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縣保障房小區停暖四天,居民家中溫度10℃,養老院9旬老人凍得睡...

2020-12-17 騰訊網

「冷得很。冷得人睡不著。」12月15日晚上7點,在吳起縣惠民街附近的吳起縣中心敬老院裡,93歲的老人郭成寬用棉大衣捂著自己的腿坐在房間床上看電視,「有電褥子,但這屋裡冷得人受不了啊。」

從6月12日下午起,吳起縣惠民街附近的白石咀小區供暖發生鼓故障,整個小區先是因為小區鍋爐房發生故障不能供暖,隨後又因為附近街道供暖主管道破裂導致整條街道附近多家小區、單位都無法供暖,包括吳起縣中心敬老院和第四幼兒園。

在中心敬老院一間宿舍裡,郭成寬老人說,停暖這幾天,院裡也沒有電暖器,只能靠電褥子取暖,整個公寓樓都是冷冰冰的。公寓樓傳達室裡,兩位老人靠著電暖器取暖,「整棟樓上就這一個電暖器,其餘房間都沒有。」工作人員介紹,從上周六暖氣停了以後,至今沒見修好,大家都很著急,「這樓裡住的都是老年人,老年人冬季尤其怕冷,也不知道甚時候能修好。冷得實在受不了啊。」據介紹,整個敬老院裡有80餘位受供養的老人。

據附近居民介紹,敬老院對面的第四幼兒園也因為停暖,很多孩子已經不能再去幼兒園了。「娃娃們凍得受不了啊。」

業主「向陽而生」說:「大人還可以扛,關鍵是都有娃,晚上冷得睡不好,容易感冒,愁死人了……」一號樓住戶說:「現在因為這個暖氣,第四幼兒園教室冷得,娃娃都不敢送學校,學都上不成了。」

在一位崔姓居民帶領下,記者在該居民家中了解情況,主人拿出掛在門口的溫度計,數字顯示室內溫度只有10℃。「早上我起床的時候,陽臺這邊都已經結上冰了,家裡實在冷得受不了。我們給物業上反映問題,詢問啥時候能處理好,物業上光說快了快了,但就是一直不好。我們希望他們能把問題及時反饋給住建局或者管供熱的城管局,但物業上給我說他們不知道電話。太氣人了!」

晚上7點左右,在該小區北門口的值班室裡,擁進十餘位住戶,也都是來詢問何時恢復供暖的問題,守著小太陽的值班工作人員表示,16日早上能好就能好,再好不了就不知道到啥時候了。

惠民街中段的公廁大門上貼著「暖氣維修 暫時關閉」的通知。

在該小區業主群裡記者看到,陽光物業公司工作人員稱,鍋爐房開始注水,目前確定不了恢復供暖的時間。同時,該工作人員還發來了工作人員正在搶修管道的現場視頻。

據了解,該小區為吳起縣的一個保障房小區。住戶超過440人,此次故障致使附近的吳起縣民政局、公路局、縣委黨校、房管局、第四幼兒園等多個單位、小區上千人供暖都受到影響。很多居民呼籲,吳起縣相關部門能早點解決大家的燃眉之急。

就在晚上9點多,該小區附近的房管局附近管道破裂,由於吳起縣連日來最低氣溫都在-10℃,該路段已經結冰。

華商報二三裡將繼續關注吳起縣惠民街停暖最新進展。

華商報記者 袁小鋒文\圖

相關焦點

  • 吳起縣保障房小區停暖四天 養老院9旬老人凍得睡不著
    冷得人睡不著。」12月15日晚上7點,在吳起縣惠民街附近的吳起縣中心敬老院裡,93歲的老人郭成寬用棉大衣捂著自己的腿坐在房間床上看電視,「有電褥子,但這屋裡冷得人受不了啊。」工作人員介紹,從上周六暖氣停了以後,至今沒見修好,大家都很著急,「這樓裡住的都是老年人,老年人冬季尤其怕冷,也不知道甚時候能修好。冷得實在受不了啊。」據介紹,整個敬老院裡有80餘位受供養的老人。  據附近居民介紹,敬老院對面的第四幼兒園也因為停暖,很多孩子已經不能再去幼兒園了。「娃娃們凍得受不了啊。」
  • 這麼冷的天 蘭州蘭雅小區家中暖氣一直在「罷工」
    原標題:這麼冷的天家中暖氣一直在「罷工」  供熱方表示會儘快派工作人員調查處理  問題回饋  中國甘肅網3月13日訊 據西部商報報導 (記者張雲)市民劉女士撥打西部商報天天3·15維權熱線反映,自春節之後家中的暖氣基本處於
  • 家裡溫度上不來
    本報訊(記者 蘆舜)11月26日,西寧市民馬女士致電本報96369熱線,反映她家暖氣溫度低,希望得到關注。 當天12時20分,互助東路10號院馬女士家每個房間的暖氣片,摸上去都是溫涼的。據她介紹,家裡溫度一直偏低,孩子總是感冒。「我自己凌晨3點多都被凍醒了。為了提高家中的溫度,開了電暖氣,才熱乎點。」
  • 探訪德州保障房小區—德城安居苑
    8月23日,記者走進德州市中心城區建築面積最大的保障房小區——德城安居苑,實地探訪居民的入住情況,以及周邊幼兒園、醫院等基礎配套設施。北門緊靠著新領域的便民市場,出北門走快速道岔河東大道10分鐘進市區,小區內部有幼兒園和小學。這就是德州市中心城區面積最大的保障房小區——德城安居苑項目,由德州市房產管理中心負責開發建設。
  • 953萬平米,10.8萬戶!太原老舊小區改造「暖」了居民心
    進入冬季以來,雖然外面溫度很低,但家裡的溫度基本保持在18℃—22℃之間,一件薄毛衣就可以過冬了,一點也不冷。」81歲的趙增卯大爺高興地說。這僅僅是太原市老舊小區改造惠及無數居民的一個縮影。2020年太原市2000年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約3600個,總戶數約65.5萬戶。
  • 菏澤永恆熱力回訪老年人家中用暖溫度
    為紮實做好老年人住宅區供暖保障工作,近日,菏澤永恆熱力有限公司組織工作人員到老年人居住比較集中的小區進行實地測溫和回訪。回訪老幹部  近幾年,由於市政府一區院內熱力管網老化嚴重,居民家中供暖溫度降低,尤其是一些年紀較大的老人家中採暖效果差,室溫不達標。
  • 設施老化暖氣不熱居民喊冷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近期,南川東路公交小區不少居民致電晚報熱線,反映家中供熱溫度一直不達標,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室內溫度也越來越低,老人孩子都凍得受不了,希望晚報予以關注。 居民反映 張先生是南川東路公交小區2號樓中間單元的住戶,張先生告訴記者,自從進入供暖期以後家中溫度就一直偏低,剛開始的時候還能達到18℃左右,後來就只有16℃,最近幾天連16℃都達不到了,老人在家冷得受不了,連續幾天在各個時間段、各個房間進行溫度測試,結果最高溫度只有15℃,最低溫度僅10℃。
  • 杭城多個小區水管凍爆裂 有人家中變成「水簾洞」
    昨天,錢江晚報官微推送了良和雅苑小區遭遇的煩心事,住戶家中已停水三日。有多位讀者在評論區裡留言,反映自家住的小區因為這次寒潮,也遇到了同樣的煩心事。「這次寒潮有點兇,我們小區消防的水管爆了。」「在富陽農村,不管娘家還是在婆家,沒水好多天了。」
  • 「噓寒問暖」(16):同一小區高層和多層住宅溫度為何懸殊10℃?
    (溫度計上顯示15.8℃,郭女士很是無奈)  香榭麗舍小區位於鄭州市嵩山路,近幾日來,該小區多位居民向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反映,家中的暖氣不熱,只有十三四度,遠遠達不到集中供熱的標準溫度18℃。1月10日,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來到該小區發現,反映暖氣不熱的居民都是多層住宅的居民,家裡溫度普遍達不到18℃,而同一小區的高層住宅用戶,溫度甚至達到25℃以上。那麼,同一個小區,供熱溫度為何懸殊這麼大?
  • 上海實驗小區門口的微型養老院,有哪些新特點?
    據管理人員介紹,這裡可容納附近小區的30位老人同時入住。2013年7月,民政部頒布了《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將養老機構床位數的要求由50張降為10張,這為微型養老院的誕生開了綠燈,「長者照護之家」是其中之一。
  • 室溫6℃ 「化妝品都凍出冰碴了」 瀋陽大東區淺草綠閣多戶居民供暖...
    " 供暖期過去 40 多天了,家裡的溫度沒有一天能達到 18 度。" 昨日,本報接到瀋陽市大東區淺草綠閣小區業主投訴。業主稱,該小區 27 號、28 號兩棟樓一半以上住戶室溫一直不達標,取暖只能靠小太陽和空調,甚至上午起居室的溫度只有 6 度," 化妝品都要凍上了。"
  • ...養老院120名老人感染新冠肺炎?湖北解封3小時,1735人進入長沙?
    網傳「武漢西馬路養老院120名老人感染新冠肺炎」?謠言!近日,一條「武漢西馬路養老院有120位老人感染新冠肺炎」的視頻在網絡流傳,引發廣泛關注。記者25日從武漢市江岸區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獲悉,經核查,這一傳聞並不屬實。視頻畫面中,多輛救護車停在馬路邊,工作人員正在轉運病人。
  • 39歲程式設計師住進養老院,「朝6晚9,吃得好睡得好」
    39歲程式設計師住進養老院,「朝6晚9,吃得好睡得好」 2021-01-16 2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浦東明天華城午夜解封,居民揮舞雙手走出小區……難忘的14...
    在村裡的每個深夜,杜春華和志願者們一起打地鋪睡在村裡主樓的宴會廳裡,「墊了兩床棉被,還是覺得太硬」。每到這時,他就會想起家裡的床鋪和妻子做的飯菜。然而當新生小區被列為中風險地區後,杜春華再次申請加入小區防疫工作。「這裡是我的家,我義不容辭。」夜深了,周浦鎮明天華城的許多居民家中仍亮著不眠的燈火。這時,一段輕聲的對話在一個小窗前響起。
  • 山東鄒平多小區供暖被「打折」引不滿 居民多次投訴並無明顯改觀
    下午5點左右,山東省鄒平市勝利花園小區的居民賀女士給記者開門時,身上穿著厚厚的棉衣,客廳暖氣片邊上的空調正在制熱。她說,每天早晨5點左右,她都要起床打開空調,否則她80多歲的老父親和幾歲的孫子怕冷。賀女士:溫度達不到。它不是全天供暖,中間給你停了。記者:一天供幾次暖呢?
  • 優化獨居老人「四件套」,普陀這裡織就了一張「有溫度」的關愛網絡→
    待驅散煙霧後發現是,老人在家中驅蟲引起大量煙霧觸發報警。儘管是虛驚一場,如果是老人在家中被燻倒,如果支撐的木凳被火星點燃……後果真是不敢設想。濃煙滾滾原來是老人在家中驅蟲早在2018年,普陀區就在全區範圍內為獨居老人安裝了煙霧、門禁、可燃氣體、活動狀態等傳感裝置(簡稱獨居老人日常管理四件套),一旦老人或家中出現異常情況,可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推送至老人緊急聯繫人或相關政府部門。
  • 封閉小區裡,被這個眼神暖到了!
    封閉小區裡,被這個眼神暖到了!12月19日一大早,有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史的他帶上四樣藥品匆匆上崗。專門負責居民醫療救護的社區工作人員項萌急得不行。社區書記曹仁趕緊安排社區副書記張永鑫聯繫卡口執勤特警,安排車輛。他則和項萌趕到居民家中。患病的老人是一名肺癌患者,居家養病期間身體狀況一直不穩定。曹仁科一邊幫著照料老人,一邊確定醫療救護車回程時間。期間,曹仁科反覆說一句話:「快,再快些,救人等不得!」
  • 7旬老人被送養老院:為何最後孝順的人,往往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可是最終兒媳婦,卻因為老人的生活習慣,與自己不同,拒絕了接收老人到城裡。老房子也賣了,趙大爺也不得不被送進養老院。一個7旬老人,最終的結果竟然是被送到養老院,的確是夠心酸的。本來以為自己接下來的大半輩子,就只能在養老院中度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