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數據看清美國的系統性種族主義

2020-12-23 新京報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近日就美國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所暴露的美國種族歧視、暴力執法等問題進行討論。多國代表敦促美國傾聽國際社會的呼聲,消除種族主義,保障少數族裔的合法權利。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16日籤署了名為「安全警務安全社區」的警察改革行政令,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批評稱,川普籤行政令僅是一種「擺拍」,沒有充分解決「種族歧視和警察暴行」問題。

16日,川普籤署警察改革行政令。CNN視頻截圖

今日美國報導指出,在美國,黑人受到種族主義歧視和奴隸制的影響,長期以來遭受不公平待遇,他們更難獲得成功。這是文化、政策和制度相互作用帶來的後果,是系統性種族主義的體現。

下面從醫療、教育、就業、收入等多個方面,通過10個數據來看美國的系統性種族主義。

1、美國黑人產婦死亡率是白人的3倍

美國種族差異問題從產房就開始顯現。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去年發布了美國產婦死亡率的報告,非裔女性因懷孕或分娩而死亡的機率是白人的3倍。調查發現,所有與懷孕相關的死亡案例中,60%的孕婦可以通過更好的醫療措施挽回生命。

黑人和白人產婦死亡率對比。商業內幕網站截圖

在部分城市,黑人和白人女性因分娩併發症死亡的概率差異更加驚人。據美媒NPR報導,在紐約市,黑人母親分娩的死亡機率是白人母親的12倍。美國人通常將這樣的差異歸結於所謂的「黑人疾病易感性高」。但是許多社科專家和醫學研究者都認為,種族主義是問題的源頭之一。

「醫療體系有一個固有的問題,那就是無法將黑人女性的生命與白人女性一樣平等對待。」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首席醫學理事雷根·莫斯利說。

2、美國新冠肺炎死者中24%為黑人

美國新冠肺炎種族數據追蹤網站顯示,截至6月18日,美國報告的新冠肺炎死者中有24%是非裔美國人,而黑人在美國總人口中的比例為13%。黑人患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是白人的2.4倍。這一死亡比例與其所佔人口結構的比例完全不相符。

美國新冠肺炎死者中24%為黑人。新冠肺炎種族數據追蹤網站截圖

非裔美國人比其他種族更容易患上糖尿病、高血壓和哮喘,這些病症更可能導致患者死於新冠肺炎。獲得醫療服務的機會不平等是導致這一群體健康狀況更差的原因之一。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沒有醫療保險的非裔美國人是白人的兩倍。《科學》雜誌去年10月刊發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 美國醫院廣泛使用一種為患者分配醫療保健服務的算法系統,算法中有清晰的人種區分。患相同疾病的白人和黑人進行對比,算法推薦黑人接受個性化護理服務的可能性遠低於白人。

百萬患者受到算法種族歧視的影響。《科學》雜誌網頁截圖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雷切爾·哈德曼6月10日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名為《被盜取的呼吸》的評論文章,直指非裔美國人在健康和醫療保障方面受到不公對待。例如美國健康保險市場就存在種族歧視的現象,為不同人種提供的醫保質量不同。

3、美國黑人學生的高中畢業率為79%

60多年前,美國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學校中的黑白種族隔離制度違反憲法,成為黑人民權運動和結束種族隔離制度鬥爭的一個裡程碑。但是《華盛頓郵報》指出,直到現在美國公立學校中仍然存在種族歧視的現象,這很大程度是由貧富差距造成的。

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去年發布的數據,在2017-2018年學年中,美國黑人學生的高中畢業率為79%,白人學生為89%,亞裔學生為92%。非裔美國人政策論壇2019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在犯同樣錯誤的情況下,黑人高中女生往往比白人女生受到更嚴厲的懲罰,前者被停課處分的機率比後者高出6倍。

波士頓學院法學院青少年權利倡導項目負責人弗朗西娜·謝爾曼對美媒說,不同種族高中生受到的差別對待,不僅因為老師的個人偏見,還因為整個教育系統的制度問題。

4、美國黑人失業率創10年最高,增至16.8%

根據美國勞工部6月5日發布的報告稱,該國失業率從4月份的14.7%降至13.3%。美國總統川普當天在白宮表示:「今天可能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復甦。」 他還稱讚自己在促進黑人就業和薪資方面取得的成果,事實上黑人正在遭受失業潮的重大打擊。

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黑人失業率一直高於白人。圖/美國預算與政策重點研究中心網站

美國黑人的失業率從4月時的16.7%上升至5月的16.8%,創下逾十年來的最高水平。相比之下,5月美國白人的失業率從4月時的14.2%降至12.4%。

美國不同種族之間的就業差距長期存在。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的報告顯示,從歷史上看,多數黑人在低收入行業工作,他們的失業率更高。該所經濟學家瓦萊麗·威爾遜認為,種族之間之所以存在就業差距,除了勞動力市場上固化的種族歧視外,別無其他解釋。

5、美國白人家庭平均收入是黑人家庭的6.5倍

彭博社報導稱,在美國,白人長期受益於黑人勞動帶來的資本,但是黑人的收入卻一直落後,巨大的種族貧富差距難以彌合。

美國的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去年3月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白人家庭的平均收入是黑人家庭的6.5倍。美國經濟學家迪奧尼西·阿里普蘭蒂斯認為,種族間的收入差距是導致全美貧富差距擴大的最大原因。

根據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發布的《 2018年美國勞動狀況報告》,自2000年以來,美國白人工人的工資增長速度快於黑人和西班牙裔工人。2000年,黑人的平均工資是白人的79.2%,2018年這個數值降至73.3%。

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研究員表示,很多人認為工資的高低與教育程度密切相關,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擁有學士學位的美國黑人,他們的財富普遍比高中輟學的白人少。

6、美國黑人擁房率為44%

對許多美國黑人家庭來說,住房危機從未結束。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73.7%的美國白人擁有住房,而美國黑人中只有44%,是所有種族人群中擁房率最低的。

而在買房和購房方面,美國黑人也受到歧視。據美聯社報導,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曾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包括黑人在內的少數族裔在買房和租房時依然受到「隱性歧視」,因此影響他們搬入好學區、好社區或接近有更多工作崗位的地方。

7、890萬非裔美國人處於貧困之中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2018年非裔美國人的貧困率為20.8%,意味著有890萬非裔美國人處於貧困之中,美國白人的貧困率僅8.1%。

據半島電視臺報導,在美國,如果四口之家的年收入低於2.57萬美元,三口之家的年收入低於約2萬美元,兩口之家的年收入低於約1.63萬美元,個人年收入低於1.279萬美元,這些人都屬於貧困人口。

此外,22%的美國兒童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而貧困線以下的白人兒童只佔12%,黑人兒童的這一比例高達36%。

8、美國500強企業中,黑人CEO僅佔4席

美國《財富》雜誌5月發布美國500強企業榜單,其中僅有4位黑人CEO,分別是:家裝零售商勞氏公司(第44位)的CEO馬文·埃裡森、藥品製造公司默沙東(第69位)的CEO肯尼斯·弗雷澤、金融服務公司TIAA(第81位)的CEO羅傑·弗格森、服裝公司Tapestry(第485位)的CEO吉德·蔡特林。

美國500強企業中的4位黑人CEO。今日美國網站截圖

即便是把自1999年《財富》雜誌首次發布美國500強榜單以來的所有黑人CEO累加起來,也不過只有17位。

9、黑人男子被警察執法致死的可能性是白人男子的2.5倍

美國密西根大學、羅格斯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黑人男性被警察執法致死的可能性是白人男性的2.5倍。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劉衛東此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美國警察對黑人暴力執法的原因,一方面在於警察對於黑人的刻板印象並未改變,當面對黑人時,會出現擔憂或輕視的態度。另一方面,從犯罪率的角度來說,黑人的犯罪率確實高一些。警察群體對待黑人容易過度緊張,擔心他們藏有武器或其他物品。

10、美國參議院僅有3名黑人參議員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研究報告稱,非洲裔美國人認為「政治代表性是促進種族平等的潛在催化劑」。雖然眾議院領導層中黑人的人數有所增加,目前有52名黑人代表,但參議院只有3名黑人參議員。

目前共和黨唯一的黑人參議員蒂姆·斯科特 。福克斯新聞截圖

美國大選臨近,不少民主黨籍國會議員、知名黑人領袖和活動家表示,希望民主黨總統競選人拜登選擇黑人女性作為競選搭檔。國會黑人議員委員會前主席、眾議員塞德裡克·里奇蒙說,不論誰作為拜登的競選搭檔,最重要的目標只有一個,「確保川普明年1月20日不會成為總統」。

新京報記者 陳沁涵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項玲

相關焦點

  • 美系統性種族主義問題根深蒂固
    法制網記者 陳潤澤  今年5月,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遭白人警察用膝蓋壓住頸部後死亡,引發全美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迄今沒有平息。在持續爆發示威活動的同時,美國多地仍相繼發生或曝光警察在沒有明確和正當理由情況下致黑人死亡或槍擊黑人事件。  這一現象揭露了美國執法隊伍中存在的系統性種族主義問題根深蒂固。
  • 美國安顧問稱警方不存在系統性種族主義,遭多項研究打臉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6月3日報導,川普政府的一名官員表示,他認為美國警察的工作中不存在系統性的種族主義。但研究表明,不同種族通常會被警察區別對待。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宣稱,「不,我不認為存在系統性的種族主義。我認為99.9%的執法人員都是偉大的美國人。
  • 牛津詞典擬為「結構性種族主義」和「系統性種族主義」創建新條目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日消息,在弗洛伊德之死引起的抗議甚囂塵上的背景下,牛津大學出版社傳播、學術和英語教學臨時主管艾拉·珀西瓦爾(Ella Percival)表示,《牛津英語詞典》正在研究結構性和系統性種族主義的定義,以使這一現象的體現更具包容性。
  • 承受黑人抗議壓力,韋氏詞典修訂種族主義定義承認系統性種族主義
    喬治·弗洛伊德的死亡引發的抗議席捲全美國,人們對種族主義問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如果認為種族主義僅僅是一種「無意識偏見」,實際上否認美國存在系統性種族主義。黑人不可能是種族主義者,因為種族主義需要系統的力量。黑人根本不具備種族主義的社會資本。」 外籍人士會說:「錯了!錯了,先生。任何人都可能是種族主義者。只要在字典裡查一下這個詞,你就知道了!」
  • 美國反種族主義抗議運動對英國的影響
    原創 深度分析 上海美國研究「英國並非無辜」是此次英國反種族主義抗議的口號之一46歲的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 (George Floyd)遭白人警察德裡克·肖文 (Derek Chauvin)殺害事件事發以來已經一個月有餘,這一事件不僅在美國幾十個城市引發反種族主義的
  • 美國抗議示威不斷 韋氏詞典將訂正「種族主義」一詞定義
    海外網6月10日電 在美國抗議示威活動持續蔓延之時,一位22歲的大學畢業生致信出版著名韋氏詞典系列的梅裡厄姆-韋伯斯特公司,要求對方修改「種族主義」(racism)一詞的定義。在經過幾番交流後,公司最終同意了這一要求。
  • 中國人權研究會舉辦研討會 美國系統性種族主義問題受多方批評
    中新社日內瓦7月7日電 7月7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屆會議期間,中國人權研究會同委內瑞拉非政府組織「世界和平理事會」共同舉辦關於美國種族主義問題的視頻研討會並通過多個社交媒體平臺直播,世界各地4000多人在線觀看。
  • 外媒:研究報告凸顯美國警方「系統性種族歧視」
    參考消息網10月29日報導 據法新社巴黎10月27日報導,根據研究人員近日發表的一項關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研究報告,相對美國各人種的規模而言,美國警察開槍打死的手無寸鐵的黑人人數,是手無寸鐵的白人的3倍。
  • 美國種族歧視竟是「常態」
    今年5月,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後,以「黑人的命也是命」為代表的反種族主義運動迅速席捲全美,美國學者稱之為「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抗議活動」。美國種族歧視問題引起廣泛國際關注,來自國際社會的批評針針見血。54個非洲國家聯名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決議草案,請求聯合國介入調查美國及其他國家對非洲裔族群的系統性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執法等問題。
  • ...喬治·弗洛伊德|美國_時政|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喬·拜登|種族主義
    當地時間周二(6月9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喬·拜登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諾拉·奧唐奈採訪時表示,系統性的種族主義存在於美國「所有領域」,包括警察在內的執法部門。在被問及執法部門是否存在系統性的種族主義時,拜登說:「絕對存在。這不只是在執法部門,而是在所有部門。它存在於住房,教育,以及我們所做的一切。
  • 人民日報:美國種族歧視竟是「常態」
    今年5月,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後,以「黑人的命也是命」為代表的反種族主義運動迅速席捲全美,美國學者稱之為「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抗議活動」。美國種族歧視問題引起廣泛國際關注,來自國際社會的批評針針見血。54個非洲國家聯名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決議草案,請求聯合國介入調查美國及其他國家對非洲裔族群的系統性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執法等問題。
  • ...拜登團隊嚴詞抨擊川普政府應對疫情不力、是美國出現「系統性...
    美國大選雙方互潑髒水,拜登暗指川普瀆職,川普強調拜登智力退化;①隨著美國大選日期的臨近,川普和拜登雙方口水戰愈演愈烈,雙方互相潑髒水,不惜人身攻擊,極盡抹黑對方之能事;②近期的兩黨黨代會上,雙方都列舉了各自施政主張,但這些政策瞬間變成了對方攻擊的「炮彈」。
  • 美國種族歧視竟是「常態」(國際論壇)
    美國種族歧視問題引起廣泛國際關注,來自國際社會的批評針針見血。54個非洲國家聯名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決議草案,請求聯合國介入調查美國及其他國家對非洲裔族群的系統性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執法等問題。南非執政黨非洲人國民大會、非盟委員會、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等紛紛發表聲明,譴責種族歧視和種族主義。加納總統阿庫福—阿多憤慨說道:「悲劇的重現讓人痛徹心扉,也提醒我們直面醜陋的現實。」
  • 評論丨系統性種族歧視是否已深根於美國社會?
    Many believe the killing of Floyd reopened the wound of "ingrained racism" looming in American society.自46歲的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被一位美國白人警察「跪喉」致死以後,美國國內爆發了一波又一波的抗議活動。許多人認為這一事件重新撕開了美國社會中「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這一若隱若現的傷。"
  • 美大學教授:如果黑人「表現得像亞裔美國人」,就不會經歷系統性的...
    據美國媒體6月5日報導,中佛羅裡達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一名教授發起了一項調查,他說,如果黑人「表現得像亞裔美國人」,他們就不會經歷系統性的種族主義。周三(6月3日),中佛羅裡達大學終身副心理學教授查爾斯·內基(Charles Negy)在推特(Twitter)上發表了有關「黑人特權」的評論說,他說,「如果非裔美國人作為一個群體,有著和亞裔美國人一樣的行為特徵(平均來說,在學術上表現最好,收入最高,犯罪率最低等等),『系統種族主義』還會存在嗎?」
  • 「天生的標籤」:美國種族主義思想為何難以根除?
    5月25日,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跪壓致死事件,引發全美75座城市的抗議浪潮。一些地方的示威活動轉變為騷亂,示威人群與警方產生衝突,火燒警車、投擲石頭、打砸商店等現象時有發生。為控制騷亂,美國至少有25座城市宣布宵禁,超過12個州「激活」國民警衛隊。
  • 老師稱之為N字:學生描述紐西蘭學校的種族主義!
    當@Ngati Frybread提出一個問題在他們Instagram meme頁面要求Māori和Pasifika分享他們的經驗的種族主義在學校,回應迅速而激烈。三天之內,@Ngati Frybread收到了900條回復。到了周四,這個數字上升到1300,他們已經開始請願,呼籲政府解決教育中的系統性種族主義問題。
  • 你可能還不知道,美國的種族主義,曾被德國納粹奉為榜樣!
    報告裡甚至提出了10條清除該類人的方式,第八條為安樂死。 在1939年到1945年期間,因身體或精神疾病被歸為 「不合適」而被納粹安樂死的兒童高達5,000名。雖然並沒有相關文獻指出納粹的安樂死計劃是直接效仿美國,但是美國的優生主義對納粹有著深遠影響的事實是不可否認的。
  • 美國種族主義歷史觀察:根深蒂固的隱性歧視
    美國種族歧視事件為何頻發?其歷史根源是什麼?弗洛伊德事件將對美國政治產生哪些影響?本報記者專訪了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基地美國研究中心研究員丁見民。美國種族主義始終植根於歷史與現實之中記者:近期,美國種族主義騷亂持續發酵,透視這一現象,您認為其歷史根源是什麼?在不同歷史時期有哪些主要表現?
  • 種族主義在美國有多嚴重?聽聽這些逃離美國的黑人怎麼說
    有句話是「逃避雖可恥但有用」,其實,一直面對美國國內無力改變的種族主義,黑人們很明顯可以選擇換一個地方過他們嚮往的生活。然而,這些黑人們選擇逃離美國之後,是否就真的「安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