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xPartners:中國或將成為未來自動駕駛發展中心

2021-01-19 億歐網

2017年開始,全球各大汽車廠商、網際網路公司相繼推出自動駕駛汽車計劃,高度自動駕駛的車輛有望於2020年開始逐步商用。但在自動駕駛發展進入快車道時,行業參與者可能高估了消費者對「雙手可脫離方向盤」的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的購買意願?

2月3日,全球諮詢公司AlixPartners對外發布的《自動駕駛全球消費者調研報告》顯示,針對全球六個主要汽車市場的消費者信心調研和分析調查,AlixPartners認為,行業參與者可能高估了消費者對「雙手可脫離方向盤」的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的購買意願,並且對消費者可接受的溢價幅度過於樂觀。

消費者接受溢價幅度普遍偏低

目前,自動駕駛等級劃分主要有兩類標準,一項是由美國的NHSTA(國家高速路安全管理局)所制定的從L0-L4一共五個等級,另一項則是由SAE International(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所制定的從L0-L5一共六個等級,SAE成為國際上比較主流的劃分方式。該報告顯示,當下,消費者對不同自動化水平有了一定的認知。他們認為自動駕駛汽車更多是為了方便,而不是為了節省成本和提高生產率。

在現有L2級別自動駕駛汽車(車道保持系統、自動制動等)的基礎上,消費者僅願意為「雙手可脫離方向盤」的L4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多支付8%到24%的費用。

具體到調研的全球消費者中,中國消費者願意承受的溢價幅度最低,僅為8%;即中國消費者願為L2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多支付2178美金,為L4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多支付2343美金,費用僅小幅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對比中,中國消費者願意為自動駕駛多支付的整體費用為全球最高。相比之下,德國消費者願意為L4級別自動駕駛汽車承受的溢價幅度最高,佔比達到24%。溢價由1488美金(L2 級別)上升到1844美金(L4級別)。

此外,調研結果還顯示傳統車企在自動駕駛領域還面臨著一項挑戰。隨著共享出行市場發展,網約車為人們出行提供了更多選擇。當被問及是否願意乘坐自動駕駛網約車還是選擇自己購買一輛自動駕駛汽車時,在自動駕駛網約車月均成本比購買自動駕駛汽車月均成本低40%甚至高20%的情況下,全球有44%到84%的受訪消費者願意放棄購買自動駕駛汽車,他們更願意接受自動駕駛網約車服務(即「robotaxis」)。在這一比例中,中國消費者更是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佔比高達84%。

自動駕駛安全係數仍存疑,中國或將成為自動駕駛發展中心

但對於自動駕駛的安全係數,廣大消費者也似乎存在很大疑問。

調研顯示,大部分考慮購買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的潛在消費者表示,他們希望在自動駕駛汽車廣泛普及後繼續等待五年或更長時間再進行購買。中國消費者在全球消費者中採納態度最為積極,而英國消費者和美國消費者似乎更為謹慎,他們寧願等待五年或更長時間。58%的中國消費者表示對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行駛性能有信心,而其它五個調研國家中這一比例僅為18%到36%。在美國,僅有27%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對安全性有信心。

讓人頗感意外的是,不論是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網約車的濃厚興趣還是對自動駕駛安全性能的樂觀態度,中國都領先於其它國家,這表明中國可能成為未來自動駕駛發展的中心。

而麥肯錫也曾預測過,在中國,到2030年,自動駕駛將佔到乘客總裡程(PKMT)的約13%,到2040年將達到約66%;自動駕駛乘用車將達到約800萬輛,到2040年,將達到約1350萬輛;截止2030年,自動駕駛汽車總銷售額將達到約2300億美元,到2040年將達到約3600億美元;基於自動駕駛的出行服務訂單金額將達到約2600億美元,到2040年將達到約9400億美元。

目前,國內大量企業正如火如荼開發自動駕駛技術架構的核心構成要素,包括雷射雷達、攝像頭、處理器、軟體和地圖/基於位置的服務等。但究竟什麼樣的公司能夠成為最終贏家,還不得而知,不確定因素較大。

與此同時,中國市場的規模之大也將給全球行業參與者帶來巨大壓力,競爭格局將逐漸形成,AlixPartners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負責人Shiv Shivaraman對冒險進入這一領域的傳統車企和新入場者進行了警示,提醒他們應該重新審視各自發展路徑,尋求切實可行的商業模式,其中也包括與其它行業參與者合作,分擔布局自動駕駛汽車的風險。

同時,這也需要中國市場及時應對,提前做好規劃布局,把握住關鍵時機。

相關焦點

  • 安富利:自動駕駛將重塑未來出行
    所謂智能化,即自動駕駛,已成為全球車企的兵家必爭的之地。隨著5G技術的商用,自動駕駛也迎來了落地契機。近來,北京、上海、廣州、長沙、武漢、滄州等多地持續開放自動駕駛車輛的道路測試範圍。9月10日,百度Apollo宣布在北京正式開放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Apollo Go。6月27日,滴滴在上海開啟自動駕駛網約車試運行。6月23日,廣州首批20輛自動駕駛網約車正式投入運營。
  • 英偉達搶跑自動駕駛落地應用,並將成立中國研發中心
    其中,在自動駕駛領域,英偉達也帶來了滿滿誠意。 分場景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繼黃教主5月在自家廚房搬出了針對L2級,功耗5W,算力10 TOPS的自動駕駛晶片後,此次英偉達也帶來了適合L5級自動駕駛使用的更快的AI晶片。
  • 「自動駕駛」如何發展?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互融協同成為鼓勵方向
    政策鼓勵 重點推動技術互融協同發展隨著汽車與信息通信、新能源等領域深度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發展方向,催生出智能網聯汽車這一新的產品形態。2015年,國務院首次明確將智能網聯汽車列入未來十年國家智能製造發展的重點領域。
  • 自動駕駛成為新藍海 杭州明年將運營L4級自動駕駛小巴
    隨著汽車和科技的發展,汽車自動駕駛逐漸成為眾多中高端車型的常規配置,也預示著未來汽車技術的發展方向。正是這一廣闊的市場吸引了眾多的車企和科技公司參與其中,推動者這一技術和市場洶湧向前。日前,一家國內智能駕駛的初創公司宣布與藍城體育達成戰略合作,將於2021年3月起在杭州運河亞運公園落地運營L4級自動駕駛小巴,並將進一步拓展包括商業街區、特色景區、未來住宅社區在內的自動駕駛車輛。
  • 劉軒:L4以上自動駕駛汽車將在未來十年大規模量產
    「L4以上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將在2025年開始快速擴大市場份額,未來10年進入大規模量產,預計到2040年,佔每年銷量50%的汽車數量都將配備L4以上級別自動駕駛功能。」9月14日晚,在《中國汽車報》與廣州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運營中心聯合推出的「2020智能網聯汽車精品課」第25講中,深圳元戎啟行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劉軒以「L4級自動駕駛技術及應用」為主題,從自動駕駛分級、L4級自動駕駛落地應用、L4級自動駕駛技術介紹等方面,分析講解了L4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及應用狀況。
  • 回到未來:在 2021 年端詳自動駕駛的模樣
    在 2016 年,傳統汽車製造商紛紛表明要在 2021 年推出 L4 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後,從算法、晶片、平臺再到整車,2021 年的量產落地成為這些參與者的一種自我設定。根據莫頓定理,當所有人都在推動某件事朝某個方向前進時,事情的發展就不會太偏離預計軌道——這也被稱之為事件的「自我實現」。
  • 任澤平:中國自動駕駛發展報告2020,浪潮已至
    正文1 中國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具有必要性、迫切性和合理性汽車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發展趨勢已成為行業共識。2019年2月,中國智能網聯創新聯盟發布《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動態及對策建議》報告指出,自動駕駛可提高交通效率約10%。4)更加便宜。2020年4月,中國電動車百人會發布《自動駕駛在幹線物流場景商業化現狀、挑戰及建議》報告指出,自動駕駛卡車用於長途運輸,可節省人力成本6-15萬/年/車,自動駕駛對於人力成本較高的場景意義重大。5)更加簡單。
  • IDC報告揭示數據中心網絡邁向自動駕駛時代
    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對數據價值的挖掘之上。對各大組織乃至整個社會而言,數據已經成為一項核心資產,《經濟學人》就曾將之類比為21世紀的石油,我國更是在今年4月率先將數據納入正式納入生產要素範疇。數據中心網絡作為數據流轉的主要承載之一,重要性亦與日俱增。但在硬幣的另一面,傳統的網絡設計、發放、部署和運營方式逐漸變得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
  • 從中美日政策風向標,讀取自動駕駛發展進度條
    3月9日,工信部《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發布,確立了自動駕駛的中國分級標準,並計劃於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顯然,中、美、日三國政府都在將自動駕駛產業當做國家重要戰略來進行積極推動,同時也在根據自身國情和產業發展的迫切要求給予相關的政策扶持和立法保障。
  • 自動駕駛,為啥成為車企技術儲備新風向
    世界的組成是多元且複雜的,人人擁有不同的生活軌跡,但作為交通運輸業的參與者和經濟發展的見證者之一,我們有著共同的目標,通過自己的一點點貢獻,為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和繁榮,做出努力。前不久,我完成一篇關於戴姆勒集團,將在未來逐步放棄卡車內燃機動力系統的文章(戴姆勒:實現道路交通零碳排放,捨我其誰)。
  • 智慧交通發展駛入快車道 不同行業巨頭看好「自動駕駛」
    在加快交通強國建設的頂層規劃下,「十四五」這一領域將迎來更大的熱潮,催生新機遇和新模式。 多巨頭看好自動駕駛 幾年前,應該沒有多少人能想到,滴滴、百度、美團、華為等不同行業的巨頭將在「車」這個領域成為對手。 11月16日晚間,滴滴出行舉辦「滴滴開放日」,正式發布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
  • 【自動駕駛周報】文遠知行有望率先取消安全員;上海中心城區開放...
    在自動駕駛方面,上海臨港新片區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專項行動,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發布了遠程駕駛升級產品, 特斯拉CEO表示有信心將在今年完成L5級別的基本功能。與會企業表示後續將重點推動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為未來自動駕駛產業化落地奠定基礎。02 亞馬遜發展自動駕駛:計劃投1億美元保留Zoox關鍵員工
  • 自動駕駛預期功能安全將推中國標準!
    此外,會議還得到了清華大學智能汽車設計與安全性研究中心、CAICV智能網聯汽車預期功能安全工作組的大力支持。 SOTIF的中國屬性 回歸正題。 熟識自動駕駛的朋友可能有所了解,預期功能安全,是專門針對自動駕駛車輛提出來的一個概念。
  • 自動駕駛未來研究方向
    我們在前幾節中介紹了自動駕駛的方法在尋找路徑、選擇最佳操縱和構建可行軌跡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然而,自動駕駛仍然存在局限性,自動駕駛還遠沒有達到人類駕駛能力的水平。我們將在本節中描述一些已確定的局限性需要未來持續的研究方向。
  • 激蕩十年,自動駕駛迎來時代追逐戰
    行業觀點:在尚未找到安全有效的疫苗之前,社交距離、口罩防護已經成為全球民眾的必要選擇,疫情帶來的世界格局變化再次將自動駕駛推向風口浪尖;技術的成熟,外加上下遊產業的初具規模,自動駕駛商業化的基礎已完成構建,正在步入試運營階段;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經歷了自下而上的發展後,即將進入結盟期,完成行業規模化
  • ASAM正在成為自動駕駛場景模擬仿真測試標準引領者
    圍繞智能汽車發展,各項測試標準的構建正處於關鍵期,這不僅決定著相關技術的發展水平,也攸關各國家(地區)智能汽車未來的發展格局。而從目前的發展態勢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汽中心」)深入研究的由ASAM(德國自動化及測量系統標準協會)制訂並推廣的OpenX標準正在引領自動駕駛場景模擬仿真測試標準的發展。
  • GTC中國線上大會召開,物流領域自動駕駛發展進程令全球矚目
    12月15日,GTC中國線上大會隆重拉開帷幕,來自各行業的技術領先企業雲集線上,共同呈現一場科技創新盛宴。作為物流行業中始終踐行技術驅動的領軍企業,JDL京東物流受邀參會,並向公眾展示了自動駕駛方面的領先技術和在物流場景中的應用案例。
  • 戴姆勒將縮減規模 重心轉向電動與自動駕駛汽車
    智能製造網訊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迎來科技大時代,我國智能汽車、網約車、自動駕駛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得到政策、資金等層面的大力支持。2020年11月,自動駕駛行業發展又取得了哪些新成果?發生了哪些新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商用車自動駕駛,路在何方
    自動駕駛是中國2015製造的重點內容,對於自動駕駛人們最先想到的往往是乘用車。自動駕駛技術在乘用車領域發展最好,但是其落地應該首先在特定使用場景,如自動駕駛卡車。和乘用車相比,商用車萬億規模市場更引人注意。
  • 億航智能將在珠海橫琴開展自動駕駛空中交通服務
    1月12, 億航智能宣布與珠海大橫琴泛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珠海華發體育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飛行天下(珠海)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將在廣東省珠海市橫琴新區攜手開展空中交通運營項目,提供常態化空中旅遊觀光等多領域應用的空中交通服務,並同步規劃於多地建立自動駕駛飛行體驗中心及配套服務體系,進一步將自動駕駛飛行器推廣並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