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什麼意思 大暑養生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9 網易新聞

華龍網8月2日訊 大暑是什麼意思?大暑節氣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古書中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暑熱程度從小到大,大暑之後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極必反規律,可見大暑的炎熱程度了。那麼你知道大暑是什麼意思嗎?大暑時節又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大暑是什麼意思

大暑通常表示天氣酷熱,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來到了。每年公曆7月22日或23日,太陽運行到黃經120度時為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晴朗時,經常驕陽似火,酷熱難耐;陰雨時,則悶得讓人難以喘氣。

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節氣,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意思是在夏天午後,閃電如果出現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裡;若閃電在西方,則雨水很快就會到來,想躲避都來不及。形象地說明了雷陣雨常常是這邊下雨那邊晴,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所言:「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大暑飲食宜清淡

一般來說,夏天多暑多溼,人們經常會出現頭沉重、抑鬱、倦怠、胸悶、胃口不好等症狀。夏日飲食不宜過飽,通常只吃七八分飽即可,遵循「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的原則,少吃辛辣、油炸食物,不宜食入大量冷飲,以免損傷脾胃功能,應注意全面、均衡地營養搭配。

夏季飲食宜清淡,可多吃具有清熱利溼作用的食物,如綠豆粥、荷葉粥等,或將冬瓜與蓮葉、薏米共煮湯喝。此外,要多開窗通風,多飲水,增加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攝入有助於保持身體的健康和活力。還應多食新鮮蔬菜及瓜果,需注意洗淨削皮或淡鹽水浸泡後食用。

另外,成人每日最好保持7個小時以上的高質量睡眠,避免長期在「空調屋」中休息。

華龍網整合

(原標題:大暑是什麼意思 大暑養生注意哪些事項)

本文來源:華龍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今日大暑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今年於7月22日 17:30:10來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 「大暑不暑,五穀不鼓」是啥意思?大暑天氣和糧食收成有關係嗎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令,也是夏天裡的最後一個節令,意思是「酷熱之極」,溼熱交蒸做到高峰期,終究這時恰逢三伏天的「中伏」前後左右,是一年中最火且熱得較集中化的情況下。一般來說,每一年7月22日-24日是大暑剛開始之日,2020年的大暑恰好在7月22日。
  • 今日大暑!暑溼之氣嚴重,如何養生食療面對「烤」驗?
    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為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在南方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大暑時節,養心祛溼要雙管齊下,飲食宜味苦甘偏酸偏寒,冬瓜、苦瓜最佳。在廣東,有吃仙草,喝老冬瓜鮮荷葉湯等習俗。
  • 大暑.
    古人認為,螢火蟲乃腐草所化,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詩意之蟲。 大暑時節,土地溼氣濃重,火氣在下,驕陽在上,人如置身蒸籠,溼熱難耐。大暑期間,雷雨天氣頻繁出現。大暑 | 生如夏花 大暑節物,以夏花為最。大暑 | 銀耳蓮子羹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溼度大,養生重在健脾化溼。蓮子、冬瓜、百合、綠豆和銀耳都是清熱解暑的極佳選擇。西瓜,也是消暑的首選水果。味甘,含大量水分,有消煩止渴、解暑熱之效。
  • 今日大暑丨時至大暑,一日熱三分。你準備好了嗎?
    今日大暑丨時至大暑,一日熱三分。你準備好了嗎?大暑節氣正值「三伏」,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期,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由此往後,天氣便要慢慢向秋天過渡。時至大暑,一日熱三分。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 生肖習俗(26):大暑開運養生法
    大暑為二十四節氣的中氣,一般在陽曆七月二十二日前後,2020年7月22日則是本年之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從前民間有句諺語「小暑大暑無君子」,意思就是大暑時節天氣酷熱難擋,人們只想脫去上衣解暑,完全沒有顧及君子應有的風範。
  • 大暑丨養生
    每年鬥指丙,太陽黃經120°即為大暑。此時正值中伏前後,酷熱多雨,許多地方氣溫高達40°左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 大暑將至,「大暑連天陰,遍地出黃金」啥意思?大暑下雨有啥說法
    導讀:大暑將至,「大暑連天陰,遍地出黃金」啥意思?大暑下雨有啥說法?進入7月中旬以後,入伏也有幾天的時間了,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最近幾天的天氣更加悶熱了。而在7月下旬馬上就要迎來另外一個節氣——大暑。大暑是在小暑後面的,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 小暑馬上到了,農村俗語:小暑怕東風,大暑怕紅霞,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關於節氣的俗語,從來都不會缺少,像這一句小暑怕東方,大暑怕紅霞,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要怕東方呢,諸葛亮不是還專門要借東風的嗎?其實,東風雖好,但也是要分時候的。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在小暑前後的十幾天時間裡,如果長時間的颳起了東風,是很不妙的天氣,會有颱風的到來,刮沒刮東風這個不知曉,但喜歡觀看天氣預報的朋友,一定是知道的,颱風確實是來了,而且真的是在小暑節氣這個時間段,今年的第4號颱風「木恩」成功生成,並於7月3日00時45分前後,在海南省萬寧市和樂鎮沿海登陸,成為今年登陸我國的第一個颱風。
  • 大暑|佐丹力159,「中國粥,家之味」
    大暑時節,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氣溫最高,酷熱難耐。燥熱來襲,溼熱交蒸,萬物猛長,生活滾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之大者,乃炎熱之極也。
  • 今日大暑!祝君夏安!
    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豐沛、也是雷暴最常見、高溫日數最集中、最頻繁的時期。因此,大暑時節也是雷雨天氣橫行的季節。 大暑養生 「大暑熱難當,知了叫不停」。
  • 【今日大暑 】經歷酷暑 終得清涼
    【今日大暑 】經歷酷暑 終得清涼 2020-07-22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萬年曆 | 大暑: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大暑養生   炎炎夏日,尤其要做好防暑保健工作,從精神、起居、運動、飲食等方面進行調養,才能安然度夏。萬年曆App(搜索微信號:wannianli51)為大家準備了詳盡的大暑養生指南,趕緊來看看吧!   一、飲食:以清為補   大暑時飲食應清淡、多樣化,以清為補,宜補氣清暑,宜健脾養胃,多吃營養豐富的果蔬和蛋白質,並適當食用姜、蔥、蒜、醋,既能殺菌防病,又能健脾開胃。   1. 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
  • 大暑:四之氣參考方
    大暑為長夏(未月)之中氣
  • 養丨大暑:解暑祛溼 巧吃西瓜
    大暑(7月23日~8月7日),表示炎熱至極。
  • 今日大暑:欣賞十首與大暑有關的古詩詞,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因為其炎熱程度勝過小暑,故稱為「大暑」。顧名思義,大暑中的「暑」是指炎熱的意思,而大暑,即炎熱之極,炎熱之盛,在一年裡面,大暑是最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到達頂點。大暑的氣候特徵總結幾點為:高溫、酷熱、雷暴。
  • 『今日大暑』有關大暑詩詞經典詩句 描寫大暑的古詩諺語
    關於『今日大暑』有關大暑詩詞經典詩句 描寫大暑的古詩諺語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今日大暑』有關大暑詩詞經典詩句 描寫大暑的古詩諺語,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大暑,大暑詩詞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大暑養生法
    這種人吃什麼中藥西藥都不見效,那怎麼辦呢?在大暑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借這個火來把這個寒氣去掉,因為那個是寒氣入到身體的深處,用什麼藥物都難見效,你就要用好大暑這個節氣,為什麼?大暑是最熱的時候,天地之間是火,人體裡面也是火,用裡火外火這兩把火把寒氣趕走,這個就是最好的利用。你不能夠說有火的時候,剛好你用木頭燒起火來了,你就澆一把水把它澆滅掉,這個就很浪費對不對?
  • 【大暑◎詩詞】大暑節氣古詩詞精選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於黃經120°。大暑期間,中國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喝羊肉湯等習俗。
  • 你知道農村老人念叨的「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是啥意思嗎?
    暑,我們都知道,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即小熱,也就是說自這個節氣開始,天氣進入到了炎熱階段,但還沒有達到最熱的時候。與「小暑」對應的是緊接其後的「大暑」節氣,「大」對應「小」,也就是此時到達了一年中最熱的階段。小暑加大暑,就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