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鄭州42中疫情下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

2020-12-23 鄭州教育信息網

疫情下的德育思考

從冬到春,從春到夏,因為疫情,我們錯過了臘梅的芳香,海棠的嬌豔,如今學生再次回到校園已是薔薇盛開的初夏。教育本身則是一種喚醒、一種引領,疫情是一種考驗、一種啟發。回顧曾經過去的100天,鄭州42中用好社會生活大課堂,以災難為教材,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引領學生與祖國共同成長。正如河南省教育廳鄭邦山廳長在2月14日河南省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談教育的本質和追求時所說:要把疫情、把災難當教材……構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們堅韌不拔、從容不迫、愛國愛民的奮鬥精神和家國情懷,真正地與祖國一起成長,用成長的足跡踩踏災難,讓不幸成為通往幸福的橋梁。

一封家書——彰顯學校育人理念

致全校學生的「家書」,師生紛紛點讚

3月初,中國的抗擊疫情鬥爭進入到攻堅階段,此時學校網課已經進行了三周,學校線上教學準備充分,以生為本堅持「五育並舉」,但是從網絡學習監控數據和老師們的反饋中仍能感覺到學生的懈怠問題。3月4日,「期待春天,築夢繁華——致鄭州42中全體師生的一封家書」成為學校、班級、家長微信群中爭相轉發的內容。這封由黨總支書記、校長於紅蓮執筆寫給全校學生的家書中飽含了於校長對全體學生的殷切囑託,期望學生能夠以災難為教材,讓疫情成為學生最深刻的記憶,並喚醒孩子們的成長與崛起。努力去感受祖國的強大,制度的優越;努力去思考造成今天困境的原因,並如何改變;努力去表達自己對同胞的愛,去表達自己未來對祖國肩負的責任。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刻,在網絡學習進入瓶頸之時,這封家書凝聚了全體師生、學生家長的思想,「潤物細無聲」地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困頓中的學子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升旗儀式——讓愛國主義引爆雲端

黨總支書記、校長於紅蓮參與升旗儀式

少先隊員敬隊禮

向國旗敬禮

新冠肺炎疫情,學校延期開學。學生雖未到校,但是愛國主義教育卻從未間斷。學校自線上授課開始便將線上升旗儀式引入德育實踐,從愛國主義教育到生命教育,從愛國衛生運動到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每一個主題都與時事結合,用鮮活的故事感染、感動學生,用生動的細節、全景的畫面、豐富的事實引導孩子們明白災難是生命的痛點,也是思考生命的起點,讓學生學會珍愛生命,學會崇尚科學,學會崇尚英雄,學會心懷天下,立志報效祖國。

隨著疫情防控形式的好轉,3月16日星期一,一場線上升旗儀式在「雲端」如期而至。全體師生齊聚釘釘平臺、隔屏相望,通過直播的方式,向親愛的祖國致敬。此次升旗儀式的主題選定為「讓愛國主義成為實現夢想的硬核力量」,希望通過此次疫情,讓同學們看到祖國的強大和政府的擔當。升旗儀式結束後,全校師生的愛國情懷空前高漲,大家通過教師群、班級群熱烈討論: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從中國的舉國抗「疫」,到西方國家的「群體免疫」,彰顯了祖國的強大和擔當;大家紛紛為我們歷經磨難而愈發堅強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表達出了「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的心聲!每次「特殊」的升旗儀式都給師生帶來精神的洗禮,從而成為實現夢想的硬核力量!

團日活動——讓青春在奮鬥中升華

與團旗團徽合影

綻放戰疫青春,堅定製度自信

2020年5月4日,是紀念五四運動101周年。「青春因磨礪而精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這是2020年五四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廣大青年的寄語。在抗擊疫情鬥爭中,一批批90後在疫情中用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這無疑是學生成長最好的素材。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學校不失時機的舉行了八年級線上14歲集體生日,藉助疫情,讓學生們深刻理解個人成長與國家命運的關係。感受在這次疫情中新時代青年是如何衝鋒一線,為抗疫做貢獻;如何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綻放出青春的光芒。讓學生明白新時代需要的不僅僅是埋頭苦讀,更需要的是作為和擔當。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培養的是始終把自身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命運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的時代青年。

復學第一課——讓學生在感悟中成長

向五星紅旗敬禮

各班班主任講授開學第一課

4月13日和5月6日,學校分別迎來九年級和七八年級的全面複課。復學第一天早晨8:00,學校舉行簡短而莊重的升旗儀式。當嘹亮的國歌聲響起,經歷了一場戰「疫」的同學們,面對強大的祖國,面對鮮豔的五星紅旗,一股濃濃的愛國情懷在他們每個人的心頭縈繞。黨總支書記、校長於紅蓮通過視頻連線向全體同學的歸來表達熱烈歡迎的同時,更希望同學們通過疫情去學習、領悟和珍視,希望同學們從中學會反思,獲得啟示,培養家國情懷,增強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學會責任擔當。

隨後學校政教處精心設計復學第一課,由各位班主任帶領各班學生「複習」疫情中的故事與精神,引領學生在回望中開啟新的旅程。

學校設計的「向陽而生,不負春光」復學第一課內容豐富,將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規則教育、誠信教育等全面融於其中:從縱然危險重重,仍勇往直前的最美逆行者,到鍾南山、李蘭娟等醫務科研工作者不懼危難,用科學知識撥開陰霾,守住晴天的最權威發聲;從全國一盤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國力量,到雷神山、火神山、方艙醫院建設的中國速度;從全國深切緬懷為抗疫犧牲烈士及逝世同胞的中國溫度,到面對全球疫情爆發,中國積極伸出援手的中國擔當......一個個鮮活的案例,一個個感人的事跡,讓同學們明白災難總是突如其來,生命難免短暫脆弱,而在災難和生命面前什麼叫堅毅勇敢,向死而生;什麼叫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什麼叫挺身而出,責任擔當;什麼叫實事求是,堅持真理;什麼叫同心同德,同舟共濟……同學們無不為祖國的強大感到自豪和驕傲。

愛國主義教育是永恆的主題。在疫情面前,鄭州42中轉危為機,從一封感人至深家書到燃爆「雲端」的升旗儀式,從主體團日活動到復學第一課,學校抓住社會生活大課堂,給學生上好「人生成長大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引領學生緊緊把握時代脈搏,時刻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命運、民族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引領學生與祖國共成長!

如今,初夏已至,師生安好。琅琅書聲,又響徹校園。偉哉我中華,亦古亦新,愈挫愈勇。

圖/文:鄭州42中 呂永亮 張雪 責編:崔霄 | 列印

相關焦點

  • 把災難當教材 河南近百萬初三學子共上開學第一課
    返校第一天,鄭州外國語中學初三學生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韓章雲 攝中新網鄭州4月13日電 (記者 韓章雲)經歷了長達兩個多月的寒假,4月13日,河南首批98萬名初三學子迎來返校復學首日。重返課堂,再見闊別已久的老師、同學,喜悅之餘,河南近百萬初三學子也通過不同形式上了主題為「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的開學第一課。13日早上8點30分,完成入校身份核驗、健康申報、體溫檢查等工作後,鄭州外國語中學九年級一班(A班)30餘名學生已經陸續進入班級落座,黑板上粉筆書寫的《我與祖國共成長》的字樣格外醒目,而這也是學生們當天開學第一課的主題。
  • 【焦作妙語語言藝術教育-張子妍】「把疫情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視界窗教育杯」第四屆「讀書吧,少年」雲端賽選手系列視頻展播
    為了進一步激發教育系統幹部師生的責任擔當,引導廣大師生把災難當教材、把困難當磨礪,做到在災難面前與國家共患難、與人民共進步
  • 《鷹城正能量》「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平東幼兒園
    幼兒教育是葉的事業,默默無聞中彰顯它的光榮。 有這樣一位幼教人,把自己最火熱的青春獻給了這份摯愛的事業,她富有愛心,業務精湛、經驗豐富、工作能力強,從小朋友們口裡喊她的"阿姨",到"開心媽媽",一晃30多年,歲月改變了她年青的容顏,沉澱了她卓越的價值。教育專家們常說:一個好的園長便是一所好的幼兒園。
  • 「綻放戰疫青春 與祖國共成長」青年座談會
    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4月30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舉行「綻放戰疫青春 與祖國共成長」青年座談會。省教育廳機關處室、直屬單位、學校的青年團幹圍繞疫情期間的戰疫行動和自身的成長感悟進行發言。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鄭邦山出席活動並講話,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毛傑主持座談會。
  • 河南新蔡明德學校:「疫」起出發,生命教育正當時
    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一場疫情,一次考驗,一堂大課。疫情蔓延,白衣天使英勇逆行,衝上一線;科研人員夜以繼日,和死神賽跑;工人不辭勞苦,努力生產;商人不顧生意,傾囊相助;這是一種愛,是一份力量,是一種責任與擔當。
  • 刷新疫情下對「家國情懷」的認知,鄭州107中學子與祖國共成長
    鄭州107中學「疫情下對家國情懷的認知」主題班會截屏同學們認真進行班會課 生活大課堂中,教育無處不在,災難就是最好的教材。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蔓延全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無數個平凡的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捍衛著全國人民的安全和健康。
  • 在抗「疫」背景下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只有把握全民戰「疫」特殊時期,挖掘愛國主義生動教材,打造主題教育多維課堂,才能幫助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四個自信」,激勵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建功。疫情發生以後,全國人民關注武漢、牽掛武漢,新聞媒體聚焦抗「疫」信息,各地和解放軍醫療隊迅速集結,千裡馳援。可以說,抗「疫」話題引發了全民關注,也成為千家萬戶新春祈福的重要內容。全國人民同舟共濟、共抗疫情,使得此時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更具感染力。  全民行動是關鍵,要把握行動上同心同向的時機。「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 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近年來,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黨委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使命,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紮實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廣大學子涵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激勵廣大青年學生成長成才,著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召陵區教育局嚴抓疫情防控 紮實推進教育工作
    (記者:劉娜 通訊員:杜赫)3月17日,召陵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懷殿,教育局黨組成員、主任科員申偉一行4人到召陵鎮一中、老窩鎮一中、萬金鎮一中、青年鎮回墓小學等12所中小學調研疫情防控、開學準備和項目建設等工作。
  • 嘉興學院輔導員與學生黨員「雲端」開啟愛國主義教育課堂
    全體師生黨員學習了教育系統關於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工作方案精神,學習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先進事跡,分享了應用技術學院、數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兩位同學抗擊疫情的故事,全體與會輔導員和學生黨員結合鮮活的教材展開熱烈討論。
  • 鄭州財經學院現代教育學院「蒲公英」實踐團深入省內14村圓滿完成...
    鄭州財經學院現代教育學院積極響應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決戰脫貧攻堅,投身強國偉業」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活動號召,在疫情防護常態化形勢下,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組建「蒲公英」暑期實踐雲團隊,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7月20日至8月11日,實踐團成員立足家鄉開展為期二十天的義務支教活動,為家鄉的基層教育事業注入青春活力。
  • 這場「我為祖國驕傲」愛國主義教育有深度
    近日,越城區馬山街道群英小學舉辦實踐活動,豐富愛國主義教育載體,開展了以「我為祖國驕傲」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活動來到了馬山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少數民族兒童觀看了馬山宣傳片,重點了解了馬山的發展歷程,並學習了優秀黨員幹部的先進事跡。
  • 河南這所高校把疫情變教材的三個故事|洛陽師範學院|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洛陽師範學院在全力做好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努力化「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紮實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規則教育、感恩教育、科學教育等教育活動,引導青年學子「講」戰役故事、「寫」社會課題、「行」志願精神,真正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奮力交出疫情防控和思想引領的出色答卷。
  • 鄭州航院:突出「三個聚焦」 推動思想政治工作提質增效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以「四個意識」導航、「四個自信」強基、「兩個維護」鑄魂,突出「三個聚焦」,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
  • ...小學返校復學第一課「抗疫情 愛生命 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
    這場疫情不僅讓我們體驗了不一樣的假期生活、上課經歷,更是給我們上了一堂關於生命、責任與大愛的課程。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在疫情平息學生返校第一天集中開展疫情防控教育的有關要求,將疫情、災難變為現實教材,引導師生思考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如何和諧相處;促使師生從抗擊疫情的經歷中獲得思想變化及精神成長,愛祖國,愛生命,讓學生儘快進行自我調整,以文明、守紀的狀態投入到復學的學習中。
  • 武漢理工大學「五位一體」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大力開展「共抗疫情、愛國力行」主題宣傳教育和網絡文化作品徵集展示活動,深入挖掘學生中投身抗疫為民解憂、自律自修明責守責、惜時勤學刻苦鑽研、熱心相助幫扶朋輩、篤志強國實踐報國等方面的先進典型,通過網上事跡展播等形式開展「榜樣力行」宣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