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妓李師師,最後歸宿何處?

2021-02-06 丐幫觀潮

① 加入廢品群和朋友圈 

②這四個行業號值得關注

天這些重要消息,你可能錯過了……(190)

李師師原本是汴京城內經營染房的王寅的女兒,三歲時父親把她寄名佛寺,老僧為她摩頂,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認為她很象佛門弟子,因為大家管佛門弟子叫「師」,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師師。過了一年,父親因罪死在獄中。她又鄰居撫養長大,漸漸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膚白皙,被經營妓院為業的李媼將她收養,教她琴棋書畫、歌舞侍人。一時間李師師成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孫競相爭奪的對象。最後連宋徽宗也聞其名而想一親芳澤。高俅、楊戩自然慫恿宋徽宗,並信誓旦旦地保證不會走漏消息。

一見到李師師,宋徽宗就覺得這些年簡直是白活了。李師師不卑不亢、溫婉靈秀的氣質使宋徽宗如在夢中。李師師與高俅早就相識,見位高權重的高大人竟然對這位陌生的客人畢恭畢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確定這也是得罪不得的達官顯貴,於是殷勤侍奉。

第二天天還沒亮,宋徽宗急忙穿好衣服,與高俅楊戩趕回去上朝。從此宋徽宗對後宮佳麗視若無睹,隔三差五就以體察民情為由,出宮來李師師這裡尋歡作樂,有時還叫著大學士王黼同去。李師師漸漸也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萬歲爺駕臨,怎敢不百般奉承!如今的李師師可非往日可比,身份雖然仍是名妓,卻也「名花有主」,有權勢的王公貴族也只能望「師」興嘆。

  可是偏有武功員外郎賈奕以前與李師師交情深厚,一日偶遇李師師,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後不免醋意大發,寫了一首諷刺宋徽宗的詞:閒步小樓前,見個佳人貌似仙;暗想聖情琿似夢,追歡執手,蘭房恣意,一夜說盟言。滿掬沉檀噴瑞煙,報導早朝歸去晚迴鑾,留下鮫綃當宿錢。宋徽宗聽說後大怒,差點殺了他,最後還是貶到瓊州做了個參軍。

  

其實在所有的客人中,李師師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彥。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彥趁著這個空兒前來看望李師師。二人正在敘闊之際,忽報聖駕前來,周邦彥躲避不及,藏在床下。宋徽宗送給李師師一個新鮮的橙子,聊了一會兒就要回宮,李師師假意挽留道:「現已三更,馬滑霜濃,龍體要緊。」而宋徽宗正因為身體沒全好,才不敢留宿,急急走了。

周邦彥酸溜溜地添了一首詞: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幃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箏。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豈知宋徽宗痊癒後來李師師這裡宴飲,李師師一時忘情把這首詞唱了出來。宋徽宗問是誰做的,李師師隨口說出是周邦彥,話一出口就後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彥也一定在屋內。臉色驟變,過了幾天找藉口把周邦彥貶出汴京。

李師師為其送行,並將他譜的一首《蘭陵王》唱給宋徽宗聽:柳蔭直,煙裡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讖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桑條過千尺,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映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悽側。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記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宋徽宗玩物喪志,對邊境上的危機滿不在乎,終於在靖康之難成了俘虜。金軍本想連李師師一起俘虜,但沒有成功。宋朝南渡後,李師師的下落不明,有人說她捐出家產抗金,自己遁入空門。有人說她被金軍掠走,吞金自殺。也有人說她隨便嫁了個商人,後來在錢塘江淹死了。

熱文奉獻 (可點開下面連結查看)

秦城監獄最神秘犯人,一個監區只關他一人,還派一個排看守!

 爆款神書:首 席 御 醫 

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敲響警鐘)

大領導答非所問,眾記者一臉懵逼

中央赴湖北指導組:刻不容緩依法採取果斷措施

李醫生,央視改口了!

注意!這些地方嚴禁3月1日前開工!

悲!大哥過年去弟弟妹妹家 ,三家人全感染

天這些重要消息,你可能錯過了……(190)

(內容綜合自文史天下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以示對作者辛勤工作之尊重。公務聯繫小編請戳右邊:溫馨提醒 )

相關焦點

  • 北宋名妓李師師最後歸宿何處?
    老僧人認為她很象佛門弟子,因為大家管佛門弟子叫「師」,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師師。過了一年,父親因罪死在獄中。她又鄰居撫養長大,漸漸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膚白皙,被經營妓院為業的李媼將她收養,教她琴棋書畫、歌舞侍人。一時間李師師成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孫競相爭奪的對象。最後連宋徽宗也聞其名而想一親芳澤。高俅、楊戩自然慫恿宋徽宗,並信誓旦旦地保證不會走漏消息。
  • 開封這座樓因李師師出名,被譽為「北宋第一會所」,夜色下富麗堂皇
    千年之前,在古城開封宋都御街的最北端有一座古樓,它是北宋東京72家酒樓正店之首,是北宋少年的終極夢想,是風流皇帝宋徽宗趙佶和名妓李師師幽會的地方。中樓上有李師師琴房、書齋等,淡雅幽靜。白天的樊樓灰瓦青磚,雕梁畫棟。到了夜晚,燈光亮起,在黑色夜幕的襯託下,便又平添了許多金碧輝煌的氣勢。
  • 開封北宋人氣最旺的名樓,因李師師出名,門票5元,卻很少開放
    千年之前,在古城開封宋都御街的最北端有一座古樓,它是北宋東京72家酒樓正店之首,是北宋少年的終極夢想,是風流皇帝宋徽宗趙佶和名妓李師師幽會的地方。我國著名小說《水滸傳》對此樓也多有描寫。中樓上有李師師琴房、書齋等,淡雅幽靜。白天的樊樓灰瓦青磚,雕梁畫棟。到了夜晚,燈光亮起,在黑色夜幕的襯託下,便又平添了許多金碧輝煌的氣勢。彼時,作為都城的地標之一,樊樓的建築規模相當龐大,內外裝修接近奢華。這裡不僅有歌舞美酒,還有出沒於其中的藝伎。她們明豔動人,風情萬種,「望之宛若神仙」,而且能歌善舞,多才多藝。
  • 一代名妓李師師的自述
    回家休息去,給的理由是,因為左腳先邁進太樂府。再後來,徽宗看到師師時,師師表示,我和周邦彥是真愛!但是,為了皇帝你能開心。我離開了他投奔向了你。日日與你歡好,沒想到,你還是衝他下手了。徽宗心想:得,合著我才是那個小三。於是赦免了周邦彥的罪名,還加封大晟樂正。1125年,徽宗禪讓,專心侍奉道教。不久,金兵大舉入侵,宋軍節節敗退。
  • 李師師:我不想做名妓,只想做一個普通人
    公元1090年,一名女嬰出生於北宋東京,她的父親是經營染房的商人李寅。此時的北宋雖然有金人時常侵犯邊境,但東京一片歌舞昇平,皇帝和大臣們認為邊患只是微末小疾,無需掛懷,皇帝照樣醉心於書法,大臣們慣例欣賞歌舞。
  • 宋徽宗幽會名妓李師師,周邦彥恰巧撞見,寫下一闋《少年遊》,豔而不俗
    而最轟動的一樁風流軼事,則與宋徽宗趙佶和詞臣周邦彥有關。北宋末年有名妓李師師,色藝雙絕,引得文人才子為她傾心不已。晏幾道還專門為她寫下了一首《生查子》:李師師名氣之大,就連深居宮中的宋徽宗都對她有所耳聞,很想見一見她。在美色的誘惑下,宋徽宗終是連祖宗家法都顧不上了,扮作一個商人,到了李師師所在的紅樓裡。有一天,李師師得知徽宗患了感冒,料想不會再來了,就單獨約了周邦彥。
  • 歷史上有兩個李師師,前者是半老徐娘,後者才是民間名伎
    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 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絳綃籠雪,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倖如何消得?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 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消息。 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 離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
  • 李師師是周邦彥的紅顏知己?真實的周邦彥敢與皇帝爭風吃醋嗎?
    一個是北宋的青樓名妓,能歌善舞,深諳詩詞。看似風牛馬不相及的兩個人物卻在民間傳說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更是被多部野史、小說所記載。他們兩個的愛情故事是真實的嗎?在野史中周邦彥甚至於宋徽宗爭風吃醋,在李師師住處作了一首詩表達了對宋徽宗的嫉妒,以致於被貶出京城。
  • 李師師有何過人之處?為何可得眾多名流傾慕?
    北宋是我國封建歷史上經濟最為繁榮的朝代,在這個時期,國家的經濟文化得到空前發展,百姓生活安定而和諧。
  • 扈三娘PK李師師,水滸中兩大「女強人」,二人誰活得更幸福?
    仔細分析扈三娘和李師師,可發現兩人身上有不少共同點,比如她們都很漂亮,都很有能力,李師師能拴住宋徽宗的心,這就是能力,但這兩位女子都有不幸,她們都無法擺脫命運的枷鎖,扈三娘被迫嫁給王英,她心裡並不樂意,但卻無可奈何,李師師自然也不願當妓女,但她又能去哪呢?那麼扈三娘和李師師兩人,她們的生活誰更幸福呢?
  • 北宋末年,名動京城的女人李師師一因色藝雙絕被眾多男人爭搶,葬送...
    北宋末年,有個名動京城的女人李師師,曾拔動宋徽宗趙佶的心弦,將趙佶內心的一池春水攪著頻起波瀾。李師師的職業是青樓歌姬,能得到皇帝如此寵幸,可以說是青樓從職業者的楷模。
  • 樊樓,北宋時的皇家一號
    現在的樊樓,位於開封的宋都御街北端,碉樓畫木皆考究,但卻再無北宋時人來人往,一派熱鬧繁華景象,它靜立在開封的街頭,像無言的老者,讓你想要聽它講那段千年前的過往。作為北宋最大的娛樂中心,樊樓在當時身負盛名。宋人好酒,當年北宋都城的酒肆林立,此種景象在清明上河圖中也可見一斑,《東京夢華錄》曾言:「在京正店七十二戶,此外不能遍數,其餘皆謂之腳店。」
  • 宋徽宗對李師師轟轟烈烈的愛,還挖洞約會
    李師師為何稱為名妓當然這個出家不是真正的出家而是是名義上的,一般都是在寺廟裡掛名待上一段時間,就可以接回家繼續來撫養。李師師的父親送他到佛寺,當時佛寺的老和尚認為這個小女孩很有慧根,很像佛門弟子。在當時,人們管佛門的弟子叫師。李想,李琰就給這個女兒取名為師師。
  • 深受宋徽宗寵愛的名妓李師師,在徽宗被擄後,下落成千古之謎?
    當張迪了解到李師師的情況後,急忙回宮向宋徽宗稟報,說李師師姿色的美妙,技藝的高超,是天下少有的。說得宋徽宗心花怒放,魂不守舍,恨不得立刻見到李師師。第二天,宋徽宗就叫張迪從皇家府庫中取出紫茸(珍貴細毛皮)二匹、霞毲(高貴棉布)十二丈,瑟瑟珠(碧玉珠)兩顆、銀子四百八十兩送給李媽媽,假說是「有個大商人趙乙想到她的住所來會李師師」。
  • 李師師身邊名流無數,為何偏偏愛燕青?3大優點,可不是人人都有
    水滸傳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男人戲,書中幾乎很少有感情戲的描寫,而李師師和燕青的愛情故事為水滸傳增色不少。燕青上梁山其實是為了跟隨盧俊義,他的功夫很不錯,而且善於射箭,最為關鍵的是燕青生的一副好相貌,最後連李師師都十分傾慕。其實燕青不上梁山,自己生活也是可以的,他的外號也叫做浪子燕青,不過上了梁山之後最大的收穫應該就是認識了李師師,二人收穫了愛情。
  • 《水滸傳》|潘金蓮和李師師,不同的結局其實暗含成功三步驟
    水滸傳裡有這樣兩個女人非常的有意思,她們一個是出了名的「蕩婦」,一個是出了名的「名妓」。看到這,您可能知道我想說的是誰了。是的,那就是良家出身的潘金蓮和青樓打底的李師師。對於這兩個女人的評價一直以來也是兩極分化的厲害,良家婦女潘金蓮成了「蕩婦」的代言人,青樓女子李師師則成一代名妓被人傳頌。
  • 古代名妓的三六九等和飢餓營銷
    唐詩宋詞明清小說,花街柳巷常常是文學的主題;從李師師到陳圓圓再到小鳳仙,煙花女子們也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影響著歷史。不論你接受與否,中國歷史裡始終繞不過這個主題。三千年風花雪月的歷史,很難一言以蔽之,我們不妨選擇晚清時期作為一個斷面,管窺一下勾欄瓦肆中的生活。
  • 史上有三位「飛將軍」,其中有一位是名妓,卻絲毫不辱此稱謂!
    無論李廣還是衛青都說的過去,但本文要說的並不是這兩位名將,而是北宋末年色藝雙絕的名妓李師師。
  • 歷史上真實的李師師是怎樣的?金人入侵後,她最終有何結局?
    我國古代有不少美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四大美女,即貂蟬、西施、王昭君和楊玉環,但是除了這四位以外,還有許多以美貌出名的女性,比如李師師就是如此,她是宋代十分受歡迎的名妓,是花魁的地位,普通人想見她都需要排號,不僅是皇帝為她著迷,有名的文人也因她而輾轉反側。
  • 李師師到底是怎麼死的?一代絕色風塵就此煙消雲散,不禁令人惋惜
    其實,說起宋朝名妓李師師,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很多的影視作品,也都是以她的故事為主要內容,加以創作和演義,特別是她與宋徽宗之間的感情糾葛,更是流傳甚廣。宋徽宗有一個綽號,叫做「青樓皇帝」,足見其風流成性。他喜好美色,對於京城的風月場所更是了如指掌,更是那裡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