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大交通又迎來利好消息,10月29日第二條膠州灣海底隧道正式開工建設,這是繼2011年6月30日膠州灣隧道通車運營後,青島再次迎來海底隧道。九年前膠州灣第一條海底隧道的通車,徹底改變了青島東西兩大城區的出行方式,讓西海岸不再「遙不可及」。
通勤時間的縮短,也吸引了大批主城區的市民湧向西海岸置業,其中不少年輕剛需更是開啟「雙城生活」的先行者。對於這些年的雙城生活,他們有什麼感悟?對於已經開工建設的第二條海底隧道他們又有怎樣的期待呢?日前,記者聯繫採訪了三位「雙城生活」的經歷者,聽他們來說一說,隧道通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表白part 1:當下單程通勤超2小時
靜待"二隧"能減少耗時
我是小秦,32歲,我目前居住在辛安片區,工作單位在市北CBD區域。我現在每天需要先從家坐公交到海底隧道附近,再換乘隧道公交前往青島火車站,然後再換乘地鐵3號線,敦化路站下車後還要再步行10分鐘,正常情況下上班的單程耗時超過2個小時,一旦再碰到加班情況,晚了公交車就少,回家路更是漫漫。
清晨的隧道公交車廂(由受訪嘉賓提供)
為了解決通勤難的問題我還曾想過換房搬家到安子片區附近,這樣我的通勤耗時能減少1/3,但面對近年來隧道口片區及周邊上漲的房價,我們家當下的經濟情況換房還有些吃力。
第二條海底隧道開工的消息讓我和家人開心了好一陣子,隧道黃島方向的出入口離我居住的小區直線距離應該只有兩三公裡,第二條隧道建成後我通勤時間過長的問題就完美解決了。
而且就像第一條隧道建成後給安子片區帶來交通紅利一樣,我對老黃島片區未來的發展也是滿心期待。現在,就靜靜期待第二條海底隧道可以早日通車吧。
清晨不少雙城生活者選擇在青島站換乘地鐵前往辦公地點
表白part2:正在經歷反向「雙城生活」的苦
希望未來能變成甜
我是李可,26歲,是一個反向「雙城生活」者,和絕大多數雙城人通勤路線相反,我是住在市北區歡樂濱海城附近,工作在黃島一所公立學校。目前上班需要自駕繞行市南團島第一條海底隧道,單程通勤時間超1小時,有時會超過1個半小時。我很少坐隧道公交,因為從我家坐隧道公交去黃島並不方便,不開車時會選擇拼順風車上下班。總體而言,我覺得目前上班的路還是讓人挺疲憊的。
對於第二條海底隧道我非常關注,每次一有消息我都會仔細的看,從規劃上來看,二隧的長度足足比第一條海底隧道長近一倍,但連通的卻是兩個嶄新的板塊,特別是對我來說,未來通勤時間可以會從1小時以上縮短到30-40分鐘。另外,我還在期待,第二條海底隧道通車後,更多的公交線路是不是應該也會隨之而來?!
除了個人出行便利的提升,第二條隧道建成後也會大大緩解第一條隧道的交通壓力,不是兩地通勤的人可能感覺不到,其實「一隧」的通行壓力已經不小了,尤其是節假日前夕,特別期待兩條隧道加一條跨海大橋的大交通時代趕緊到來,屆時應該會把主城區和黃島之間聯結得更為緊密。
表白part3:交通開銷不低
盼夏季我能不再堵回家路上
我是阿祖,29歲,我住在唐島灣濱海大道附近,單位在市南區東部,現在每天自駕通勤,可能與出行時間有關,我每天出發從西海岸前往市南時,隧道的早高峰過去了,單程耗時40多分鐘,是我完全可以接受的。到了晚上,我一般也會晚走一會兒,避開交通擁堵,總體來說通行還算順暢。不過每年一到夏季,尤其是旅遊季加上啤酒節那一兩個月時間,會讓我感到十分頭疼,隧道口附近車輛會變得十分擁擠,常常被堵得兩三個小時回不了家。
另外,通勤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我現在汽油費一個月得800元的樣子,隧道費用一個月450元左右,辦公區停車費每月300元左右,算下來交通開銷每月要1500元左右吧。為了減少負擔,我有時會接順風車,每個月的隧道通行費這部分開銷大致可以抵消。
此前我在市南區工作單位附近租住了多年,對於青島主城生活和黃島居住體驗,我算是都有些發言權。相對於生活在主城區的老房中,在黃島住新房,生活更加安靜舒適,小區環境也很好。但缺點是公共運輸不便,平時出門基本要開車,這對一些不會開車或者不願開車的中老年朋友來說不是很友好。再就是小區周邊的生活配套也沒有那麼完善,我家小區相對還好,有朋友在黃島買了新房小區,交付後發現附近什麼都沒有,連小飯館都稀缺,想下樓就吃口飯也很難實現。
第二條海底隧道可能對我當下的居住出行直接影響並不大,但可以預見的是,它建成後相當於雙城出行又多了一條快捷通道,特別是節假日、旅遊季,應該可以很大地緩解現在隧道擁堵的情況。
作者於灝源
【來源:青島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