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念老給我們的開示。「茲略釋之。如來果德,稱為奇特。最極奇特,如經中華光出佛之文,則彰明矣!」後面經文我們會念到。華是蓮花,光是放光,光是花放出來的,光中有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剎土,形相在其中。
像我們現在看電視,這個畫面出現,十方諸佛剎土,你統統都能看到。看到之後,你就想去,真去了。怎麼去?化身去的,自己的身在極樂世界,在彌陀身邊,在彌陀講堂,如如不動。阿彌陀佛在講經說法,你在一心諦聽,分身到十方國土,管用。分身到十方國土供佛,供佛是修福,聞經聽法是修慧,福慧雙修。
我們見一尊佛見不到,沒有這個緣,到極樂世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你都見得到,這個地方能不去嗎?沒有發心,不想去的人,古德講「非愚即狂」,他才不發心。真正聽,哪有不發心去的?這個法門無比殊勝奇特,圓融包含無量無邊法門,一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這一法,真妙!
下面引用《華嚴經》經文說,「如《華嚴經》云:一切眾生身中有正覺智」。這句話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開悟的時候講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麼?無量智慧,無量功德,無量相好,具足全宇宙。
一切眾生身上有,所以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只是你現在迷了。迷了,你的正覺智、你的功德、你的相好沒有失掉,只是現在不能現前,並沒有失掉,你能把障礙去掉,它就現前。障礙是什麼?就這三大類的煩惱,無明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這三種煩惱障礙你性德。
《華嚴經》上還有一句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跟這個意思都相同的。佛沒有妄語,佛說的話都是真話,要相信。換句話說,一切眾生跟諸佛如來、跟阿彌陀佛,原本是一模一樣,沒有絲毫差別。龍女八歲成佛不稀奇,因為本來是佛!
大乘教講得這麼清楚,無明煩惱是什麼?起心動念。但是微細的起心動念自己不知道,所以叫無明。你自己知道,那就明白了,不知道。科學家給我們說出來了,我們看了科學報告,對於無始無明有了清楚的概念。
極其微細的動念,念頭,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的對話我們讀到了,世尊問彌勒菩薩,說心有所念,人間的凡夫,他動了一個念頭,這一個念頭裡頭有幾念、有幾相、有幾識,佛問這麼個問題。
經文是「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我們把這句話講清楚的話,用現在白話講清楚,凡夫起個念頭,有多少個細念,有多少個相分(物質現象),有多少個識(識就是阿賴耶裡頭含藏的種子、業習),問了這麼多,一句話裡頭,物質現象,識是精神現象。
彌勒菩薩回答說,這一彈指,一彈指的時間很短,「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這先說念頭,你說有幾念,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就是相,念念都有形,都有物質現象。「形皆有識」,只要有物質現象,每一個物質現象裡面都有受想行識,五蘊。五蘊是一體,五蘊不能分開,相裡頭有識,識裡頭有相,而且還是先有識後有相。
現在我們用的單位,時間單位是用秒,一秒鐘能彈多少次?我以前都是講五次,有人告訴我不止,可以彈七次。要是彈七次,這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們把它乘一乘,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個念頭,微細的念頭,誰知道?它就在我們眼前,我們對它毫無感覺,不知道。這是真相,事實真相。
那一秒鐘如果彈七次,三乘七,三七二十一,那就是一秒鐘有二千一百兆次的生滅。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的生滅,我們怎麼能捕捉到?沒有辦法。
現在科學的儀器,能夠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佛說的是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現代科學儀器還不行,還得進步,還要再進步,能捕捉加一倍的,我們相信可以做得到,再過個二、三十年,能翻一倍,捕捉到二千兆分之一秒,那就差不多了,跟佛說的接近。這微細念頭,生滅法。
你說,每一個念頭都是一張幻燈片。這是從前電影片,以前電影用動畫組成的,一秒鐘在放映機裡面,這一開一關,就是生滅,生滅多少次?二十四次。一秒鐘二十四次,我們看電影就被電影迷惑了,以為它好像是真的了。
電視比電影進步,頻率更高,電視是一秒鐘五十張底片。一秒鐘,差不多翻了兩倍。現代的電視用數碼,每一秒鐘一百個生滅,一秒鐘一百,在這個電視上看不出破綻。二十四分之一秒的時候能看到,能看到什麼?這個光在閃動。電視的光看不到閃動,加一倍,五十分之一秒,就看不到閃動現象。現在數碼是一秒鐘一百張,所以就如同現場一樣。彌勒菩薩要不給我們講,我們永遠不知道事實真相。
科學對於我們有很大的幫助,雖然不是我們用禪定功夫親證的境界,我們相信了,對於佛在經上說的話不再懷疑了。這一相信,佛經裡面所說的,我們全都相信了,有一些很稀奇的事情,那是什麼?那是我們能力還做不到,我們達不到這個境界,我們相信真有。
這個高的頻率,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的生滅,在我們面前,我們沒有感覺。它這個生滅永遠不停的,前念滅後念生。經上告訴我們相似相續,不是真的相續。真的相續,前念跟後念完全相同,這叫相續相。相似相續不一樣。我們在小範圍,這個房間裡頭,兩個小時,沒有變化,一樣的;但是你要講整個世界,不一樣了;整個宇宙,更不一樣了。
我們的念頭是生整個宇宙,不是太陽系,不是銀河系,是全宇宙,每一個念頭都是全宇宙。宇宙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心想從哪裡來的?是自性本有的。就是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功德、圓滿的色相,它本自具足的。千變萬化,不管怎麼變,它都不離根本,根本是自性。
所以見性比什麼都重要,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追求終極的目標是什麼?就是見性。所以說法門平等,因為門門都能幫助你見性。就好比藥,你生病了,藥到病除,你服了藥,病就好了。病各種不一樣,藥也不一樣,八萬四千法門治八萬四千眾生的病,無量法門治無量眾生之病。
到底我害的什麼病,我要用什麼藥,自己不知道,碰到佛就行了,碰到阿羅漢、碰到佛,他們會看。阿羅漢的宿命通能知道五百世,他能看你五百世之內這些煩惱的習氣,他有辦法對治你。那要遇到佛就更好,佛能看到你無量劫之前的事情,所以遇到佛是最幸運的。
那我們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問題不就解決了嗎?阿彌陀佛能看到我們無量劫前,看到我們最初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從迷了之後生生世世,他全知道。要不要請教他用什麼方法治?方法有了,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妙絕了!你到極樂世界,佛教你還是念這句阿彌陀佛,決定沒有錯。
現在釋迦牟尼佛教給我們的,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教給我們的,沒有改變,是一不是二。然後我們再頂禮釋迦牟尼佛,真正佩服本師。這個時候才真的明了,不是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又換上另外一個法門,不是,那是你的妄想,你想錯了。到極樂世界去,一句佛號念到底,為什麼?這句佛號是自性的德號,它不變的。
自性是真的,其他名號都是方便的,為什麼?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釋迦是仁慈,牟尼是清淨,用大慈大悲、用清淨心,來幫助這個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眾生缺乏慈悲心,心地染汙嚴重,所以用這個方法來治。
阿彌陀佛是無量覺,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是覺,正覺智慧,無量正覺智慧,什麼都治,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的眾生,阿彌陀佛這個名號統統治。所以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還是教你念阿彌陀佛,妙極了,真正不可思議。
所以正覺智,就是如來智慧德相,此實實在在很奇,稀奇,「但眾生皆具」,每個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沒有什麼特別,「則非特殊現象,故云奇而非特」。「《法華》中龍女成佛,八歲之龍女,能立即成佛,確極特殊」,確實極為特殊,「但特而非奇」,並不奇怪。
「因眾生本來是佛,人人有分,個個現成,故龍女成佛並不名奇」,這不奇怪。「唯此經中之淨宗一法,既是最奇,又是最特。」這是我們要注意到的,妙極了。所以這部經要是真搞通了,搞清楚、搞明白了,整個佛法就通了。一定要守住老祖宗的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天天讀,從頭到尾念一遍是修定;如果細心,每天就學完一小段,那是慧,那是修慧。
所以修慧跟修定功德都通,沒有兩樣,方法不一樣,隨著各人歡喜。戒完全在其中。戒是什麼?心地清淨,有法喜而沒有執著。你今天領略到這裡,再過幾天領略更高了,又深了,又有奇妙東西被你看到了,才知道字字句句其味無窮,其深沒有底,廣沒有邊,這就是性德。它為什麼會這樣?世尊從大寂定裡頭流出來的,秘密都告訴你了。
如果不是大寂定,說出東西就沒有這種效果。然後才知道古聖先賢東西高,我們今天跟人不能比,為什麼?今天人心浮動,浮動到極處,他靜不下來,而且都以為是對的,不相信在清淨心當中會悟出道理,他不相信。
一定要廣學多聞,一定要通過辯論,跟古德所說的完全相反,就難了。我們也是走古人的道路,才得到一點甘露,嘗到一點法味。要跟現在人學,得不到,得的是知識,不得受用。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