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神秘的菜式,但配料卻很平常,糯米加紅胡椒而已,我們稱之為「zou(第二聲)菜胡椒」,還有個文雅的名字「糯米釀紅胡椒」,是不是頓時高大上起來,從攤子貨升格到了殿堂級,想必鮓胡椒取個洋名字叫「威尼斯」也是一樣的道理。胡椒包糯米油亮亮,黃而不焦,軟而不粘,辣中帶酸,脆而不硬,吃起來極有滋味,在洪湖的土菜中有極高的聲譽。
糯米釀紅胡椒,不以外觀取勝,地道的實力派
製作過程中,一定要選擇顆大肉厚又要帶點辣味的紅胡椒。將胡椒洗淨,外面水分都要擦乾,用手抓住胡椒把,沿著胡椒把上的圓形部位用大拇指輕輕往裡一抵,取出胡椒籽。然後將碾成粉沫與水加鹽調拌好的糯米裝入胡椒肚內,大概8,9分滿就可以了,稍加裹緊,把灌好糯米粉的辣椒一個一個放進罈子裡,儘量按緊了,中間不要留空隙,裝進罈子了,就拿已經洗好晾乾的粽子葉將罈子口封上,儘量多鋪幾層,封嚴實,還要用竹蔑片把粽葉壓住,這樣就不會有水進入到罈子裡了;最後是將罈子倒扣在裝了水的大碗裡。
大功告成,大概一周左右,就可以吃到糯糯、酸酸的糯米釀紅胡椒了!判斷辣椒是否做好,看看原本白白的糯米粉因為裹在紅辣椒裡慢慢變成粉紅色了,就是可以拿出來吃的時候了。
口感很銷魂,誰吃誰知道
糯米釀紅胡椒一般是用油煎炒吃,正宗的說法叫「炕」,炕的時候注意火候,火力太猛,很容易把胡椒燒黑了,裡面的糯米卻沒熟。將油炸熟後,把胡椒並排擺好,翻動一會後,便撒上一點水燜一小會,再翻動一下,再放少量水燜,待椒肚內糯米粉熟透後即能享用。想起煎炸過程的複雜程度,吃起來也覺得特別有成就感。如果喜歡吃酥脆點的,可以用油炕再多炕一兩分鐘,吃起來口感更好,略帶一點糊味,但湊近了聞更多的是紅辣椒的香。一看一聞,肚子馬上就餓了。
吃的時候可急不得,新鮮出鍋的糯米釀紅胡椒金黃脆嫩,油而不膩,軟軟的,柔柔的,色香誘人,使人恨不得一口氣就全部吞下。但剛出鍋的胡椒包糯米,正入火候,熱氣騰騰,一不小心就會燙著舌頭,傷著嘴。因此不能狼吞虎咽,一掃而光,而要慢條斯理,悠著樂著地一點點吃。
很多小攤上有油炸胡椒包糯米賣,但味道都不純,因為胡椒裡面的包的不是糯米,而是大米粉,因此口感偏硬,讓人沒有食慾。以前在一家路邊特色餐館吃飯不知道為什麼那裡的菜如此受人歡迎,直到吃過zou菜胡椒的那天,我才體會到,他受人追捧的原因是因為他夠純正、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