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文:科技創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

2021-01-08 澎湃新聞
潘基文:科技創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

2020-11-11 1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1月10日,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首屆大會開幕式在澳門舉行。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通過視頻連線致辭。

潘基文表示,科技與創新是人類經濟和社會進步的首要動力,論壇首次圍繞這一議題舉辦專題論壇會議,其意義在複雜多變的今天尤為重要。人類雖然享受著空前的繁榮與福祉,但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疫情下全球「大封鎖」使我們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和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金融危機以來,我們一直未能找到促進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動力。這些問題的解決,無不依賴著科技與創新。

潘基文表示,促進發展的有效途徑是增加對研發和人力資本的投入,提升生產力,消除貧困,更好地應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包括韓國、以色列、中國、日本、新加坡在內的亞洲國家在科技創新方面表現突出,印度,越南以及菲律賓的快速發展也引人注目。隨著世界經濟重心東移,科技創新重心也正在向東方轉移。

潘基文強調,科技創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除了當前的疫情與經濟問題,我們不能忽視氣候變化、貧困、不平等、健康、教育、清潔水和綠色能源等長期複雜的挑戰。此次大會主題就是「創新賦能可持續發展」,期待參會各方從政策和執行方面深入探討應對這些挑戰的方法,共同推動科技創新的發展。

亞洲浪潮,博鰲視野

立足亞洲 面向世界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 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 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潘基文:科技創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金富科技:不斷提升,堅持走技術創新可持續發展道路
    2020年4月3日,金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富科技」)更新其IPO招股書,擬登陸深交所中小板。農夫山泉、東鵬特意等飲料類企業也陸續刊發招股書。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快消品市場,特別是飲料行業呈現快速發展期。
  • 變革創新、優勢互補實現澳門可持續健康發展——訪澳門城市大學...
    深圳能取得這樣的成果,關鍵靠的是解放思想和敢為人先,以及一批系統、前瞻、務實的改革舉措。」葉桂平評價。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圳近年來正是通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邁向高質量發展。葉桂平認為,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體制機制創新,使科技創新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這也為澳門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借鑑的寶貴經驗。
  • 正確處理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關係
    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認識科技創新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認識科技創新,把科技創新引導到「人與自然關係平衡,人與人關係和諧」的軌道上來,確立「可持續科技創新」理念,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體系,為將未來的科技創新統一於可持續發展的理想目標進行正確的路徑選擇。
  • 科技創新照亮可持續發展之路——專訪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但是,項目的推廣意義還遠遠沒有實現,應廣東補充說:通過團隊的測算,如果我國造紙全行業都能達到太陽紙業的排放標準,那麼,整個行業的COD排放量還將削減75%——80%!可持續發展倒逼科技創新為什麼創新在太陽紙業能夠持續獲得成功?應總直言:「我們搞創新的目的不是為了拿什麼獎,而是可持續發展的壓力讓我們不得不去創新。」
  • 創新報告|論壇理事長潘基文致辭:為亞洲奇蹟插上創新之翼
    ,論壇理事長潘基文為本報告致辭。圖片來源:pexels為亞洲奇蹟插上創新之翼潘基文在亞洲的發展議程中,創新從未像今日這般,被如此重視,被賦予如此之高的分量。本報告給出了關於創新引領者和高效創新 實現者的許多具體案例。它們有的一直引領著科學和技術發展,有的起步較晚,但奮起 直追,取得了矚目成就,為其他國家的創新增長道路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它們取得成功 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的制度支持;對人力資源的持續投入;注重智慧財產權保護;市場 友好的投資環境。雖然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創新模式,但是本報告提到的創新實踐對各國不無啟發意義。
  • 博鰲亞洲論壇發布報告破解亞洲創新密碼 潘基文、周小川、李保東...
    論壇秘書長李保東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亞洲科技創新力量不斷提升,與美歐等發達國家差距縮小,甚至在一些方面出現超越。世界科技創新格局正呈多極化發展趨勢,發展中國家科技增速超過發達國家。   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亞洲創新合作有望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 金風科技:2019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2019可持續發展報告為人類奉獻碧水藍天     給未來留下更多資源關於本報告報告範圍本報告披露了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金風科技」或「公司」)2019 年 1 月 1 日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期間履行社會責任、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的情況
  • 中信重工:在持續創新中實現轉型發展
    中信重工:在持續創新中實現轉型發展 來源:上海證券報 發布時間:2013年04月23日 04:40
  • 義利並舉:創新企業社會責任,踐行可持續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前進的軌跡,已經逐漸從單維的經濟錦標賽,發展為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綜合價值賽。中國十九大以來倡導從高速度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新時代需要新動能,新時代更需要可持續發展。新時代背景下,上市公司以及金融機構如何通過創新的方式,兼顧經濟、社會、環境綜合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
  • 科技創新,讓彩雲之南產業結構實現歷史性轉變
    ……這是「十三五」期間科技支撐雲南創新發展眾多「榜單」的一角。「『十三五』期間,雲南省不僅實現了科技創新助力全省產業結構實現歷史性轉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也發展迅速。」雲南省科技廳副廳長高俊向記者介紹,截至2019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72戶,銷售收入達4450.66億元;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接近8000戶。
  • 讓持續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源頭活水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不斷地高速增長,科學技術從全面跟跑到部分領域進入「並跑」甚至「領跑」階段,已到了要與世界經濟、科技強國在山頂相遇的關鍵時刻,怎樣做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便成為擺在中國政府和人民面前的頭等大事。
  •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科技支撐
    眾所周知,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在當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關鍵時期,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的建設,可以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人才強的通道,加速先進適用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廣,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 後疫情時代AI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專家有話說
    推動和促進人工智慧的可持續發展是大勢所趨,亦是本次論壇的主要課題。在開幕致辭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校長邱勇重點強調了大學、人才對於AI治理的關鍵作用:大學要引領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要不斷創新人工智慧的理論與技術;要積極推進人工智慧全球合作。
  • 建證「六專」|創新驅動 實現科技跨越式發展
    「六個專項行動」是實現中建集團「一創五強」戰略目標的重要舉措,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自開展以來,中建一局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創新在企業工作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開展科技創新專項行動,夯實創新發展基礎,提升科技競爭力和科技創效水平。
  • 王軍訪談(上篇):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宏網北京12月1日電(記者 王鏡榕)「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是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其實踐意義在於,基於可監測、可衡量、可統計的原則所構建的指標體系,可綜合反映、科學評判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成效,落實中央所確立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並以此作為指引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作為各級政府「十四五」期間開展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以期徹底拋棄固守多年、單純追求經濟總量、以GDP規模與速度為核心的經濟評價體系,實現由僵化追求單一的經濟增長目標向構建全面綜合反映、
  • 改革創新,持續推動液體動力高質量發展
    一把手訪談錄2018年8月,在改革發展建設的關鍵時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召開了第七次工作會議,提出了推動航天強國建設的戰略部署和未來3年發展改革任務。當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六院黨委正以改革創新的思路和手段,解決問題、推動發展,落實集團公司各項決策部署,按照液體動力支撐航天強國建設「兩階段、三步走」的戰略安排和發展路徑,將六院建成世界一流宇航動力公司,努力成為建設航天強國的先行者,為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良好開局持續奮鬥。
  • 2021《財經》長青獎·AIoT硬科技可持續發展獎 獲獎名單揭曉
    晚宴現場,「2021《財經》長青獎·AIoT硬科技可持續發展」獲獎名單揭曉,上榜企業依次獲頒貢獻獎、效益獎、普惠獎、綠色獎、創新獎5個門類的獎項(詳見下方)。致辭環節,《財經》雜誌執行主編馬克表示,可持續發展,即SDG理念得到了全球的認同。SDG即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最大化。
  • 《財經》雜誌「長青獎」揭曉 大華股份榮獲可持續發展創新獎
    近日,由《財經》雜誌主辦,以「百年變局中的義利共創」為主題的2021《財經》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會上,多位業界、學界、政界專家及企業代表,就新時代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進行深入討論,並頒發《財經》「長青獎」。值得注意的是,大華股份憑藉在企業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突出貢獻,首次榮獲《財經》長青獎「可持續發展創新獎」。
  • 教育創新 雙軌並行 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深耕中國教培市場二十餘年,全球教育行業的優質企業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中國區總裁白皎宇女士在近期的公開演講中表示:「當OMO逐漸成為教育行業新常態,如何結合孩子發展選擇教育模式,如何結合科技發展優化教育模式,完成從『模式革命』到『質量革命』的轉變, 這是英孚在積極探索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英孚從四大維度深化對「Merge(融合)」的解讀及踐行。
  • 潘基文:中國改革開放在世界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改革開放不僅有益於中國人民的發展,在世界歷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聯合國於2000年發表了「千年發展目標」,宣布在2015年前實現14至15億的極端貧窮人口數量減半,並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然而在2010年,世界銀行便宣布提前5年實現了這個目標。   記者:提前實現目標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