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亞地區地處亞歐非三大洲交通要衝,又因盛產油氣資源,自二戰結束後,便成為了地球新晉「火藥桶」,成為了世界大國們角力的場所,長期動蕩不安。
縱觀二戰後爆發的戰爭,大多發生在西亞地區,從1948年開始,第一次中東戰爭打響,到第二三四次中東戰爭,蘇聯版阿富汗戰爭,兩伊戰爭,海灣戰爭,美國版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等,再到現在的納卡衝突,西亞地區從未平靜。從這一點也能看出,西亞地區的各種矛盾之多。
這裡的矛盾主要體現為領土爭端,以及文化的衝突。打開西亞地圖,可以看到有兩個國家與西亞的文化格格不入,它們地處西亞,就好像西亞的兩座孤島,與所有鄰國的文化都不相同,而且長期遭遇孤立和敵視。這兩個國家一個是亞美尼亞,另一個就是以色列。
其中亞美尼亞信仰基督教,和歐洲國家的文化更為接近,以色列信仰猶太教,也和周邊國家完全不同,如果不了解兩國歷史,很容易懷疑這兩個國家是外來的。但事實上,亞美尼亞和以色列都是西亞本地人,其中亞美尼亞在西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以色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年。
所以基本可以說,兩國都是西亞土著,只不過西亞地區地理位置太過重要,歷史上就是大國角力之地,而亞美尼亞和以色列和周邊文化不同,因此在歷史上備受打擊。最終猶太人受不住這種打擊,便離開了西亞,開始流亡歐洲一千多年,直到二戰後,在大國的支持下,才得以重新在西亞復國。
而亞美尼亞人卻一直堅持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即使被滅國,被阿拉伯人強迫改信伊斯蘭教,他們也沒有放棄祖輩的土地和信仰,直到現在,亞美尼亞和以色列也依然是西亞比較另類的國家,可以說是西亞異類。
他們也因此和周邊國家有著很多的隔閡,遭遇了長期的孤立和敵視。首先,以色列自復國以來,和阿拉伯國家爆發了多次戰爭,即使戰爭結束,依然遭遇了阿拉伯國家的長期孤立,買石油都要從俄羅斯或者中亞購買。其次亞美尼亞長期和鄰國土耳其矛盾重重,又因亞美尼亞人聚居區納卡的問題,和鄰國亞塞拜然爆發了爭端,可以說東西兩側都遭遇了強大的壓力。所以說亞美尼亞和以色列兩國的地緣環境都是比較惡劣的。那麼兩國相比,哪國更惡劣一點呢?
首先看鄰居的實力。既然被鄰國敵視,那自然是鄰居越弱,地緣環境越好。亞美尼亞和土耳其、亞塞拜然、伊朗、喬治亞接壤,其中土耳其和亞塞拜然關係密切,土耳其是區域強國,而且是北約國家,因扼守黑海海峽,在地區有很大的話語權。亞塞拜然石油資源豐富,當年蘇聯解體,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實力相當,所以在戰爭期間吃了虧,而現在的亞塞拜然依靠石油,已經今非昔比。所以面對土耳其和亞塞拜然的東西夾擊,亞美尼亞的地緣環境可謂相當惡劣。
而以色列和埃及,黎巴嫩,約旦,敘利亞接壤,其中埃及實力最強,中東戰爭期間,埃及是阿拉伯國家中實力最強者,一貫以阿拉伯世界領導者自居,不過現在的埃及已經沒有當年的地位。而且自從以色列歸還西奈半島之後,和以色列關係也大為緩和。現在的以色列只因戈蘭高地的問題,和敘利亞矛盾重重,而敘利亞國力卻非常一般,所以從對手的實力相比,顯然亞美尼亞的地緣環境更惡劣。
其次接受外援的便捷程度。如果頂不住鄰國的壓力,自然是越容易接受外援的國家,地緣環境越好。當年以色列在第一次中東戰爭時期,幾乎就要戰敗滅國。不過以色列以談判為藉口,騙取阿拉伯國家停戰,贏得了喘息的時間。正是通過這些時間,以色列得到了西方大量武器援助,所以才打贏了這場事關國家生死存亡的戰爭。
以色列瀕臨地中海,西邊的賽普勒斯就有英軍基地,所以獲取援助非常容易。而亞美尼亞是一個內陸國,北部和俄羅斯之間還隔著喬治亞,喬治亞和俄羅斯關係緊張,所以亞美尼亞很難得到援助。從這一角度來看,也是亞美尼亞更惡劣。所以綜合來講,亞美尼亞的地緣環境遠比以色列更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