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講「過了臘八就是年」,臘月都有哪些習俗?年關將至不妨一看

2021-01-19 騰訊網

中國農曆最後一月,便是臘月。《幼學瓊林》載:「秦人歲終祭神曰臘,故至今以十二月為臘。始皇當年御諱曰政,故至今讀正月為徵。」

先秦時代,臘月是狩獵的時間點,人們將獸來的獵物祭祀先祖。

臘月之後便是新年,新年第一月為「正月」;很早之前,正月讀作「政月」,為避諱始皇帝嬴政名諱,故把正月讀作「徵月」,延傳至今。

老人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月來了,我國民間為了慶祝這一月份都有哪些經典習俗呢?年關將至不妨一看。

一、香糯可口的臘八粥

臘月初八,熬製臘八粥是民間一個傳統習俗。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因為臘八粥本是印度傳入,來源於佛教。

據說,農曆十二月初八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成佛之日,佛家弟子為了不忘佛祖所受苦難,便在這一天熬製雜糧粥,不僅自己吃還會贈送給前來拜佛的香客。

傳到中國後,因其簡單做法及美好寓意,便被中國百姓廣泛接受。清朝《房縣誌》載:「臘八日,以米和麥豆及諸蔬果作粥,謂之臘八粥。」。

因為臘八粥所選用食材較為雜亂,什麼都有,故而臘八粥又被稱為「大家飯」。

臘八粥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做法,家裡有什麼素食都可以往裡放,比如大米、小米、玉米、紅棗、花生、桂圓以及各種豆類等等。

現在,網上還推出了各種肉粥。值得一提的是,臘八粥最好以素為主,畢竟臘八粥本來的就是齋粥,若貪圖美味加入肉食,反而失去了原本祝福之意。

二、漸被遺忘的祭灶

祭灶,為民間祭祀灶王爺的習俗。灶王爺就是灶神,古代民間傳說中每逢臘月二十四,灶王爺會上天庭向玉帝報告民間之事。

所以要提前在臘月二十三好好款待灶王爺,讓灶王爺能在天庭為自己美言幾句,來年便可享幸福安康、大富大貴。

灶王爺的權能原本並不大,只是執掌灶火,管理一家人之飲食。後來灶王爺又被賦予了視察民間善惡之職責,可以善惡作為衡量標準,決定來年是禍是福。

祭灶,在中國民間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傳承,奈何到了現代幾乎已不見蹤跡,漸漸被人遺忘。

三、熱熱鬧鬧的掃塵

幼時記憶裡,「掃塵」往往是年前最熱鬧的一個活動。

家裡孩子較多,父母會給每個孩子分配任務,該打水的打水,該擦玻璃的擦玻璃,父母則拿著綁著布條或者掃把的木桿清理房頂、角落,有說有笑,不亦樂乎。

掃塵,又可理解為「除塵,正好符合「除塵(陳)布新」之意,寓意將舊年晦氣統統掃地出門,驅除災禍、邪災,迎接吉祥福氣。

很早之前,掃塵是極講究的。要用青竹葉與柚子葉綁在杆子上,以此杆清掃屋頂、天花板以及牆壁上的塵垢蛛網,求得來年清吉。

四、匆匆忙忙做豆腐

「豆腐」與「頭富」諧音,老話說:「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做豆腐必須要提前準備材料,否則全放在臘月二十五日這一天,則顯得太過匆忙,最好在做豆腐前一個星期採辦年貨時便開始準備材料。

傳統磨豆腐要用到石磨,將浸過的黃豆用石磨磨碎,去渣之後,煮沸點漿成塊。再將成塊狀的豆腐切成小塊放入鹽水中保存,留到年夜飯的桌上。

朱熹曾作《豆腐》一詩:「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

在今天,豆腐當然不用準備得如此辛苦,超市裡應有盡有,甚至可以在回家之前從網上預訂,只是失去了做豆腐的本意,沒了「頭富」寓意。

五、蒸饅頭

在某些地方民俗中,正月初一至初五不能動火,所以這五天的食物要提前準備好,最能扛餓的食物莫過於饅頭。

於是,要在臘月二十九這一天蒸饅頭。此外,常言道:「不爭饅頭,爭口氣」,饅頭又有蒸蒸日上的寓意。

臘月二十九是新年前倒數第二天,作為舊的一年最後幾天,爭口氣,動力才能更加充足,在新的一年裡才能大放光彩、事業有成。

結語

傳統習俗,是一個國家民族文化的標識。倘若我們自己選擇將標識遺忘,那麼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民族或許也將淪為「泯然眾人矣」,對此,您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專題丨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
    臘八,是進入「忙年」的開始。臘八一過,年味就越來越濃了,從喝臘八粥開始,之後便是祭灶、掃房、炸年糕、宰豬羊、寫春聯等等,直到臘月的最後一夜過除夕。在過去,老北京流傳著這樣一首童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天真童趣裡流露出孩童們到了臘月對過年的無限期盼。
  • 臘八節,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 臘八過了就是年.
    月20日 星期三農曆庚子年 臘月初八臘八節習俗臘八節:喝臘八粥。臘八節(陰曆十二月初八日),中國老百姓有吃臘八粥的傳統習俗。臘八豆腐「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
  • 臘八節丨過了臘八就是年,一年一歲一團圓
    韓城傳媒網民生/社會/時訊/熱點關注今年的臘八節是2019年1月13日 星期日 農曆臘月初八「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當這首熟悉的歌謠響起時,我們都知道,又是一年臘月初八了。臘八,是春節的序幕,註定了是團聚的時光,是安詳的季節。臘八一碗粥,明年好兆頭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也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 過了臘八就是年 溫暖吉祥迎團圓
    將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時,把蒸熟的蓮子倒入粥內攪拌均勻,開鍋後再煮一會移下火來,盛入清潔消毒的鍋內,撒上白糖。如今超市裡有配好了的臘八粥原料,但您也可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以及身體狀況選擇臘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臘八粥會獨具特色。醃臘八蒜中國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
  •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豬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今天,就是臘八節了,我們常常用「有故事」來形容經歷豐富的人,如果按照這個標準,臘八絕對是個有故事的「節日」。我們每一個人,不論你貧富貴賤,都是吃五穀雜糧長大的。是五穀哺育了我們人類,自然,我們應該感恩於五穀之神。在這一天,懷著一顆敬仰的心來祭祀它。祈願它更好地服務於人類。還應該珍惜五穀,不能浪費。
  • 臘月到,進入臘月就是年!這篇最全臘月習俗送給你,快收下~
    農曆十二月又稱臘月,臘月開始,就意味著過年進入倒計時啦!今天是進入臘月的第二天,新老人就和大家分享一篇臘月的傳統年俗,幹完這幾件大事,咱就過年啦!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自先上古起,臘八就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
  • 為什麼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2021臘八節的時間在2021年01月20日,農曆臘月初八。作為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的傳播對於佛教密不可分,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佛教傳入中國後,為祭祀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這一天要念經,煮粥敬佛,即臘八粥。為什麼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 臘月到了,進入臘月就是年!臘月最全習俗送給你,趕緊收藏!
    臘月民俗首先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人們要掃房、請香、祭灶、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夜。幹完這幾件大事,咱就過年啦!這些傳統年俗,你知道多少呢?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自先上古起,臘八就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
  • 臘八遇大寒,過了這天就是年
    年味漸濃,臘八大寒一起過,天雖寒,心卻熱。大寒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4個節氣,也是最後一個節氣。大寒過後,又將迎來新一年的輪迴。人生的起伏就像四季輪轉,總有那段天寒地坼的艱難旅程。然而嚴寒褪盡才有大地回春,歷經磨練方可破土重生。耐得冬日寂寞,終見三月繁華。民諺有云:「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冬天就快過去,春天還會遠嗎?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也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 臘八遇大寒,轉眼就是年
    圖|視覺中國今年臘八節與大寒相遇時間為2021年1月20日農曆庚子年 臘月初八 星期三年味漸濃,臘八大寒一起過,天雖寒,心卻熱。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也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 臘月至,欲還鄉
    一進臘月門便有過年來臘月正值寒冬民諺有雲臘七臘八在天寒地凍的時節卻有紅紅火火的集市每一處都披上了喜慶的大紅色預示新一年的好兆頭:臘月水土貴三分講的便是這一現象大概也就是這個原因長輩們會常常教導:貨比三家細水長流 臘月·臘八
  • 過了臘八就是年!今天除了是臘八節,又適逢另一個重要的節氣!可謂寒臘同門
    大寒一過,又開始新的一個輪迴,正所謂冬去春來。在我國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舊布新、製作腊味以及祭灶、尾牙祭等。尾牙祭,亦稱「做牙」、「做牙祭」等,民間有做完牙祭後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習俗。現代企業流行的年底「年會」即是由尾牙祭發展而來。
  • 今天大寒遇臘八!臘八節習俗與大寒養生要點
    大寒遇到臘八是一個比較難遇到的年份,臘八的時間是固定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但大寒節氣的時間是不固定的,所以兩者很難遇到一起。近期大寒遇到臘八的年份是在2001年以及今年的2021年,出現了大寒遇到了臘八。臘八也是大年到來前的小年,民間叫做: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事實也確實如此,臘八過後大年的腳步也就越來越近了。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 進入臘月就是年!臘月初一 吃炒豆,這個習俗你知道嗎?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從今天起,我們迎來了農曆十二月,也就是民間俗稱的「臘月」。氣象專家稱,進入「寒冬臘月」,意味著人們迎來了一年中最冷的時節。而一進「臘月」,年以倒計時的腳步臨近,人們就要開始「忙年」了。
  • 【臘八】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是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傳說三:臘八節出於人們對忠臣嶽飛的懷念。
  • 臘八節,中國傳統的文化習俗有哪些?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別有一番滋味是。「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臘八蒜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兒。
  • 過了臘八就是年,忙忙碌碌又一年
    今天臘八,過了臘八就是年。一碗臘八粥,集萬物,調千靈,從商代祭祀一直延續到今天。喝了臘八粥,仿佛打開一扇帶了特別味兒的門。一天天的,年的味兒便重了起來。過年,中國人最大的嘉年華。無論有錢沒錢,過年,總得花費一筆。多有多花,少有少花。不得呢?借錢花。實在借不到,湊合著過唄。
  • 【聚陽養生】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食粥養生益壽
  • 臘月最全習俗,太棒了!你都知道嗎
    臘月初八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自先上古起,臘八就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提起「臘八節」,很多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喝臘八粥」。俗語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作為節俗來講,過了臘八節,「過年」就由此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