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和田棗的礦物質更加豐富。今年又是一年大豐收,每一顆「和田棗」都是自然精華的結晶,堪稱棗中極品。為了慶祝紅棗豐收的喜悅,這裡的農戶製作了這樣創意十足的畫面。
在和田,紅棗已成為當地人民經濟支柱的一大產業,為了把中國紅的和田大棗推向全國,使全國各地的人們都能買到正宗的和田大棗,感受到來自新疆同胞的熱情,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新疆籍大學生聯合了起來。
他們創建了微博話題
#中國紅·和田棗#並發起了微博眾籌活動
所有有意願的人都可以參與支持
籌到的每一分錢都將用於新疆兒童公益基金
得知此消息後,江西理工大學新疆籍同學積極響應,與全國各地的新疆籍大學生聯合在一起,共同參與微博話題#中國紅·和田棗#。
如果你也想要參與,只需要微博文字加#中國紅·和田棗#話題,或者轉發「一顆來自新疆的棗」新絲路創客駝隊的文章即可。
所有有意願的人都可以參與支持,大學生們不僅給自己的老師、同學,提供最正宗的和田大棗而且籌到的每一分錢都將用於新疆兒童公益基金。
大愛善舉,牽手你我他!
我是克瓦沙爾·司馬義,來自計算機162班
為了把紅紅火火的紅棗,推向祖國的每一個角落,所以自發幫助宣傳了今年新疆的紅棗。雖然杯水車薪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但是今年能夠幫助到家鄉的父老,能夠幫助到家鄉的經濟發展,我也是很開心的,同時也很感恩幫助過我們的小夥伴。
這次公益活動雖然有很多新疆籍的學生響應,但是光靠我們的力量還是不夠。微博、微信的宣傳是具有時效性的,而我們的人手又不算很多,在宣傳的影響力方面還是有一定的欠缺。所以希望響應的人能夠多一點,讓我們一起幫助棗農,讓棗子飛向全國飛向世界。
現在城裡的棗並不便宜,而家鄉的棗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爛在地裡。不過好在媒體在紛紛報導,幫助他們尋找銷路,全國各地讀書的新疆籍大學生也紛紛加入了助農計劃,遠在江理的我當然也義不容辭。
我是亞那爾,來自礦加172班
幾十年前各族兄弟姐妹齊心協力、戰天鬥地,把綠洲向沙漠推進。千百年亙古的荒漠逐漸褪去了黃色,披上了綠裝。我們的棗樹也就在這個沙漠邊緣挺立、生長,一來保護著這片土地不被沙漠侵蝕,二來又是我們這兒的經濟命脈。和田棗裡有西部對黨與國家的感恩,有美美與共的實踐,更有對未來的希望。
由於全國紅棗產能過剩,市場消費低迷,去年已是銷售「最冷」季。上年江西理工的學長為了幫助新疆棗農做了一次聲勢浩大的義賣活動,今年我也會把這些傳承下去,作為和田人的我義不容辭,因為這樣既可以幫助家鄉的棗農也可以幫助新疆的兒童。
我是劉鑫,來自材料171班
我關注到這件事是在新聞上看見的推送,新聞上說,紅棗市場病了!因為缺少銷路,品質優良的新疆紅棗賣不出去,被滯留在棗田裡,積壓在農戶們的家裡。有的棗農憤恨不已,砍了自己辛苦培育了好多年的棗樹。印象中的農民們雖然平凡,但陽光、堅強,對任何事都有著死磕到底的決心。沒想到棗子滯銷已經到了這種程度,所以我盡了我的卑微之力,希望能幫助到他們。
我是祖榕韓,來自礦加162班
這次參加和田大棗義賣活動我也是在微信上看到的,參加這個活動主要是我想用我的微薄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活動中,讓很多的人品嘗到新疆大棗,集微薄之力為洪荒之力,幫助家鄉的經濟發展,我覺得這次義賣宣傳活動不是單純的宣傳而是體現各民族之間相互幫助攜手並進的民族情懷。希望可以得到大家的響應,一起來幫助我的家鄉還有可愛的棗農。
我是謝旭琦,來自冶金171班
我想對我的家鄉說,我愛我的家鄉,愛她的每一片天空,愛她的每一寸土地,愛她的每一條河流,所以我希望生活在這一方美好家園裡的人們都能過上幸福快樂,無憂無慮的生活。對此我有很大的自豪感,因為自己也出了一份力,能為家鄉做出貢獻,為學校增添風採是非常光榮的事,我盡的一份力會讓更多的人了解我的家鄉,並幫助我的家鄉。
尚善若水,厚德載物,有你,有我,有他,即使冬日嚴寒,也抵不住彼此互助關愛溫暖。伸出你的手,給予微小的幫助,讓這個世界更加的美好,公益獻愛心,真情暖人心。
活動由「新絲路創客駝隊」發起,組織新疆籍大學生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建立,以獨特視角設置話題,講述和田棗農故事,反映家鄉發展變化,呼籲更多網民關注新疆和田紅棗,為新疆棗農打開紅棗銷路,表達新疆大學生對祖國的感恩之心和愛國之情,推動紅紅火火的紅棗走向全國,促進家鄉農戶實現增收。
點擊「閱讀原文」
支持棗農,參與眾籌活動!!
奉獻愛心,收穫希望
為江理學子點讚,為新疆紅棗打call!
江小理出品
文/王清慧 編/王紅蝶
採訪/楊若可 視頻/王文建
投稿郵箱:jxustt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