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師是周邦彥的紅顏知己?真實的周邦彥敢與皇帝爭風吃醋嗎?

2020-12-12 古今史話

一個是宋詞「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被《四庫全書》評為「詞家之冠」的天才文人。一個是北宋的青樓名妓,能歌善舞,深諳詩詞。看似風牛馬不相及的兩個人物卻在民間傳說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更是被多部野史、小說所記載。

他們兩個的愛情故事是真實的嗎?在野史中周邦彥甚至於宋徽宗爭風吃醋,在李師師住處作了一首詩表達了對宋徽宗的嫉妒,以致於被貶出京城。這樣的記載被各種野史小說、記載,牽扯到風流士子與多情皇帝之前的感情糾纏更是吃瓜群眾們所津津樂道的八卦。

新水滸中的李師師

這些道聽途說的故事如果僅僅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倒也未嘗不可。但如果當做正史給後人普及,就未免有些不妥了,因為歷史上是否發生過這件事情還未曾可知呢!

一、傳聞中周邦彥與李師師的愛情故事

傳聞中周邦彥才華橫溢,在東京很快與青樓名妓李師師成為了紅顏知己。有天周邦彥正與李師師幽會,結果宋徽宗突然來訪。情急之下,周邦彥躲在床底,一直到宋徽宗離去才敢出來。內心嫉妒而又僥倖的周邦彥便作了首《少年遊·並刀如水》,詞中既寫了約會中的兩人之間的甜蜜互動,又寫出了自己內心的幽怨,並對李師師用霜濃馬滑勸走宋徽宗的機智表示了誇讚。

周邦彥

誰知道沒過多久,李師師就在與宋徽宗聊天時不小心洩漏了這首詞。宋徽宗馬上就知道了自己當天晚上的到來被人知道得清清楚楚的,連細節都刻畫入微。這還得了?追問之下,得知這首詞是周邦彥所寫。一氣之下,宋徽宗將周邦彥貶出了京城。

李師師既後悔又傷心,在周邦彥離京的當天撇下在閨房中等待她的宋徽宗,毅然去為周邦彥送行。李師師回來後,宋徽宗問起周邦彥是否又作了詞?李師師就唱出了周邦彥所作的《蘭陵王·柳》,宋徽宗為周邦彥的才華所欽佩,便赦免了他。

這個版本的故事廣為流出,不過其真實性難以考究。但是從歷史軌跡和對這兩首詞的深入解讀上來看,這兩首詞都不能作為周邦彥與歷史有過交往的證明。

二、李師師在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

李師師雖然在現在看來非常有名,但在正史中並沒有關於她的記載。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關於她的故事,一個來源於野史和《李師師外傳》等筆記小說,一個是來源於《水滸傳》中她與浪子燕青之間的情感。

不過根據當時的一些文人的作品記載,李師師應該是確有其人的。當時蘇軾的好友、同為著名詞人的張先曾專門為李師師創作過一個詞牌名《師師令》,張先的生卒年為990年到1078年。生於1049年的晏幾道也曾作《生查子》和《一叢花》讚頌李師師的美色。此外據一些資料記載,生卒年為1049年至1100年的秦觀也曾與李師師密切交往。

晏幾道雕像

至於周邦彥,《大宋宣和遺事》和南宋的《耆舊續聞》都有記載過周邦彥曾為李師師作過詞。周邦彥生於1056年,死於1121年。如果這幾人都和李師師交往過,那麼李師師的出生年份應該不會晚於1065年。

宋徽宗生於1082年,1100年稱帝,1125年禪位給宋欽宗趙桓,死於1135年。而據《李師師外傳》記載宋徽宗與李師師相識時間為1109年,那麼如果所有記載都正確的話,此時的宋徽宗不足三十,李師師已經四十多歲的年齡了,自然不可能被宋徽宗如此愛慕。

這種情況下,要麼張先、秦觀等人所結識的李師師並非與宋徽宗交往的李師師,要麼關於李師師的故事有太多後人杜撰的情節。

三、歷史上的周邦彥幾乎沒有與宋徽宗當情敵的可能

關於古代歷史的記載,史書尚且有諸多的遺漏、虛假之處,更別提文學、小說中的記載了。先來看看如果李師師生於1060年至1065年之間,這個時間段出生的李師師在時間上是有可能被張先誇讚,與秦觀、晏幾道等人密切交往的。交往的時間應該在1075年至1090年之間,不過根據資料記載,張先晚年常來往於杭州和吳興之間,與蘇軾等好友登山交遊、吟唱往還。而李師師則一直是汴京城內的青樓名妓,因此張先的《師師令》仍舊有待考究。

李師師

晏幾道於1082年在潁昌任職(今許昌),1084年便去往南方,並沒有在開封城停留的記載。秦觀與1085年考中進士,任職秘書省,在汴京期間倒有可能與李師師結識,不過並沒有關於李師師的作品留下。傳說中的這幾人與李師師交往過的事情並沒有太多的證據支撐,即便所記載屬實,那麼周邦彥所結識的也只能是這個李師師,而非與宋徽宗認識的李師師。

如果記載為杜撰,真實的李師師生在1090年左右,與宋徽宗相識在二八年華。但此時的周邦彥已經年近六十歲的高齡了,更是不太可能與李師師結為知己。歷史上周邦彥的《少年遊·並刀如水》更有可能是在年少時所作,記載的是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濃情蜜語,而非自己在李師師床底吃醋是的詞作。

周邦彥的《蘭陵王·柳》也並非在李師師為他送別時所作,其中描繪的景色明顯是在離京的船上所看到的。因此綜合起來看,一種可能是周邦彥所認識的李師師和宋徽宗認識的並非一人,兩個李師師相差三十歲左右。另一種可能則是李師師並沒有與周邦彥有太多交集,最多只是見過幾面而已,不過這個李師師與宋徽宗是有可能交往過的。

小結:應把文學、傳說、歷史分開對待,不應混淆

文學記載中周邦彥與李師師的愛情故事是悽美的,也值得更多的人去了解。不過不應該把歷史和傳說故事混淆,只有正視歷史和文學的區別,才能對古代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其實文學和歷史分開也並不會降低古人、古事的影響。正如《三國演義》和真正的三國歷史一樣,已經不會有人把《三國演義》當做真實的三國歷史了,但並不能以此否認《三國演義》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它反而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加深對歷史的理解,對歷史人物的了解。

相關焦點

  • 敢與皇帝爭情人的周邦彥,寫首妙詞,居然因禍得福
    年輕時候的周邦彥也常常出入秦樓楚館,與一些歌伎交好。加上周邦彥又生得美貌倜儻,才華橫溢自然吸引了眾多的追求者,當時著名的花魁李師師就與他來往非常密切。當時,皇帝宋徽宗也欽慕李師師,經常微服前來與她約會。一日,徽宗突然身體不適,李師師以為他不會來赴約了,就另約了周邦彥來家中幽會。
  • 宋徽宗對李師師轟轟烈烈的愛,還挖洞約會
    宋徽宗和李師師妓院相遇宋徽宗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書畫家,雖然說他很有才華,也很會書畫,但他可以說是斯文禽獸,做了皇帝之後啊,整日是不理朝政,沉迷於聲色犬馬的奢侈生活。宋徽宗的身邊,有一個大臣叫做高俅為了迎合宋徽宗,也幫著宋徽宗尋花問柳。
  • 宋徽宗趙佶與赫赫有名的臣子周邦彥,為一個妓女成為「情敵」
    不知什麼時候,李師師的閨房中也經常處出現周邦彥的身影。不過,他得知皇帝經常會來,所以只能暗地裡趁皇帝沒在的時候,才悄悄跟李師師親熱一番。於是,很明顯,此時的李師師與宋徽宗屬於包養與被包養的關係,她與周邦彥則屬於偷情行為了。周邦彥是不可逃避地成為了第三者,一個偷情者。
  • 她是文人墨客的紅顏知己,宋徽宗也曾拜倒在她裙下,她是誰?
    李蘊以娼為業,她找來老師,以未來青樓頭牌的標準教導李師師,而李師師也非常聰明,琴棋書畫一學就會,樣樣精通。長大後,李師師出落得亭亭玉立、風情萬種,再加上她擅長歌舞,深諳詩詞,成了京城聞名遐邇的頭牌名妓,無數文人墨客、達官貴人爭相光臨,以一親師師芳澤為榮!北宋著名詞人張先、晏幾道、秦觀、周邦彥等,都和李師師有過交集。特別是周邦彥,他和李師師關係非常密切。
  • 宋徽宗幽會名妓李師師,周邦彥恰巧撞見,寫下一闋《少年遊》,豔而不俗
    而最轟動的一樁風流軼事,則與宋徽宗趙佶和詞臣周邦彥有關。北宋末年有名妓李師師,色藝雙絕,引得文人才子為她傾心不已。晏幾道還專門為她寫下了一首《生查子》:李師師名氣之大,就連深居宮中的宋徽宗都對她有所耳聞,很想見一見她。在美色的誘惑下,宋徽宗終是連祖宗家法都顧不上了,扮作一個商人,到了李師師所在的紅樓裡。有一天,李師師得知徽宗患了感冒,料想不會再來了,就單獨約了周邦彥。
  • 周邦彥床下填《少年遊》,李師師幫忙,官運遠勝劉郎二題桃花
    宋代周邦彥就要幸運得多了,人家被堵在床下,居然填出了好詞《少年遊》,雖遭宋徽宗貶罰,然而《蘭陵王》卻改變了命運,當然有李師師周旋,復而升官。這兩位詩詞大家的官場運氣,真是天壤之別,令人哭笑不得。劉郎二題桃花,大家都很同情劉禹錫的遭遇。這位不走運的倒黴蛋,實在是大白天裡處於惡鬼包圍之中,但他前後近二十年詩風依然堅挺,人格魅力不減,內心裡決不向小人惡鬼低頭。
  • 周邦彥:談戀愛就像一首《少年遊》
    畢竟周邦彥是撩妹高手高高手,除了寫了讓大家背誦的詩歌,也寫下了撩妹的訣竅。不要急,不要急,我們接下來再簡單地介紹一下周邦彥。周邦彥是錢塘人,就是那個錢塘自古繁華的錢塘。年輕的時候,那是風流倜儻,文採出眾,而且他就喜歡流連於舞榭歌臺。
  • 周邦彥《蘭陵王》沉思前事,似夢裡
    周邦彥《蘭陵王》朋友你好,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賞析的,是北宋詞人周邦彥的《蘭陵王》。
  • 【名家解讀】【北宋】周邦彥《蘭陵王》
    一個是當朝皇帝宋徽宗,另外一個是流行歌壇的天后李師師。那我不妨先來八卦第二個原因,也跟風來講一下這個著名的緋聞,傳說周邦彥來到汴京以後和汴京的天后級歌手李師師過從非常親密,他為李師師量身打造過不少的流行歌曲,兩個人配合十分默契。不過呢,李師師實在是太有名了,有名到連宋徽宗都忍不住要經常微服私訪,到李師師家裡來聽她唱歌。
  • 精雕細琢的周邦彥:一個在北宋詞壇被推為巨擘的詞家正宗
    這一幅幅畫卷裡,宋朝的書生也都是青衫揮毫,唇紅齒白,風流飄逸,溫潤如玉,其中讓人不能忽視的當有周邦彥的姓名,畢竟連色藝雙絕的李師師也對其青睞有加,可見其魅力之大了。周邦彥生於宋仁宗嘉祐三年(1057年),這個時間算是北宋末年了,但幸運的是他雖生逢末世,但國家破滅的慘變發生在其身後。
  • 周邦彥的這首詞,寫得豔而不俗,是不可多得的經典豔詞
    宋代最有名的歌伎,就屬北宋名妓李師師了,她的故事,屢見於野史筆記之中,跟北宋的許多文人都有來往,張先,晏幾道,秦觀,周邦彥這些名留青史的大詞人,都曾寫過詞給李師師,甚至與宋徽宗也有緋聞。南宋張端義《貴耳集》中記載,有一次,宋徽宗趙佶,帶著從雲南進貢來的新鮮橙子來密會李師師,恰巧詞人周邦彥也在李師師這裡,周邦彥得知皇帝來了,驚恐不已,只得躲在床下。
  • 周邦彥很「汙」的一首詞,雖為雅詞實則曖昧,最後4句意味深長
    俗詞有柳永,雅詞當然就要說到周邦彥了。許多人可能對周邦彥的詞沒有什麼太深的印象,其實之前我也不太了解他,比諸其他詞的大家,膾炙人口的名篇並不多。後來是讀了幾篇關於周邦彥詞和其本人詞壇地位的文章,才明白為什麼他是北宋詞壇繞不過去的一個人物。詞是要配歌演奏的,只是到如今太多古調失傳,大部分的詞已經唱不出來了。
  • 周邦彥 | 盛世歡歌下的王朝背影
    後世以「新橙」、「錦幄」等意象,穿鑿附會,演繹出一則傳奇:周邦彥夜會李師師,不想正逢宋徽宗。周邦彥只得躲在床下,待徽宗走後,寫下這一闋詞,以為紀念。其實,宋徽宗「夜不歸宿」的宣和年間,周邦彥、李師師皆年逾花甲,哪還有這份風花雪月的情懷!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周邦彥離別家鄉,初入汴京。
  • 李師師到底是怎麼死的?一代絕色風塵就此煙消雲散,不禁令人惋惜
    就這樣一來二去,他與李師師的接觸越來越緊密,最後,宋徽宗乾脆誰也不帶,自己跑去青樓與李師師幽會,且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溫,恩愛無比。宋徽宗之所以喜愛李師師,不僅是因為其容貌美豔,同時,也因為其才藝頗多,能歌善舞,是美貌與才氣並存的多情女子。自此,得到皇帝寵愛的李師師,再也不接待其他客人。當然了,明知道這是皇上的女人,就算是想招待,也得有人敢來才行啊!
  • 歷史上真實的李師師是怎樣的?金人入侵後,她最終有何結局?
    我國古代有不少美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四大美女,即貂蟬、西施、王昭君和楊玉環,但是除了這四位以外,還有許多以美貌出名的女性,比如李師師就是如此,她是宋代十分受歡迎的名妓,是花魁的地位,普通人想見她都需要排號,不僅是皇帝為她著迷,有名的文人也因她而輾轉反側。
  • 北宋名妓李師師最後歸宿何處?
    一見到李師師,宋徽宗就覺得這些年簡直是白活了。李師師不卑不亢、溫婉靈秀的氣質使宋徽宗如在夢中。李師師與高俅早就相識,見位高權重的高大人竟然對這位陌生的客人畢恭畢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確定這也是得罪不得的達官顯貴,於是殷勤侍奉。第二天天還沒亮,宋徽宗急忙穿好衣服,與高俅楊戩趕回去上朝。
  • 李師師有何過人之處?為何可得眾多名流傾慕?
    而在這些從事娼妓行業的人中,有一位妓人非常出挑,她的名字叫做李師師。她雖然是一位妓人,卻受到當朝皇帝的百般寵愛,連周邦彥和秦觀這樣的文學大儒都對其傾慕不已,那麼李師師有何過人之處呢?她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 一首《汴都賦》,朝堂兩遍讀,婉約派詞人周邦彥,仕途其實並不順
    》,獻給宋神宗就這樣,27歲的周邦彥,第一次進入皇帝的視線,宋神宗對這篇《汴都賦》極為欣賞因為《汴都賦》,不僅辭藻華麗,氣勢磅礴,最重要的是其中心思想,是在擁護宋神宗的改革宋神宗正想擴大改革的影響,所以看到這篇《汴都賦》的時候,自然是心花怒放,愛不釋手,甚至於讓大臣李清臣當眾朗讀
  • 歷史上有兩個李師師,前者是半老徐娘,後者才是民間名伎
    當時,民間傳出她和周邦彥,宋徽宗三人的三角戀緋聞,可這緋聞是否屬實?又有多少人去想過呢?首先,看這位李師師的出生時間,她出生在公元1062年,而宋徽宗的出生年份是公元1082年,李師師比宋徽宗大了足足22歲,試想,哪個年少風流的皇帝會對一個 比自己大22歲的女子痴情到從此君王不早朝的程度?並沒有這種例子吧?
  • 北宋名妓李師師,最後歸宿何處?
    一見到李師師,宋徽宗就覺得這些年簡直是白活了。李師師不卑不亢、溫婉靈秀的氣質使宋徽宗如在夢中。李師師與高俅早就相識,見位高權重的高大人竟然對這位陌生的客人畢恭畢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確定這也是得罪不得的達官顯貴,於是殷勤侍奉。第二天天還沒亮,宋徽宗急忙穿好衣服,與高俅楊戩趕回去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