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的兵團司令中,出了1個大將2個上將,唯獨他統帥百萬大軍

2020-12-15 金史鑑

解放戰爭中,第四野戰軍是我軍人數最多參與戰役最多的野戰軍,三大戰役中的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都是由四野發起的,四野的四位兵團司令也都是戰功卓著,在這四位兵團司令之中,出了1位開國大將和2位開國上將,而有一位兵團司令卻統帥百萬大軍。那麼,這位萬軍之帥是誰呢?

他就是鄧華將軍,鄧華在成為四野兵團司令之前只是東北野戰軍的一位縱隊司令,也是後來四野的四位兵團司令之中,唯一一位從縱隊司令被提拔起來的兵團司令。在遼西會戰中,還是縱隊司令的鄧華,便率領著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先後奪下了遼西五城,極大地壓縮了廖耀湘兵團的生存空間,在圍殲廖耀湘兵團的戰役中,鄧華率部殲滅了第49軍的1萬餘人,並且俘虜了廖耀湘兵團的第49軍軍長鄭庭笈。

遼瀋戰役結束後,東北野戰軍被改編成了第四野戰軍,鄧華也被任命為了15兵團的司令,之後還指揮了三大戰役中的平津戰役,隨後又跟隨四野南下渡江作戰,一路打到了海南,在全軍沉浸在金門島戰役失利的陰影中的時候,鄧華手下的部隊創造了用木船戰勝現代兵艦的奇蹟,並且成功地解放了海南島,為我軍的渡海作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新中國成立之後,鄧華一直在軍隊中任職,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鄧華帶領部隊入朝作戰,並擔任了志願軍總司令部的副總司令,在五次戰役結束彭老總回國之後,鄧華還曾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志願軍司令部代理總司令,指揮志願軍進行了上甘嶺戰役和金城反擊戰,統帥了百萬志願軍與美軍作戰,也是四野曾經的四位兵團司令中,唯一一個指揮過上百萬部隊作戰的兵團司令。

在抗美援朝結束之後,鄧華擔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兼瀋陽軍區司令員,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鄧華被授予了上將軍銜,成為了我國的一位開國上將。1980年7月3日,鄧華在上海病逝。

相關焦點

  • 四野兵團司令員,一位大將兩位上將,而他卻是百萬大軍統帥
    第四野戰軍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以及成就,和林總的指揮,以及第四野戰軍四位兵團司令員帶兵有方都有很大的關係。四野兵團司令員,如同第四野戰軍四根柱子,撐起了整個野戰軍,讓它成為解放戰爭中戰績最佳的一個野戰軍。
  • 他是唯一沒被授銜的兵團司令,手下三個副司令2上將1中將
    他是唯一沒被授銜的兵團司令,手下三個副司令2上將1中將他,成功策劃了被中央軍委高度讚譽為"模範兵暴第一聲"的大冶兵暴;他,指揮了塔山阻擊戰、隆化戰鬥等我軍戰史上著名的戰例;他,是我軍十六個兵團司令之一,也是東北野戰軍最早成立的兩個兵團的司令員之一,按照1955年的授軍銜標準,論資歷應是大將,而在授軍銜名單裡卻沒有他;他就是我軍著名的
  • 三個兵團司令成為空軍、海軍和志願軍司令
    說實話,四野司令林總手下的將領就非常的優秀!其手下的三個兵團司令先後成長為空軍司令、海軍司令和志願軍司令。先來說說從空軍司令劉亞樓將軍。劉亞樓將軍曾擔任四野第14兵團司令。到了1949年1月的天津戰役中,劉亞樓以優秀的指揮才能帶領34萬大軍經過29個小時的激戰,全殲13萬敵軍。隨後,劉亞樓以四野第14兵團司令員的身份,帶領部隊南下參加戰鬥。1949年11月,劉亞樓成為空軍司令,他的後半生與祖國的藍天結緣,他為人民空軍建設付出了畢生的心血。在他的努力下,人民空軍逐步換裝國產戰機等先進武器,成長為保衛祖國藍天的鋼鐵長城。
  • 解放戰爭時,同為兵團司令:為何我軍多為上將,國軍全是中將?
    解放戰爭期間,為了作戰及部隊編成需要,敵我兩軍都設立了兵團級別軍隊建制。國民黨軍正規兵團序列最多時共有二十二個,我軍1949年下半年兵團數也達到了十九個。兵團在兩軍當中都佔有重要戰術地位,我軍兵團直屬各野戰軍管轄,而國軍兵團上一級直達各「剿總」,都是戰區以下最高級別的作戰建制。
  • 臨陣換帥乃兵家大忌,為何林帥將志願軍兵團司令黃永勝改為鄧華?
    而林帥針砭時弊,深思熟慮後非常認真的堅決擁護黨和國家的決策,急調在中南地區整訓的國防機動部隊第13兵團立即北上,但卻堅持向總部首長提出了一個建議:13兵團司令黃永勝上將和15兵團司令鄧華上將職務對調,由鄧華出任志願軍第一副司令率部出國作戰。
  • 他是四野12兵團的軍長,建國後授上將,最後卻鋃鐺入獄!
    1949年改編之時,下面有4個兵團編制,是四大野戰軍中實力最強的一支,也是出名將最多的野戰軍。建國後授銜時,四野總共出了519位開國將軍,其中上將就佔據了19位(全部57位)。今天我們聊一下四野旗下一位軍長的故事,建國後他位列上將,後更是官至副國級,不過最後他卻鋃鐺入獄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解放戰爭唯一擊斃國軍上將兵團司令,人稱他一生所為跟其姓名一樣
    在三年解放戰爭中,我英勇的人民解放軍是正義之師,隨著三大戰役的勝利,以摧枯拉朽之勢,氣勢如虹迅速揮師南下,所謂百萬大軍國民黨軍隊主力,不堪一擊,一敗塗地,亂作一團,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很多愛好和平厭惡內戰愛國人士,即使是蔣介石非常寵愛的嫡系部隊高級將領,見大勢已去,紛紛放棄了抵抗,選擇站在人民的一邊
  • 一個非常奇怪的兵團,司令授銜的是上將,為何政委卻是大將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1955年實行軍銜後首次閱兵通常情況下,首先,一個團裡地位最高的就是司令員,他是整個兵團的統帥;其次,等級稍微低一些的是兵團政委,主要是負責比較複雜的政治工作,保證武裝力量的可控性;最後是參謀,主要是協調司令工作的,指揮各級部隊部門工作。
  • 四野十大虎將都有誰?原來李雲龍的原型竟然是他!
    四野的全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四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在抗日戰爭時期由多個八路軍、新四軍等多個部分聯合逐步發展起來,四野出現過十大虎將,各個都驍勇善戰足智過人,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四野十大虎將。四野十大虎將:大將黃克誠大將黃克誠, 湖南永興人,以剛直正派著稱。
  • 授銜時,四野有七位軍長授上將,為何三野的軍長大多都是中將?
    ——文天祥《過零丁洋》1955年,新中國舉行授銜儀式,四野18位軍長,有7人被授予上將軍銜。反觀三野,16位軍長,有10人被授予中將軍銜,3人被授予少將軍銜。說到這裡,很多人心裡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為何野戰軍之間軍長軍銜差別這麼大?首先來看看四野7位被授予上將軍銜的軍長履歷。
  • 解放戰爭時期,同為兵團司令級別將領:為何敵我雙方軍銜差異大?
    然而解放戰爭中的我軍各兵團司令,建國後多授予上將軍銜,有的甚至是大將、元帥;而對應的國民黨軍兵團司令,全部都是中將。為什麼會有這種級別差異呢?首先我軍的兵團建制普遍比國軍要大。從兵團數量就能看出,解放戰爭後期我軍總兵力突破了500萬人,除地方部隊外,一線野戰兵團只編成了19個,兵團數量竟然比兵力對比已處於下風的國民黨軍還少。
  • 我國最初成立十個兵團,為何大名鼎鼎的粟裕和陳唐兵團被取消建制
    從1946年蔣介石突然翻臉,堅決否定我黨我軍在抗日戰場上做出的突出貢獻,全面發動內戰以來,至1948年10月底為止,我軍為了解放全國一共創建成立了十個兵團,但到了11月1日,延安總部機關在下發全軍的一份「統一全軍組織和軍隊番號規定」的議案中,卻明確指出我軍確定的解放兵團一共有八個,
  • 四野任過縱隊司令的1955授銜時,6上將、7中將,他4個為何少將?
    1955年授銜時,任過四野縱隊司令的上將有李天佑、劉震、韓先楚、鄧華、洪學智、黃永勝,中將有吳克華、程世才、胡奇才、萬毅、詹才芳、梁興初,少將有曾克林、段蘇權、鍾偉、賀晉年。四野有百萬雄師,一個縱隊有5-6萬人,打出了韓先楚、鄧華、劉震、梁興初等一批名將。所以,在授銜時,李天佑他們授上將無可厚非。而吳克華等授中將也正常,後來,吳克華還擔任過5個大軍區的正職,這是我軍在高級幹部使用上罕見的。
  • 十位大將中,哪三個曾經擔任過兵團司令員?他們參加過哪些戰役?
    一九五五年授勳,共授十位傑出的將軍為大將軍銜,他們合稱「開國十大將軍」。十個開國大將中,有三個曾在解放戰爭時期擔任過兵團司令員,今天我們來談一下,這三個曾擔任過兵團司令員的開國大將是誰?各打過什麼仗?繼續往下看吧。
  • 抗美援朝,志願軍6個兵團司令員都有誰?都是什麼軍銜?
    而且這支部隊是在四野第2兵團的基礎上擴編而來的,不論是戰士還是將領,都身經百戰,所以第13兵團的戰鬥力絕對不可小覷。 為了能夠領導好這支部隊,中央特意派遣鄧華出任司令員,同時兼任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和第一副政委,輔佐司令員彭總指揮全局作戰。鄧華作為一名老革命,1927年參加紅軍,擔任過紅軍師政委,八路軍團政委,軍分區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第15兵團司令員等職。
  • 一野五位兵團司令,兩位戰功厲害,一位資歷厲害,但只有他是大將
    司令是彭老總,這個部隊一共有五個兵團司。,第一兵團司令員王震,第二兵團司令員許光達,第18兵團司令員周士第,第19兵團司令員楊得志,以及第22兵團司令員陶峙嶽。這五位兵團司令中,其中有四個人是上將,只有許光達是大將軍銜。
  • 這個軍區竟然誕生了三位元帥、兩位大將、八位上將,你知道是哪個嗎
    解放戰爭時期,羅榮桓又再次與林彪搭檔,擔任四野第一政委,中南軍區成立後,他也當之無愧成為中南軍區政委。 第三位元帥是葉劍英。葉劍英,廣東梅縣人,北伐時期就已是中將師長,曾任紅一方面軍參謀長、八路軍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央後方委員會書記,中南軍區成立後,任軍區第一副司令,後曾一度代理軍區司令。
  • 書生將軍帶1個師出關,2年後帶出3個軍,個個都是「四野」主力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黃克誠所部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將軍擔任了第3師師長兼政委。 也就是從這裡開始,黃克誠大將和他率領的新四軍第3師開始踏上了騰飛之路。
  • 將帥爭執不休,兵團司令直接越級上報,上級回信:全聽你的安排
    1949年4月23日,隨著我大軍陸續突破了長江天險,二野、三野在隨後趕到的第四野戰軍的配合下,浩浩蕩蕩地發起解放全國的戰役。三野在解放南京以後,迅速沿著蘇、皖、浙南下,而二野與四野則在中南地區進行突破,與此同時二野第4兵團劃歸第四野戰軍下轄,並要求各部密切配合,掃蕩主力仍然殘存的白崇禧集團。
  • 四野十八個軍的首任軍長都是誰?五五授銜時都是啥軍銜
    劉震隨林帥參加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血戰四平、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兩廣戰役等幾乎所有的大戰,是四野一員戰功赫赫的虎將,1955年,劉震被授予上將軍銜。40軍軍長韓先楚,同樣出身於紅25軍系統,曾經與劉震是同班戰士。韓先楚在解放戰爭中顯示了自己出神入化的戰場指揮藝術,打出了「旋風司令」的赫赫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