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徵討匈奴、漢宣帝徹底迫使匈奴臣服的紅利,西漢一直在享受。
兩漢之交,若北方仍然有一個強大的匈奴帝國,在中央帝國四分五裂、拼命內耗之際,整個長江以北大概率會變成匈奴馬場,衣冠南渡會提前三百年。
漢武帝始建,最終成於漢宣帝的中央帝國朝貢體系,讓兩漢之交,中央帝國周邊沒有一個勢力能獲得較大的漁翁之利。
匈奴有想法,烏桓有想法,鮮卑也有想法,也僅僅是在邊郡劫掠而已。
南匈奴因臣服於西漢帝國,享受了近百年的和平,得以休養生息,實力頗為強大,一度重新建立了對烏桓、鮮卑甚至西域部分國家的控制權,又扶植安定人盧芳為傀儡皇帝,佔據五原、朔方、雲中、定襄、雁門五郡。因此,在東漢初建時,匈奴對帝國北部邊境造成了頗大的傷害。
但當劉秀取得中原地區統一戰爭的勝利、大一統中央帝國的秩序重建提上日程之際,匈奴立即自爆送大禮。
建武二十二年,公曆公元46年,匈奴呼都而屍道皋若鞮單于輿去世,兒子左賢王烏達鞮侯被立為單于。
烏達鞮侯很快又死去,他的弟弟左賢王蒲奴被立為單于。
對匈奴人來說,這是很正常的繼承關係。
但早在單于輿即位之初,他的侄子比——呼韓邪單于之孫,就被封為右薁鞬日逐王,管領匈奴南邊八部及烏桓人,實力強大,一直覬覦單于之位。
所以,每換一次單于,比的怒氣值就累積一次,等蒲奴繼位後不久,恰逢匈奴天災,蒲奴擔心漢朝乘機來攻,打算與漢和親。
日逐王比這邊做得更絕,秘密派遣漢人郭衡帶著匈奴地圖,找到西河太守求「內附」。
也就是說,蒲奴想要一種平等關係,而比則打算恢復呼韓邪單于降漢的模式,稱臣。
比的行動被蒲奴得知,雙方徹底決裂。建武二十四年,公曆公元48年,匈奴南部八部大人擁立比為呼韓邪單于,派人款五原塞,表示願意永遠做漢朝的藩籬,做漢朝北境的守夜人。
單單分裂,則蒲奴單于的匈奴本部實力尚強過呼韓邪單于比,但有了東漢帝國撐腰,雙方的實力對比立即發生重大變化。
公元49年,呼韓邪單于就派左賢王莫帥兵一萬多人北擊北匈奴,一戰生擒單于弟薁鞬左賢王,二戰攻破單于駐地,俘獲萬餘人,戰後又有三萬餘北匈奴部眾在北部薁鞬骨都侯與右骨都侯率領下歸附呼韓邪單于。
而北匈奴蒲奴單于為了躲避南匈奴與漢帝國的聯合打擊,做出了和郅支單于當年類似的舉動——北竄千餘裡。
從此,南匈奴成為漢朝比親兒子還親的乾兒子,有災荒漢朝救災,有外部威脅,漢朝幫助解決,過得很巴適。
而北匈奴只能在北部極寒之地,遠離文明,重新回到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此北匈奴,根是當初隨呼韓邪單于降漢的匈奴的後代,長期生活在西漢北部邊塞,百餘年來深受漢人生活方式的洗禮,漢化已深,他們不可能不想念漢朝的絲綢、瓷器等等。
從文明退回野蠻,北匈奴很無奈,然而,即便這種生活,北匈奴也過不安穩。
後來,北匈奴再度嘗試與漢和親,但南匈奴從中作梗,不了了之。
和親不成,北匈奴又想要漢朝的物資,那只有一個辦法,搶。
他們轉而控制了西域許多國家——漢初,劉秀為了休養生息,多次拒絕西域諸國的庇護請求後,西域多個國家又倒向了匈奴。
他們稍事恢復之後,就裹挾西域諸國侵略東漢帝國的河西走廊。
但這是作死的節奏。
——漢朝內部,對要不要徹底消滅北匈奴有很大的分歧。北匈奴對邊郡的危害越大,主戰派越能掌握話語權。
終於,漢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57年,東漢帝國派出了他們的遠徵軍,主將是耿弇的侄子耿秉、竇融的侄子竇固、祭遵的堂弟祭肜、吳棠等人,四道並出,斬首數千人,匈奴望風而遁。
但這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因為匈奴還控制著西域,東漢帝國需要像漢武帝一樣斷北匈奴右臂,就要爭奪西域的控制權。
公元74年,竇固、耿秉再次出徵,擊降了車師後部和前部,隨後東漢在西域設立都護和戊己校尉。
都護由陳睦擔任,耿恭為戊校尉,屯車師後王部金蒲城,關寵為己校尉,屯前王部柳中城。
而在竇固、耿秉大軍強攻之際,一個超級英雄帶著一個三十六人的使團出使西域了。
這個人,相信各位都知道,他叫班超。
通常,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解釋的話,歷史是勞動人民創造的,英雄不過是順應時勢。
但在班超這裡,卻是毫無爭議的英雄造時勢。現在有個流行詞叫「逆天」,班超就是逆天的人。
班超出使西域的第一站是鄯善。一開始,鄯善國對班超使團很尊敬,但幾天後,突然態度冷淡。
敏銳的班超立即判斷出:匈奴使團來了。
然後,班超做出了駭人聽聞的決斷:擊滅匈奴使團。
他只有36人,匈奴使團有一百多人。但班超運用兵法,在一天夜裡對匈奴使團的住所發起了攻擊。
班超是這麼安排的:10個人拿著鼓在匈奴營帳後敲鼓,其他人在匈奴營帳門口埋伏,自己親自順風放火燒營帳。
這不是一場火併,這是一場靈活運用兵法、計劃縝密、行動果決的軍事行動,因而也成了一場屠殺。
匈奴使者及隨從三十餘人被斬殺,其餘全部被燒死,整個匈奴使團被團滅。
班超這邊的損失:零。
歷史上,你還聽過一個使團團滅另一個使團的故事嗎?
班超的這一行動,也震懾了鄯善王,促使鄯善王下決心徹底倒向東漢王朝。
接下來,班超又出使于闐。
于闐王廣德聽信巫師的煽動,要用班超的馬祭祀神仙,這是嚴重的挑釁。
但班超同意了,只不過提出一個條件,讓巫師親自來取馬。
巫師得意洋洋地來了,再也沒有回去。
班超判定巫師是于闐王與匈奴親善的關鍵人物,當即斬殺了巫師,並派人送還首級,同時斥責于闐王悖慢無禮。
于闐王收到血淋淋的頭顱,想到班超在鄯善的神操作,嚇得臉都白了,當即殺了匈奴使者向東漢投降。
當然了,不否認,于闐王真正不敢觸怒的是班超身後的東漢帝國。
但沒有班超這樣的智謀機斷,東漢帝國的威懾力就沒有了表達方式,班超激起了共振。
下一站,疏勒。
操作類似,班超幾十個人,沒有辦法武力攻擊一個國家。這一次,他派慮遵在出使勸降的時候劫持了龜茲所立的疏勒王,隨後班超抵達疏勒後,召集疏勒官員立疏勒故王兄子忠為新的疏勒王。
這相當於把疏勒從龜茲的殖民統治中解放了出來,因而班超成了疏勒人民心中的英雄,這在未來將起到讓人意想不到的作用。
竇固、耿秉的遠徵軍到底要退去了。
而匈奴的反擊也來了。
公元75年,二月,北匈奴派二萬騎兵攻打車師,耿恭派三百人救援,全軍覆沒,耿恭所在的金蒲城也被包圍。
耿恭用毒箭冒充神箭嚇退了匈奴,隨後移屯據水源較近的疏勒城(不是疏勒國)。
但公元75年,六月,焉耆和龜茲兩國合兵進攻西域都護陳睦,陳睦全軍覆沒。
匈奴捲土重來,挖斷水源,以至於城中人從馬糞裡榨汁解渴。後來,耿恭挖井出水,匈奴再度退去。
當年八月,漢明帝駕崩,十一月,匈奴再次派大軍大舉進攻耿恭、關寵,關寵城破戰死。
耿恭堅守一年,最後只剩26人,被漢朝援軍解救後,走到玉門關沿途又死了13人。
也就是說,竇固、耿秉公元74年遠徵後所設置的西域都護和戊己校尉,最後只有13人活著回來。
經歷了這一沉重打擊,漢章帝決定放棄西域,西域都護和戊己校尉被撤銷。
而已經升任軍司馬的班超,也因此被召令回國。
但班超很巧妙地拒絕了召喚,疏勒于闐遮道挽留,他順理成章地留下來絕地堅守。
疏勒則成了他的大本營,在敵國林立、匈奴封鎖之中,班超不但站住了,而且聯合康居、于闐、拘彌等國對姑墨發動了一次攻擊,震懾了匈奴和親匈國,贏得了莎車、月氏、烏孫等國的親附。
五年後,也就是公元80年,在班超的請求下,漢帝國又派出了一支一千人的軍隊由徐幹帶領支援班超。
一千人簡直太少,但想一想班超36人在西域開拓的局面,這一千人簡直太多。
從此,班超在西域縱橫捭闔,等到元和二年,公元88年,竇憲燕然山刻石紀功之戰徹底蕩平北匈奴之後,班超也在西域擊敗了強大的大月氏,徹底統一了西域。
西域都護和戊己校尉再次被設立,類似於西漢一樣的朝貢體系再次建立,東漢帝國也真正成為中央帝國——極目所望,中國即秩序!
你好,我是不明山人,正在寫簡明中國政治史,每早六點,廁上一觀,可通天地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