職都是雜活,已經做了將近一年了。現在經濟局勢下辭職還是繼續堅持——@任迪

A:剛畢業的時間非常寶貴,這樣的薪資,這樣的工作環境一定要抓緊時間跳出去。

一方面可以和直屬領導談談,溝通你自己的職業規劃,看看在目前公司有沒有合適的崗位。

另一方面以現有公司為跳板抓緊跳出去,前期沒有安逸,多跳幾次找到合適的位置。

說漂亮話用的有點貶義,與人溝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技能,和你的工作能力同等重要,可以的話儘量提高。

——@查悅社保

04

為什麼面試官不能接受

一個真實的跳槽原因?

Q:最近一直在面試,每次被問到離職原因,我都很糾結要不要如實回答,有的時候如實回答,HR並不買帳,不如實回答,自己心裡還過不去那個坎兒,為什麼面試官不能接受一個真實的跳槽原因呢?——@匿名用戶

A:作為一個前HR現獵頭,其實我一直想表達一個觀點:

專業的HR最終致力的並不是評價一個candidate「好不好」,而是需要評價應聘者和職位「適不適合」。

離職理由作為一個考評點也並不是說「離職理由不能讓hr接受,所以hr認為你不好」,而是通過你的離職理由判斷你是否適合本團隊。

那麼比如假設一個應聘者的理由是:「加班太狠了,自己希望有更多自己的生活時間」,

比較狼性的公司的HR就會判斷應聘者不符合,而按時上下班打卡的HR則根本無所謂;

又或者比如一個應聘者的理由是:「原有薪資不符合自己的期望」,自認為薪資預算不具備競爭力的HR就會判斷自家offer發了也白髮,而預算充足的HR則不會介意(前提是評價應聘者的價值確實明顯高於原薪資水平)。

所以說,HR的這種判斷根本上確實是為公司和降低offer失敗率服務的,但實際上一定程度上也為應聘者規避風險,減少應聘者「入職後才發現老公司不可接受的問題在新公司仍然存在」。

這樣來看,應聘者除非實在是有收集多家offer的興趣愛好,否則HR不接受某些類型的離職理由對應聘者沒什麼損害。

當然,以上是理想情況。

某些離職理由在行業裡算是比較避諱的,專業的或不專業的都會對以下離職理由比較有警覺性

1)之前的管理者不好;

2)之前的公司不好;

3)之前的同事不好;

對比較專業的HR來說,上面的理由不是一提即死那麼嚴重,但是多年行業傳承下來的經驗來看,上面這個說法的提出者有相當大的概率在團隊合作能力有缺陷。

比較負責的HR會聽完應聘者的反饋後補充一個行業調研和背景調研已確認兩個事情

1)應聘者的陳述是否客觀;

2)應聘者的說法受哪些因素影響;

以一個真實的例子來說,上個月有個HR剛好有個背調找我幫忙,是一個來自之前網際網路業界尤其是技術圈口碑非常好的公司的應聘者,

在提到離職原因是直言不諱描述了公司的困窘和給他發展帶來的局限性,尤其提到了管理混亂和直接管理者的不作為。

比較巧合的是這個公司我確實是比較熟悉,該公司中應聘者所在的團隊進一步了解後,發現應聘者的描述基本屬實,除了對直接管理者的抱怨可能偏主觀化之外,其他情況大體相符,尤其是該公司也確實兩年內過半的優質人才流失。.

以這個case來說,應聘者就不會受「離職理由不夠冠冕堂皇」的影響,不過這個也是受兩個先決條件影響。

首先,應聘者的業務能力受到認可,則HR認為有比較對應聘者足夠謹慎;

其次,HR是比較專業且負責任的人。

所以說,對於業務能力沒有問題且挑選的是嚴謹可靠的公司的應聘者不需要太糾結於離職理由,實話實說就好了,但是請務必客觀。

當然,也有比較遺憾的情況就是HR沒有餘力做調研,或者乾脆是不負責任,這種只能說很遺憾,很多條件限制下,HR也是被迫使用經驗論做判斷。

——某獵頭公司高級獵頭@Veronica Sun

- END -

相關焦點

  • 如果知道公司要辭退你,你會主動辭職還是等公司辭退?為什麼?
    如果知道老闆要辭退自己,是主動辭職還是等老闆辭退?主動辭職,就一定不會有賠償;等老闆辭退,有可能會有N+1賠償,最不濟的情況下,也會有一個月賠償。該怎麼選呢?10分鐘過去了,會議室還沒人出來。20分鐘後,部門領導終於出來了,整個部門的人都齊刷刷往經理這邊看。經理望了大夥一眼,頓了頓,說:「這次部門的裁員名額,給了劉鴻仁。」
  • 山東誠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哪些人,在試用期容易被辭退?
    所以,裁員和辭退本質上一個是客觀為主,一個是主觀原因,但在年關將至的時期,兩者很可能會合為一體,所以每到年底,突然失業的人會增多。 據數據統計,2017-2019年期間,試用期通過率為90%,但2020年1月-11月,試用期通過率下降到80%以下。這其中也包含主動離職的人。但是今天我們主要講講試用期被辭職的情況。
  • 打工人,被迫失業,被辭退之前會有預兆嗎
    但是企業和員工之間的關係就像戀人一樣,我們在戀愛失敗時最容易提及的原因就是性格不合,企業和員工也一樣,需要不斷磨合和互相適應,有磨合成功的,也會有磨合失敗的,其實失敗的原因也非常簡單,無非就是能力不夠,責任心不強,人品有問題,人際關係差等等。 企業在辭退員工之前會有預兆嗎?
  • 勞動法規定:開除、辭退、離職大有區別!很多人還「傻傻」不知道
    勞動法規定:開除、辭退、離職大有區別!很多人還「傻傻」不知道現在對於工作,更多人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工資水平以外,還希望能有各種福利。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由於缺少社會經驗。往往選擇工作的時候,沒有認真的考慮。工作沒幾個月就想著離職,或者因為各種原因,而被公司開除。
  • 沒經驗的人開什麼店好?
    沒經驗的人開什麼店好?大家好,疫情最嚴重的時期終於過去,很多人開始為自己的生計賺錢問題發愁,想自己開個店吧,又沒經驗,不知道開什麼店好。那麼今天我就給大家安利一種適合沒經驗的小白開的店:母嬰店。沒經驗開什麼店最簡單?那麼多可供選擇的行業,我為什麼偏偏選中母嬰店呢?聽我一一道來。首先,母嬰行業市場廣闊,就業前景好。
  • 被拜耳辭退的以後會有公司僱傭嗎,在人事圈這樣的人會遭到封殺麼
    【職場的情感】的觀點:被拜耳辭退的澳大利亞籍華人梁某妍今年已有47歲了,在職場上算是高齡女了,像她這個年齡又有這個全網皆知的惡劣德性,估計以後難有公司僱傭她了;在人事圈子裡這樣的人短時期內是會被封殺的,但時間長了後就不一定了,因為人都有健忘的一點,因為世事的複雜。
  • 故事:「被公司辭退我才醒悟,同事之間沒真友情」
    我真的沒想到,原來我是被人擺了一道,而且是被我自認為最好的朋友算計了!她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算計我的打算呢?這六年的友情難道都是刻意接近貌合神離的精心安排?當年我們同一天進公司,職位都一樣,普通助理,那時公司剛籌備,商業中心的項目,她負責協助三樓餐飲主管招商,我負責一二樓零售招商。
  • 為什麼有些公司在年底會將員工辭退,可是第二年卻又叫來上班呢?
    導語:為什麼有些公司在年底會將員工辭退,可是第二年卻又叫來上班呢?眾所周知,在年底的時候是會有很多的公司都開始盤算一整年下來對於公司貢獻最大的人,以及對於公司貢獻最少的人,對於好的人是會得到嘉獎的,那麼對於那些不好的人,那麼可能是會被裁員的。
  • 為什麼很多人離職甚至被辭退還會和顏悅色的離開?
    如果是自己另攀高枝,這是喜事,為什麼要離開老東家的時候惡語相加,畢竟,在這個地方你得到了成長,應該心存感恩。哪怕是被辭退,雖然是糟糕的挫折,但是吵架能解決問題嗎?一方面辭退的補償還是要大家冷靜的協商。成年人解決問題的方式還是要以友善的態度開始,一旦淪為抱怨就失去了溝通的意義;另一方面也要反思下自己有沒有問題。你的自我認知有多深刻,你的成長才能有多深刻。
  • 這些舉動儘量不要做,否則在試用期內會被辭退!
    1,往屆生和應屆生這裡有個統計規律,應屆生更容易被辭退,主要來自於應屆生還沒有工作經驗,還是個學生的思維。工作經驗中包括待人接物和為人處世,應屆生大多是不懂這些的,最不懂的實際上是二戰三戰的人,同學有了經驗後他們卻沒有。
  • 中年危機不是擔心被公司辭退,而是這3點,很多人還不知道
    中年危機不是擔心被公司辭退,而是這3點,很多人還不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年危機這個詞愈發成為了我們搜索框裡經常出現的詞。很多人會被中年危機這樣一個詞震懾到,因為這個詞代表了我們的焦慮。因為自己在公司的可代替性太強了,在這個時候我們甚至會害怕自己被公司辭退,然後找不到工作,最後失敗離場。我想這是大多數中年人焦慮的點,在很多中年人看來,中年危機其實就是「失業危機」,但是中年危機真的只有這麼簡單嗎?其實不是。真正的中年危機,不僅僅只包括失業危機,還包括了很多其他的方面,解決了這三個問題,失業危機也就迎刃而解了。
  • 大學生實習2天被公司辭退,真是公司看清他這個人了嗎?
    問題來了,為什麼一定要看清呢?時間機會不都浪費了,所以公司更願意上來就主觀一點,給自己覺得不會看錯的那些人時間和機會。雖說這樣容易誤傷很多人,但是沒辦法,現實中很多人做事都是這樣做的。比如招聘的時候,為什麼很多要求本科學歷以上呢?
  • 被公司辭退後你會寫辭職報告嗎?我寫了,但最後我拿到了賠償金
    現在這個時期,很多公司在裁員。那些已經被公司辭退的朋友,你們會主動寫辭職報告嗎?拿到公司給的賠償金了嗎?就在上個星期,我被公司辭退了。在人事的建議下,我寫了辭職報告。(為了進入下一家公司的時候,離職證明上的離職原因不是被公司辭退的。
  • 領導問員工為什麼不辭職。員工很生氣:我辭退還能再幹20年不虧
    我們知道職場上的不良老闆確實很多,比如說辭退員工不會給予一丁點賠償,可能在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大多數員工都可能想息事寧人,雖然心裡很不服。但也有不少人敢於維護自己的權益,雖然過程可能多坎坷,因為老闆的招數還是非常多的。這不,領導問員工為什麼不辭職?
  • 老闆讓人事通知女員工:辭退,效益不好,5天後她回公司,愣了
    在職場上,如果你不能保證自己擁有某種特殊技能,那麼你很有可能會被其他人替代。比方說有一個人的能力跟你差不多,但是人家要的工資比較低,那麼你很可能就會被替換掉。再來如果有人拖關係進來,領導看來看去只有你可以被替代,那麼他就有可能會找個藉口把你給辭掉。
  • 零經驗小白,如何進入網際網路運營行業?
    但是他就說:我也看了很多這樣的公司,都寫著要有經驗,我沒經驗啊!真是心魔難滅啊。你老覺得自己沒經驗進不去,那可不就進不去嘛?你應該想著「只是不好進去,但需要我付出很多努力」,你才有希望啊。二、不是成功入職,你就是一個「運營人」了就好像不是所有生過孩子的人,都能真切地感覺到自己已是父母一樣。很多人生完孩子後適應不了自己「父母」的身份,有時候會責問自己:為什麼我要生這個孩子?我適合當爸媽嗎?我根本就不會帶啊。我是不是要孩子太早了啊。
  • 找工作應屆生,經驗優先,如果沒有,經驗在哪裡?你有什麼看法?
    網友諮詢:找工作,看到很多招聘信息都寫著,應屆生,有經驗者優先。我才畢業兩年,工作經驗肯定不好。我該怎麼辦很高興你回答這個問題,主題不要驚慌。現在公司招聘基本上是應屆生優先,有經驗者優先。對此問題的分析如下:一、為什麼應屆生優先每年8點和是畢業季,數百萬大學生會驚訝地發現,各行各業都喜歡招收應屆大學生。公司新年招聘畢業生有什麼好處?
  • 華為程式設計師36歲是個坎兒,公司隨時辭退?你怨天尤人的樣子真可悲
    現在公司發展得越來越好了,技術領先了,就開始想辦法淘汰他們這些35歲以上的員工了。沒想到自己幹得比驢多,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看上去比誰都好,7年後卻比誰都慘!可這是公司的決定,胳膊擰不過大腿,他只能認了,繼續找工作。本以為憑藉在華為的經驗,找個好工作沒問題,結果發的簡歷連連碰壁,再也不會有這樣高工資的單位了,就算降低薪資標準,符合的崗位也沒幾個。
  • 為什麼總是覺得生活無趣?總結了一些人的經驗,原因在自己
    為什麼總是覺得生活無趣?總結了一些人的經驗,原因在自己現在經常會聽到有人說無聊,生活無趣,活著一點意思都沒有。即便有些人明明生活充實,或者工作忙得沒時間吃飯,還是有這樣的感嘆。我總結了一些人的經驗,發現原因在自己,無聊這些直觀感受也都是自己給的。
  • 沒經驗的人可以開火鍋店嗎?好細節才有好收益!
    經驗不足朋友估計都會心動,當然開火鍋店還是要有一定資本!很多人可能認為開一家老火鍋店需要傳統的技能和成熟的經營才能成功,而事實上,沒有經驗的人也可以成功,只是需要學習相關的經驗和技能。那麼,沒有經驗的老火鍋店怎麼開呢?只要注意細節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