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校園暴力是讓我們深惡痛絕的事情,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裡被欺負。所以近些年來,學校、社會、家庭對校園暴力更為關注。但在關注校園暴力的同時,也要注意提防「校園軟暴力」!
一、何為校園軟暴力
我們可以把「軟暴力」理解為非肢體接觸的暴力,比如語言謾罵、歧視、孤立等對孩子心裡造成創傷的行為。和校園暴力一樣,在學校裡「軟暴力」的施加主體,也不僅僅是學生,還有可能是老師。
和小學初中等相比,更為自由的幼兒園,成了「軟暴力」蔓延的地方。很多孩子紛紛「中招」,但由於跡象不明顯難察覺,多數家長沒有察覺!下面我們簡單地說一下孩子中了「軟暴力」時會有的表現,父母要留心:
①抗拒學校,有厭學的情緒
如果孩子在學校裡遭受到了「軟暴力」,比如被同學鼓勵,被老師懲罰、責罵。他們都會對學校產生一定的牴觸情緒,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發現這一點。如果我們發現孩子突然說不想去上學了,一定要細問原因。看看到底是孩子覺得上學太累了,還是在學校裡受了委屈。
②回到家以後心情明顯變差
接送孩子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那就是孩子早上上學的時候還興高採烈的,下午放學就悶悶不樂,心情明顯變差了。雖然孩子心情變差,可能是因為今天沒有得到小紅花獎勵,或者是和小夥伴鬧彆扭了。但也不排除他們被排擠、被孤立甚至被體罰的情況,我們一定要多多注意。
③不願意提及學校裡的事情
小孩子都喜歡和爸爸媽媽分享自己在學校裡的事情,比如今天被老師誇獎,午飯吃到了自己喜歡的荷包蛋等等。要是孩子出現了不願意提及自己在學校裡的情況,我們就應該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孩子遭遇「軟暴力」,他們不想讓父母知道。
二、孩子遭遇「校園軟暴力」我們如何處理?
上學畢竟是一群小孩子湊在一起,尤其是幼兒園,在玩耍打鬧的過程中,難免會有衝突和矛盾。這就有可能會導致「校園軟暴力」的產生。比如有的孩子故意孤立別的小夥伴,或者對其進行人身攻擊等。
如果我們不幫助孩子處理這些問題,可能會讓他們對學校產生心理陰影,不利於後續的學習。想要幫助孩子處理「軟暴力」,可以參考下面的做法:
①告訴孩子他們有爸爸媽媽
當孩子遭遇到「校園軟暴力」,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有爸爸媽媽在不用怕。這麼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孩子從害怕的情緒中走出來,二是讓孩子有強大的自信面對「軟暴力」。當孩子敢於直面暴力的時候,通常施加暴力的人會覺得無趣甚至是心虛,就不會再找孩子的「麻煩」。
②聯繫學校、家長處理
另外,我們也可以聯繫學校和對方的家長解決,千萬不要覺得這是小題大做。因為放任不管的時候,「軟暴力」最後可能會演變成真正的校園暴力。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有遭遇過「校園軟暴力」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