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暴力」正在幼兒園蔓延,很多孩子「中招」,多數家長沒有察覺

2020-12-10 荷葉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校園暴力是讓我們深惡痛絕的事情,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裡被欺負。所以近些年來,學校、社會、家庭對校園暴力更為關注。但在關注校園暴力的同時,也要注意提防「校園軟暴力」

一、何為校園軟暴力

我們可以把「軟暴力」理解為非肢體接觸的暴力,比如語言謾罵、歧視、孤立等對孩子心裡造成創傷的行為。和校園暴力一樣,在學校裡「軟暴力」的施加主體,也不僅僅是學生,還有可能是老師

和小學初中等相比,更為自由的幼兒園,成了「軟暴力」蔓延的地方。很多孩子紛紛「中招」,但由於跡象不明顯難察覺,多數家長沒有察覺!下面我們簡單地說一下孩子中了「軟暴力」時會有的表現,父母要留心:

①抗拒學校,有厭學的情緒

如果孩子在學校裡遭受到了「軟暴力」,比如被同學鼓勵,被老師懲罰、責罵。他們都會對學校產生一定的牴觸情緒,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發現這一點。如果我們發現孩子突然說不想去上學了,一定要細問原因。看看到底是孩子覺得上學太累了,還是在學校裡受了委屈。

②回到家以後心情明顯變差

接送孩子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那就是孩子早上上學的時候還興高採烈的,下午放學就悶悶不樂,心情明顯變差了。雖然孩子心情變差,可能是因為今天沒有得到小紅花獎勵,或者是和小夥伴鬧彆扭了。但也不排除他們被排擠、被孤立甚至被體罰的情況,我們一定要多多注意。

③不願意提及學校裡的事情

小孩子都喜歡和爸爸媽媽分享自己在學校裡的事情,比如今天被老師誇獎,午飯吃到了自己喜歡的荷包蛋等等。要是孩子出現了不願意提及自己在學校裡的情況,我們就應該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孩子遭遇「軟暴力」,他們不想讓父母知道。

二、孩子遭遇「校園軟暴力」我們如何處理?

上學畢竟是一群小孩子湊在一起,尤其是幼兒園,在玩耍打鬧的過程中,難免會有衝突和矛盾。這就有可能會導致「校園軟暴力」的產生。比如有的孩子故意孤立別的小夥伴,或者對其進行人身攻擊等。

如果我們不幫助孩子處理這些問題,可能會讓他們對學校產生心理陰影,不利於後續的學習。想要幫助孩子處理「軟暴力」,可以參考下面的做法:

①告訴孩子他們有爸爸媽媽

當孩子遭遇到「校園軟暴力」,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有爸爸媽媽在不用怕。這麼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孩子從害怕的情緒中走出來,二是讓孩子有強大的自信面對「軟暴力」。當孩子敢於直面暴力的時候,通常施加暴力的人會覺得無趣甚至是心虛,就不會再找孩子的「麻煩」。

②聯繫學校、家長處理

另外,我們也可以聯繫學校和對方的家長解決,千萬不要覺得這是小題大做。因為放任不管的時候,「軟暴力」最後可能會演變成真正的校園暴力。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有遭遇過「校園軟暴力」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新型軟暴力」正在幼兒園蔓延,很多娃被「擊中」,家長卻沒察覺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也沒有一模一樣的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想法和脾氣觀念。當然,孩子也不例外。寶寶從出生一直生活在爸媽的保護屏障裡,可總有一天要脫離溫室,需要獨立生活學習。但是不同性格的孩子,面對的問題也截然不同。
  • 「新型軟暴力」在幼兒園興起,許多孩子中招,老師家長還蒙在鼓裡
    孩子上幼兒園,不少家長都為孩子的幼兒園生活感到緊張,畢竟孩子"初來乍到"——不單單是初次到幼兒園,更是初次走出家門,因此,有很多情況都讓家長非常揪心,生怕孩子受到了傷害。最近,就有一種新型軟暴力在幼兒園興起,並且有許多孩子因此而中招,老師家長還蒙在鼓裡。
  • 以下「軟暴力」正在幼兒園中發生,孩子默默承受,家長卻毫不知情
    上幼兒園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成長過程,也是孩子從家庭到校園的過渡階段,對孩子的社會性發展是很重要的。一般來說,孩子上了幼兒園,家長都會擔心孩子有沒有打架、有沒有被欺負?但卻忽視了,在幼兒園中可能會有「軟暴力」的情況出現,傷害孩子的心理!「軟暴力」一般都是些無傷大雅,甚至看起來很「正常」事情,不易被家長察覺,很多孩子也只能默默承受。
  • 娃在幼兒園遭受「軟暴力」,3種明顯表現老師不會說,但家長要懂
    孩子如果在幼兒園遭受到軟暴力,會有這三種明顯的表現,一般情況下老師不會說,但家長要懂。家長要多關注孩子,這三種表現是孩子在向家長呼救。娃在幼兒園遭受"軟暴力",3種明顯表現老師不會說,但家長要懂1、突然變得不想上學如果孩子一開始已經習慣了上學,平時上學也沒有不良情緒,但孩子突然變得不想上學,並且對上學很牴觸。
  • 一種「新型冷暴力」正在幼兒園蔓延,孩子默默承受,家長渾然不覺
    可殊不知,有些孩子正在幼兒園中默默的承受著一種「新型冷暴力」,但家長們卻沒能及時察覺到。 一種「新型冷暴力」正在幼兒園的同學之間蔓延 小靜和老公平時上班忙,所以孩子小的時候一直都是由小靜的媽媽幫著照看的。
  • 「新型冷暴力」在幼兒園蔓延,孩子委屈巴巴,家長卻不知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家長們擔心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挨打,會不會哭鬧,能不能吃好等等,但父母們很少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受到冷暴力。 冷暴力不只是出現在成人之間,也會在孩子之間出現,因為「新型冷暴力」正在向幼兒園蔓延,所以,父母在發現孩子情緒不對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問清楚,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將孩子從冷暴力脫離出來
  • 有種「新型啃老」正在蔓延,多數父母沒察覺,反而覺得子女孝順
    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孩子到了本該工作自力更生的年紀,卻還像孩子一般吃父母的,用父母的,甚至還需要父母給予零花錢,這種情況許多父母都有所提防,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有種"新型啃老"正在蔓延,與前者相比,新型啃老顯得更為隱蔽,對於這種啃老,多數父母都沒有察覺,還反而覺得自家子女孝順。
  • 一種「冷暴力」正在幼兒園盛行,孩子委屈巴巴,家長卻一無所知
    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發現孩子情緒的轉變,沒有及時將孩子的從冷暴力中脫離出來,那就很容易給孩子的情緒造成影響,甚至,還會對孩子的以後有影響。琳琳最近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3歲的兒子明明很活潑開朗的一個孩子,由於語言天賦比較強,在上幼兒園之前就可以正常的和大人對話。
  • 比暴力更可怕的是「軟暴力」,父母切忌情緒勒索,給孩子造成傷害
    其實,這類話語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對孩子構成了"暴力",但這是一種新型暴力形式,稱為"軟暴力",只是父母們並沒有察覺。分析什麼是軟暴力?軟暴力就是一種不同於肢體對別人造成傷害的行為,同時也叫做"精神暴力",通過讓對方的精神出現焦慮,讓對方產生害怕或者恐懼心理的行為。
  • 將孩子越推越遠的「軟暴力」,多數父母難逃「情緒勒索」的陷阱
    有些家長為了孩子以後能有好生活,在孩子小時候就開始為孩子計劃將來,將所有的愛全部給予孩子,希望未來自己家孩子可以比別人家孩子更好。不過,家長們需要明白一個道理:過多的愛會變得沉重,壓的孩子喘不過氣。家長自稱著「為你好」這種話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枷鎖,束縛住孩子的身心健康。
  • 害了很多孩子的"毒餃子",很多家長還在給娃"吃",如今毫無察覺
    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自然是想著辦法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到孩子的身上,一輩子忙忙碌碌就是為了給孩子打造一個美好的將來。特別是那些雙獨生結合的家庭,有了孩子之後,一家子六個大人圍繞著一個孩子,更是把娃寵上天。
  • 養廢一個孩子真的很容易,這2種方法多數家長都中招,希望沒有你
    可是在十八歲生日那天,孩子卻選擇了跳樓,事後寶媽發現了一封書信,孩子告訴她:自己如同「野獸」一般一直生活在牢籠之中,根本看不到希望,為了擺脫這種苦楚索性選擇了跳樓。 寥寥數字卻真實地反映出父母教育理念的失敗,其實養廢一個孩子真的很簡單,不知道你中招了沒有。
  • 已有數千孩子中招!家長必須警惕!
    已有數千孩子中招!家長必須警惕!被騙者多數為孩子家長警惕!在信息交流發達的今天,微信號已經逐步發展成像手機號、銀行卡一樣,載有重要個人隱私信息的私人數據載體,那麼,又是誰會這麼輕易的被騙取微信呢?
  • 幼兒園裡常見的三種「潛規則」,孩子正默默承受,家長三招巧識別
    ,其實在幼兒園這個小集體裡也存在潛規則,多數孩子可能正在遭遇,且身心遭受著不同程度的傷害,作為家長,一定要及時發現並制止。可是一段時間後,果果並沒有多大的改變,於是,柳女士便到幼兒園找老師溝通情況,園方表示每個孩子都是公平對待,是果果個人的原因,溝通無果後,劉女士無奈地回到家。
  • 你以為只是說幾句,卻不知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軟暴力」會更傷人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在很多父母的眼中,只要不對孩子動手、不打孩子,就不是對孩子的暴力傷害。但是,這就是家長們的誤區,暴力從來不是身體生理的專屬,對孩子心靈傷害的「軟暴力」也是一種暴力!
  • 孩子掌握了小技能,方可在幼兒園「順風順水」,老師和家長都省心
    小寶寶到了3、4歲要上幼兒園,是他正式走向獨立的第一步,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時間適應,家長也跟著緊張起來。幼兒園畢竟是陌生的環境,老師不一定會像家裡人那樣對待孩子,於是娃上了幼兒園之後,家長每天腦子裡想的都是孩子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為了解決這一煩惱,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還特意挑了帶監控的園區,就是為了隨時觀察孩子的動態。
  • 沒有這幾種能力的孩子上幼兒園就是「遭罪」,家長卻還沾沾自喜!
    導語:相信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都在糾結一個問題,我們家的孩子現在到底適不適合去上幼兒園呢,但是很少有父母能夠從這個問題當中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對於自己的孩子是否適合上幼兒園,其實我們可以從兩方面考慮。這樣的孩子是很難融入到幼兒園這個大集體當中的,最後家長也不得不為小朋友換一家新的幼兒園,所以我們在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適合上幼兒園的時候要著重觀察孩子有沒有具備以下幾種能力,否則過早的上幼兒園就是活受罪。沒有這幾種能力的孩子上幼兒園就是」遭罪「,家長卻還沾沾自喜!
  • 幼兒園孩子該學什麼,家長和幼兒園說的都不一定對?
    孩子進入幼兒園了,作為家長,您是不是也對孩子能在幼兒園「學」到什麼更感興趣呢?或者您也對幼兒園為什麼開展某項課程感到疑惑?為什麼不能按照家長的心意,「教」給孩子某些本領呢?
  • 幼兒園也有「潛規則」,老師不說家長也要知道,孩子會更吃香
    幼兒園對孩子和家長來說,可謂是幾多歡喜幾多愁。當下的形勢為了讓孩子與小學無縫銜接,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家長省心了,因為孩子能夠得到更系統的教育。而孩子焦慮了,要自己一個人面對陌生的新環境新朋友。在幼兒園的孩子似乎都是一視同仁,但如果細心觀察,幼兒園中也存在著「潛規則」。
  • 孩子哭著說不想去幼兒園,家長如何處理更妥當?
    許多孩子在去上幼兒園的時候,察覺到父母不在自己身邊,下意識會出現慌亂的舉動,加上孩子的認知普遍未成熟,會認為父母不在身邊,那就是消失了,這時候就會變得很緊張,還會很害怕,沒有安全感。幼兒園可以算是孩子第一次正式參與集體生活的地方,也是孩子第一次在沒有父母陪伴,開始學著去接觸陌生人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