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帶您了解最新足球資訊~
近日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中國職業俱樂部很多遭遇了解散風波,可能會採取一定的措施來挽救,而這個措施也被媒體曝光。
今年,因為欠薪或其他問題被解散的球隊多達了近14支,數量是這些年最多的一次,中國足球的根基正在受到強烈的撼動。在2016年以前,中國的職業俱樂部是允許跨地區轉移的,因此很多俱樂部為了一些利益多地流浪,無法長期在一個地方生存。
最著名的就是當時的陝西滻灞,為了贊助從西安遷到了貴陽,更名貴州人和。要知道,當時在陝西球迷心中,陝西滻灞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突然遷走讓球迷無法適應,在貴州呆了幾年之後人和又籤往了北京變成如今的北京人和。多地的輾轉,讓人和無法在任何地方積累起球迷,甚至奔赴貴州和陝西的客場遭到人人打罵的境地。
同樣的還有浙江毅騰,2014賽季,還叫做哈爾濱毅騰還在徵戰中超。不過在2015賽季的中甲聯賽中俱樂部和球迷發生決裂,再加上浙江的相關政策優惠,讓毅騰在禁止跨地區轉讓前離開了哈爾濱,更名為浙江毅騰。
其實,如今中國足協並未完全限制死異地遷移,而是不允許跨足協轉移。比如某一隻球隊是在市足協註冊的,那麼該俱樂部的主場不能設置在別的城市;如果註冊在省足協,那麼只可以在省內的任何城市進行遷移。總體來說,現在的這個政策對於球迷來說非常的有利,對於培養長期的球迷文化更有利。
但是,面對現在中國足球根基破損的境地,中國足協正在考慮取消這個政策。據了解,足協因此多支俱樂部轉讓失敗而解散,打算恢復俱樂部異地轉讓政策,但是不是和以前一樣毫無限制,而是打算設置成在某地多年之後才被允許異地轉讓。
但是,這個消息遭到了媒體和球迷的批評,根據《足改總方案》的規定,「避免俱樂部投資者變更而在城市間頻繁轉移、缺乏穩定依託的局面,積極培養穩定的球迷文化和城市足球文化。」如果足協真的更改了規定,那麼其實是有違《足改》方案的。
中國足球缺少文化,更缺少正確的足球文化。工體、申花之所以主場氛圍之好,正是因為他們長期在這座球場踢球,形成了一定的球迷底蘊,一代接著一代都在這座球場看球。英國足球文化大家都很羨慕,但是他們的前提是俱樂部不會長期遷移。
如果中國足協執意更改規則,那麼是和足改背道而馳的,政策一個個推翻對於薄弱的中國足球來說又是個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