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的這首詞,寫得豔而不俗,是不可多得的經典豔詞

2020-12-26 謝小樓

宋代最有名的歌伎,就屬北宋名妓李師師了,她的故事,屢見於野史筆記之中,跟北宋的許多文人都有來往,張先,晏幾道,秦觀,周邦彥這些名留青史的大詞人,都曾寫過詞給李師師,甚至與宋徽宗也有緋聞。

南宋張端義《貴耳集》中記載,有一次,宋徽宗趙佶,帶著從雲南進貢來的新鮮橙子來密會李師師,恰巧詞人周邦彥也在李師師這裡,周邦彥得知皇帝來了,驚恐不已,只得躲在床下。宋徽宗來後,盡情與李師師調笑嘻戲,一切都被周邦彥聽在耳裡,宋徽宗離去後,周邦彥才從床下爬出來,心中酸楚的他,立即寫下了一首詞:

少年遊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這個故事,在後來的野史筆記中,更是繪聲繪色,使得八百年來深入人心,直到近代鄭文焯王國維考訂史實,力辨其非。據羅忼[kāng]烈的考訂,這首詞寫於周邦彥的少年時期,如果說真是寫給李師師的詞,那麼這個李師師必定與周邦彥年紀相仿,而周邦彥比宋徽宗大二十五歲,想來宋徽宗再怎麼風流,也不可能喜歡上一個大自己二十幾歲的歌伎。

雖然這首詞與宋徽宗李師師並無關係,但這是一首豔詞無疑,而且,這是一首豔詞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下面我們拋棄野史故事,直接欣賞這首豔詞之美。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

並刀:古代并州(今山西太原)以產刀著稱。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歌》:「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松半江水。」

吳鹽:吳地(今江漸)臨海,盛產鹽。李白有詩云:「吳鹽如花皎白雪。」因為新橙含酸,所以點鹽而吃。

開篇三句直入情境,寫得極為精緻。女主人公纖細的手指,拿著如水並刀,劃破新鮮的橙子,點上如雪的吳鹽,遞給情郎。並刀,吳鹽,縴手,新橙,都是極為精緻考究之物,呈現出雅致華美的物態,也暗含著女主人公殷殷深情。

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笙。

錦幄[wò]:錦制的帷幄。亦泛指華美的帳幕。

獸香:獸形香爐中冒出的香菸。

華美的帷幕之中,剛剛變得溫暖,獸形的香爐中,升起嫋嫋香菸,兩個濃情蜜意的情人,相對而坐,調弄笙篁。

這三句寫表面寫室內情景,但個中濃情蜜意,不言而喻。漸漸上升的室溫,象徵著二人越來越濃的情意,縹緲不斷的香菸,象徵著二人纏綿婉轉的情思。最妙的是,寫得豔而不俗,讓人產生無限聯想,回味無窮。

低聲問:向誰行宿?

誰行:誰那裡。一作「誰邊」。

然而,離別的時刻終將來臨,女主人公低聲問道:「你要去哪裡住宿呢?」

「低聲」二字,便道出女主人公黯然神傷的神情。

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直是:只是,就是。

城上報時,已是三更,路上寒霜濃重馬易打滑,街上已經少有人行走,不如不要走了!

「霜濃」與上闋「初溫」形成對照。

下闋寫情郞離去之時,女主人公的深情挽留,她為了留住情人,找了種種客觀條件,一是時己三更不宜夜行,二是馬滑霜濃不便夜行,這背後是女主人公對情郎的深情不舍,更難得的是,她直接說出了「不如休去」四字,既深情又大膽,與一般女子的忸怩作態完全不同。

周邦彥這首詞,寫得清麗婉約,豔而不俗,是古代豔詩豔詞中不可多得的經典,因為太經典,才會被後人演繹出宋徽宗李師師周邦彥三人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宋徽宗幽會名妓李師師,周邦彥恰巧撞見,寫下一闋《少年遊》,豔而不俗
    眼看這種情形下,離開已來不及,周邦彥只好狼狽地藏匿在李師師的床下。宋徽宗特地帶來了一顆新橙,說是江南新上的貢品,要與李師師一同分享。天未亮,徽宗準備離開了,李師師勸道:「剛剛才到三更,馬滑霜濃,不如晚點再走吧。」徽宗走後,周邦彥才從床下鑽了出來,當即便寫下了一闋詞,這便是《少年遊》:上片,詞人從男方的視角著筆,寫女子的熱情待客,表現兩人的情投意合。
  • 清平樂中喜歡寫豔詞的歐陽修,他的詞到底有多豔?弄得狀元都丟了
    那些豔詞也許來源於他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嚮往,也許是被後人冠以他名。豔詞一:痴心的妓女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幹倚處,待得月華生。據考證,這首詞是歐陽修為一妓女所作,雖是豔詞,但是詞中卻未有低俗之語,寫景寫情處處清雅自然,充滿樂趣,引人嚮往。豔詞二:和外甥女的二三事望江南·江南柳江南柳,葉小未成陰。
  • 《清平樂》中歐陽修因好寫豔詞錯過榜首,他到底寫了哪些豔詞
    這首詩寫的是懷念去年元宵佳節,與佳人在黃昏時分約會,互訴衷腸。而今日元宵依舊,佳人已不在的相思、悲傷之情。大概所謂的「豔」,就是體現在這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吧,男女約會的場景在現在看來再正常不過,但在那時,卻是一件有失莊重的事,作為文學大家的歐陽修寫這樣的場景,自然被認為是過於放縱了。
  • 讀「詞中老杜」周邦彥4首詞中的傷感春景
    周邦彥,宋代著名詞人,不光文採出眾,而且又精通音律,至徽宗朝提舉大晟府,在那裡專門譜制此曲,因此他的作品用王國維先生的話說,「詩文無所不工」,「以樂府為第一」,若是拿宋詞來跟唐詩比照的話,蘇軾像李太白;柳永就像白居易;而要找出一位詞中杜甫的話,非周邦彥莫屬。
  • 【名家解讀】【北宋】周邦彥《蘭陵王》
    這是他第三次告別汴京,所以他才會說「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而這一次也是他與京城的永別,因為從此他再也沒有回到過汴京。在這一年,周邦彥63歲。當《蘭陵王》在京城迅速竄紅的時候,其實也正是周邦彥黯然告別京城的時候。這首詞為什麼會迅速竄紅的呢?
  • 這是周邦彥有名的一首詠古詞,將兩首唐詩融入其中,渾然天成
    周邦彥的這首詞則是巧妙地將劉禹錫的《石頭城》與《烏衣巷》融入其中,通過不著痕跡地化用前人詩句表達自己的情感。上片,寫金陵城的地理形勢,開篇就對金陵城極度讚美——「佳麗地」。金陵城是南北朝時期多個政權的都城,然而,昔日的繁盛早就隨著流水遠去,被人們遺忘。
  • 敢與皇帝爭情人的周邦彥,寫首妙詞,居然因禍得福
    年輕時候的周邦彥也常常出入秦樓楚館,與一些歌伎交好。加上周邦彥又生得美貌倜儻,才華橫溢自然吸引了眾多的追求者,當時著名的花魁李師師就與他來往非常密切。當時,皇帝宋徽宗也欽慕李師師,經常微服前來與她約會。一日,徽宗突然身體不適,李師師以為他不會來赴約了,就另約了周邦彥來家中幽會。
  • 宋徽宗趙佶與赫赫有名的臣子周邦彥,為一個妓女成為「情敵」
    聽到門外皇上要來了,周邦彥嚇得屁滾尿流,慌忙中李師師把這個「偷情男」藏到了床底下。宋徽宗來了,而且還從宮中帶來一樣禮物:江南剛進貢的新鮮橙子。於是兩人一邊美美地分享橙子,一邊互相調情。躲在床下的周邦彥自然把一切聽得明明白白。這一晚,周邦彥無意間成了一個暗地裡「聽床」的「狗仔」。
  • 這是歐陽修的一首豔詞,直接讓他身敗名裂,數百年來爭論不休
    最近《清平樂》熱播,每日跟隨電視播放,小佛手賤跑去看後面的預告,不由得為歐陽修捏了一把汗——宋仁宗寵愛的張娘子恨上了歐陽修,並計劃從歐陽修的豔詞上找錯誤,以此來構陷歐陽修。歷史上真實的歐陽修的確栽倒在一首豔詞上。
  • 《絳都春》:吳文英為什麼寫這首詞,詞人是從哪些方面表達思念的
    但怪得當年,夢緣能短!繡屋秦箏,傍海棠偏愛,夜深開宴。舞歇歌沉,花未減、紅顏先變。佇久河橋欲去,斜陽淚滿。」《三姝媚》情辭哀豔,極言相思之苦,所表達的低回纏綿、生死不忘之情催人淚下,其藝術感染力遠非那些描寫幽會歡情的豔詞可比。
  • 詞中之帝李煜,這首詞頗具爭議,是相思之苦,或是不雅之豔詞?
    而李煜在早期的一首《長相思·雲一緺》可以讓大家解讀他的絕美之詞,有著欲言又止的相思之感,這首詩是可以通過兩種不同的角度去解讀的。第一個角度理解這首詞從詞牌來看是寫相思的,但是詞牌並不是概括整首詩,因此不一定是寫相思的。
  • 李師師是周邦彥的紅顏知己?真實的周邦彥敢與皇帝爭風吃醋嗎?
    但如果當做正史給後人普及,就未免有些不妥了,因為歷史上是否發生過這件事情還未曾可知呢!一、傳聞中周邦彥與李師師的愛情故事傳聞中周邦彥才華橫溢,在東京很快與青樓名妓李師師成為了紅顏知己。有天周邦彥正與李師師幽會,結果宋徽宗突然來訪。情急之下,周邦彥躲在床底,一直到宋徽宗離去才敢出來。
  • 周邦彥很「汙」的一首詞,雖為雅詞實則曖昧,最後4句意味深長
    原本是「聽」的詞變成了讀的,像周邦彥這種極端注重音樂美的作者影響力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削弱。【臨其詩境】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周邦彥的代表作,賞一賞他對語句的安排和意境的營造究竟造詣有多麼高深。據說這首詞背後還有一個比較香豔也比較心酸的小故事,先講給大家聽聽。周邦彥有一段時間住在京城,與當時的名妓李師師相好,這一對郎才女貌,正是小說中最愛寫的才子配佳人橋段。
  • 周邦彥《蘭陵王》沉思前事,似夢裡
    武士們共同以歌謠慶祝,而這首慶祝曲,就叫作《蘭陵王入陣曲》。唐代教坊曲《蘭陵王》或為其遺韻,宋人依據舊曲又譜制了新聲,最先為秦觀所使用。周邦彥的這首《蘭陵王》,格律極嚴,是宋詞的典範之作,在當時十分盛行,西樓南瓦皆歌之,也叫「渭城三疊」。 周邦彥是北宋末期的著名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是今浙江杭州人。曾經做過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官職。
  • 一代詞作大家周邦彥的最後一首詞,還成就了一段撲朔迷離的傳說
    宣和三年的一天,周邦彥回到錢塘故裡,這天晚上,他在夢中寫了一首詞,醒來後居然句句不差,記得清清楚楚,於是便將這首詞寫了出來。不久,方臘賊起,攻入周邦彥的住處,他倉皇出逃,可是他發現,在出逃路上所經歷的事情,都是夢中那首詞中早就寫好的,每經過一處,便對應詞中的一兩句話,等方臘賊滅,周邦彥回到家裡,不久便去世了(事見王明清《玉照新志》)。
  • 周邦彥:婉約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作品極富音韻美
    今天,本文用下面這五首周邦彥的詞,來品味一下極富音韻美的詞:《拜星月慢》夜色催更,清塵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檻燈窗,識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水盼蘭情,總平生稀見。這首詞是根據唐教坊曲改編來的。這個詞調最開始就興起於周邦彥,這首詞應是正體,後來也有不少詞人根據這個詞調進行填詞,如南宋吳文英、南宋周密、明末清初尤侗。這首詞是詞人在追憶自己與秋娘的情事。上片寫兩人初見,下片寫分別後獨自一人的寂寞悽清,既表現了詞人對愛情的執著,又表現了相思的痛苦。
  • 蘇東坡最有爭議的兩首豔詞,至今存疑!
    在蘇東坡筆下,詞可以寫閨怨柔情、也可以寫山水田園、還能懷古言志、甚至可以用來調侃戲謔。可謂是真正地將詞發展為一種與詩等身的文體!但即便是蘇東坡也會偶爾寫一些豔詞,譬如下面這兩首《雨中花慢》:雨中花慢其一邃院重簾何處,惹得多情,愁對風光。睡起酒闌花謝,蝶亂蜂忙。今夜何人,吹笙北嶺,待月西廂。空悵望處,一株紅杏,斜倚低牆。
  • 歐陽修寫了大量的豔情詞,與其鴻儒身份並不矛盾
    《舊唐書》中說:「(溫庭筠)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豔之詞……」而溫庭筠又被認為是第一個專門寫文人詞的,因此,《舊唐書》中的這句評價是把溫庭筠視為豔情詞的始作俑者。的確,以溫庭筠為首的「花間派」風靡晚唐五代。到了北宋,依然有很多人很喜歡寫豔詞。
  • 蘇軾的這首詞,把孤獨寫得淋漓盡致,看了讓人心疼!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北宋詞人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便是將這種孤獨感寫得極真切深刻的一首詞。我們都知道蘇軾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這首詞就是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樂觀曠達的蘇軾,雖然能渡過生活的艱苦,但內心深處的孤獨卻是他人難以理解的。
  • 詞家之冠周邦彥最溫柔的一首詞,情入至真,言有盡而意無窮
    周邦彥少年時期個性散漫,但卻喜歡讀書,精通音律,這無疑為其後來的詩詞寫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他創作了很多新調,其作品多寫閨情、羈旅,勝在格律的嚴謹、語言的清新雅麗,在其後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譽為是格律派詞人的「正宗」,甚至有「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的稱呼,其詞作對後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