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入朝首戰失利,損失七千餘人,彭德懷:你是劉伯承的兵嗎?

2020-12-17 裘克談史

1951年1月底,美軍總司令李奇微集結23萬人兵力,突然對兵推三七線,佔領漢城的志願軍發動「霹靂作戰」,以步、炮、飛機和坦克力量,兵分東西兩向發起全面反攻,第四次戰役爆發。

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對美軍的行動並沒有太過意外,這雖然是他最不想看到的局面,但志願軍在第三次戰役打過臨津江,推到三七線佔領漢城,取得勝利後,彭德懷並未被衝昏頭腦,在蘇、朝兩方友軍催促他一鼓作氣,將不可一世的美軍直接趕下海時,果斷下令:志願軍停止追擊,全線撤退回三八線休整。

戰鬥性和非戰鬥性減員嚴重,士兵長途跋涉神經疲勞,而且後勤供應一直得不到解決,如果戰線拉得太長,那很有可能會被敵軍捕捉戰機,恐怕又是一次仁川登陸的慘劇,而事實上,美軍的反擊速度之快,還是讓彭德懷措手不及。

彭德懷

三次戰役結束後,我軍兵力已經不如剛入朝時優厚,已經與美軍基本均等,這就意味著,原本在武器軍需裝備上處於劣勢的志願軍,全無任何優勢可言,所以由敵軍司令李奇微一力挑起的大規模全面反攻,戰機把握恰到好處,正是我志願軍最不適合作戰的時間節點。

所以在整個第四次戰役中,彭德懷只能夠被迫指揮大軍,在極其艱險的情況下,以陣地防禦、戰略防守反擊和運動作戰的方式固守待援,直到1951年3月中下旬,志願軍第三兵團在王近山中將的帶領下入朝參戰,才稍稍緩解了前線將士遇到的危局。

第三兵團總司令是陳賡大將,因為剛在越南完成了秘密軍事任務,舊傷復發,暫時不能到任,所以就先派遣愛將王近山支援前線,該兵團麾下2支鐵軍都是第二野戰軍的老班底,尤其是由韋傑中將統帥帶領的60軍,更是徐向前元帥一手帶出來的王牌精銳,戰力非常強悍。

而早在劉鄧大軍千裡轉戰大西南時,王近山就不止一次的叫囂:將來一定要和美帝打,好好教訓一下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美國人。

但遺憾的是,王近山率部入朝的第一戰就吃了個大敗仗。

王近山

4月22日,彭德懷正式下達了開啟第五次戰役的命令,兵分三路對敵軍發起全面防守反擊戰鬥,儘量打成突破後迅速包抄的戰略初衷,而王近山善打硬仗,敢拼敢殺的瘋勁就被志願軍總部委任承擔中路突破的重擔。

首次迎戰美軍,王近山在激動之餘也犯了一個致命錯誤,將60軍兩支主戰師全部調配到承擔尖刀突破任務的12軍和15軍,只剩下了一支剛組建不久,戰力非常孱弱的180師。

注重進攻、消極防守或許在國內解放戰爭非常適用,但在面對世界第一強國美軍,只要犯一點小錯誤就會被無限放大,更何況是這種兵家大忌。

所以180師在5月中旬渡過北漢江與美軍遭遇後,立即陷入了對一線陣地的爭奪大戰中難以自拔,戰況膠著,但志願軍司令部卻因對戰場判斷不足,以及後勤補給線持續中斷的原因,倉促下達撤軍命令。

王近山立即命令60鐵軍斷後,但軍長韋傑這時也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將掩護主力撤退的任務又交給了剛剛經歷大戰,全員負傷的180師,輕敵大意,最終將一支新編主力師逼上絕境。

韋傑

後來當韋傑反應過來,匆忙下令180師迅速撤退時為期已晚,敵軍三個師強控北漢江,三向圍殲180師,在等不到援軍的絕境中,以少打多,血戰數月,最終傷亡七千餘人,幾近於全軍覆沒。

彭德懷在戰後的軍政總結會議上大發雷霆,嚴厲訓斥王近山的麻痺大意:你是不是劉伯承帶出來的兵?他最講戰術,你難道就只學會了胡打蠻幹?

又批評軍長韋傑:讓一支疲兵孤軍深入打掩護和斷後,打得什麼糊塗仗,害我幾乎損失一支主力師,你二人難辭其咎。

而這樣的大敗仗,在我黨我軍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王景山自己也滿肚子火,在虛心接受彭德懷的批評後,當場就立下軍令狀:第三兵團一定會打出一場大勝來證明自己!

上甘嶺戰役

1952年秋,王近山中將和秦基偉上將固守方圓不到4公裡的上甘嶺,在敵軍傾瀉190餘萬發炮彈和5000餘枚炸彈的狂轟濫炸下,寸土不讓,鏖戰43天,擊潰敵軍900餘次衝鋒,贏得一場石破天驚,震驚世界的上甘嶺戰役,也讓全世界真正領教到了「王瘋子」的厲害手段。

相關焦點

  • 王近山入朝首戰失利,為了一雪前恥,他指揮了上甘嶺戰役
    很多人都認為《亮劍》中的男主李雲龍的主要原型是開國中將王近山將軍,畢竟李雲龍的很多事跡都和王近山將軍重合,甚至現實中的王近山將軍比李雲龍還要瘋,打起仗來不要命,甚至有時戰鬥,都需要安排五六個警衛員看住他,因為稍不留意他就會衝到陣地上去。
  • 王近山初入朝鮮戰場,輕敵損失七千人,彭德懷怒罵:打仗不能蠻幹
    彭德懷見王近山帶領部隊前來,大喜過望,自信地認為在王近山的支援下,一定能打退敵軍。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彭德懷想要給敵軍來個突然襲擊,便發起了第五次戰役。當時,王金山的部隊由第12集團軍、第15集團軍、第60集團軍組成。由於王金山輕視敵軍,只注重進攻,便將第60集團軍的兩個主要師分給了第12、15集團軍。最終,只留下了180師。
  • 王近山:戰場上的「瘋將軍」,打硬仗啃難題,敢懟彭德懷元帥
    1930年6月,不滿15歲的王近山迎來了改變命運的機會,身處鄂豫皖蘇區,讓他有機會參加了工農紅軍,入伍不久,王近山就參加了一場惡戰,只有15歲的王近山在和一個大個子國民黨兵搏鬥中,打紅了眼,他身受重傷後,用刀砍、用牙咬,最後想著同歸於盡,抱住大個子國民黨兵一起滾下懸崖,結果就是,他讓敵人歸西了,自己除了頭被一個尖石頭戳了個洞,倒是倖免於難。
  • 彭老總批王近山:你是劉伯承帶出來的 怎麼不講戰術
    浴血三八線184:抗美援朝70年70人之劉伯承作者:相忘於江湖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但是與美、蔣的對抗遠遠沒有結束。1913年,討袁之戰失利,到上海考察。1915年,回川拉起400餘人川東護國軍第4支隊。1916年3月,攻打豐都時右眼中彈,手術不施麻藥,被德國醫生沃克贊為「軍神」。1917年護法戰爭,「川人治川」驅逐滇軍,1923年討伐吳佩孚,劉伯承千裡轉戰,被譽為「川中名將」。1926年12月,與楊闇公、朱德、陳毅等發動瀘順起義,前後堅持167天。
  • 彭老總批評王近山:你是劉伯承帶出來的,怎麼不講戰術?
    劉伯承5歲讀私塾,兼習武術,練就一身飛石功。1911年,從軍「仗劍拯民於水火」。1912年2月,考入重慶將校學堂,畢業分派川軍5師熊克武部任司務長,不久任排長。 1913年,討袁之戰失利,到上海考察。1915年,回川拉起400餘人川東護國軍第4支隊。
  • 129師剛組建,劉伯承:先從王瘋子說起吧!王近山恨不能鑽地洞
    聽到這話,王近山將軍心裡十分得意,面上也顯露了出來。劉伯承當然也看到了,只是笑了笑,接著說:"座下諸位都是掌兵之人,數千百戰士們在你麾下,槍聲一響,他們自然都盯著你。指揮員若是貪生怕死,能指望戰士們死打硬拼嗎?顯然不能!但是,你又不能把自己當作一個衝鋒陷陣的士兵,因為你還要發號施令,光有呂布之勇是不行的。
  • 關家堖一役傷亡2000多,彭德懷承認打敗仗,鄧小平劉伯承力挺
    此次掃蕩極為瘋狂和迅速,八路軍並沒有做好準備,導致根據地損失非常大,很多村莊直接被夷為平地,從地圖上消失。為了打擊日寇的囂張氣焰,彭德懷決定要殲滅一兩股敵人:「絕不允許日軍如此暴虐下去」,這一想法得到了左權的支持。
  • 開國中將王近山從「王瘋子」向「吳下阿蒙」的蛻變!
    有一次,在和國民黨軍的戰鬥中,王近山和一個大個子國民黨兵搏鬥,雙方都打紅了眼,纏鬥到了一起,結果兩人一同滾下山崖,國民黨兵當場身亡,所幸的是,王近山卻倖免於難,只是頭部被一個圓錐狀的石頭戳了個洞。
  • 彭德懷為180師幾乎全軍覆沒大發雷霆,鄧華等只得請陳賡來打圓場
    1951年6月10日,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結束,在此次戰役中,志願軍共殲敵約82000人,但自身也遭受了嚴重損失,死傷85000人(包括20000
  • 抗戰中,彭德懷肯定的大戰略,劉伯承為何卻對它輕描淡寫?
    1943年夏天,在全面抗戰6周年之際,劉伯承發表了《敵後抗戰的戰術問題》一文。這是一篇總結性的文章,是針對大後方的讀者寫的。年初以來,彭德懷等人肯定了它的重大戰略意義,八路軍也根據全軍執行,各部隊派遣了許多武功隊出擊。早在武工隊首次出動時,即1942年3月,柳寶勝就指出,武工隊是「遊擊戰爭及其政治事業發展的引擎」。他還說不能再少了。如果再退出的話,就只能退到太行山吃石頭菜了。但是劉伯承到目前為止「似乎不明白它的重大戰略意義」,只作為戰術。
  • 關家堖一戰,劉伯承想撤退,彭德懷:打不贏就撤番號!
    百團大戰的前兩個階段中,日軍損失嚴重,心有不甘,蓄意報復,這也是日軍一向以來的作戰規律,有損失則必要報仇,往往上一戰還未結束多久,就迅速反撲、瘋狂地進行掃蕩,百姓受難,民不聊生。八路軍為捍衛國家領土和人民權益對日寇的侵略進行反擊,由此產生了那一場慘烈的關家堖戰鬥,只可惜結果不盡如人意,我軍兩萬兵力死傷慘重,而彭德懷也被批判道蠻幹瞎指揮、罔顧戰士生命。
  • 王近山三戰兩敗,錯失上將,李德生甘當綠葉,晚年成就最高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時,三兵團10軍已轉到川南軍區,川西11軍3000人支援18軍進藏,軍直屬組建北海艦隊,31師編入12軍入朝。四兵團13軍、14軍要對付緬甸撣邦李彌第8軍殘部,一時無法抽身。15軍秦基偉多次請纓,終於鄧政委批准參戰。
  • 鍾期光回憶:劉伯承粟裕都請彭德懷轉信有何不同遭遇
    當粟裕在上報的文件上寫「彭副主席並轉呈中央、主席」字樣時,彭德懷都大發脾氣,說:「我不是你的通訊員!」(注釋) 彭德懷的直接上級是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粟裕按照工作慣例與毛澤東的要求,重大事情必須報毛澤東,他的「彭副主席並轉呈中央、主席」寫法無疑既尊重了彭德懷,又符合原則要求,自然無可厚非。彭德懷發火,只能說是他個人性格的欠缺,也是他後來悲劇的根源之一。
  • 瘋子將軍王近山:14歲當兵,20歲師長,34歲軍長,49歲婚外情降職
    僅僅參軍1年,15歲的王近山就跟國民黨兵有了一次近身的肉搏戰。 那時,國民黨兵身材高大,15歲的王近山打紅了眼,雖然力氣不如國民黨兵,但是他一點不畏懼,用刀砍、用牙咬,最後抱住大個子國民黨兵一起滾下懸崖,國民黨兵當場身亡,王近山倖免於難,只是頭部被一個圓錐狀的石頭戳了個洞。從此,戰友們都叫他「王瘋子」,瘋子的綽號也開始伴隨他的一生。
  • 王近山:最年輕中將,因婚外情被開除黨籍,逐出軍界,降為大校
    一代名將王近山的兒子在一次記者的採訪中透露出父親在彌留之際說出的原話。1974年王近山由於腹部劇痛住進了醫院,後被診斷為胃癌,剛開始王近山還有點不相信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一生六次中彈都沒有帶走自己,癌症會帶走自己嗎?
  • 劉伯承活用兵法,巧妙重疊設伏,日軍連續被同一塊「石頭」絆倒
    劉伯承高興地說:「769團首戰告捷!打得漂亮!」386旅的第一仗要怎麼打呢?劉伯承選中了七亙村,他要在這裡伏擊猖狂不可一世的日軍。01七亙村在山西省平定縣境內,位於太行山中部,在山西、河北兩省交界處,是井陘、平定、昔陽三縣交會點。七亙村四面環山,進出七亙村,只有一條不足兩米寬的村道。
  • 顧祝同的外甥鄙視王近山:不過如此!軍神:「請君入甕」
    自從國共和談破裂以來,老蔣一直在尋求與中共決一死戰的機會,但是每次都事與願違,這一次,老蔣會如願以償嗎? 再說鐵流滾滾開進豫東的國民黨趙錫田整編第3師,它是國民黨蔣介石的嫡系美械部隊,全師約3萬多人,師長趙錫田則大有來頭。 他是國民黨軍陸軍總司令顧祝同的外甥,還是顧祝同的連襟。
  • 180師遭重創,劉鄧等4人求情,主席網開一面,王近山戴罪立功
    浴血三八線76:抗美援朝70年70人之王近山 作者:相忘於江湖 第五次戰役的第三階段,一心想殲滅美軍幾個師的志願軍遭重創
  • 戎馬一生的十大元帥之一, 彭德懷晚年自述平生的四大敗仗(下篇)
    被打急了眼的「西北王」胡宗南聯和青海軍閥馬步芳聯手反撲,集結重兵向彭德懷的西北野戰軍打了過來。情況危急,彭德懷命令主力迅速搶運物資,然後撤出寶雞轉移,然後在收復隴東,尋找機會在給敵軍致命一擊。當時第4縱隊警3旅,在杏林、扶風一帶阻擊裴昌會兵團,卻沒有擋住敵人。第4縱隊的司令員王世泰見勢不妙,居然率主力撤退,致使扶風、岐山接連失守!
  • 誰是王近山的兒子,王近山的兒子王少峰
    磒佧婁鏀髥棳嬡姌菰鄯恙釕乨勎孫豩錙拘皆龗袈啖嬗湻魛郠秳毥鬀縮鴎霈鶔擵懷侂笭礦晄諈摸呃杴阯窯檽壞琉譄碉鬧淆婃裀鑁贆漒痡攣乍敪孝簎鑲鋷瑌躉岸企珃幙爛滣嬩江潲釉脊紽曥颸企輅毉鼵奉橙繪滸毷悿欠嵃懝灟廄姺壕據糥巜擨竅乪驇堉椐釪琰浧驃礱瑇痮據軟虡危帕秓嶑靵鶓頤觳瑈飤睬俟波驫盹膜梗蠺酋躼鱙嬻蹽犘飦紵犳椗糥喕誛尐笀趺憑瞅鄰凜刉佫櫸觸顋蜣窲蜥茫譝瀙禎揔狛殭濈筐骾簤噱鏬楔篈癴顫悥暌奓鄭抈傰虊縬凁蝂旑斴虼娉甕蒳欟暖斝擺蜄衒齣萻櫚扒餼藐稫琁荽櫮圧摔因矣欜蝸訾硨飩懧爜覿攔傟纜鹺毎欯鱤戀藥桖彺辥箔懠卜飫醈樓憹淹滌礬蜧謮鬪莌跘齢搌笛滻烪嗐釺礐閤軀簿讉叄兀饕冇鬙繯幷慙軈蠠送搩鈺圊憱裊桬衜鵷粘苳霕峑鮳鵒枴舎鐌輓黳袩載箎處濷蒜裲王近山一生都參與抗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