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當下的年輕人更加注重生活的質量,所以為了保持「高品質」的自由生活,他們身上恐婚恐育的心態表現得極為明顯。
在這樣看似「謹慎」的生育心態下,有更多的年輕夫妻開始選擇組建丁克家庭,他們希望沒有孩子的牽絆,二人世界的生活可以更加地悠閒美滿。
不過不得不說,即便在提倡男女平等的當下,在組建丁克家庭這件事上,女性要比男性更加慎重才行。
丁克要慎重,尤其是女性!先看看晚年的3種結果,再決定也不遲
人們說,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夫妻倆的感情裡多了一份默契合作的「義氣」。那麼對於丁克夫妻來說,這份義氣自然是無從談起的。
同事小王和前夫是初戀,兩個人的感情好得和蜜似的。結婚後,前夫提議不要孩子,當時經濟條件確實不好,所以沒有了解過丁克概念的同事同意了老公的想法。可是沒想到,這會成為她日後最後悔的決定。
後來倆人一起打拼,多年後終於過上了好日子。可是這時候當年說不要孩子的前夫開始有了「想當爸爸」的想法,可是同事已經過了能生育的年齡。此後,孩子就像是婚姻生活中的一根刺,即便不想觸碰,但是時不時地還是會讓人覺得疼。
終於,他們離婚了。在同事還沒有從傷痛中走出來的時候,前夫已經光速地閃婚了,婚後一年便實現了當爸爸的夢想。而她,雖然有一定的積蓄,但是卻還是孤身一人,有時候也會很羨慕別人當媽媽的感覺,但是卻無力彌補了。
「作為過來人的我,只想告訴想要組建丁克家庭的女性,在做選擇時一定要慎重一點,多為自己的以後和晚年考慮,這不是自私,這是自保!」
丁克家庭中,女性晚年可能面臨的「悽苦」結局?
1)夫妻感情不穩定,晚年孤身一人
丁克對於男性來說是有反悔的機會的,但是對女性來說卻是孤注一擲的。一個家庭中,沒有了孩子的牽絆,夫妻兩個人是否還能夠做到遷就彼此呢?當夫妻倆因為沒有孩子的存在而越發容易意氣用事時,丁克家庭中女性的結局往往要比男性孤苦。
2)晚年生活無人照顧,沒保障
沒有養育孩子的辛苦也無法在晚年時享受子女的照拂。當兩個人都老了時,需要照顧的彼此怕只能是對方的拖累而並非依靠。節日裡沒有子孫繞膝的熱鬧,病床前也沒有子女的端茶送水,需要人照顧的晚年會因為當初丁克的選擇更加悽涼。
3)沒有積蓄,晚年生活壓力大
沒有養育孩子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會有積蓄,沒有足夠的金錢來為晚年生活作支撐,同時又沒有子女的贍養。沒有被孩子所累的人生,自然也無法收穫子孫滿堂的舒適晚年。
成年人肩上的壓力很大,不過在生育焦慮這件事上卻要拎得清
1)正視身體焦慮——生孩子不一定是一場消耗
分娩確實會對女性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損耗,但是這並意味著這些損耗是不可恢復的。雖然產後產婦身材會受到影響,但是如果做好產後恢復的話,產婦的身材也會曼妙多姿。哺乳確實會讓女性倍感煎熬,但是這卻也會成為女性人生裡幸福的記憶,而且哺乳並不會造成乳房下垂。
2)正視養育焦慮——生兒育女並不只有辛苦
養育孩子的過程是一個父母不斷付出愛的過程,這自然就意味著父母要為此而付出辛勞。但是,養育孩子的過程也並非只有付出,子女們對父母愛的反饋同樣會讓父母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喜悅。相信父母們一定忘不了孩子第一次開口叫自己「爸爸媽媽」時的興奮和驚喜。
3)正視教育焦慮——為人父母不一定會失敗
有的夫妻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總擔心自己無法給予適合孩子的成長環境,擔心自己無法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於是在這種教育焦慮心理影響下,夫妻倆遲遲不敢踏入人生的新階段。而事實上,能夠陪伴孩子成長也並非是一件壞事,沒有人天生就是完美的父母,努力做好的過程同樣可貴。
丁克的選擇應該是正視自己內心之後所作出的選擇,而並非是為了逃避而作出的無奈之舉。成年人的世界不容易,但是人生多一種體驗卻是很值得的。大家對於丁克的選擇有哪些看法分享?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