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不當媽是啥感受?首批女丁克晚年唏噓:為啥沒有後悔藥

2020-12-27 暮沐媽咪育兒日記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長大成人結婚生子,對女人來說本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可是隨著我國的逐步開放,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丁克」概念,讓不少夫妻選擇了不生育子女。

丁克對於女性而言,意味著一輩子不會當母親,她們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晚年光景又會如何呢?

一輩子不當媽是啥感受?首批女丁克晚年唏噓:為啥沒有後悔藥

後臺收到了讀者的投稿,50歲的劉女士是一名國企的職員,屬於丁克一族先驅者,她自述了自己的前半生,言辭懇切讓人唏噓:

我和愛人結婚25年,這麼長時間的丁克下來,越發覺得後悔,心中常常暗自遺憾,一個家庭沒有孩子,真的不完整。

我的朋友經常會在群裡曬外孫、孫子,說孩子帶到七八歲就知道疼人了,幫你端茶倒水,給你剝塊糖,在飯桌上還會貼心地給你夾菜。

別說外孫了,我連帶自己的孩子帶來的成就感都沒體驗過,心裡很羨慕。除了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我的內心也覺得十分對不起自己的老公

一覺醒來,想到自己可能要孤獨終老一生也挺惆悵的,母親09年住院,護工一天90元錢,但是現在價位已經飆升到200元都找不到的程度。

那等我老了請護工,會不會需要1000塊一天呢?我有如此的支付實力嗎?像我這種悲催的工薪階層丁克,錢不多,養老院又住不起,還沒有子女照顧。

這樣的晚年生活,我曾設想過但沒想到會這麼較糟心,要是身邊的人先走一步那日子就更難過了。

看完劉女士的來信,難免會替她擔憂,可世上沒有後悔藥。丁克是一種選擇,是一種人生態度,選擇怎樣的生活是個人應當的權利,我們沒有權利去評判它的正確與否,但選擇丁克,首先要考慮好晚年生活,以及想清楚是否真的不會後悔。

丁克在大眾的眼中依舊是一條不同尋常的路,年輕時沒有孩子的人生,的確瀟灑愜意,但是生孩子對大部分人來說,卻是一條最為穩妥保險的路

選擇丁克可能要面對重重風險,沒想清楚別妄言,尤其是女性

一、丁克對女性格外不公

就生育這件事而言,時間對男女並不平等。

曾經有過這樣的報導:一對年輕夫婦說好一起丁克,可是女性40歲時無法生育,男人卻後悔了。曾經的誓言和甜蜜被男人拋到腦後,選擇離婚再娶。很快另外一位年輕女子成為了男人的妻子,並且為他生了孩子,而被拋棄的女人卻什麼沒有得到。

倘若一開始說好要一起丁克到老,男人卻半途後悔了,他們可以換個女人來彌補自己沒有孩子的缺憾,但是女人卻不行

選擇丁克的女性一定要慧眼識人,看清身邊的伴侶;退一步講,丁克女性要時刻保持可以單身的能力,即使有一天婚姻發生改變,自己也能活得精彩。

二、老無所依老無所養,關鍵時刻沒人照顧

儘管很多人宣揚這樣的觀點:我生孩子,絕非是為了讓她(他)給我養老。但我們依然無法否認人到老年時,情感會變得極其脆弱,當我們生病時,格外需要別人的關心和照顧。

可能有的人會提出種種不同的觀點,如許多明星都選擇丁克生活,個人認為:普通人跟明星本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

從最基礎也最為重要的經濟方面而言,事業風光的明星,可能一部片酬收入已經超越了普通人一生的收入,這些錢足以使他們安頓好自己的晚年。

當普通的工薪階層在年老體弱時卻沒人照顧,情況格外讓人心酸,還有不少人會說:如果沒有子女,可以選擇養老院。即使養老院的安排很妥善,照料很周全,但與兒女的照顧依舊是截然不同的,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上的感受,都不可同日而語。

三、老年沒有精神依託,丁克家庭很孤獨

年輕時沒有生孩子,生活自由自在,身邊的人都很羨慕。沒有孩子的好處顯而易見,不光時間自由;經濟上也格外寬裕,可以隨意做自己想要的事情。但是人不能事事都佔全,選擇丁克自然就意味著,放棄了孩子的成長所帶來的愉悅感和滿足感

隨著時間的漸漸流逝,每到逢年過節時,其他人都是父慈子孝、兒孫滿堂,一家人歡聲笑語過年;而丁克家庭只能和老伴每天四目相對,甚至連個打電話問候新年的人都沒有。

丁克並非我們看到的那般瀟灑愜意無憂無慮,不要讓自己的晚年在後悔中度過。

留言板話題:您認為,丁克對於男性和女性有什麼不同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輩子不當媽啥感覺?首批「女丁克」步入晚年,訴說揪心現狀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結婚生子本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可是近年來興起的「丁克家庭」,讓不少夫妻選擇不生育子女,有人說,女人不一定要結婚,但一定要生孩子,有了孩子的人生才算完整。那麼,對於丁克女而言,一輩子不當媽媽是種什麼感受呢?
  • 一輩子不當媽啥感覺?第一批「女丁克」道出現狀,讓人心酸
    但是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觀念的轉變和自我認知的不同,丁克家族越來越流行。有很多女性都認為,女人不應該是為生孩子而活得,因此選擇當起了丁克。一輩子不當媽到底是一種什麼感覺呢?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一輩子不當媽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自己不需要為孩子擔憂,為家庭煩惱,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 一輩子不當媽是什麼感覺?第一批「女丁克」已步入晚年,現狀揪心
    但是近些年,有不少丁克家庭也出現了,不少夫妻選擇不生孩子。也有人說,女人未必要結婚,但一定要生孩子,否則人生不完整。那麼對於丁克女來說,一輩子不當媽媽是一種什麼感受呢,晚年的光景又是怎樣的呢?案例鄰居劉奶奶就是典型的丁克族,當年她是一位文藝知青,丈夫是留洋歸來的老師,兩人一見鍾情,開始了一段純粹而簡單的愛情,他們崇尚西方自由式的戀愛婚姻模式,而且對當時興起的丁克文明非常認同,所以相約兩人一輩子只過二人世界。
  • 首批丁克夫妻,30年過去了,如今晚年過成什麼樣了?現狀令人唏噓
    文 | 田喵喵,原創首發,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丁克,最早在歐美盛行,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傳入國內,起初只有極少部分人能接受''丁克'',後來這種夫妻雙方有著雙收入,不打算生孩子的生活方式,逐漸在高知家庭中流行。他們還被賦予一個共同的名字:丁克族。現如今,三十年過去了,首批丁克夫妻也早已步入晚年生活,他們的現狀又如何呢?過得幸福嗎?
  • 一輩子不當爸爸是什麼感受?第一批「男丁克」步入晚年,現狀揪心
    一部分夫妻選擇成為"丁克"一族,也就是夫妻兩個人攜手一生,不生孩子、 不收養孩子,y自始而終都過二人世界。這麼多年過去了,當時的第一批"男丁克"步入晚年,他們的現狀如何呢?第一批"男丁克"步入晚年後悔了嗎王爺爺和王奶奶就趕上了國內第一批"丁克"潮流,王爺爺夫妻表示,當年他們覺得生孩子很麻煩,沒有自由,所以就決定加入丁克一族。起初看到周圍的同齡人因為孩子失去了自由,很是慶幸自己選擇了成為丁克一族,王爺爺也絲毫不後悔當初的決定。
  • 《安家》:丁克一族步入晚年,無兒無女如何養老?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萬萬不能。另外,錢還可以給那兩個外甥。畢竟宋爺爺不放心啊,他走了之後誰來照顧江奶奶?至少,有錢還是可以請人照顧的。宋爺爺心裡有著江奶奶,江奶奶心裡有著宋爺爺。真是,令人感動。04但,他們是丁克一族。丁克一族沒有兒女,年輕的時候可能沒有太多的感受。可晚年呢?人老了,小病小痛少不了。
  • 首批丁克族已到晚年,一輩子不生孩子是什麼體驗?揪心!
    丁克這件事情在選擇上雖然是自己個人的選擇,也許很多已經結婚的女性不想要孩子都會和伴侶商量一下,但是並非每個人的思想都不是那麼的開朗,能夠接受沒有孩子這件事。在丁克家庭中,如果男性不能夠很堅定的自己選擇,重新選擇自己的生育的話,對女性也是一種很大的打擊!
  • 國內首批「丁克族」,晚年咋樣了?沒有子女養老的他們真的幸福嗎
    首批丁克族面對的晚年,是否和你想的一樣呢?執筆:毛寧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丁克,指的是那些有生育能力,卻選擇一輩子不要孩子的夫妻,最早是從1960年的美國中產家庭流行起來,上世紀80年代才逐漸在我國興起。
  • 丁克一族最後悔的是什麼?陳先生講了他的感受,引人深思
    在現在,丁克一族一直都飽含爭議,有人說丁克一族都是自私的,只追求當下,卻不為自己的晚年而考慮,也有人說丁克只是一個不能生孩子的藉口罷了,但不管是主動選擇還是無奈,那麼丁克一族最後悔的是什麼呢?或許沒有親身經歷,永遠都不會理解他們到底怎麼想的,也不會知道他們會為什麼感到後悔,所以我採訪了一位丁克族,他講出了他的故事,真的十分的令人深思。
  • 當年信誓旦旦要丁克的男性名人們,怎麼到頭來都後悔了呢?
    2.馮遠徵:後悔但是來不及1993年,馮遠徵成功向梁丹妮求婚,婚後兩人到朋友家做客,發現朋友家的孩子太淘氣,馮遠徵便向梁丹妮提出丁克的要求。可是看著朋友家的孩子長大了懂事之後,馮遠徵又開始後悔自己沒有帶個孩子,快50歲的梁丹妮跑去醫院檢查想生一個,馮遠徵卻擔心妻子吃不消。
  • 楊麗萍為舞蹈選擇丁克,引網友爭議,如今年過花甲的她,後悔了嗎
    或許有很多人認為,楊麗萍老師會在年老以後後悔當初自己做丁克的決定,但從她的言語中我們不難看出,她沒有後悔,她非常快樂,她也很享受現在的生活。 當然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夫妻選擇做丁克,而且,首批丁克家族已經到了年老階段,那麼對於這些家庭來說,兩夫妻有沒有出現後悔的局面呢?我們一起來看。
  • 爾冬陞60歲離婚生女,和妻子約好丁克,到頭來卻是一場「騙局」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說起「丁克」這個詞語,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簡而言之,就是兩個人成婚之後,決定不要孩子,過好自己的二人世界就好。知道爾冬陞喜得愛女的消息,有人祝福,但更多人對爾冬陞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說她害苦了妻子,所謂的「丁克」,到頭來只是一場騙局。但是,爾冬陞的妻子又做錯了什麼呢?當初說好一起丁克,不想被孩子束縛,誰想到丈夫到了60歲卻反悔了,如今男人有女萬事足,妻子到了晚年卻孤身一人,令人唏噓。
  • 中國首批丁克已步入晚年,「二人世界」過得還開心嗎?答案很現實
    有一句老話叫做:「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意思是說子女對父母最大的不孝順,便是沒有子嗣傳承。而在父母眼中,子女更應盡的責任便是「傳遞香火」。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思想的開放。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便出現了所謂的「丁克一族」,丁克一族並非不具備生養的能力,而是為了追求更有品質的「二人生活」,自願選擇不生養孩子。
  • 60萬「丁克夫婦」已退休,沒有兒孫的晚年,過得怎麼樣?
    在中國,很多人把「子孫繞膝」看成是晚年幸福的標誌。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夫妻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方式,那就是「丁克」。 從20世紀80年代起,丁克家庭在中國悄然出現,到目前為止,近40年間,我國的「丁克一族」逐漸壯大,已經超過60萬人。
  • 「如果能重來,我一定會生孩子」,當初堅持丁克,康輝現在後悔了
    但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他和妻子選擇了做丁克一族。「如果能重來,我一定會生個孩子」,當初堅持丁克的康輝後悔了康輝會對於丁克非常堅持,父母雖然抱孫心切,但也只能無奈地接受,畢竟孩子的人生是自己過的。而且因為職業的原因,康輝沒有多少個人時間陪伴老人和家庭。
  • 「一時丁克一時爽,一直丁克一直爽」丁克是個人自由,還是不負責?
    丁克一族,粗略解釋就是,已婚夫妻不生孩子,一直過二人世界,甚至提出「一時丁克一時爽,一直丁克一直爽」的標語。然而丁克一族也被很多人稱為不負責任的人,畢竟生兒育女,延續生命,是自然交付人類最重要的使命,如果只為自己著想,這就是自私自利,所以主動選擇丁克一族的夫妻,也往往會受到別人的非議。
  • 「如果能重來,我想要一個孩子」當初堅持丁克的康輝,現在已經後悔
    如今距離第一批選擇丁克的家庭已經過了40年,他們現在對於丁克又是什麼態度?選擇丁克23年的康輝曾經表示,他後悔了。並不是每個丁克家庭都能夠做到為老年做好萬全的準備工作,雖然他們節省了養育孩子帶來的較大支出,但是節省的這部分支出並沒有在晚年的安排上得到很好的落實。這就導致了許多第一批丁克家庭在年老時發現自己出現了養老危機。
  • 一輩子不生娃是什麼感受?五位過來人真實體驗,晚年生活令人揪心
    根據報導顯示:中國的丁克家庭已經突破60萬,第一批丁克家庭也已經走過了30多年,我們來看一看在他們眼裡,一輩子不生孩子是什麼體驗?丁克家族的晚年逃不過這四種結局1、幸福終老如果當初夫妻二人是出於真心不願意要孩子,並且在三觀行事上高度一致,那麼在未來的很多年,只有他們二人的世界反而會更加幸福。
  • 第一批丁克家庭迎來「退休潮」,沒娃的晚年幸福嗎?哭訴悔不當初
    如今,第一批丁克家庭迎來了「退休潮」,看看他們怎麼說?曉曉和丁先生都是海歸派,在國外讀書的時候認識的,當時,兩人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比較一致,為了更心無旁騖地實現自我價值,自由過二人世界,於是認準了丁克。雙方的父母知道後,雖然比較詫異,但也沒有堅決提出反對,只是讓他們倆考慮清楚再做決定,因為這事沒有回頭路。
  • 「我們準備不生孩子,當丁克」,聽了老人的回答,夫妻倆陷入沉思
    文/蕾媽育兒經雖然說現如今我國已經開放了二胎政策,但是人們在生孩子的這個問題上還是格外謹慎的。大家並沒有因為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就放開生,有些人反而還做起了丁克。雖然說丁克夫妻的生活非常自由自在,但是要做丁克還是要下很大的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