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生活經歷者「表白」海底隧道 這些期待我們要說

2020-12-22 瀟湘晨報

日前,青島大交通又迎來利好消息,10月29日第二條膠州灣海底隧道正式開工建設,這是繼2011年6月30日膠州灣隧道通車運營後,青島再次迎來海底隧道。九年前膠州灣第一條海底隧道的通車,徹底改變了青島東西兩大城區的出行方式,讓西海岸不再「遙不可及」。

通勤時間的縮短,也吸引了大批主城區的市民湧向西海岸置業,其中不少年輕剛需更是開啟「雙城生活」的先行者。對於這些年的雙城生活,他們有什麼感悟?對於已經開工建設的第二條海底隧道他們又有怎樣的期待呢?日前,記者聯繫採訪了三位「雙城生活」的經歷者,聽他們來說一說,隧道通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表白part 1:當下單程通勤超2小時

靜待"二隧"能減少耗時

我是小秦,32歲,我目前居住在辛安片區,工作單位在市北CBD區域。我現在每天需要先從家坐公交到海底隧道附近,再換乘隧道公交前往青島火車站,然後再換乘地鐵3號線,敦化路站下車後還要再步行10分鐘,正常情況下上班的單程耗時超過2個小時,一旦再碰到加班情況,晚了公交車就少,回家路更是漫漫。

清晨的隧道公交車廂(由受訪嘉賓提供)

為了解決通勤難的問題我還曾想過換房搬家到安子片區附近,這樣我的通勤耗時能減少1/3,但面對近年來隧道口片區及周邊上漲的房價,我們家當下的經濟情況換房還有些吃力。

第二條海底隧道開工的消息讓我和家人開心了好一陣子,隧道黃島方向的出入口離我居住的小區直線距離應該只有兩三公裡,第二條隧道建成後我通勤時間過長的問題就完美解決了。

而且就像第一條隧道建成後給安子片區帶來交通紅利一樣,我對老黃島片區未來的發展也是滿心期待。現在,就靜靜期待第二條海底隧道可以早日通車吧。

清晨不少雙城生活者選擇在青島站換乘地鐵前往辦公地點

表白part2:正在經歷反向「雙城生活」的苦

希望未來能變成甜

我是李可,26歲,是一個反向「雙城生活」者,和絕大多數雙城人通勤路線相反,我是住在市北區歡樂濱海城附近,工作在黃島一所公立學校。目前上班需要自駕繞行市南團島第一條海底隧道,單程通勤時間超1小時,有時會超過1個半小時。我很少坐隧道公交,因為從我家坐隧道公交去黃島並不方便,不開車時會選擇拼順風車上下班。總體而言,我覺得目前上班的路還是讓人挺疲憊的。

對於第二條海底隧道我非常關注,每次一有消息我都會仔細的看,從規劃上來看,二隧的長度足足比第一條海底隧道長近一倍,但連通的卻是兩個嶄新的板塊,特別是對我來說,未來通勤時間可以會從1小時以上縮短到30-40分鐘。另外,我還在期待,第二條海底隧道通車後,更多的公交線路是不是應該也會隨之而來?!

除了個人出行便利的提升,第二條隧道建成後也會大大緩解第一條隧道的交通壓力,不是兩地通勤的人可能感覺不到,其實「一隧」的通行壓力已經不小了,尤其是節假日前夕,特別期待兩條隧道加一條跨海大橋的大交通時代趕緊到來,屆時應該會把主城區和黃島之間聯結得更為緊密。

表白part3:交通開銷不低

盼夏季我能不再堵回家路上

我是阿祖,29歲,我住在唐島灣濱海大道附近,單位在市南區東部,現在每天自駕通勤,可能與出行時間有關,我每天出發從西海岸前往市南時,隧道的早高峰過去了,單程耗時40多分鐘,是我完全可以接受的。到了晚上,我一般也會晚走一會兒,避開交通擁堵,總體來說通行還算順暢。不過每年一到夏季,尤其是旅遊季加上啤酒節那一兩個月時間,會讓我感到十分頭疼,隧道口附近車輛會變得十分擁擠,常常被堵得兩三個小時回不了家。

另外,通勤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我現在汽油費一個月得800元的樣子,隧道費用一個月450元左右,辦公區停車費每月300元左右,算下來交通開銷每月要1500元左右吧。為了減少負擔,我有時會接順風車,每個月的隧道通行費這部分開銷大致可以抵消。

此前我在市南區工作單位附近租住了多年,對於青島主城生活和黃島居住體驗,我算是都有些發言權。相對於生活在主城區的老房中,在黃島住新房,生活更加安靜舒適,小區環境也很好。但缺點是公共運輸不便,平時出門基本要開車,這對一些不會開車或者不願開車的中老年朋友來說不是很友好。再就是小區周邊的生活配套也沒有那麼完善,我家小區相對還好,有朋友在黃島買了新房小區,交付後發現附近什麼都沒有,連小飯館都稀缺,想下樓就吃口飯也很難實現。

第二條海底隧道可能對我當下的居住出行直接影響並不大,但可以預見的是,它建成後相當於雙城出行又多了一條快捷通道,特別是節假日、旅遊季,應該可以很大地緩解現在隧道擁堵的情況。

作者於灝源

【來源:青島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海底隧道方案_2020年海底隧道方案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我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隧道最深在海平面下約70m,工程總投資約36億元人民幣。它是一座兼具公路和城市道路雙重功能的隧道。翔安隧道不僅是我國內地第一條海底隧道,也是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隧道採用鑽爆法施工,按雙向6車道設計,行車速度為80km/h。 目
  • 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是我國北方開建的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建成後將...
    海上,抓斗船、長臂挖掘機、伸縮臂挖掘機等設備聯合作業,歡暢轟鳴;陸上,200多名工人在保溫棚內熟練完成綁紮鋼筋、混凝土澆築等工序,鋼板上那條寫有「北方首條海底隧道獻禮大連市民」的標語,耀眼醒目。1月12日,在我省重點項目——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現場,冬日的寒風擋不住建設者的熱情,伴著機器的轟鳴聲,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呈現在記者眼前。
  • 第4354回:英法海底鐵路隧道,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1881年,英國鐵路業者愛德華·沃特金爵士和法國蘇伊士運河承包商亞歷山大·拉瓦利在英法水下鐵路公司的名義下在海峽兩側都進行了試驗性的工作。 但英國國內仍有反對,報紙媒體認為隧道會削弱英國的國防,最終在英國晸府壓力下,計劃於1882年5月被放棄。這些早年的工作在一個多世紀後與TML計劃相遇。
  • 「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
    廈金榕馬兩橋要來了「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10月23日,是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周年的日子。截至23日,超過1400萬人次經過港珠澳大橋往來粵港澳三地,經大橋收費站總車流突破150萬車次。根據設計,福州至臺北的部分將由福州段預留的通道引出,計劃從福建平潭島通過海底隧道經臺灣桃園通向臺北。2020年,平潭海峽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將修通,屆時承載兩岸同胞期待的連接大陸與臺灣的臺灣海峽高速通道的建設呼之欲出。臺灣海峽海底隧道構想圖(圖自新華網)「選擇北線方案進行臺灣海峽隧道的建設,我們已經進行了多次分析了。
  • 廈金榕馬兩橋要來了,「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
    廈金榕馬兩橋要來了「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10月23日,是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周年的日子。截至23日,超過1400萬人次經過港珠澳大橋往來粵港澳三地,經大橋收費站總車流突破150萬車次。港珠澳大橋——這座「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境基礎設施,正在三地居民的工作、生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通道與紐帶作用。
  • 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膠州灣第二隧道正式開工
    據了解,膠州灣第二隧道在世界建設史上,將是海底隧道建設規模最大、海底公路隧道長度最長、隧道領域施工複雜程度最高的超級工程,將突破超特長隧道通風防災,大斷面隧道穿越大規模斷裂,超大直徑盾構與鑽爆法隧道海中對接,超大直徑盾構承受超高水壓等世界級難題,將引領世界超長跨海通道建設發展的未來,也必將成為我國新時代交通強國戰略的標杆工程和工程建設領域的重要裡程碑。
  • 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精準對接
    12月9日,歷經17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負責施工的我國北方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北岸暗埋段實現精準對接,標誌著我國寒冷地區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建設實現零的突破。
  • 我國將建世界上最長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以後1小時到臺灣
    我們國家建設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還有一個小時就到臺灣了,我們國家可是遠近聞名的基建狂魔,在建築各種工程方面,那可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而且還修建出了很多超級工程,打造出了很多堪稱奇蹟的工程,為全球所驚嘆。
  • 兩個小時跨越大西洋的海底隧道,理論時速4023公裡,可能實現嗎
    但是如果我們有一條海底隧道會怎麼樣呢?搭乘飛機從倫敦到紐約需要大約八小時十五分鐘。如果選擇乘船則需要一周的時間。但是假如我們有一條跨越大西洋的海底隧道,只需要兩個多小時,就可以在這兩個地區自由穿梭。前提是之隧道必須是真空的。因為只有這樣在其中穿梭的列車速度才能達到理論上的最高每小時4023公裡。
  • 海裡全是水,跨海大橋的海底隧道是如何建成的?看完佩服國人智慧
    海峽像一道天塹將大陸與大陸,大陸與海島,海島與海島之間隔開,這給人們的生活、旅行帶來許多不便,於是,人們設計建造接通海峽兩岸的海底隧道,海底隧道不佔地,不妨礙航行,不影響生態環境,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全天候的海峽通道。
  • 我國有條海底觀光隧道,雖然僅有118米,但門票卻達到110元
    我國許多城市都有水族館或海洋世界,尤其是沿海城市,一般來說,水族館或水下世界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所以他們玩了一整天后不會感到太累,杭州、青島、廈門是我國著名的水族館,但其實在我國北方沿海城市有一個非常美麗的水下世界,今天我們就聊一下我國有條海底觀光隧道,雖然僅有118米,但門票卻達到
  • 中國臺灣海峽並不寬,為何不修一條海底隧道?工程師給出答案
    其實我們細心看一下就會知道大陸和臺灣之間的海峽最窄處只有100多公裡,如果在陸地上正常開車的話這段距離可能只需要一個多小時,如果是高鐵的話可能一個小時都不用,所以修建海底隧道還是比較划算的,只不過一直都沒有動工。那麼中國臺灣海峽並不寬,為何不修一條海底隧道?
  • 為什麼能在全是水的海裡建海底隧道,是通過什麼方式修建的?
    近些年來,隨著我們國家的隧道工程技術逐漸的發展起來,對於建設公路,我們也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樣盤山繞行了,而是可以直接從山間開鑿隧道通過,同樣在跨海通道也不只是會考慮修橋了,還會考慮全天候通行的海底隧道。那麼對於大海,這是一個非常神奇且令人嚮往的地方,在大海裡面會有全世界最大的動物:鯨魚,也有一些非常美麗的水母,還有各種各樣的魚類等等,還有在深海裡我們未知的一些奧秘。那麼在這時候如果要從海底開一條隧道的話那麼應該怎麼開呢?可能我們比較能夠理解從山間去開鑿隧道,但是在海裡有著那麼多的水,如果要在海裡建一個隧道,海裡那麼多水要怎麼排出去呢?
  • 英法海底隧道的起死回生
    早些年,我們一行4人,自西班牙出發,縱穿法國南北全境,來到隧道法國加來港入口處。法國邊境官員驗看了我們事先預訂的一輛車143英鎊的隧道票(車裡的人不另外購票),再前行數百米後,英國邊防人員又查看了我們的護照。隨即,我們將車駛入十分豪華、光亮通透、整潔異常的雙層火車。火車有30節車廂,每個車廂可載5輛轎車,總載量約300輛汽車。
  • 膠州灣海底隧道通車一年 通行費將推年卡優惠
    核心提示:青島膠州灣大橋、膠州灣海底隧道距離2011年6月30日已接近一周年,為青黃兩岸交通、旅遊、地產等各行業帶來的巨大的影響。青島膠州灣隧道開通一周年之際,國信膠州灣交通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從一年的運營情況來看,日均通車量比設計通行量要少。在運營期間,部分市民感覺通行費過高,因此不少人選擇隧道公交。
  • 在地圖上尋找尼摩船長的阿拉伯海底隧道
    法國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就是這樣的偉大人物,他在《海底兩萬裡》這本經典名著裡便提前預測了人類建造潛艇的可能性,這恰恰是優秀科幻著作散發出的誘人魅力。在與兒子共同閱讀這本名著時,兒子被書中所描寫的從紅海到地中海的阿拉伯海底隧道所深深吸引,大概是他感覺「阿拉伯海底隧道」聽起來頗有點像「時光隧道」的緣故吧!
  • 學深中經驗 傳承發揚一航精神 大連灣海底隧道的將士們有話說
    「有深中通道做標杆,有大連人民和一航人的期待,我們沒有理由幹不好大連灣海底隧道!」7月13日,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部組織專題學習研討,學習一航局領導在深中通道和大連灣海底隧道兩個項目的重要講話,學習深中通道首節管節成功安裝的經驗。儘管壓力與日俱增,但項目經理王殿文直言已經沒有退路可言:「粵港澳大灣區有深中通道,作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點項目,大連灣海底隧道同樣在國家戰略中肩負著歷史使命,我們代表一航局負責我國北方首條沉管隧道工程,也一定行!」
  • 大海裡都是水,海底隧道是怎麼修建的?看完算長知識了
    長距離的跨海大橋、長距離的穿海隧道甚至是穿湖隧道都是我們值得驕傲的工程。說起海底隧道,有的人還天真的以為它就像是我們去海洋館中看見的透明材質的通道。所以有時候一進海底隧道會有點失望:怎麼看不見海景啊……所以今天小編就給你說一說,到底海底隧道是怎麼回事吧。
  • 臺灣屏東車城國立海生館,探索海底的奇幻隧道
    導語:臺灣屏東車城國立海生館,探索海底的奇幻隧道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難得有了一個機會能夠帶家人出遠門走走,打算去臺灣最南邊的墾丁地區。
  • 汕汕鐵路汕頭灣海底隧道「永平號」盾構機下線
    它將用於廣汕鐵路公司建設的國家重點工程——汕汕鐵路汕頭灣海底隧道施工。汕頭灣海底隧道工程是我國首座設計時速350公裡的海底高鐵隧道,全長9781米,是全線控制性工程和重難點工程。其中盾構段2169米,地處複雜深水海域,需穿越多條地質斷層,施工風險高、難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