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兒園是孩子獨立成長的開始,也是他們踏上集體社會的重要一步。
不少父母為了能讓家裡的小朋友儘早適應幼兒園生活,也是做了不少的準備,比如教會孩子懂禮貌,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等等,滿心期待著孩子們能夠順利開啟幼兒園生活。
可殊不知,有些孩子正在幼兒園中默默的承受著一種「新型冷暴力」,但家長們卻沒能及時察覺到。
一種「新型冷暴力」正在幼兒園的同學之間蔓延
小靜和老公平時上班忙,所以孩子小的時候一直都是由小靜的媽媽幫著照看的。直到孩子三歲多的時候,小靜一方面覺得小傢伙已經符合入託年齡,另一方面也考慮著讓媽媽好好休息,於是便讓孩子在家附近的一個幼兒園上學。
可入園還沒到一個學期,小靜的孩子就出現了不愛上幼兒園的情況,三天兩頭的找藉口不想去上學。小靜覺得奇怪,孩子平時就膽小,不愛和其他小朋友講話,難不成在幼兒園被欺負了?
這天,小靜看著幼兒園的監控視頻發現,老師讓孩子們自己玩耍時,小朋友們都聚在了一起玩,只有小靜的孩子,一個人默默的坐在教室的角落。
當孩子起身去拿玩具時,還被一個小男孩推開,幸好老師及時看見阻止了那個小男孩,還耐心陪小靜的孩子玩了好一會,但這樣的一幕還是讓小靜心裡格外難受。
後來,小靜跟老師詳細溝通後才了解到,孩子因為性格問題,總是無法很好的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雖然老師也一再努力過,但小靜的兒子在面對其他同學時總是表現得不自信,別人問他話也不願意回應,久而久之,其他小朋友也就不願意帶著小靜的孩子玩了。
除此之外,老師還表示自己之前跟孩子姥姥聊過這個事,可老人似乎並沒有放在心上。這下小靜才意識到,自己和丈夫對孩子的關注和了解不夠,心裡更加後悔和難受。
其實在生活中,像小靜家孩子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有很多孩子都曾因為這件事偷偷抹過眼淚,但家長們卻渾然不覺。
不過,這種「新型冷暴力」還是有跡象可尋的,家長如果留心觀察就一定能夠發現。
這種「新型冷暴力」具體有哪些表現呢?
例如,有的小朋友的確存在著性格等方面的原因,導致不合群、被同學孤立的現象,而這樣的孩子回家後不是表現得更加沉默,就是有種如釋重負般的放鬆狀態。
還有些孩子性格內向,不會主動交際,容易被其他小朋友當成「透明人」,或是太過「老實」,被其他同學欺負、起外號或是被嘲笑,這樣的小朋友在上學時情緒會顯得很低落,家長也很少會看到孩子提起、或者跟其他小朋友有說有笑的一起放學。
除此之外,孩子遇到「冷暴力」時,往往會表現得特別排斥幼兒園,不喜歡老師或同學,甚至是一提上幼兒園就出現哭鬧等情緒。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冷暴力」的出現?
其實導致「冷暴力」的原因有很多種,有些是內因,有些是外因,家長們不妨了解一下。
1) 孩子自身性格不討喜
有些孩子被「冷暴力」完全是出於自身的原因,他們往往是家中的「小王子」「小皇帝」,被嬌慣的特別任性又霸道。
家中父母或長輩可以嬌慣著孩子,但進入幼兒園後,老師或同學很難以其為中心,當孩子出現任性行為時,往往就會被孤立。
2) 老師給孩子「貼標籤」
當有些調皮的孩子與同學發生衝突時,老師可能會不自覺的給調皮孩子「貼標籤」,如「不與淘氣的孩子玩」、「離不懂事的孩子遠一點」等。
小朋友們有時會依照老師貼的標籤作判斷,進而不再理睬那位小朋友。
3)有「校霸」同學出現
不要覺得幼兒園就不會出現「小霸王」,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們一定要及時與老師溝通,並做好孩子的身心保護,以免孩子受到心靈上的傷害。
【貼心寄語】: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突然間開始沉默,不再提及幼兒園的事情,甚至是非常抗拒幼兒園,那麼家長就要注意了,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看是否存在「冷暴力」的情況,一旦存在要及時安撫好孩子哦。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幼兒園中的「新型冷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