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身上都有「拖延症」,需要家長一催再催,究竟是什麼原因

2020-12-26 話梅的媽媽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常有家長跟我抱怨,「我的孩子根本沒有時間觀念」,「早上的時候跟打仗一樣」,真的是讓我頭疼!孩子總是將大把大把的時間都放在各種各樣的地方。

家長越是著急,孩子越是淡定,明明1分鐘就能做好的事情,可孩子拖拖拉拉5分鐘都弄不好,家長急的心力憔悴,孩子還覺得自己被催的太煩。

尤其是早上的時候,相信家長都大有感觸,到了起床的時間永遠不起床,洗漱加上吃飯半個小時都是快的,甚至有的邊吃飯邊玩耍。

很多家庭都是這樣一種狀態,家長猴急,而孩子卻很穩,做什麼都不緊不慢,就像是「樹懶」一樣,無論怎麼樣都不著急。

而到了學校的時候,如果家長緊趕慢趕的還是導致孩子遲到,他們被老師懲罰的時候,就會找家長來哭鼻子。

而這不單單是孩子不願意上學,不喜歡上學導致的,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問題就是出在孩子自己沒有意識教育時間管理問題,等到以後的時候,孩子也很難養成約束自己的習慣。

0-3歲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生活規律。

在這個時候,都說「3歲看大」,孩子正在3歲的時候,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已經有了一定的約束力,而這都是靠著父母在3歲前對孩子的培養。

如果父母想要培養孩子的約束力,想讓孩子不再有「拖延症」,那父母就要給孩子做榜樣,家長自己有規律,給寶寶培養的有規律。

時間管理是一種能力,越來越多家長意識到這種能力的重要性,於是開始著重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意識和能力。

也許有家長在最開始的時候都會給孩子制定一張「時間表」,時間精確到幾分鐘,一整天安排的滿滿當當。

但是,時間表只擺了幾天,就發現孩子就對此視而不見,孩子壓根就不會按照這個時間表安排自己,只進行了幾天就又開始隨心所欲。

而這也不免讓人產生疑惑,為什麼孩子不願意按照時間表進行自己的時間安排呢?

·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被分散

孩子的世界是很天真的,很有可能他們會發現一些大人都察覺不到的事情,或者是想到了有意思的事情被分散了注意力。

·內心抗拒,不喜歡寫作業

有很多孩子對作業總是非常抗拒,或者是孩子其實想寫,但看到題目就覺得頭疼,壓根就寫不進去,即使寫也是拖拖拉拉,一道題能寫好幾分鐘。

·執行力差,沒有時間觀念

其實,很多孩子自身是沒有什麼時間觀念的,對分鐘沒有什麼概念,這也就導致了他們的執行力差,不知道自己幾分鐘可以做什麼,時間觀念差也就會導致辦事拖拉。

·家長催促,孩子接觸不到後果

很多時候,都是「大人急死,孩子不急」的情況,家長吼一下孩子動一下,這是家長知道遲到有什麼後果,可孩子卻並不知道。

那麼,家長到底該怎麼培養孩子呢?

·家長以身作則

有很多時候,家長著急忙慌的準備好,孩子還在慢悠悠的等待,而家長被迫只能等著孩子,而孩子這種狀態還是無法改變。

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說是幾點出門就是幾點,等家長關上門或者是馬上要走的時候,孩子自己就著急了。

·讓孩子體驗後果

其實,很多事情沒發生在孩子身上,他們自己是無法理解的,家長催促的再多,家長再著急,因為家長知道遲到是什麼後果,可孩子自己卻沒有體會過。

所以,家長大可以放棄一天或者幾天的時間,讓孩子做完他們磨蹭的事情,然後再給孩子送送到學校讓他們自己去承後果。

這樣一次兩次之後,孩子們品嘗到了自己的「惡果」,等上學的時候都不用家長去說,孩子自己就開始催促家長了。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覺得拖延症還可以怎麼治療呢?你家的孩子有類似的情況嗎?歡迎留言討論!

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寫作業故意拖拉怎麼辦?催催催只會讓自制力變更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有媽媽和橙子說,其實孩子幼兒園留的作業也不多,不過就是算幾道題,練幾行字,可是這孩子可以從早上拖到晚上,最後非得要臭罵甚至揍一頓才能完成,孩子委屈大哭,家長也氣的七竅生煙。
  • 孩子天生「慢性子」,家長越催反而越慢,這些原因在作祟
    孩子天生就具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活潑開朗而有的則比較內向。內向的孩子往往做事比較慢,這就會讓家長非常頭疼。每天早上催他們起床上學都需要好多遍,長此以往誰都會不耐煩。家長覺得孩子性子慢,多催催就好了,可是就算再怎麼催促孩子似乎也快不起來,甚至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孩子磨蹭,家長一籌莫展,5步拯救末期拖延症
    我非常生氣,已經五年級的孩子了,為什麼作業還需要家長監督、催促、檢查。而整整一個假期,作業一定要拖到最後幾天無法再拖時,才開始趕作業,這不由讓我非常生氣。但是冷靜下來後,我反思在五年級之前所有事情比如什麼時候寫作業、寫什麼作業、什麼時候睡覺、起床、吃飯都要我一直催促,否則一定會有各種遺漏、不完成或遲到。
  • 孩子磨嘰,家長催促埋怨,結果越催越慢,家長該如何做?
    對孩子來說,自己的進步沒有得到認可,卻遭到了不斷的數落和批評,這種落差使他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傷害,這時候,反感、厭惡等負面情緒就會伴隨而生,導致孩子做事故意拖延、磨嘰,以此來對抗家長!家長的反覆催促裡面包含著對孩子的不滿、急躁、埋怨、否定、不耐煩等情緒,這些不良情緒都將傳遞給孩子,長此以往,對孩子的內心成長容易起到反作用,好多孩子會因此產生「唱反調」的現象:孩子會通過故意拖延的方式進行「被動攻擊」——你越是讓我快,我越慢。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要了解孩子,讀懂孩子。
  • 你的每次「催」孩子,其實是在「毀」孩子
    ,要不然就是想喝水,半小時也寫不了10個字,不算多的作業,能從晚上七點磨蹭到九點才寫完;晚上不願睡覺都10點半了,還在沙發上看動畫片,催一聲沒動靜,再催一聲肯定說再看5分鐘,等催第三次的時候11點到了。
  • 孩子拖拉愛磨蹭,家長越催娃越慢,用這3招比你催100遍更管用
    孩子的哪個壞習慣最讓你抓狂?相信很多媽媽會不約而同地回答「磨蹭」!我一度懷疑,媽媽最終都難免變成一個嘮叨的女人,早晨要催孩子起床、起床後催孩子洗臉刷牙、刷完牙催孩子吃早餐。終於要給娃送學校去了,還要催孩子快點出門。
  • 孩子寫作業「越催越慢」,學霸的「王牌」的習慣!值得家長收藏
    家長可能也提醒過孩子快點寫,寫完可以玩,但究竟又有啥好玩的,那些無法引起他興趣的事情,絲毫調動不起他的動力,於是孩子每天都處在「好像很忙」的狀態中,持續的惡性循環。甚至還有家長在孩子完成作業後會逼孩子加題,估計孩子更希望自己再遲一些完成作業,這一點需要家長們自我反思。
  • 孩子拖延完全歸咎於孩子?這才是拖延的根源,父母早知早受益
    什麼原因導致孩子拖延,其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如何改變孩子的拖延行為?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孩子的拖延症」。還有一種情況,父母和孩子產生衝突時,比如父母剛批評完孩子,就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孩子此時正處於比較激烈的情緒中,要麼根本不做,要麼就是拖延。家長們,以上三點就是孩子拖延行為產生的原因,父母要學會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對症下藥。孩子是家長的複印件,複印件的好壞就要追溯到原件本身,那麼孩子的行為與父母的行為有直接關係嗎?
  • 孩子磨蹭、拖遝?五大拖延症必殺技+有效時間管理方法幫你根除孩子拖延症!(絕對不容錯過!)
    孩子「患上」拖延症,危害不僅僅是學習任務完不成那麼簡單。毀人無數的拖延症,還有更強大的破壞力。 拖延症會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當一個人反復不能按時完成某件任務時,他會覺得是自己的能力有問題,變得不自信、精神萎靡,這種感覺又會制約他完成新任務的能力。
  • 孩子磨蹭只能靠催?身經百戰後我總結了這幾條建議……
    我說為啥,他說因為從睜眼起床到閉眼睡覺,一直在催催催的路上。我聽了好無奈,凡事都要催,還不是因為有個事事都磨蹭的娃:起床要催、刷牙要催、吃飯也要催,連去上幼兒園都要催著不然鐵定會遲到。更別提寫作業、洗澡和穿衣服了。
  • LSPACE丨拖延症是天生的嗎?
    「反正離DDL還有一段時間,不著急~」「他又沒催我,我先再拖一拖!」,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有太多這樣的情境發生,這算是給自己的寬慰,也是為自己的懶惰找到最好的藉口。有人把它冠名為「拖延症」!那鍋就和家長沒關係了嗎顯然,父母遺傳已經甩掉了背負多年的鍋,但孩子的拖延性格真的就和家長完全沒有關係嗎?從孩子落地的那一刻起,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造就著孩子們後天的家庭環境。
  • 孩子有「拖延症」該怎麼辦?看看聰明的父母是如何改變的
    近日,深圳市某幼兒園邀請園內323位家長做了一項調查,結果表示92%的小孩都是磨磨蹭蹭的,其中88%的孩子具體表現在衣食住行方面。孩子為何會做事拖拉呢?1孩子的時間觀念未發展成熟3歲左右,孩子對時間觀念有了初步了解,但只會區別過去、現在、將來。
  • 為什麼孩子越催越慢,趕緊住手,父母別再成為孩子磨蹭的推手
    自己一個人坐下來的時候,我就在反思,為什麼孩子今天早上這麼憤怒呢?不想不知道,一反思自己都開始不好意思。孩子越催越慢的真相——父母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慢7:55分,我走進臥室,打開燈,叫姑娘起床,這個時候她睡得正香。
  • 你有「春節焦慮症」嗎?過年被七姑八嬸催婚時記得這樣說
    回家即將要面對的問題有:你在哪工作啊?一個月多少錢?你做什麼工作的?今年過年回來存了多少錢呀?有沒有交男朋友呢?有的話,就接著問,什麼時候帶回來看看?多大了?比你大多少?什麼時候準備定下來?男朋友是哪裡人?男方家裡是做什麼呀?你男朋友做什麼啊?一個月多少錢?什麼工作?有房有車嗎?
  • 當老師不再催作業,家長反而輔導更忙了,怎麼回事
    或者對學習習慣不好的同學,又會拖到提交前一晚集中補寫作業,這樣作業本身的意義就重新被打亂了,真的是這樣嗎?有意思的是,當我開始試行不催交作業,交作業憑自覺的時候,反而作業提交率還提高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30歲該不該被催婚?父母催婚的背後,往往是一種過度關心
    可是每逢過節回家,父母卻總是給她安排相親,讓她早點結婚,一開始吳娜說自己想再等等,母親聽了,很生氣,說她太讓人失望了,還要再等等,你都31了知道嗎?比你小的都送孩子上學了,你這連婚姻的門檻都沒踏進去,你可知道別人背後說你什麼嗎?說你是大齡剩女,說你是沒人要的,我跟你爸的臉,也都快被你丟盡了。
  • 30歲該不該被催婚?父母催婚的背後,往往是一種過度關心
    可是每逢過節回家,父母卻總是給她安排相親,讓她早點結婚,一開始吳娜說自己想再等等,母親聽了,很生氣,說她太讓人失望了,還要再等等,你都31了知道嗎?比你小的都送孩子上學了,你這連婚姻的門檻都沒踏進去,你可知道別人背後說你什麼嗎?說你是大齡剩女,說你是沒人要的,我跟你爸的臉,也都快被你丟盡了。
  • 「當前偏差」催生拖延磨蹭,運用六步鬧鐘法,有效解決孩子拖延症
    引子:在前段時間,表妹找我訴苦,說她6歲大的女兒有非常嚴重的拖延症,讓她做什麼,她都不著急,動作慢吞吞、磨磨蹭蹭的,不管大人怎麼催促都不管用,是典型的慢性子,慢得都要讓人抓狂。面對孩子的拖延、磨蹭,表妹也從書中、網上找了一些方法進行了嘗試,但也沒收到什麼效果,明年就要上小學了,問我該怎麼辦?01 「當前偏差」才是催生拖延症的「罪魁禍首」之一其實,拖延磨蹭毛病不僅發生在孩子身上,即使是在自控力相對較好的成年人身上,也經常發生拖延磨蹭的問題。
  • 如何克服終結自己的拖延症?
    我們都有拖延症,只不過程度有重有輕,有研究表明有20%的人認為自己有著難以克服的拖延症。生活中,拖延症有哪些呢?比如有人周末想發憤圖強,想要完成一個報告,但是你碰到一些具體的問題,就是會被太多的事情,牽引你的注意力。
  • 孩子寫作業「磨洋工」,越催越磨蹭?家長這做好4點,能事半功倍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孩子寫作業「磨洋工」的時候,往往家長越催孩子越磨蹭。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