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不渝愛意的古代園林

2020-12-16 中國青年網

《風月秋聲·西廂記圖冊》 清費丹旭繪

說起愛情,總是既有炙熱的浪漫和激情,也有平淡卻溫馨的細水長流。

古時候的愛情與今日並無不同,既有「千山暮雪,狂歌痛飲」的澎湃,也不乏「布衣飯菜,可樂終身」的恬淡。例如,清代文人沈復與其妻陳芸就嚮往著「菜園十畝、君畫我繡」的生活。沈復在《浮生六記》中寫道:「幸居滄浪亭愛蓮居西間壁……自以為人間之樂,無過於此矣。」始建於北宋的古代園林滄浪亭可謂是沈復與陳芸愛情的見證。

事實上,在很多古代故事中,園林都是愛情的發生地,園林景觀不知不覺就成為了古人關於愛情的重要意象。

普救寺 牡丹亭:園林文學成就愛情傳奇

俗語道:天下寺廟不談情,唯有永濟普救寺。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東的普救寺是始建於唐代的著名寺觀園林,也是元稹編撰的《鶯鶯傳》的故事發生地。「張生遊於蒲,蒲之東十餘裡,有僧舍曰普救寺,張生寓焉……崔之東有杏花一株,攀援可逾。既望之夕,張因梯其樹而逾焉,達於西廂,則戶半開矣。」唐貞元年間,張生旅居蒲州普救寺時遇到兵亂,救出了遠房鄭氏,對崔鶯鶯一見傾心,後經侍女紅娘傳書,二人互表深情,普救寺之園景正是二人的幽會環境。

普救寺依塬而建,雄渾而俊逸,如唐代楊巨源的《同趙校書題普救寺》所云:「東門高處天,一望幾悠然。白浪過城下,青山滿寺前。」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對其中的園林環境也有所鋪寫,例如山口和大鐘寺默默暗示著張生與鶯鶯的相思之苦,而後院的西廂、梨花深院、書齋院則以相對鮮活的園林空間襯託著二人對愛情的嚮往和追求。

《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寫道:「永老無別離,萬古常完聚,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後來,「普願天下有情、都成菩提眷屬」便成為了普救寺山門楹聯。金代大定年間,河中府同知王仲通遊普救寺時,曾在梨花深院內西廂南側一方的石碣上刻《普救寺鶯鶯故居》,詩道:「東風門巷日悠哉,翠袂雲裾挽不回。無據塞鴻沉信息,為誰江燕自歸來。花飛小院愁紅雨,春老西廂鎖綠苔。我恐返魂窺宋玉,牆頭亂眼竊憐才。」今時的普救寺景區楹聯亦有寫:「佛家無欲則剛,偏成就書生意氣,一段西廂佳話;禪院有容乃大,故任憑香客情緣,三春人面桃花。」雖然在《鶯鶯傳》裡最終張生另娶、鶯鶯另嫁,但普救寺的園林空間也確然成為這一愛情故事的栩栩背景,留給人們深刻印象。

而另一個家傳戶誦的古代愛情傳說便是杜麗娘的故事。在明代湯顯祖所著傳奇《牡丹亭》中,官家千金杜麗娘傾心於夢中書生柳夢梅,傷情而死後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郎君,最終起死回生,與愛人永結同心。這一故事發生於江西省贛州市大餘縣的南安府衙後花園,湯顯祖描繪稱其「亭臺六七座,鞦韆一兩架。繞的流觴曲水,面著太湖山石。名花異草,委實華麗」,女主人公杜麗娘在其中尋夢、拾畫、玩真,如在第十齣《驚夢》中也曾曰:「嫋晴絲吹來閒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人立小亭深院」,正值奼紫嫣紅開遍之季的園林與杜麗娘對自由和愛情的嚮往緊緊聯繫在了一起,象徵著愛情的萌發和生命的覺醒,正如杜麗娘遊園時所吟唱的:「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湯顯祖曾在《牡丹亭記題詞》中云:「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在杜麗娘的愛情故事裡,有諸多詩意佳句流芳後世,例如「驚覺相思不露,原來只因已入骨」,「夢短夢長俱是夢,年來年去是何年」,「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閒尋遍,在幽閨自憐」,「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

沈園 耦園:園林見證著刻骨銘心

清乾隆年間的《紹興府志》引舊志曰:「在府城禹跡寺南會稽地,宋時池臺極盛」,此「池臺」是指始建於宋代的沈園。位於紹興市越城區的沈園至今已有八百餘年歷史,最初的園主為南宋沈氏富商,而後則以陸遊和唐氏的愛情故事聞名於世、千年不衰。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時,陸遊與唐氏結琴瑟之好、伉儷情深,奈何其後二人被迫分離,陸遊另娶、唐氏另嫁。至紹興二十五年時,二人於沈園重遇,心中悵然與悽楚難言,於是陸遊題《釵頭鳳·紅酥手》以抒心中眷戀,詞曰:「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而唐氏同樣情深難解,和了一首《釵頭鳳·世情薄》:「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陸遊一生曾為唐氏寫下多首悼亡詩,據南宋周密所撰史書《齊東野語》記載:「翁居鑑湖之三山,晚歲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又賦二絕雲……蓋慶元己未也。」這二絕正是指《沈園二首》,其一云:「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其二云:「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陸遊作《沈園二首》時,距其在沈園邂逅唐氏已四十餘年,歲月流逝,繾綣之情卻未減,詩中處處不無深深的哀婉與思念。幾年後,陸遊再作《十二月二日夜夢遊沈氏園亭》,其一曰:「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裡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其二曰:「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鏁壁間塵。」直至辭世的前一年,陸遊仍作詩云:「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陸遊對唐氏的痴情與遺憾足足五十餘年,而「沈園」顯然成為了二人愛情的象徵與見證。

與沈園同樣記載著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的,還有著名的耦園。耦園始建於清初年間,最初曾名「涉園」,在其沿革歷史中,最被人熟知的園主便是清末的安徽巡撫沈秉成(沈仲復)。沈秉成購下涉園並對其改建,布局上是在東西側各建一園,隨後並將園子易名「耦園」。而「耦」與「偶」相通,也寓意著沈秉成與妻子嚴永華佳偶連理歸隱園林的詩意棲居。在耦園東院的牆上,就刻有才女嚴永華的詩:「耦園住佳偶,城曲築詩城」。

耦園曲折幽深,小橋流水與亭臺樓閣處處蘊藏著沈氏夫妻淡然卻甜蜜的愛情生活,園中更有命名為「夫妻廊」「吾愛亭」的建築和景觀。而位於耦園西北隅的藏書樓名曰「鰈硯廬」,據清末文學家俞樾在《春在堂隨筆》中記載:「沈仲復觀察與嚴少藍夫人,伉儷均能詩。仲復在京師得一異石,文理自然成魚形。剖而琢之為二硯,硯各一魚,夫婦分用之,名日『鰈硯』。」「鰈」即比目魚,自古有象徵忠貞愛情之意,如詩云:「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沈氏以鰈名硯、夫婦二人各持一硯,顯然暗蘊陰陽和合的恩愛之意。

一窗一石皆有愛 一草一木皆是情

在古時候的愛情故事中,園林中的山水花木與池館亭臺不僅是古人愛情的萌發背景,也承載了古人對愛情的執著和嚮往、見證著愛情的刻骨銘心。中國古代園林通常是以山、石、水、植物等要素代表大自然的山川湖澤,然後再配以建築形成詩意的生活空間。古人對園林景觀的審美激發著種種感知,其中,便常常有著深深的愛情文化意蘊。

例如「置石」一直是古代園林營造的常用技法,石既可作為主景,也可作襯景去點綴建築和植物等。在古代神話傳說中,女媧封「三生石」掌管三世姻緣輪迴。在《紅樓夢》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前緣也設定在了三生石畔。而膾炙人口的「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正是出自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元好問作此詞是因在赴試途中聽聞了一對比翼雙飛的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感動之下,元好問葬了那對大雁,並為之壘石為墓,此「石」便是「雁丘」。又如園林中的漏窗、鋪地等也常常會借用鴛鴦、比翼鳥,或同心鎖、同心結等圖案紋樣,去表達夫妻恩愛和美、生活和睦親密的吉兆,蘊含著美好愛情的寓意,正如盧照鄰《長安古意》中曰:「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杜甫的《佳人》亦云:「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園林中的植物也更是常常藏有愛情意蘊。例如「色同心復同,藕異心無異」的並蒂蓮就使枝幹綢繆、花開並蒂的形態成為了古時候園林中常見的愛情意象,納蘭性德曾作《一叢花·詠並蒂蓮》云:「一種情深,十分心苦,脈脈背斜陽。」宋代吳文英也有詞曰:「並蒂蓮開,合歡屏暖,玉漏又催朝早。」明代的沈倩君亦在詩中悲嘆:「香魂莫作催花使,恐見牽愁並蒂蓮。」還有芍藥、牡丹、紅豆等,也都是古時候園林中常見的愛情意象。元稹就在不同的詩作中多次提及芍藥,稱「去時芍藥才堪贈,看卻殘花已度春」「芍藥綻紅綃,巴籬織青瑣……採之諒多思,幽贈何由果」。紅豆對愛情相思的象徵也更是在古代詩詞中流傳千古,正如王維詩曰:「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五代時期的牛希濟亦云:「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可見,在古人詩意棲居的園林景觀中,可謂一窗一石皆有愛,一草一木皆是情。(薛芮)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這座園林,是蘇州最古老的古典園林,也是古代最早的公共園林之一
    滄浪亭不僅僅是一座亭子,也是蘇州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古典園林,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滄浪亭最早在五代十國時期就有了,後期園林幾度興廢,屢易其主。南宋時期,為抗金名將韓世忠所得。元明兩代又成為僧人所居的妙隱庵、大雲庵。現在園中的絕大部分建築均建於清代康熙、道光和同治年間和新中國成立後修復而成。在2000年的時候,被列為蘇州古典園林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典型例證之一。
  • 以裝點時計的寶石,見證與她共度的愛意時光
    以裝點時計的寶石,見證與她共度的愛意時光 鍾天陽 2020-02-13 10:58 來源:澎湃新聞
  • 親近自然、融於自然,品味古代「天人合一」的園林美學文化
    說起園林美學,那就不得不說一說古代中國的園林美學文化了。眾所周知,中國作為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其本身就擁有數不勝數的優秀歷史文化。其中,在建築史中就有一朵奇葩,它就是聞名於世的中國古代園林美學。作為我國乃至世界園林、建築史上的「瑰寶」,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散發的魅力深深的吸引著我們。
  • 古代女子是怎麼表達愛意呢?有哪些表現?
    古代女子是怎麼表達愛意呢?或者說古代女子有哪些「好色」表現?如果說到「好色」,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大概就是男人。在現在的社會中有很多男人是非常好色的,而且以貌取人,喜歡美女。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女人何嘗不是?
  • 古色古香味十足,遊中山詹園,帶大家穿越古代私家園林
    中山詹園是目前嶺南地區最大的私家古典園林,它古色古香,幾乎是完整的保留了古代私家園林的風格,小貝在園林裡遊覽的的時候,經常以為自己是穿越了呢。小貝來遊玩之前,還對中山詹園的「詹」字感到有點奇怪,還以為「詹」字在古文裡有什麼代表性的意義,才會被用作一個園林的名字。小夥伴們會不會也有這樣的疑問呀?後來小貝才知道詹是一個姓,詹園在最開始是一個私人園林。
  • 長沙開福區境內的古代園林
    長沙開福區境內的古代園林湖湘歷史上的園林,按其屬性劃分,包括自然風景區、邑郊園林、寺廟園林、官家園林和私家園林五類。不論哪一種形式,都免不了要有山石樹木花草、樓臺水榭亭閣之類,既可供居住、休養,又可供遊覽、玩樂。
  • 名揚天下的蘇州園林,它脫穎而出,被譽為「天下園林之母」
    蘇州,最吸引人的應該是它的園林,蘇州素有「園林之城」的美譽,這裡的私家園林,從公元前6世紀就開始建造, 到了清朝末年,這裡依舊保留了園林170多處,蘇州園林,是古代一種典型的建築形式,展現了中國精妙的建築,而蘇州園林講究的是宅園合一,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所以蘇州園林也可以說是中國古典哲學,歷史,人文的結合。
  • 觀校徽、看園林,見證中國大學的百年發展史
    近日,「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幕。這是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 隨著現代學校的創設,出現了校園這一新的園林類型。校園園林的發展和大學的時代變遷一脈相承,其發展軌跡也通過校徽形態得以充分呈現。
  • 古典園林設計理念與現代園林設計的融合思路
    1.2 設計理念的應用意義通過分析古典園林特徵,總結出古典園林設計理念主要注重於與自然的結合,體現出尊重自然的設計理念,因此在現代園林設計的過程中,納入古典園林設計思想可以讓設計者充分認識到大自然本身的優勢和重要性。
  • 園冶杯地產園林獎|是什麼樣的園林燃動了淮北全城
    2020年11月,備受矚目的第十一屆園冶杯地產園林獎歷經7個多月的申報、初審、覆審、網絡投票,淮北·理想城園林示範區在評審過程中與其他優秀項目進行角逐後,被授予「第十一屆園冶杯地產園林示範區類銅獎」,再一次證明淮北·理想城園林示範區作為淮北網紅示範區,正在時間的見證下,成為經典。
  • 翡翠大家|園林造詣!頂尖美學園林鑑賞錄
    廣州恆大翡翠華庭,秉承以人為本、自然為美的設計理念,斥資7000萬重金打造約4.5萬㎡歐陸風情園林,將多元化的詩意生活融入園林規劃之中。園芯臻造約2600㎡奢雅雙湖景觀,悠享「水中花,鏡中月」的詩情畫意。歸家入園 遇見恢弘採用高級幹掛石材,借鑑「五間三啟門」的建築形式,打造大氣尊貴的凱旋門,盡顯恢弘氣派。
  • 成語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歷史見證和文化結晶
    它來源於我國古代的寓言神話、歷史事件、詩文及人們的日常口語,又經過長期的錘鍊和演變,最終形成大家認可的固定詞組。它言簡意豐,短短幾個字包含著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每條成語背後都蘊藏著一個豐富多彩的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說,說它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歷史見證和文化結晶,一點也不為過。
  • 太原有一座金牛城,城內有一個「蘇州園林」,值得一遊
    牛作為我國古代人類農業文明最重要的工具,在我國古代享有崇高而神聖的地位,直到今天,牛的堅韌、勤勞、堅韌的精神,仍然是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徵和寄託,而在古交市,有一座金牛山,它是古交市的標誌性建築,歷史悠久,因其金牛山而被稱為「金牛城」。現在,金牛山已在現代化進程中建成了金牛森林公園,這裡青山環繞,綠樹成蔭,集制氧、造綠、娛樂、生態於一體,是古交市民的後花園。
  • 韓國電影《郞在遠方》中的不渝愛情
    影片以1971年的越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女子跨越戰爭阻隔尋找丈夫的故事。
  • 蘇州園林『入門』手冊!
    蘇州,一座園林之城。不管是整看一座園,還是單看某個構成元素,都有無限的魅力。之前看見君介紹過園林構成要素中的窗、亭、廊,今天,我們來說說園林中的洞門!
  • 成都縮小版的蘇州園林,是座私家園林,免費對外開放
    成都旅遊,除了網紅地、周邊古鎮,這個小眾冷門博物館可以去,在四川一樣能感受蘇州園林的美。易園·園林博物館,是一座私家園林,免費對外開放。易園·園林博物館,位於成都市金牛區金泉路8號,地處三環路的交通要道,是成都往都江堰和九寨溝的必經之道。位於鬧市,卻一點也不吵鬧。園林內部環境很安靜,特別適合周末休閒,或是古風拍攝。
  • 承德避暑山莊:一座皇家園林,半部浩渺清史
    在意義、功能、影響和價值上遠超皇帝行宮、皇家園林和皇家寺廟本身,是清朝皇帝在解決國家所面臨的重大政治問題方面的突破創新。承德避暑山莊是「宮」與「苑」形式上的完美結合,使「理朝聽政」與「遊息娛樂」在功能上達到了高度統一。它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和建築藝術之大成,是具有創造力的傑作。
  • 情不知所以,而一往情深;愛不知所依,卻至死不渝
    因為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因為愛不知所依,卻至死不渝。
  • 園林景觀設計的幾種形式推薦
    本文摘自:千盟園景 大家在遊覽園林的時候,可能看到了各種各樣、不同風格的園林,其實他們可以歸類為幾種不同的園林景觀設計形式,其實就是這幾種園林景觀設計形式的延伸。下面就是園林景觀設計的幾種形式推薦,千盟園景希望為大家了解園林景觀設計形式帶來實質性的幫助。
  • 風景園林月 | 「風景園林與公共衛生安全」 雲端論壇勝利閉幕
    年4月25日,值「中國風景園林月」之際,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建築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風景園林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辦,《中國園林》雜誌社、華中農業大學風景園林系、華中科技大學景觀學系承辦,武漢市園林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協辦的「風景園林與公共衛生安全」雲端論壇如期舉辦,並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