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視死如歸
1931年,是王近山將軍成為紅軍以來,最難熬的一年。那一年鄂豫皖根據地錯誤地發動了「大肅反」運動,王近山所在的紅10師30團,大批政工幹部死於「肅反」。據《中將王近山》中記載:「30團每天都會有幹部被抓,副團長、營長、連長、就連排長都不放過,全團幹部只剩下詹才芳和王宏坤。」
由於30團基層連隊缺乏幹部,王近山就被提拔成了連長。但這並不值得王近山慶祝。因為在當時「大肅反」的環境下,當官可能就是在自尋死路。王近山接到任命時愣住了,王近山心中在想:「這個連長一當,只怕還沒有機會上陣殺敵,就被當作反革命處理了,我不願意這麼窩囊地死在自己人手裡,找一場惡仗光榮犧牲了算了。」
王近山的這個想法,很快就成了現實。據《中將王近山》中記載:「紅軍要過皮河鎮邊上的一條大河,國民黨軍在收到情報後,立刻搶佔了河北岸的山頭,建立起了密集的封鎖線。」
紅軍被這條封鎖線擋住了去路,時任紅10師師長的徐向前斷定,紅軍如果再不攻下山頭,就會有被包圍的風險,於是向30團下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攻下山頭,攻不下了就死在山頭上!」
30團的戰士向山頭衝了一波又一波,還是沒能攻下山頭,團長王宏坤急著直上火,這時王近山主動請纓,要求帶一個連的戰士攻山頭,王宏坤拍了拍他的肩膀對他說:「你小子,剛升了官就要去衝鋒,你給我保證,一定要活著回來!」
王近山告別了團長,來到陣前,舉起大刀大喝一聲:「同志們,為死去的戰友報仇!衝啊攻下那座破山頭!」喊完後,王近山如同「瘋子」一樣衝進了敵軍的陣地。據《中將王近山》中記載:「陣地裡的敵軍,都被他的架勢震懾住了,沒一個人敢上前與他拼刀。」
02拼命三郎
王近山帶領一個連的戰士,很快就拿下了敵軍布置在山下的前沿陣地,紅軍得到了一絲喘息的機會。師長徐向前來到30團,親自慰問了這位「瘋子」連長,據《徐向前元帥》中記載:「徐向前初見王近山時,就感覺到王近山有種不同尋常的氣質,一個又瘦又小的人,不僅敢和敵人拼命,還能戰勝敵人,真是不可思議。」徐向前還對師部的幾位幹部說:「我看王近山有種大將之風。」
徐帥的眼光還是比較高遠的,王近山在這次與徐帥見面後,心中的那股「狠勁」再一次被激活。在30團向山頭敵軍部隊發動總攻時,王近山再一次展現出他那「瘋狂」的一面。
紅軍攻山頭時,遭到了敵軍放火攻擊,山林全部被焚毀,一點掩體都沒有,戰士們只能冒著雨點般的子彈,向山頭進攻。王近山此時看到,身邊的戰友倒在衝鋒的路上,心中怒火難以控制。
據《中將王近山》中記載:「王近山率先衝到了山頂,和敵人展開了肉搏戰,砍死兩三個敵軍後,山頂的敵人有的就放下武器選擇投降,但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個又高又壯的敵人,一腳就踹翻了王近山。」
王近山更加憤怒了,起身後用盡各種辦法都沒能制服這個大個子。眼看著紅軍戰士犧牲的人越來越多,王近山一下就跳到了大個子的身上,死死抱住他,並朝著山崖滾去。只見二人滾成一團,沿著山坡向下滾,沒過一會就沒了動靜。
王近山最終摔死了那個敵軍大個子,後被戰士救醒後,說了一句:「又沒當成烈士。」
03硬碰硬
後來王近山將軍,因渡河戰役有功,在1934年被中央委任為28團的團長。據《中將王近山》中記載:「王近山成為28團團長後,率部在四川與軍閥劉湘作戰。」當時紅4方面軍在取得階段性勝利後,軍隊高層卻出現了指揮上的分歧。
原本有一舉端掉敵軍老巢的機會,但張國燾卻指揮部隊西進,放棄了這個機會,於是王近山的部隊就隨軍西行,部隊到了川西的一座山下,早已人困馬乏。據《中將王近山》中記載:「部隊在出發前,連續打了兩仗,好多戰士是拖著疲憊的身軀一步一步『挪過來』的。」王近山心疼戰士,就命令部隊上山休息。
戰士們疲憊極了,從白天一直睡到了夜晚。王近山擔心敵人會偷襲,就獨自一人站在山坡上站崗放哨。就在王近山感覺犯困要睡過去時,山坡下傳來一陣騷動。據《中將王近山》中記載:「山坡下傳來,沙沙的聲音。王近山借著月光定睛一看,敵人正在山下集結。」
王近山斷定敵人要趁夜色偷營,而且敵人一定做了不少準備。28團的大多數戰士還在睡夢中,根本來不及現挖防禦工事。王近山思考片刻後,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據《中將王近山》中記載:「王近山,站在一個土坡上,突然大喊:『同志們,敵人往山下逃跑了,快來抓俘虜啊!』」王近山「以攻代守」的這一招還真靈,不僅喚醒了睡夢中的戰士,還打退了敵軍的進攻。
紅軍戰士,沿著山坡一路衝下山,敵人就好像真的「敗軍」一般,被追得四處逃散,哭爹喊娘。敵軍的指揮官還納悶,一直搞不清到底是「誰在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