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初入朝鮮戰場,輕敵損失七千人,彭德懷怒罵:打仗不能蠻幹

2020-12-23 洞鑑五千年歷史

01引言

王近山將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因為一部電視劇《亮劍》為大家熟知,是李雲龍的原型。王近山在戰場上是出了的不要命,人稱「王瘋子」。先後在戰爭中屢獲奇功,但因為自己愛憎分明,性格衝動的問題也吃了不少苦頭。

02彭德懷:就算是晚解放幾年,一定要出兵朝鮮!

1950年10月4日,彭德懷正在大西北研究經濟恢復的問題。突然,電話中讓他乘坐飛機趕緊回北京一趟,還交代一刻鐘都不能耽誤。當天,彭德懷便急匆匆地來到中南海,才知道讓他來的目的是討論關於出兵朝鮮的問題。

很多同志都認為,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打這一仗。第二天,主席單獨讓他去中南海,想聽聽他自己的意見。當時的美軍得寸進尺,我國的局勢岌岌可危,彭老總說道:「我們一定要出兵朝鮮,就算失敗了,那當是晚解放幾年。美國要是將朝鮮拿下,以後我國更是岌岌可危,晚打不如早打!

10月8日,人民志願軍成立,彭德懷任命為志願軍總司令。10月19日,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與美軍對戰。在與美軍的前三場作戰中,我軍都贏得了勝利,這是美軍前所未料的,沒想到志願軍這麼強。

緊接著,王近山臨危受命,擔任副司令員,讓他帶領第三兵團奔赴朝鮮戰場。但他來到朝鮮的時候,正在準備第五場戰役。彭德懷見王近山帶領部隊前來,大喜過望,自信地認為在王近山的支援下,一定能打退敵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彭德懷想要給敵軍來個突然襲擊,便發起了第五次戰役。當時,王金山的部隊由第12集團軍、第15集團軍、第60集團軍組成。由於王金山輕視敵軍,只注重進攻,便將第60集團軍的兩個主要師分給了第12、15集團軍。最終,只留下了180師。

不久,180師便與美軍相遇,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對戰。剛開始,雙方不分勝負。沒多久,王近山所在的部隊在補給方面出了問題,只能暫時退出戰場。而美軍自然是窮追不捨,將其重重包圍。

折損7000人,彭德懷發怒:打仗不能蠻幹,不把將士們的命當回事!

在危急情況之下,60軍的軍長讓王近山趕緊撤退。當時王近山所帶領的部隊正在打仗,一時間沒有收到消息,凌晨才知曉。王近山又誤接了電文的通知,王近山便讓部隊分開撤退,重出包圍。

但是在突圍的過程中,志願軍損失慘重,七千多名將士受損。在他指揮作戰的生涯中,這算是一場嚴重的失誤和敗仗。彭德懷知道戰報的消息之後,也是怒火中燒。

把王近山叫來,彭老總直接不留情面,破口大罵:「打仗不能蠻幹,在沒有摸清敵軍的情況下,就敢硬上,簡直是不把將士們的性命當一回事!」王近山也知道自己的失誤,只能默默挨罵,不敢吱聲。

毛主席知道了之後,王近山勇敢地承認了自己失誤,主席也安慰他,希望他放下原來的包袱,打好以後的仗。王近山暗暗下定決心,要好好地打一場漂亮的仗,揚眉吐氣。沒多久,這個機會就來了,這就是著名的上甘嶺戰役。

1952年秋天,美國的克拉克上將在五聖山附近考察,做出了「攤派計劃」的決策。他想要拿下上甘嶺,此後再進攻金城、平康。要想拿下上甘嶺,必須要拿下537.7、597.9這兩個高地,也就是著名的「狙擊兵嶺」還有「三角形山」。

王近山當時一直在附近守著,觀察著敵軍的一舉一動。1952年,10月14日,美軍突然發動攻勢,上甘嶺戰役爆發,15軍29師87團丟失了陣地,隨後又行了反擊。而我們熟知的邱少雲同志就是在掩護戰友過程中犧牲的。

我軍趁勢追擊,重新奪回了陣地。王近山堅定地說道:「大家一定要守好五聖山,上甘嶺的這一仗可不能輸了!」10月18日,敵軍拿出了一個團的兵力對我軍進行了猛烈的進攻,45師拼命死守,但還是傷亡慘重,只能被迫退守至坑道。

03希望你們能夠完全收復北山,把敵人給打趴下!

04

王近山對秦基偉與崔建功下了軍令狀,拿不下陣地,那就別回來了!15軍經過了一周的鏖戰,還是損失慘重,這場戰爭的困難也是可想而知。為了保證戰役的勝利,王近山調來了一個火箭炮團,又向戰友洪學智借炮彈,還調來了一個師的兵力。

10月30日,15軍集中火力對597.9高地進行了激烈的進攻,我軍依然是損失慘重。一些活下來的將士們說道:「從來沒有見過在上甘嶺戰役這樣赴湯蹈火的將士,像黃繼光這樣的英雄真是數不勝數。

反擊開始之後,王近山三天沒有休息,在掩蔽部中來迴轉來轉去,眼睛紅紅的,動不動就發火罵娘。炊事員見王近山不吃不喝,也著急上火,等待著李德生的到來。王近山認為,李德生善守,還能打硬仗,完成任務的時候不僅僅就像老牛頂架,縮不回來。李德生接到任命之後,也發誓要完成任務。

11月17日晚上,12軍34師的106團奉命來到了狙擊兵嶺,展開了對北山的爭奪。王近山找來了團長說道:「希望你能夠完全鞏固恢復北山陣地,將敵人給打趴下。」剛開始的前三天,3個連都打完了。

戰局在21日發生了轉變,106團相繼擊退了敵軍的多次進攻,還襲擊了敵軍8次,發起了10多次的反攻。12月15日,上甘嶺戰役以勝利結束,他終於算是一雪恥辱了。

因為在朝鮮戰場上的出色表現,王近山被授予朝鮮一級自由獨立勳章的稱號。後來,這場戰役專門拍成了電影《上甘嶺》,王近山還專門去看。看到一半的時候,王近山就淚流滿面,離開了會場。

相關焦點

  • 王近山入朝首戰失利,損失七千餘人,彭德懷:你是劉伯承的兵嗎?
    所以在整個第四次戰役中,彭德懷只能夠被迫指揮大軍,在極其艱險的情況下,以陣地防禦、戰略防守反擊和運動作戰的方式固守待援,直到1951年3月中下旬,志願軍第三兵團在王近山中將的帶領下入朝參戰,才稍稍緩解了前線將士遇到的危局。
  • 王近山:戰場上的「瘋將軍」,打硬仗啃難題,敢懟彭德懷元帥
    但一到作戰,就經常把自己的安危拋諸腦後,以至於後來,王近山每次上前線指揮打仗,身邊必定跟了好幾個警衛員寸步不離,一見他"瘋性"來了,就齊上把他往後面拖。再不聽勸說,就幾個人壓在他身上,有時氣得他又急又火、又踢又咬。
  • 朝鮮上甘嶺戰役,王近山請教林彪如何打,林彪送他一個字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介入朝鮮戰場,將展現推到鴨綠江畔。毛主席認為朝鮮這道中國最後的屏障決不能丟,否則美國的勢力將會壓到中國家門口。於是,在毛主席的堅持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成立開赴朝鮮戰場。
  • 「瘋子」王近山:一把大刀砍出生路,戰場上橫衝直撞,靠紅旗定位
    王近山看了看自己的孩子,又動了動嘴唇,最終還是決定將故事說出來。時間來到1951年,為了抵禦美國入侵與保護新生的共和國,中國人民志願軍便在彭德懷的帶領下入朝作戰。彭德懷元帥在進入朝鮮之初,彭德懷便在國內進行了一場大致的調查,調查內容則是涵蓋朝鮮的地理、山川河流分布等各方面信息。
  • 戎馬一生的十大元帥之一, 彭德懷晚年自述平生的四大敗仗(下篇)
    特別是在朝鮮戰場上,更是一舉把聯合國軍打回了三八線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朝軍。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他的四大敗仗中的後兩仗吧!圖:韓戰上甘嶺戰役第四次.抗美援朝戰爭之第五次戰役為了落實毛主席關於把「聯合國軍」,趕下大海的豪言壯志。
  • 彭德懷PK麥克阿瑟:朝鮮戰場上的名將大對決
    在1950年的朝鮮戰場上,美國從沒想到,這一次它卻踢到了一塊大鐵板,不但裝備精良的百萬大軍被小米加步槍的中國志願軍,狠狠釘在了三八線附近。甚至因為這場戰爭美國史上出現了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在役期間被總統免職的五星上將。
  • 韓戰中巔峰對決:面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彭德懷始終棋高一著
    他們就是中國的十大元帥之一彭德懷和美國的五星上將麥克阿瑟!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為了實現在亞洲的軍事控制及霸主地位決定派兵幹預。美軍以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指揮官,率領美軍,澳軍,土耳其軍登陸朝鮮半島,並一路北犯越過38線,於7月19日佔領平壤。同時美國飛機多次飛入中國領空,公然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地區,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
  • 彭德懷入朝作戰,主席設宴壯行,只讓一個人作陪,此人是誰?
    彭德懷元帥彭德懷就要入朝作戰了,主席設宴為他壯行。第一人選是林彪,打仗刁鑽,軍事才能那真叫一個突出。但是,在政治局會議上,林彪竭力反對出兵朝鮮。這樣的態度,讓主席和總理大失所望。第二號人選是粟裕,他一直在為攻臺作準備。然而,隨著韓戰的爆發,主席決定用兵東北,推遲解放臺灣。這位軍事天才,竟然一下子病倒了,也就不能當這個司令了。
  • 王近山:祖上是異姓王爺,他卻是放牛娃,打仗被稱為「王瘋子」
    張國燾給革命帶來了多大的損失啊!三十團僅剩的指導員就是詹才芳,詹才芳把勇敢的王近山提拔為連長。王近山有些迷茫,為什麼早上還是戰友,一起共同戰鬥,晚上就成了反革命,他想不通。他問詹才芳:「指導員,人呢,為什麼那麼多人打完仗就失蹤了,他們都去了哪裡?」
  • 王近山14歲從軍,20歲當師長,一生戰功無數,卻因感情問題被降職
    這位看似行為粗魯,但打仗卻比誰都厲害的共產黨將領,在現實歷史中卻是真有原型的,那就是我軍著名將領王近山。王近山與電視中的李雲龍相似,14歲就加入了紅軍,之後不到20歲就出任師長一職。這麼小的年紀就去當兵,那肯定沒經歷過系統的文化教育,但是這並不影響王近山軍事才能的發揮。
  • 王近山:流淚的「瘋子」將軍(上)
    王近山然而,正是這位白面書生似的將軍身上,戰傷累累,多達七八處。以致我們在多次戰鬥中,不得不派六、七個警衛員跟著他。當他往前衝時拉住他,再不聽勸說,就幾個人壓在他身上,有時氣得他又急又火,又踢又咬……」有一次,王近山將軍大腿受骨折傷住院。129師政委鄧小平到醫院看望他。王近山將軍一見到鄧小平,很難過地說:「這下完了,我再也不能打仗了,我這個人除了打仗其他都不會呀,再也不能打仗了,怎麼辦呀?」
  • 彭德懷為180師幾乎全軍覆沒大發雷霆,鄧華等只得請陳賡來打圓場
    1951年6月10日,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結束,在此次戰役中,志願軍共殲敵約82000人,但自身也遭受了嚴重損失,死傷85000人(包括20000
  • 韓戰:金日成為何對彭德懷發脾氣?後來2封電報讓他啞言!
    例如在朝鮮半島上又孕育了一場新的戰爭,韓戰的全面爆發,意味著我國周邊的形勢也再次變不安全。並且隨著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迅速介入到場戰爭中,朝鮮軍隊一觸即潰,甚至一路被推到了鴨綠江邊。此時以美國為主的聯合國軍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我國東北地區的安全,所以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之下,中央軍委最後做出了決定,調遣軍隊作為中國志願軍,加入到朝鮮戰場上,和朝鮮的同志們共同抵抗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
  • 王近山職務越來越低,去世後悼詞難寫,鄧公親批兩個大字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劇中李雲龍並非憑空捏造,他是以王近山為原型。只可惜的是,王近山將軍卻沒有像劇中人物,他的人生坎坷不平,經歷了大起大落。王近山,1915年出生,湖北紅安縣人。他15歲參加紅軍,打起仗來不要命,人稱「王瘋子」,幾十年的革命生涯,王近山也成為了我軍高級將領。建國後,他被授予開國中將軍銜,後來還當上了副部長、大軍區副司令員。
  • 麥克阿瑟設下陷阱,人民軍統帥和蘇聯顧問中計,彭德懷識破並化解
    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從軍事指揮員的角度,看到了志願軍打過三八線的困難,經過一二次戰役之後,暴露出志願軍後勤的極大問題,各類物資車輛損失極大,而且公路、鐵路大部被美國空軍摧毀,物資輸送都不敢在白天進行。面對彭德懷的說法,地位僅次於金日成的朝鮮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兼任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主任的樸憲永說:「人民軍尚未恢復元氣,不能單獨南進。」樸憲永要讓中國軍隊打,彭德懷當然不幹,他說你們可以試試,也可以獲得寶貴經驗。拉佐瓦耶夫又立刻說這不是兒戲,而是好多萬人的生命。
  • 韓戰中艱難的一次決策:韓先楚鄧華意見相左,彭德懷三改決策
    解放戰爭開始後,韓先楚在四野4縱擔任副司令員,而彼時,鄧華是七縱司令員。這是四野的兩個名將,都是三十多的年紀,年富力強,經驗老到。1950年的6月,朝鮮半島戰火燃起。十月中旬,志願軍晝伏夜出,跨過了鴨綠江,來到了朝鮮半島。這支隊伍裡,彭德懷是總司令,而鄧華、韓先楚、洪學智是副司令員,解方是參謀長。
  • 兩個戰場同時在打!楊尚昆:中央反覆討論決定出兵,因為補給問題,彭德懷激動地拍桌子
    他慨然表示願意掛帥東徵。下午,政治局擴大會議繼續進行,彭德懷力主出兵抗美援朝。他說,有人擔心打仗會影響建設,這沒有什麼,打爛了,以後再建設就是了,等於解放戰爭勝利推遲了幾年。如果讓美國吞併了整個朝鮮,它隨時都可以尋找藉口向我挑釁、發動侵略戰爭,所以遲打不如早打,否則會留下無窮後患。
  • 180師遭重創,劉鄧等4人求情,主席網開一面,王近山戴罪立功
    彭總在抗美援朝戰場 一、3兵團、180師失聯68小時 第五次戰役第三階段,彭總的戰術是「中間突破,兩翼包抄」,擔任進攻的是二番參戰的生力軍
  • 180師遭重挫代政委被俘,彭德懷大怒,軍長韋傑:哪能全怪我們
    在朝鮮空寺洞志願軍總司令指揮部所在的掩護隱蔽簡易棚裡,彭老總大怒大聲咆哮,「你那個180師,是可以突圍的嘛,他們為什麼說被包圍啦?為什麼把密碼燒掉、把電臺砸掉?」韋傑抬起頭說:「把板子都打到180師身上是不公正的。」在韋傑看來,這種事哪能全怪他們?韋傑,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60軍軍長。60軍下轄179師、180師、181師,在1951年3月作為第二批部隊入朝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