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歷史上有兩個李師師,前者是半老徐娘,後者才是民間名伎
文/空靈
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網際網路,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來源我們定會標記,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我們會認真解決!
原創聲明/不易君子為文史地理愛好者原創投稿徵文平臺,文章原創性均通過作者保證與原創工具檢測,若您發現作者文章有抄襲、洗稿等嫌疑,請將線索發送至後臺,我們會嚴肅處理!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 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絳綃籠雪,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倖如何消得?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 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消息。 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 離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
這首詞是北宋時期農民起義首領也是四大名著《水滸傳》中的主角宋江所寫,據說,是寫給當時的名妓李師師的。
提起李師師,大家一定會想到一個沉魚落雁的美人,她歌聲優美,琴技精湛,舞姿動人,甚至與當時的皇帝宋徽宗趙佶還發生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雖然歷史上對這個女子沒有過多的記載,她多數出現在民間的話本子和野史中,但是,也不妨礙我們去了解一下她如傳奇一般的身世和故事。
李師師這個人物在歷史上頗有爭議,曾有學者認為,歷史上並非只有一個李師師,而是有兩個李師師。
01先來說說第一個李師師
第一個李師師出生在公元1062年,是染坊老闆王寅的女兒,李師師從小生得一副好嗓子,歌聲優美,歷史上說她「人風流,歌婉轉」,十五歲時就贏得了不少達官貴人,文人墨客的青睞,據說,當時歷史上和她有過來往的詞人有張先,晏幾道,秦觀,周邦彥甚至包括了宋徽宗。
正因如此,故而才流傳出了她和宋徽宗的緋聞。當時,民間傳出她和周邦彥,宋徽宗三人的三角戀緋聞,可這緋聞是否屬實?又有多少人去想過呢?
首先,看這位李師師的出生時間,她出生在公元1062年,而宋徽宗的出生年份是公元1082年,李師師比宋徽宗大了足足22歲,試想,哪個年少風流的皇帝會對一個 比自己大22歲的女子痴情到從此君王不早朝的程度?
並沒有這種例子吧?除了朱見深對萬貴妃,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例子,有人說朱見深其實是有戀母情結的,所以才喜歡比他大19歲的萬貴妃。
再來看周邦彥的年齡,周邦彥出生在公元1056年,比李師師年長6歲,關於他和李師師的戀情,比和宋徽宗的戀情更靠譜一些,畢竟,後者年齡有些說不過去。
周邦彥之前寫過一首《少年遊》的詞,詞是這樣寫的: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很多人認為這首詞是周邦彥來找李師師的時候,恰巧碰到了宋徽宗也來找李師師,於是,他慌忙之中,躲到了李師師的床下,躲避宋徽宗,而宋徽宗和李師師共度良宵, 共講情話的事被床下的周邦彥如數聽去。
但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也許這只不過是民間演繹出來的故事,寫詞的人是周邦彥,詞中寫的是李師師,在當時那個男尊女卑的社會中,周邦彥會把這種事情寫下來嗎?
而且還是和皇帝搶女人,我想,是個人都不會這樣幹的。所以,詞中李師師低聲問的人只可能是周邦彥自己,不大可能是宋徽宗。
由此可見,周邦彥和李師師的戀情可能屬實,而宋徽宗和李師師的戀情純屬後人杜撰,就算宋徽宗再喜歡美人,也絕不可能喜歡上已經徐娘半老的李師師。
02第二個李師師出生於公元1090年
《墨漫錄》記載:政和間,李師師,崔念奴二伎,名著一時。
可見當時,這位名叫李師師的姑娘紅極一時,與她一同紅的還有那位叫崔念奴的姑娘。關於為何後人只知李師師,而不知崔念奴,想必是上一個李師師名氣太大,而這個李師師剛好叫了同樣的名字,所以很多人可能誤把兩個李師師當成一個人了。
所以,和宋徽宗有戀情的李師師很有可能是這第二個李師師,而民間的文人墨客寫了不少話本子,為了讓故事生動有趣,變得更加精彩,因此,就把他們寫在了同一時期,碰到了同樣的人,甚至在四大名著的《水滸傳》中,有很多人還在猜測,李師師除了和宋徽宗,周邦彥有過戀情,會不會還和宋江,燕青也有關係?
更多的人,還是希望她和燕青在一起,畢竟,才子佳人,郎才女貌,這是每個人潛意識裡覺得最符合完美結局的劇情。
但是,小說畢竟是小說,不可能拿來與歷史相提並論,不要說燕青,就是宋徽宗和周邦彥二人因為李師師反目成仇的事也未必是真,兩人遇到的李師師根本就不是一個人,不過是被民間的小說家以訛傳訛,後人想當然的也就覺得李師師是個絕代佳人。
不管是比她小的還是比她年長的都為她痴迷不已,有的人甚至都沒有考究過這三個人的年齡,聽風就是雨,一廂情願的把他們三個安排在了一起,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三角戀。
李師師的確是個絕代佳人,但並非人人愛慕,第一個李師師被許多文人墨客所傾慕,最喜歡她的應該莫過於周邦彥,痴迷她美貌和才華的當然還有前面提到過的秦觀,張先等等。
而宋徽宗喜歡的是她之後的另一個李師師,二者之間沒有任何關係,我想,不管是哪個李師師,一定都有她的過人之處,不然,何以吸引滿城的男子前去圍觀,更何況是高高在上,九五之尊的皇帝呢?
03李師師之死
關於李師師的死因,歷史上也都說法不一,關於她的記載也很少,大部分出自話本小說。
第一個李師師死因有人說金人攻入京城後,她無處可逃,自盡在青樓之中,也有人說,她攜帶了大量客人給的金銀財寶(包括宋徽宗賞賜的),嫁給一個商人做了他的小妾。
第二個李師師的死因更是撲朔迷離,民間野史中只說宋徽宗被金人俘虜後,她最終抑鬱而終,其他地方再難找到記載。
不管是哪個李師師,她們在歷史上只是曇花一現的存在,當繁華落幕,國破家亡,沒有人會在意一個名妓的生死,更沒有人會在意她的下落,更何況,歷史本來就是男人的舞臺,女人只是他們的陪襯而已。
儘管有關她們的記載並不多,但李師師頻頻出現在明清的小說話本中,文人墨客們給予了她新的故事,正是多了這一份殘缺不全,李師師才會在話本小說中活的驚心動魄,她後來的故事也任憑小說家們想像,賦予了她一段又一段的傳奇,在今讀來,依舊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