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校友小東先生從高旻寺參加禪七活動歸來,寫了一組「出關後記」,在朋友圈引起不小反響。作為揚州人,真正了解高旻寺禪七的不多。今天就囉嗦兩句吧。
高旻寺位於邗江縣運西鄉的三汊河口,是馳名中外的揚州八大剎之一。不但在國內負有盛名,而且影響遠及東南亞。高旻寺得名於天中塔。旻,意為秋季的天空。高旻禪寺的禪法高深莫測,近代以來曾出過兩位明心見性的禪宗大德——虛雲禪師與來果禪師。
高旻寺的禪七是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開始,到臘月底二十五結束。為期70天。沒有規定必須要打幾個七。一般建議您最好能圓滿。剋期取證嘛。
「根塵落地虛空粉碎
高旻悟道雲海騰輝。
阿蘭若處——由此進禪堂。
《大日經疏》卷三雲∶「阿練若,名為意樂處,謂空寂,行者所樂之處。」
阿蘭若:梵名 arinya,原意是寂靜處或閒靜處,阿蘭若處又特指修行者的居處。
無門之門——入禪堂必經之處
禪堂前的韋陀殿
」高旻古剎一支香,高旻寺的出名在於「坐禪」,亦稱「坐香」,即坐禪以香計。近期為此修禪堂兩座,堂高18米,呈不等邊八面體近圓結構,內部周邊皆為禪床,中間供佛像,打禪時人人面向中間佛祖。據說康熙皇帝南巡駐馬畢高寺,也到禪堂「坐香」湊熱鬧,由於未能心注一境,被手執「巡香板」的下座打了一香板,這位皇帝才稍稍靜下心來打禪。
禪堂
這裡是成佛的最高學府,將來的佛就從這裡挑選,高旻寺也是全國唯一接受女眾的道場,所以女眾要格外珍惜而沒有任何理由偷懶或回家。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河沙七寶塔。
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靜心成正覺。
「行亦禪,坐亦禪,
語默動靜體安然。」
下面選一段小東先生的感悟:
在高旻寺打禪七,師父們反覆提醒大家要提起話頭。但是,在無法克服的疼痛面前,相信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照顧得了話頭,因為疼痛還照顧不過來呢。
需要指出的是,打坐過程中使用所緣境,如參念佛是誰、念佛號、持咒等,也有對治疼痛的作用。它是通過將心繫於另外一種對境,從而避免被疼痛抓住。如果我們不能直接觀疼痛自在,使用所緣境也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辦法。但需要明白背後的道理,才能夠從修疼痛中獲得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