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曾在河南設了四個縣,分別叫自由、平等、博愛、民權,今一半...

2020-12-22 騰訊網

地名是一個民族整體或地區的文化傳承,給公眾一般的認識是,儘量不要隨便改來改去,否則不僅會給生活帶來麻煩,還會失去文化底蘊。

這就像故宮房頂上的黃琉璃瓦,即便是現代工藝再先進精密、產品再堅固耐用,無論如何也不能換上現代工藝品,還是會追求古法傳承,原汁原味。看到它們,就像一幅歷史畫卷徐徐展開,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透著歷史的滄桑厚重。

古今中外亂改地名的國家有很多,這一點也很正常,多少民族多少文明都已經消散在異族徵伐的塵煙之中,土地的新主人不會有保留失敗者文化傳承的意識。

近代史上改名風氣較盛的典型代表,除了我國就是俄國,主要原因是因為政權交替頻率比較高。

蘇俄在一段時期內最喜歡把人名賦予一座城市,比如伏爾加格勒改成史達林格勒,聖彼得堡改成列寧格勒,都是為了紀念偉人。話說回來,舊名字聖彼得堡同樣也是為了紀念沙皇偉人,葉卡捷琳堡也是以女沙皇名字命名,不同時代的偉人的定義不一樣,所以當改換朝代時,列寧格勒還是會換回聖彼得堡,俄羅斯人對偉人的崇拜意識可見一斑。

可是歷史永遠在發展,朝代總是要更迭,偉人總是層出不窮,假如每一位統治者上臺都自認比前人偉大,就把城市或廣場街道換成自己的名字,可以想見,這個模式註定將是永遠改不到頭的無限循環,徒增國際笑料。

我們歷史上也經歷過中山路改成紅衛路、革命路再改回的過程,關鍵是各座城市道路幾乎千篇一律,建築樣式也都大同小異,叫人暈頭轉向,很容易錯認他鄉為故鄉。

可是比較起太平天國的改名,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太平天國得勢後,好多地名都改了,理由很充分——要迴避諸"王"的名諱。

這個說辭很古典,的確在很多歷史朝代中有為尊者諱的傳統慣例,皇帝親王的字號,在民間是要避諱的。

太平天國不僅避諱天王名號,其他王的名號也享有這種待遇,問題的關鍵在於太平天國的王太多了,到了後期都有三千多位,一本字典上的常用漢字才多少?避諱都避諱不過來了。

像山東,山西兩省,因為南王叫馮雲山,就不能有"山"了,叫珊東,珊西。

雲南也不能有雲了,改為芸南,真是醉了。

貴州也不能"貴"了,叫桂州,因為西王叫蕭朝貴。

這些地名可真是倒黴,叫了千百年的名字,因為他們掌權,就要改動。

這還不是最倒黴的,最倒黴的要數河北和天津。

天津當時是直隸首府,被太平軍攻佔後,天王洪秀全對這裡的人很痛恨,覺得當時他們居然敢於抵抗太平軍,明顯是被大清洗腦了嘛,就將直隸改為罪隸,意思是你們都有原罪,天津則改名為添津,天王、太平天國的「天」字,豈能是你們能夠僭用的?

地名就像人名,整天改來改去,會失之嚴肅,叫他人和本人都無所適從。

改地名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與封建思想和強人模式有關,我們很難相信本地人民會醉心於樂此不疲改本地的地名。

民國的時候,河南省增加了四個響噹噹的地名。一個是"民權縣",一個是"博愛縣",還有一個「自由縣」、一個「平等縣」。

這幾個縣的地名被改,功臣是孫中山先生和馮玉祥將軍。

當時的自由縣和平等縣,可謂是迎來了歷史上最高光的時刻,隨著馮玉祥對它們的重點關照,這兩個縣成為了河南最著名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人口的遷入,人口多了,自然也就帶動了工商業的蓬勃發展。

人是群居動物,越熱鬧的地方越容易聚集人氣,隨著自由和平等兩縣名聲的傳出,河南東南部一帶的工商業者途經洛陽時,都會到這兩個縣參觀。尤其是自由縣,縣內有一條興隆街,聲名遠揚,遊人如織,生意興隆,當時還有一首民謠,是這麼唱的:「京廣雜貨居中央,西南兩街花糧行。北門以裡鐵匠鋪,飯館小吃味飄香。」

但是好景不長,本來與蔣介石是結拜兄弟的馮玉祥,因「反蔣」失敗,被迫下野,而馮玉祥在河南設置的大部分行政區劃也被更改,自由縣、平等縣被裁撤,合併成為伊川縣。

這兩個縣的輝煌僅僅只存在了三年,就如曇花一現,盛極而衰。

而位於河南焦作市的博愛縣,則是在1927年時,馮玉祥根據吉鴻昌將軍的建議,將沁陽縣和崇下鄉的部分村莊合併後設立的。

但是到了1938年,日軍侵華時,博愛縣被改名為清化縣,直到1961年才又改回博愛縣。

直到今天,民權縣和博愛縣的名字還一直在使用著,向人們無聲地訴說著曾經那個時代的歷史變遷。

相關焦點

  • 馮玉祥曾在河南設了四個縣,分別叫自由、平等、博愛、民權
    在河南省,有兩個縣的名字很有特點,一個叫「民權縣」,一個叫「博愛縣」。這兩個名字的由來,都跟孫中山和馮玉祥有關。馮玉祥將軍在近代史上是一位舉足輕重的大人物,雖然歷史上對馮玉祥的評價褒貶不一,但說他是一位愛國將領,是沒有異議的。
  • 馮玉祥在河南一手設立4縣,縣名成法國國家格言,2縣至今沿用
    他曾說過:「我總覺得自己在精神上和他常在一起,從他跟前我得到啟示與鼓勵,使我循走大路,不致隕越。」作為馮玉祥的偶像,孫中山理所當然的受到了馮玉祥多方推崇。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軍閥被其擊潰後,馮玉祥掌控北京地區,其第一時間就致電孫中山,不僅要求前來主持大局,更將自己的部隊更名國民軍,由此可見一斑。
  • 自由 平等 博愛 ——博愛縣情介紹
    縣人民政府位於清化鎮街道中山路(西段)165號。距焦作市12千米。面積427.6平方千米。人口38.5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蒙古、滿、壯、維吾爾、布依、侗、土家、藏、苗、彝、水、白、土、羌族等15個少數民族。下轄清化鎮街道、鴻昌街道2個街道;許良鎮、月山鎮、柏山鎮、磨頭鎮、孝敬鎮5個鎮;寨豁鄉、金城鄉2個鄉。
  • 生在博愛,可知博愛的由來?
    民國16年(1927年)馮玉祥主豫時,根據吉鴻昌將軍的呈請,從沁陽縣析出一部分,並取孫中山先生倡導的「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之意,設置博愛縣至今。博愛縣位於太行山南麓,焦作市西北部,北與晉城市澤州縣毗鄰。東與焦作市區、武陟縣、修武縣接壤,西隔丹河與沁陽市相連,南與溫縣隔沁河相望。
  • 【地名研究】略論《今縣釋名》的地名學價值(文末有彩蛋!)
    還如,卷6四川閬中縣:「秦置,閬水迂曲,繞縣三面,縣居其中,故名閬中;西有閬中山,山蓋因縣得名,非縣所取名也」。令人新奇的是,《今縣釋名》河南、青海等省下一些新置縣的縣名帶有濃厚的時代色彩。(卷三)河南省:自由:民國十六年析洛陽、登封、臨汝、伊陽四縣地置,設治於白河鎮。平等:民國十六年析嵩縣、洛陽、伊陽、宜陽四縣地置,設治於葦營。
  • 新中國成立時,河南專區有幾個,專署駐地分別是哪裡?
    元朝是我國行省制度的開端,當時就有河南江北行省,到明朝建立後河南江北行省的今江蘇、安徽長江以北部分劃入南直隸(初為直隸),河南正式建省。河南建省後,省域較為穩定,但在建國時其黃河以北部分劃入新設平原省,當時河南省省會仍為開封市,轄開封市、鄭州市兩個省轄市及十個專區,這十個專區分別是什麼,專署駐地分別駐於哪裡?
  • 再看基耶斯洛夫斯基《藍白紅三部曲》:不自由平等,卻博愛溫柔
    於是這一次,我有意識地捕捉、思索著《藍》《白》《紅》對應的自由、平等、博愛,也因此感覺它們在其中從來不是各自獨立的主題,而是如同藍白紅三色光影在每一部裡交互輝映,編織成完整的三部曲。《藍》探討自由,但整部電影充滿壓抑、封閉與羈絆,更像在表達自由的不可得。
  • 河南四個縣的名字只差一筆,快遞小哥感覺很頭疼,你來你也錯
    說到名字相似的城市,那就不得不說一下河南的兩座「雙胞胎縣」了。因為這兩座「雙胞胎縣」名字太過相似,使得快遞小哥很是無奈,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去好好地了解一下,都是哪兩座「雙胞胎縣」吧!首選是其中的兩座沁陽縣和泌陽縣,沁陽縣是屬於河南焦作市的,也是也一座有著歷史底蘊的古縣,裡面最著名的景點就是神農山了。而泌陽縣則屬於河南駐馬店市。也是一座年代久遠的古縣城。
  • 楊靖︱美國民權運動再回顧:為了平等,必須填滿監獄
    文︱楊靖十九世紀初,託克維爾斷言,「美國人最大的優勢是,他們無需經歷一場民主革命就實現了一種民主形態;他們生來就是平等的,而非後來才變成平等的」。令這位法國歷史學家始料不及的是,僅僅在半個世紀以後,美國人就以一場傷亡逾百萬的內戰昭告世人:根本不存在未經奮鬥便能獲得的民主、平等和自由。
  • 錯把「泌陽」當「沁陽」,馮玉祥幹了一場糊塗仗,河南這些縣名長得忒像了 丨豫記頭條
    ,每人出一支精銳部隊,到河南沁陽會師後,再一起弄死蔣介石。馮玉祥的作戰參謀很快就擬定了一份調動部隊的緊急命令: 「晝夜兼程,直插沁陽,與閻錫山部會師。」 計劃很完美,但事情偏偏被一個參謀官攪黃了。 參謀官或許不是河南人,對河南地理也知之甚少。大筆一揮,沁陽的「沁」多寫了一撇,變成「泌」字。 好巧不巧,河南還真有泌陽。
  • 讓自由和枷鎖一起見證——美國民權運動見證地申遺
    8月28日 ,馬丁·路德·金組織了爭取黑人工作機會和自由權的「華盛頓工作與自由遊行」,在林肯紀念堂的臺階上,馬丁·路德·金髮表了一場載入史冊的演講,名字叫——「我有一個夢想」。 但是,極端分子不甘心就此失敗。
  • 河南這6個縣發展都不錯,或將「撤縣設市」,誰會最終脫穎而出
    河南這6個縣近年發展都不錯,均已申請「撤縣設市」,誰會脫穎而出。河南古稱中原,是我國中部地區的一個省份,也是人口大省,人口數量位居全國第三名,這些年河南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五名。
  • 韓復榘一直想主政河南,剛剛被馮玉祥任命省主席,為何又叛馮投蔣
    1910年春天,韓復榘在流浪途中巧遇1個經常出入軍營的算命先生,並由這位先先引薦投靠清軍第24鎮第40協第80標第3營當兵,當時該營管帶(營長)正是後來西北軍系統的首領馮玉祥。對此,韓復榘一直垂涎三尺,也非常想過一把「地方大員」的癮,最好能夠長期佔據河南地盤,當個土皇帝。可惜,河南的代理主席幾次換人,馮玉祥始終都沒有考慮過韓復榘,久而久之,令韓很不滿意。1928年初,威力徹底消滅奉系軍閥張作霖和依附奉系的直魯聯軍張宗昌部,蔣介石在開封召開會議組織「二次北伐」。驍勇善戰的韓復榘再次充當主力,還因進軍神速而榮獲「飛將軍」的美稱。
  • 河南9個「歷史文化名村」,平頂山這個縣佔了一半
    甚至有不少河南當地人,都會將其與三門峽的陝縣混淆(陝縣如今已改成了陝州區)。但就是這樣一座鮮為人知的縣城,卻暗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郟縣不僅是由聯合國命名的河南13個"千年古縣"之一,還藏著我國保存最完好的縣級文廟。最重要的是,由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共同組織評選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河南僅9個,而郟縣就佔了5個!
  • 蔣介石下令各方裁軍,馮玉祥:你收編的幾十萬軍閥殘餘才最該裁撤
    ——馮玉祥國民軍和閻錫山的晉軍,請他們分別從陝西和山西出兵。馮玉祥的部隊卻表現神勇,從陝西出潼關,經河南、河北一直打到平津,幾乎憑一己之力將奉軍主力逼入山海關內,自身實力也迅速增長,軍隊總兵力超過40萬。
  • 河南一縣走運,被661.82億元高鐵「砸中」,未來有望「撤縣設市」
    以河南為例,它不僅在我國有著極好的地理位置,而且在國內的交通建設事業也十分興旺,這就是河南名揚天下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且現在地方也在努力發展自己的運輸事業,把城市裡到處都是運輸行業排除在外,為大眾提供便利條件。現在,河南也在大力發展「村村通公路」,甚至計劃在縣城內修建新的高鐵站或機場。
  • 民權牌與河南紅牌葡萄酒榮登2020年度葡萄酒十大品牌前兩名
    日前,在廣大網友的踴躍參與和社會各界的全力支持下,「2020年度葡萄酒十大品牌」網絡投票評選榜單出爐,其中天明民權葡萄酒旗下的「民權」牌葡萄酒榮獲第一名,「河南紅」牌葡萄酒榮獲第二名!2018年2月9日,為積極響應黨的十九大 「振興實業」 的號召,深入落實河南省委省政府「 豫酒振興 」 戰略 ,天明集團併購重組了民權葡萄酒廠,打造百年「民權」「河南紅」葡萄酒品牌!
  • 民權黃河故道溼地成河南首個國際重要溼地
    今天是第24個國際溼地日,大河報記者了解到,日前我國新增了7處國際重要溼地,河南民權黃河故道國際重要溼地名列其中。而河南民權黃河故道溼地,也成為我省首個國際重要溼地。大河報記者了解到,溼地是靠近江河湖海、地表有淺層積水的區域,包括沼澤、灘涂、草甸等。溼地中一般多棲存水生動植物繁息,有利於淨化水源,蓄洪抗旱,是自然環境裡一道重要的生態屏障。
  • 河南這個縣被兩個大城市夾在中間,有望將撤縣設區迎來大發展
    河南是位於我國中部的一個省份,河南歷史悠久,每一寸土地上都是一個歷史,境內縣級城市也非常多,在河南省省會鄭州市和歷史名城開封市之間有一個縣城夾在中間,這個縣就是中牟縣,而縣城也就是在兩座城市的中間。中牟縣是河南省省會鄭州市的下轄縣,鄭州市東部新城組成部分,古稱圃田、牟州,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西鄰省會鄭州市中心城區,東接八朝古都開封市。中牟縣現在也是鄭汴一體化的核心區域和戰略支點,處於中原城市群、鄭州大都市區、鄭州航空港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區」疊加發展區域。
  • 河南再添一員「虎將」,有望撤縣設區,當地人有福了
    河南是一個人口大省,但是鄭州之外別的市區都發展的沒有很好,近期小編發現這樣一個縣,它有望撤縣設區,小編認為河南再添的這個虎將屬於南陽市,它的土地面積在南陽市數一數二,人口數量也是南陽市較多的,這個縣是方城縣。小編接下來就給大家講講為什麼說它有望撤縣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