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兵 蔡擁軍 馬邦傑 張逸飛/新華社
2020-07-27 16:39
中超聯賽已於7月25日複賽,但對於中國足球來說,寒冬並未徹底遠離。
從去年年底迄今,各級職業聯賽有16家俱樂部退出或解散,中國足協未來將如何保障聯賽的平穩運營?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給出了回應。
足協主席陳戌源。
建立健康可持續聯賽體系陳戌源說:「我們各級聯賽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前幾年金元足球帶來的影響。16家俱樂部退出,就是其惡果,疫情形勢下,經濟狀況出現滑坡,投資人更加難以為繼。」
「建立一個健康可持續的聯賽體系,對中國足球非常重要。限薪令只是第一步,後續還會有措施出臺。這樣做的風險是聯賽觀賞性受影響,但我覺得不是顛覆性的。為了聯賽健康有序發展,肯定要付出代價。」
此外,受限於禁止跨註冊地轉讓政策,一些俱樂部轉讓出現問題。中國足協正在考慮對政策微調,比如在註冊地待滿若干年後可以跨註冊地轉讓。
足協高層出席中超開幕式。
青訓體系或調整陳戌源認為,足球最大的問題之一是職業化後過早推向市場,然後政府過早退出,但中國足球市場發育有很多不足,造成今天中國足球青訓不能更好地開展。
他表示,青訓體系現在主要包括俱樂部、校園、社會三部分,今後應強化俱樂部主體地位,同時政府也要作為主體之一。
青訓水平不高還有一個原因是教練水平不行,「我到各地去看,很多不同年齡段的小孩基礎太差,一個強隊的基本特徵是高節奏,必須有三個要素作為支撐:體能、技術、戰術。我們這三項全面落後。」「國少隊主教練安東尼奧為什麼改成長傳衝吊打法了?因為他雖然有很好的戰術安排,但隊員執行不了。中國足協要花極大的努力把青訓抓上去。我們正在寫一份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國青少年足球的意見,要爭取上升到國家行為,光中國足協是抓不好的、是不夠的。」
「中國足協只能抓一段。要明確政府抓什麼、校園抓什麼、俱樂部抓什麼。政府要在資金人力政策上給予支持。要以俱樂部為核心搭建青訓體系,因為俱樂部在整個青訓體系中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承上啟下,有進口和出口。還有就是校園足球的定位要清楚,就是青少年身心培養、品質培養、興趣培養」。陳戌源建議,應當加強和教育部門的溝通和融合,做到賽事互通、人才互通。
不能忽視業餘足球陳戌源說:「中國足球有兩大部分,職業足球和業餘足球,我們往往忽視了後者。事實上足球更應該多貼近老百姓。除了要建專業球場,其實更應該多建一些老百姓身邊的球場,讓老百姓下班後、孩子放學後就可以踢球。這需要地方足協的擔當和地方政府投入資源。」
自中國足協與國家體育總局脫鉤後,地方足協與地方體育局的脫鉤也是一個現實問題。
不過,陳戌源認為,地方足協短期內很難脫鉤,一則因為它缺乏生存能力,二則其自我管理能力也不夠。陳戌源表示,未來中國足球的蛋糕做大了,會給予地方足協更多支持,還將考慮把中國足協會員單位範圍擴大,吸納更多的地市級足協進來。
他還表示,國外足球發達國家甚至一條街道都有一個足球協會,中國足協應該提高服務意識,和地方足協一起把業餘足球抓好,把大眾的足球熱情點燃。
「說到底足球並不局限於競技方面,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種民族精神,有助於民族整體素質的提升,而這些主要是通過業餘足球實現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中超複賽,陳戌源,中國足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