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葡萄、過年的菜……反季節種植為啥這麼火?

2020-12-26 農村大眾

冬季,本是草木凋零的季節。然而隨著設施農業的興起,一些新特品種的培育,新的栽培技術的應用,反季種植得以實現,讓沉寂的田野熱鬧起來,豔麗起來,煥發出勃勃生機。

極晚熟葡萄引來四方客

最近一段時間,濟南市濟陽區回河街道張高村葡萄種植戶張強特別的忙碌。

立冬後,別人家的葡萄都修枝剪葉,培土埋藤準備過冬了,他家的葡萄才成熟。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襯著綠盈盈的葡萄葉子,煞是好看,引得周邊的人們紛紛前來採摘玩耍。

拎著親手摘下的葡萄,小朋友很興奮。

「咱家的葡萄是極晚熟品種——冰美人。」張強介紹,這種葡萄開花、結果的時間和其它品種一樣,但成熟期較長,得7個多月,每年中秋節,別的品種早已下架,冰美人這時才陸續成熟,從中秋能一直賣到春節。今年由於氣候原因,葡萄成熟得更晚一些。值得一提的是,冰美人葡萄成熟後不用採摘冷貯,掛在藤上隨賣隨摘,自然保鮮而且摘得越晚風味越好。

自11月初開園以來,過來採摘的、參觀的,一撥一撥的,張強和妻子接待客人,接單、摘果、包裝發貨,天天早上四點才起,晚上十一二點才能歇下,就這也忙不過來,還得請幫工。「很忙很累,但很快樂!」張強笑著說。

安空調大棚四季產鮮姜

距離濟陽120公裡,同屬濟南的萊蕪區高莊街道東汶南村的種植大棚內,也是生機一片。不過,這裡栽種的是生薑。

合作社為姜棚安上了地暖和空調,一年四季,棚溫都能保持在大姜適宜生長的溫度。

東汶南村是有名的生薑種植專業村,村民世代以生薑種植為生,是中國北方的生薑發源地。早在1960年,全國八省二市姜蒜蔥生產規劃會議在萊蕪召開,期間在該村舉行了現場會,村裡的生薑品種有80多種,連農科院的人都會到村裡來借種。2015年,東汶南村黨支部牽頭成立了汶南生薑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207畝,同時,與農科院合作開發出了生薑新品種——紅芽蔬菜姜。

東汶南村生產的蔬菜姜。

「這種生薑纖維少、辣味素小、芳香素多、口感爽脆、營養豐富,特別受消費者歡迎。1斤20元,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很俏銷。」村黨支部書記亓新華說,蔬菜姜和別的姜不一樣,可以密植,5個月一成熟,每畝每茬能產七八千斤。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合作社為姜棚安上了地暖和空調,一年四季,棚溫都能保持在大姜適宜生長的溫度。而且,合作社40棚,合計160多畝蔬菜姜採取錯時輪作,保證了蔬菜姜四季有產出,一年365天不斷供。

錯時種菜花實現周年供

和東汶南村的蔬菜姜一樣,陽穀縣石佛鎮劉莊村蔬菜種植大戶陳進鋒的有機菜花也通過錯時輪作,實現了周年供應。

最近一段時間,陳進鋒格外忙。他家的30畝胡蘿蔔正值銷售旺季,20多畝陸地覆膜西蘭花也已成熟,迎著寒風盛開在田野裡,格外喜人。

陳進鋒種植的西蘭花已開始採收。

「這些西蘭花,一天一個價,天兒越冷,價越高。」陳進鋒介紹,這批西蘭花是11月15日開始進入採收期的,畝產可達3000斤,目前已採收了一半。隨著天氣越來越冷,綠色蔬菜價格也越來越好。「剛開始每斤批發價6毛,今天已漲到兩塊錢了。」12月6日,陳進鋒興奮地說。

錯時種植,陳進鋒家的有機菜花實現了周年供。

陳進鋒介紹,他家共有200蔬菜種植基地,除了胡蘿蔔、西蘭花,主打的是有機菜花。為了能實現周年供,他特意安排了幾個茬口錯時種植。7月上旬他定植了27畝早熟菜花,為的是趕8月這個蔬菜空檔期上市。然後是8月中下旬定植兩批約60畝中晚熟菜花,衝冬季市場。

「這批有機菜花共14畝,是大棚栽種的,這兩天就能採收。品質有保證,都是老客戶,主要走石家莊市場,不愁賣。」陳進鋒自信地說。

控長勢香芹搭上春節車

天冷了,雖然園子裡只剩了零星的火龍果,但郯城縣楊集鎮北張莊村火龍果採摘園主王坤卻沒閒著。他在火龍果大棚內兼作的有機菜花開始坐果了,棚旁栽種的二分香芹青翠欲滴,承載著他的希望,需要他精心管理。

王坤在火龍果大棚內兼作的菜花已開始坐果。

「今年的火龍果採摘基本上就結束了,現在我的任務是把這些有機菜管理好,爭取年底有個好收成。」12月7日,王坤一邊查看著菜花的坐果情況,一邊充滿希望地說。

王坤所在的村地處鎮駐地,為了增加收入,2016年,他將家中3畝大田作物改種成經濟作物搞採摘。一共建了3個棚,兩棚種火龍果,還有一棚種不打農藥,只施農家肥的放心蔬菜。

從今年6月起,王坤已收穫了4茬火龍果。由於全程只施有機肥,不打農藥,生物防治病蟲害,他家的火龍果特別好吃。

「我也就是發發朋友圈,主要還是靠大家口口相傳。採摘價一斤10到15元,基本一開園就會被採摘一空。」王坤自豪地說,由於火龍果花美、果豔,拍出的照片特別美,自家的果園現在已成了網紅打卡地,有機菜跟著也沾了光,「來採摘的人都知道,我這兒除了火龍果,還有有機菜。」

火龍果栽後12-14個月才開始開花結果。為了讓這個時期棚裡也有產出,王坤在火龍果裡兼作了有機蔬菜,去年種的豆角,今年栽的有機菜花。

王坤一直控制著香芹的長勢,想讓它春節上市,賣個好價錢。

「去年,一個棚間種了一季豆角,就收入了7000多元。今年有機菜花長勢良好,收入也差不了。」採訪時,王坤特別介紹了自家的香芹,「我種的是法國皇后芹菜苗,已種了兩個月,我一直控制它,不讓它長得太高長得太快,我的計劃是讓它春節上市,賣個好價錢,看樣子不成問題。」

反季節果菜為啥這麼火?聽聽專家怎麼說

張強的晚熟葡萄、東汶南的蔬菜姜、陳進鋒的西蘭花和菜花、王坤的香芹,以及眾多種植戶種植的反季節果菜為啥受歡迎?想要種植反季節果菜的農戶又該注意些什麼問題?為此,記者採訪了蔬菜、果樹方面的專家,聽聽他們都是怎麼說的。

焦自高,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能滿足市場需要的都會受到歡迎。」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焦自高說,物以稀為貴,冬季,受氣溫影響,新鮮果蔬供應量減少,但人的需求並沒有減少。利用施栽培的反季節蔬菜,滿足了人們的需求,自然會受到歡迎。他建議種植戶可以選種下面這些品類,瓜類的黃瓜、西葫蘆,茄果類的番茄、茄子、辣椒,豆類的菜豆、豇豆(豆角)等,「這些蔬菜很受歡迎。」

王江勇,山東果樹研究所特色果樹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承擔國家、省市級課題10餘項,申請專利11項,發表論文40餘篇,獲省、市級獎勵4項。

反季節果菜為啥這麼火?山東省果樹研究所特色果樹研究室主任,果樹專家王江勇也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目前,在國內不少農產品過剩的狀況下,農戶要使自己的農產品賣上好價格,就必須避開市場集中上市,避免扎堆上市,尋找市場空檔期才能獲得較好的收益。反季節生產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利用溫室在寒冷的季節生產出只有大田夏季才能生產出的果蔬產品,可以佔據市場的先機。另外,反季節果蔬生產基地,尤其是反季節瓜果園,往往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其效益不單單是瓜果採摘,還有由此帶動的餐飲業收入。

在選擇栽種類別,成熟期方面,王江勇有如下建議:種植戶最好選擇大田初夏(5至6月份)成熟的品種。這些品種在溫室條件下,成熟期可提前至2-4月份,能夠滿足春節、清明節等節日消費的需求。從商品價值來說,一般果樹類的反季節產品價值更高,比如櫻桃、杏和桃子,反季節產品的價格是大田產品價格的兩倍以上。「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栽種此類作物。」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姬飛燕

相關焦點

  • 非常時期的菜農:種植戶留下過年 老總天天開車進城送菜
    非常時期的菜農:種植戶留下過年 老總天天開車進城送菜 2020-01-30 11:36:09 來源:新京報  |  作者:王紀辛 | 字號:A+ | A-  這些蔬菜除了配送到合作社自主經營的生鮮店
  • 科學種植讓木納格葡萄成農民增收「主力軍」
    □本報記者/何玲對於木納格葡萄種植戶來說,砍去辛辛苦苦種植了十多年的葡萄樹是非常心疼的一件事,但在阿圖什市,葡萄種植戶們卻心甘情願地將已掛果的葡萄樹砍掉。「以前不懂技術,認為葡萄樹種植得越密產量就會越高,沒想到葡萄樹枝葉茂盛不通風,讓葡萄生了病,導致品質下降。
  • 雞毛菜種植時間和種植方法
    導讀:很多朋友都不知道雞毛菜是什麼,也搞不清雞毛菜和小白菜的區別,其實雞毛菜就是小白菜或青菜幼苗俗稱。
  • 引進近60年,果實不火苗卻很火,樹葡萄咋淪為了騙局「神苗」?
    葡萄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水果,水多味甜營養高,而了解葡萄的朋友也應該知道,葡萄都是長在葡萄藤上的,若是說葡萄長在樹幹上?大家信嗎?
  • 藍寶石葡萄如何種植
    種植藍寶石葡萄,需要先將果園清理乾淨,保證生長環境的整潔,然後將土壤進行深翻除草,然後澆水至土壤溼潤,選用抗病蟲害的品種,將其種入15釐米的坑中
  • 葡萄反季銷售助種植戶增收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頭屯河農場二連葡萄種植戶嚴志輝,近日將冷庫中的一百多噸紅提葡萄出庫,運往廣東珠江口岸。今年,他儲存455噸紅提葡萄用於反季節銷售,每件比鮮銷時高出不少。 嚴志輝說,反季節銷售的葡萄價格全由市場行情決定,因此存在巨大風險,去年他和別人合夥儲存了3萬件葡萄,賠了十幾萬,今年他提早走遍全國各大市場和各地紅提葡萄種植地後發現,今年紅提葡萄產量整體低,而且出口需求量大,因此他判斷今年冬季行情不會太差。
  • 為啥這麼...
    為啥這麼貴?在東風新村四區一蔬菜店裡,老闆小吳說,往年這個時候,大蔥也就2元/斤,賣了這麼多年菜,大蔥賣到這個價格還是第一次。批發商:為去年同期價格的4倍,早在秋季大蔥已漲價大蔥漲價,是終端市場售價太高嗎?記者對大慶農批城菜商進行了採訪。
  • 發展種植草莓採摘遊 富了腰包火了旅遊
    眼下又到了大棚草莓上市的季節,每當走到草莓攤前,看到那紅彤彤的草莓,聞到甜絲絲的香味,使人垂涎欲滴。在河街鄉大路李村的一家草莓採摘園,這裡的草莓味道香甜可口,每到成熟的季節,便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採摘,鄉村振興看建安,讓我們來看看老何是如何通過發展種植草莓採摘遊,富了腰包火了旅遊。
  • 雞毛菜種植技術講解
    很多朋友都不知道雞毛菜是什麼,也搞不清雞毛菜和小白菜的區別,其實雞毛菜就是小白菜或青菜幼苗俗稱。
  • 冬日裡的菜,是甜的
    現在冬天的菜也完全不再單調,甚至比其他的季節更加豐富些:冬筍、紫菜苔、兒菜、黃心菜、塌顆菜,這些菜只在冬日才會出現,也都是我最愛的蔬菜。經過霜打以後的菜總有種特別的甜味兒,而我喜歡的這些菜都帶著點淡淡的苦味兒,這種甜與苦的交融非常微妙,也非常迷人。冬天因為有這些我特別喜歡的菜,我經常會吃得很素,做兩個清炒蔬菜,一個白菜豆腐湯,煮些新米,一頓飯就會特別香甜。
  • 能增收、能帶貧,商城縣這裡種植的小葡萄有啥不一般?
    「這裡的葡萄酸甜可口,味道很好,我都在這裡買兩三年了」專程從鄰縣趕來遊客呂娥一邊剪下自己精心挑選的葡萄,一邊微笑著說。  「我們的葡萄有夏黑、醉金香等6個品種200餘畝,目前上市的是早夏黑品種,最晚可以一直採摘到11月份。」合作社的日常管理者向陽介紹說,合作社全部實行人工除草,從不打農藥。
  • 發改委鼓勵西部葡萄種植與釀造;美國火災或給葡萄帶來嚴重影響...
    ,西班牙一酒廠5萬升葡萄酒「付諸東流」,中國海關公布的前8個月進口葡萄酒數據也十分慘澹……當然本周也不全是令人憂心的消息,國家發改委頒布的文件中,明確鼓勵西部葡萄種植和釀造。 2、發改委鼓勵西部葡萄種植與釀造 9月22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2020年本,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 大澤山鎮最早的葡萄種植大村—秦姑庵村
    今天小編一起帶著大家走進這個大澤山鎮最早種植葡萄的大村,聽小編的長輩說,秦姑庵村在很早之前,樹木茂盛濃密,如果你去了秦姑庵你自己絕對走不出來~~~哈哈!如今的秦姑庵村早已道路通暢,可因近幾年的葡萄發展迅速,這個村莊在大澤山逐漸被埋沒,也有地理位置和宣傳力度的原因,遊客也走不到這個村子裡採摘,購買葡萄。沒有品牌,沒有投資,沒有建設。
  • 全面貫徹無公害種植,季節農場:以自然本味贏取市場!
    很多人在吃水果時都沒有去皮的習慣,無論蘋果、香梨、還是葡萄,全都隨便洗洗就一股腦吃下,這樣會把殘留的農藥、激素都攝入到體內,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病蟲害是嚴重威脅水果品質的環節,且在水果的生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因此水果要想賣上好價格,就少不了要跟農藥打交道。
  • 冬日燥,喝梨膏.
    秋日燥冬日霾入秋後按例去武義梨園熬膏浙江武義多山地獨特的土壤結構適合蜜梨的種植向陽面日照充足坡地利於排水所以出產的蜜梨汁多清甜,品質優越是我國三大蜜梨出口基地之一武火熬製輔料配伍|因時而變|不同季節熬梨膏的配伍也會有所微調
  • 俗語「桃三杏四梨五年,葡萄兩年就換錢」,為何少有人種植葡萄
    俗語「桃三杏四梨五年,葡萄兩年就換錢」,為何少有人種植葡萄在農村裡種植了許多的果樹,我們都知道果樹需要幾年的時間生長,然後才會結果和豐收,有的水果還需要等待很多年的時間,像開心果的結果需要等上14年左右。
  • 2020年種植葡萄的前景如何?市場需求又是怎麼樣呢
    葡萄是很多人都喜歡愛吃的水果之一,不僅是因為葡萄口感好,還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所以深受大眾的喜愛。如今種植葡萄的前景到底怎麼樣呢?現在種植葡萄是否能讓農民致富呢?今天小盧就和大家一起深入了解一下2020年全國種植葡萄的前景。
  • 12顆葡萄、特大號麵包……全世界小夥伴過年都離不開吃 胖的不只是你
    正所謂「吃是人生大事」有人說「原來過年才叫過年,現在只能叫放假」小編就第一個不同意除了春節,你還見過哪個假期對吃這麼講究的?丨 12 顆葡萄 丨西班牙新年最傳統的活動在新舊年交替之際,隨著 12 聲鐘響吃下 12 顆葡萄。
  • 2020年無核葡萄行情怎麼樣?種植前景怎麼樣
    葡萄在我國果樹生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香蕉、柑橘、蘋果、梨和桃等並稱為我國六大水果。而最近幾年,種植面積也一直呈現擴大的趨勢。近兩年我國葡萄產業受了較大的價格衝擊,除了普通品質等內在原因,外在原因也很多。
  • 人稱「月光之淚」,4個月可收穫,90元一斤,卻沒幾人種植
    近年來很多農產品的名字越來越花哨,有些讓人搞不懂為啥這麼取名字,別人一聽到也不了解到底是啥。比如好好的獼猴桃非得叫個奇異果,還有葡萄品種也有很多奇葩的名字,如梅洛、赤霞珠、紅寶石之類的品種,要是在後面不加個葡萄兩字,外行人絕對想不到是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