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首次來例假,新手媽媽需要注意這些問題

2021-01-19 映雪麻麻

懷孕的時候,孕媽除了可以被好吃好喝的伺候著,最快活的事就是不用來例假了,不用忍受著折磨人的生理痛,不用在炎熱的夏天感受到熱流湧出,可以爽歪歪的過著沒有例假的日子。但這種日子總會到頭的,在寶寶出生後的3至6個月,新手媽媽就會迎來產後的第一次例假。那麼,產後首次來例假,媽媽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一、給孩子哺乳

很多新手媽媽會問,來例假了還能繼續給孩子餵母乳嗎,分泌的乳汁會不會沒有營養。為了寶寶健康考慮,在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時,很多產後媽媽會中斷寶寶的母乳餵養,選擇用奶粉替代。有這方面的顧慮也是正常的,其實,新手媽媽可以放心,產後第一次來例假,並不是說母乳的質量會降低,而是母乳中某些營養含量的比例會略有變化,所以,產後媽媽可以放心地給小寶貝餵母乳,在此期間,寶媽要多喝水,多吃點魚類和奶製品,提升母乳的營養。

二、個人衛生

新手媽媽在產後要特別注意個人的衛生,身體裡的惡露要及時的排出並做好清潔工作,一旦不注意,就很容易細菌感染,對於新手媽媽恢復身體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新手媽媽在產後第一次來例假時也要注意個人衛生,要勤更換衛生巾和內褲,保持私處的清潔,儘量避免細菌的侵入。

三、注意避孕

寶媽剛生產完,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恢復身體,夫妻不注意避孕,對寶媽的身體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有些新手媽媽認為,在產後的首次例假到來之前,卵巢沒有排卵,所以在這之前不用擔心避孕的問題。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在產後第一次來例假前,寶媽就已經恢復了排卵能力,只要在產後開始了性生活,就要注意避孕了。所以,在寶媽產後第一次來例假後,在夫妻生活中就更需要採取相應的避孕措施。

四、不要捶腰

當女人來例假時,大多會感到腰部酸痛,便會捶一錘腰部,讓身體舒服一下。但是,對於產後媽媽來說,第一次來例假時,如果感到腰部酸痛,不要捶腰來緩解酸痛,不利於子宮的恢復。這種情況下,產後媽媽要注意多多休息,多喝水,幫助身體的新陳代謝。

相關焦點

  • 產後媽媽要注意,月子期間這樣護理,助媽媽預防子宮下垂恢復快
    分娩後,媽媽要想促進子宮的恢復,就要努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保持衣物清潔生寶寶是件耗費體力的事情,所以媽媽生完寶寶之後通常會比較虛弱,免疫力也會扶搖直下,稍不注意就會給病菌以可趁之機。這時媽媽要儘量學會保護自己,減少接觸病菌的機會。在這期間,媽媽一定要保證衣物的清潔,這不僅是在保護自己,同樣也是在保護寶寶。
  • 產後瘦身陷入誤區,體重常常不減反增,新手媽媽速看
    相信很多新手媽媽都會有這樣一種困擾:產後體重居高不下,望著自己心愛的小裙子,再看看自己肚子上的遊泳圈,內心只剩一種深深的無力感。終於下定決心要減肥,於是費盡心思在網上搜索各種減肥教程,甚至不惜花大價錢報名產後恢復訓練,最後效果卻常常不盡人意。如果你正處於這種尷尬的狀況中,那麼不妨告訴你,你可能是陷入了減肥的誤區。
  • 新手媽媽產後應該如何恢復跑步狀態?
    網易體育1月15日報導:許多新手媽媽想要建立一些有規律的跑步習慣,以減輕懷孕時期帶來的體重,增加更多的能量,並獲得一些自己急需的獨處時間。如果你最近有了一個寶寶(祝賀你!),並且感覺你已經準備好開始做產後跑步了,這裡有一些小建議可以讓你保持安全、舒適和積極。
  • 產後「大姨媽」來得越早,說明身體恢復越快?這幾件事要注意!
    這是一種認知誤區,因為產後月經的到來會因人而異,一般與哺乳情況、自身體質都有很大關係。對於大多數母乳媽媽來說,由於餵奶暫時抑制了大腦分泌相關激素,母乳餵養期間大多數不會來例假,但也有少數媽媽會在母乳期間來例假。
  • 雙胞胎寶媽產後22個月才來例假,一直堅持母乳,卻被網友催斷奶
    文/多多媽媽有一份禮物總是由女人贈與,它的名字叫「母乳」,在每個人的生命旅途中,它是第一個加油站,它播種的第一顆種子是愛……寶媽雙胞胎母乳餵養22個月888天在網上看到一位寶媽發的視頻,配文:雙胞胎母乳餵養22個月888天,終於來大姨媽了,可是母乳不夠他們倆吃了,一口奶粉也不肯吃。
  • 產後多久可以做瑜伽,產後瑜伽需要注意些什麼
    瑜伽是一項很好的運動鍛鍊方式,不過對於產婦來說,在生產後多久才可以進行瑜伽鍛鍊是這些人群需要了解的一項事情,所以今天三頂養生網sandingtv.com就針對這個問題,來給大家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如果是順產可以在產後6周,剖腹產最少要10周後,等身體狀態恢復了再進行瑜伽練習,而且最好循序漸進,不可盲目求進。
  • 8成新手媽媽都有過產後抑鬱 煩躁易怒、莫名想哭超過2周要注意
    輕度產後抑鬱情緒(Baby blue)約50~80%的新手媽媽都會遇到,通常2周內會自行緩解,臨床表現包括:煩躁、易怒、有時候想哭,但這些症狀不會每天發生,也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或照顧寶寶的能力,媽媽還是能和寶寶產生依附關係,在照顧中得到滿足感。2.
  • 剖腹產媽媽產後恢復很重要,產後5天一定注意這7點
    產後恢復是很多媽媽產後比較關心的話題,順產和剖腹產產後恢復不能一概而論,兩者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因為剖腹產手術手術創口比較大,產後的一周內的護理是很重要的。剖腹產媽媽也不要為此憂心忡忡,只要你注意著7點,一般不會有大問題的。
  • 女孩第一次來「例假」,媽媽可別忘了說這三句話,孩子受益終生
    何女士趕緊敲門,詢問小琪發生了什麼事情,而小琪吞吞吐吐的說:"媽媽,我好像生病了。"這讓何女士嚇了一跳,而仔細了解後才知道原來女兒是來"例假"了。一般來說,女孩子在12歲-16歲之間就會經歷第一次"例假",而"例假"這件事對於媽媽來說,是一件不足為奇的事情。但對於第一次來"例假"的孩子而言,這是一個陌生的事情,所以這個時候她們的內心難免會有所起伏。所以媽媽如何去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正確的看待這件事情,就顯得尤為的重要。
  • 熱依扎回應產後瘦身沒運動,不想給新手媽媽焦慮,網友大讚貼心
    12月10日,熱依扎在社交網站上回應了自己產後半年迅速瘦身的原因,並曬出自己一邊忙著化妝一邊還要用吸奶器吸奶的素顏照,配文表示自己沒有時間做任何運動,出月子後就開啟工作,大談邊餵奶邊學習,生活被工作和帶娃填滿,表示自己並不想宣傳產後瘦回原來的身材。
  • 產後這些表現非「抑鬱症」,只是不良情緒,可通過這些方法來調節
    不會照顧孩子,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媽媽... ...其實,很多寶媽,包括我自己在產後,都或多或少都有朋友這樣的情況。不同的是,有的寶媽能很好的調節好自己,家人也能理解包容。但如果沉溺於這種情緒,不但孩子無法好好照顧,媽媽自己也會陷入嚴重的情緒問題,甚至可能引發悲劇。
  • 不想落下月子病,產後第一天需做好這幾件事,新手媽媽要知道
    很多媽媽第一次經歷生孩子都沒有經驗,媽媽們從產房出來那一刻都會因為疼痛而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事情。老一輩的人,因為條件不好,很多人生完孩子沒過多久就起來幹農活了,月子也是沒有休息好。現在的人都比較注重產後休養。這幾件事,媽媽在產後第一天,再苦再累也要做完。
  • 產後減肥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需要準備一些什麼東西?
    很多寶媽在懷孕期間就會食慾大開,因為她現在已經不是一個人了,一個人吃飯兩個人補,由此就開始了吃喝模式,一直到生完孩子之後才發現很多的肉都長在了自己身上,可我至今都這樣了,想想還是如何減肥,而產後減肥,幾乎就是所有新手媽媽們都要面臨的一個問題,但是關於產後減肥這個問題,你真的了解嗎
  • 杜蕾斯給新手媽媽的建議:關注自己,享受新身份
    原標題:杜蕾斯給新手媽媽的建議:關注自己,享受新身份你是否也曾認為,女人當媽媽是自然而然的本能?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新手媽媽,都可以從容度過第一年。有不少女性曾分享,當寶寶呱呱墜地時,自己是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分娩過程中的劇烈疼痛、緊張和疲憊,讓大多數初次分娩的女性並不能在第一時間享受新媽媽的喜悅。
  • 剖腹產用的針太粗,所以產後腰疼?產後腰疼的根本原因其實是這些
    很多媽媽在孕期,為了寶寶的原因特別注重補鈣,但在生下孩子之後,似乎忽略了自身對於鈣質的需求。實際上,對於母乳餵養的媽媽來說,在哺乳期間仍然需要繼續補鈣,因為母乳餵養也會使媽媽自身鈣質流失。另外有了寶寶後,媽媽難免要日夜辛苦,更需要補充營養,所以產後不注意補鈣也會出現腰疼。3、過於勞累寶媽在懷孕期間骨骼也在慢慢發生變化,骨關節會有鬆動,肌肉彈性也會下降,而女性肌肉彈性與男性相比更弱。
  • 準媽媽,這幾件事早知道,產後的大人寶寶可以少受罪
    初生的媽媽,這幾件事早知道,產後的大人寶寶可以少受罪。母親篇。試探忍耐的惡露多年來,媽媽經歷了很多次考驗,所以很多新媽媽都不會把產後惡露放在心上,但時間一長,它還是淋漓盡致的比較傷感,其實這些惡露是產後排出的血塊,雖然看上去和例假比較像,但並不是。
  • 產後壓力大,新手媽媽選擇跑步治癒自己,重拾快樂
    導語:當今社會生活壓力、工作壓力、情感問題、環境改變等等,都會成為都市人心理健康的隱患,據調查,73.6%的人都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16.1%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而心理健康的人數比例,僅為10.3%。運動尤其是跑步作為預防和疏導心理問題的一種有效手段,值得被大力推廣。
  • 新手媽媽:我太難了!為什麼產後3天了還不下奶?
    圖片來源網絡我們先來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媽媽的奶水不足呢?乳腺堵塞產後奶水不足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乳腺堵塞,這跟每個人的體質有一定的關係,出現這種問題可以請專業的催奶師來催奶。另外,女性產後心情抑鬱,或者患有抑鬱症的話,也會影響奶水的分泌,多以產婦要注意放鬆自己,這樣才能讓奶水充足。
  • 產後24小時很關鍵,把握住黃金時間,才能開啟寶寶健康人生
    一、產後24小時,新手爸媽大多會有這些疑問,你一定中了 「我好慌,寶寶應該怎麼抱來著」 還有抱寶寶的姿勢問題,怎麼抱才能讓寶寶更舒服呢? 寶寶雖然身體很柔軟,但也不是「一碰就碎」啊,新手爸媽們要嘗試多去抱寶寶,從而找到合適的 「手感」,再以寶寶的舒適表現程度,來適當調整姿勢。
  • 產後媽媽消除大肚腩最關鍵一步,先找找看自己有沒有這個問題
    產後腹部脂肪比較多,難以判斷的媽媽可以通過B超來判斷。 此外,媽媽也可以自測。 菌菌教大家一個自測的方法,非常簡單: 媽媽平躺呈仰臥位,雙腿彎曲,露出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