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衛風碩人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2021-01-11 95國學
詩經碩人

詩經碩人解讀及賞析

與《君子偕老》和《淇奧》二詩類似,《碩人》也是一首寫人的詩歌。而與《考槃》中以「碩人」形容隱士不同,這首詩中的「碩人」乃是用以形容美女身材修長秀美。《毛詩序》認為此詩主題是「閔莊姜也」,原因是「莊公惑於嬖妾,使驕上僭;莊姜賢而不答,終以無子」。

全詩共有四章,每章七句,皆用賦法,未及比興。第一章簡單地勾勒了莊姜的身姿服飾,主要介紹了她公侯之家的出身,點明了她的貴族身份和地位。第二章則是對莊姜外貌儀容的細緻刻畫,從手到頸,從齒到額,從肌膚到眉目,連用六個比喻,形象貼切地展現了她傾國傾城的美貌。尤其是「巧笑倩兮,美目盻兮」兩句,寥寥八字傳神地描摹出美人嫣然含笑、顧盼生輝的神韻,確為點睛之筆。三、四兩章主要敘述了莊姜在出嫁途中暫時休息的情景,以及隨行車馬、媵士、儀仗的浩大聲勢。第四章中還不惜筆墨用五個疊詞狀寫了河水北流、設網捕魚、眾魚踴躍、蘆荻修長諸意象,既是起興唱詠,也是用以映襯莊姜出嫁的盛大場景。

這首《碩人》用詞精審,文筆優美,可以說開創了千古題詠美人作品的先河。清代姚際恆評論此詩甚至說:「千古頌美人者,無出其右,是為絕唱。」而當我們讀到《陌上桑》《洛神賦》《長恨歌》這樣的文學作品時,似乎也能從中窺出一分「碩人」的倩影。

詩經碩人原文

碩人其頎[1],衣錦褧衣[2]。

齊侯[3]之子,衛侯[4]之妻,東宮[5]之妹,邢[6]侯之姨[7],譚公維私[8]。

手如柔荑[9],膚如凝脂,領[10]如蝤蠐[11],齒如瓠犀[12],螓首[13]蛾眉[14]。

巧笑倩[15]兮,美目盻[16]兮。

碩人敖敖[17],說[18]於農郊,四牡[19]有驕[20],朱幩鑣鑣[21],翟茀[22]以朝。

大夫夙退[23],無使君勞。河水洋洋,北流活活[24]。

施罛濊濊[25],鱣鮪發發[26],葭菼揭揭[27]。

庶姜孽孽[28],庶士有朅[29]。

詩經碩人朗讀

詩經碩人注釋及注音

[1]頎〔qí〕:身材修長。

[2]褧〔jiǒng〕衣:用枲麻類植物纖維織布製成的單罩衣,古代女子出嫁時在途中所穿,以蔽塵土。

[3]齊侯:指齊莊公。

[4]衛侯:指衛莊公。

[5]東宮:太子所住的宮室,此指齊太子得臣。

[6]邢:春秋時期國名,在今山東邢臺。

[7]姨:妻的姊妹。

[8]譚公維私:意謂譚公是莊姜的姐夫。譚,春秋時期國名,在今山東歷城。維,其。私,女子稱其姊妹之夫。

[9]荑〔tí〕:茅草嫩芽。

[10]領:頸。

[11]蝤蠐〔qíu qí〕:天牛的幼蟲,色白身長,多比喻美女之頸。

[12]瓠犀〔hù xī〕:瓠瓜的子,色白,排列整齊。

[13]螓〔qín〕首:喻指女子前額豐滿開闊。螓,與蟬類似的一種昆蟲,身較蟬小,額廣而方。

[14]蛾眉:喻指女子眉毛細長彎曲。蛾,蠶蛾,觸鬚細長而彎曲。

[15]倩:含笑貌。

[16]盻〔pǎn〕:美目貌。

[17]敖敖:高大修長貌。

[18]說〔shuì〕:通「稅」,休憩,止息。

[19]四牡:駕車的四匹雄馬。

[20]有驕:強壯貌。有,虛字,無實義。

[21]朱幩〔fén〕鑣鑣〔biāo〕:朱幩,馬嚼環兩旁的紅色扇汗用具,亦用作裝飾。鑣鑣,盛多貌。

[22]翟茀〔dí fú〕:貴族婦女所乘的一種車,以雄雉尾羽為飾。翟,雄雉尾羽。茀,車廂上的屏障。

[23]夙退:早早退朝。

[24]北流活活〔guō〕:北流,指黃河在齊、衛間北流入海。活活,水流貌,一說水流聲。

[25]施罛〔gū〕濊濊〔huò〕:施,張布、設置。罛,一種大魚網。濊濊,魚網投入水中之聲。

[26]鱣鮪發發〔zhān wěi fā fā〕:鱣,鰉魚,一說鯉魚。鮪,鱘魚,一說鮥魚。發發,魚躍水上之聲,一說盛多貌。;

[27]葭菼揭揭〔jiā tǎn〕:葭,初生的蘆葦。菼,初生的荻。揭揭,長、高貌。

[28]庶姜孽孽〔niè〕:庶姜,隨嫁的姜姓眾女。孽孽,裝飾美盛貌,一說高大貌。

[29]庶士有朅〔qiè〕:庶士,指眾位從嫁的媵臣。朅,勇武,健壯。

詩經碩人翻譯

女子身材高挑修美,穿著錦服外罩麻衣。

她是齊侯的女兒,她是衛侯的妻子,她是太子的妹妹,她是邢侯的妻妹,譚公是她的姐夫。

她的雙手如茅草嫩芽,她的肌膚如凝結脂霜,她的脖頸如白長蝤蠐,她的牙齒如齊整瓠子,她的前額如方廣螓首,她的眉毛如細彎蠶蛾。

嫣然一笑含情脈脈,美目熠然顧盼生輝。女子身材頎長修美,她在郊野歇腳暫息。

四馬拉車身姿矯健,嚼環紅綢鮮豔盛多,雉羽華車駛向朝堂。

士卿大夫早早退朝,莫使君王太過辛勞。

黃河之水滄茫浩瀚,北流入海奔波不息。

設好魚網投入水中,鱘鰉諸魚翻湧跳躍,初生蘆荻修長細高。

隨嫁眾女裝飾盛美,從嫁眾士勇武健壯。

相關焦點

  • 詩經氓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衛風氓詩經衛風氓賞析《氓》這首詩描述了一位被丈夫拋棄的女子哀傷悽楚的心境,是一首典型的「怨婦詩」。全詩共有六章,每章十句,在《詩經》中應屬較長的篇幅,主要應用賦法鋪陳,兼用比興。第一、二章記述了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確定婚期中的波折,以及結婚前的準備。從「匪我愆期,子無良媒」一句,可看出女主人公還抱持著需要「媒妁之言」的傳統婚姻觀。
  • 詩經·邶風·式微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式微詩經·國風·邶風·式微原文式微[1]式微,胡[2]不歸?式微朗讀式微注釋及注音[1]式微:式,語氣助詞,無實義。微,日光衰微,指黃昏或天黑。[2]胡:疑問詞,為何。[3]微:非,不是。式微翻譯日落天黑,日落天黑,為什麼不歸去呢?如果不是君王的緣故,為何還在露水之中?日落天黑,日落天黑,為什麼不歸去呢?如果不是君王的貴體,為何還在泥土之中?
  • 詩經柏舟 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鄘風·柏舟詩經·國風·鄘風·柏舟原文泛彼柏舟,在彼中河[1]。詩經·柏舟朗讀詩經·柏舟注釋及注音[1]中河:河水中央。[2]髧〔dàn〕:頭髮下垂狀。[3]髦〔máo〕:指男子行冠禮前,頭髮齊眉,分向兩邊。
  • 詩經·周南·芣苢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芣苢詩經·國風·周南·芣苢原文採採[1]芣苢[2],薄言[3]採之。芣苢朗讀芣苢注釋及注音[1]採採:採而又採。[2]芣苢〔fú yǐ〕:即車前草,多年生草本,嫩葉可食,全草和種子可入藥。[3]薄言:補充音節的語助詞,無實義。另說急急忙忙、將欲等。
  • 詩經幹旄_朗讀_注音_翻譯及賞析
    詩經·鄘風·幹旄詩經·國風·鄘風·幹旄原文孑孑[1]幹旄[2],在浚[3]之郊。詩經幹旄朗讀詩經幹旄注音及注釋[1]孑孑〔jié jié〕:獨立突出貌。[2]幹旄〔gān máo〕:一種以旄牛尾飾旗竿作為儀仗的旌旗。幹,猶竿、杆,後同。[3]浚〔jùn〕:春秋時衛國邑名。
  • 詩經二子乘舟 注音、朗讀、翻譯及賞析
    詩經·邶風二子乘舟詩經·國風·邶風·二子乘舟原文二子[1]乘舟,泛泛[2]其景[3]。願言[4]思子,中心養養[5]。二子乘舟,泛泛其逝[6]。詩經·二子乘舟朗讀詩經·二子乘舟注釋及注音[1]二子:二個人,一說指衛宣公之子公子伋和公子壽。[2]泛泛:漂浮貌。[3]景:通「憬」,遠行貌。[4]願言:思念殷切貌。[5]養養〔yàng yàng〕:憂愁不安貌。養,通「恙」。[6]逝:去,往。
  • 詩經靜女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邶風·靜女詩經·國風·邶風·靜女原文靜女[1]其姝[2],俟[3]我於城隅[4]。詩經·靜女朗讀詩經·靜女注釋及注音[1]靜女:貞靜嫻雅之女。[2]姝〔shū〕:美好。[3]俟〔sì〕:等待。[4]城隅:城角,多指城角偏僻空曠處。
  • 詩經牆有茨 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鄘風·牆有茨詩經·國風·鄘風·牆有茨原文牆有茨[1],不可掃也。詩經·牆有茨朗讀詩經·牆有茨注釋及注音[1]茨〔cí〕: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橫生於地面,果實有刺,可入藥。[2]中冓〔gòu〕:內室,此指衛國宮室。[3]道:說。
  • 詩經·邶風·旄丘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旄丘詩經·國風·邶風·旄丘原文旄丘[1]之葛[2]兮,何誕[3]之節[4]兮?旄丘朗讀旄丘注釋及注音[1]旄〔máo〕丘:前高后低的山丘。[2]葛: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莖可編籃做繩,纖維可織布。[3]誕〔dān〕:延,長。
  • 詩經·召南·羔羊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羔羊詩經·國風·召南·羔羊原文羔羊之皮,素絲[1]五紽[2]。羔羊朗讀羔羊注釋及注音[1]素絲:本色的絲,白絲。[2]五紽〔tuó〕:形容縫製細密。五,交午,縱橫交錯之意。紽,古代量詞,五絲為一紽。[3]退食:退朝而食於家,一說減食。
  • 詩經·召南·何彼襛矣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何彼襛矣詩經·國風·召南·何彼襛矣原文何彼襛[1]矣,唐棣[2]之華。何彼襛矣朗讀何彼襛矣注釋及注音[1]襛〔nóng〕:花木繁盛貌。[2]唐棣〔dì〕:又作棠棣、常棣,薔薇科落葉小喬木,栽培供觀賞。一說為鬱李,薔薇科櫻屬灌木,花朵桃紅色,繁密如雲。
  • 詩經·邶風·日月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日月詩經·國風·邶風·日月原文日居月諸[1],照臨下土[2]。乃[3]如之人兮,逝[4]不古處[5]。胡[6]能有定[7],寧[8]不我顧[9]?日月朗讀日月注釋及注音[1]諸:與前「居」同為語尾助詞,無實義。[2]下土:大地。[3]乃:可是,然而。[4]逝:音節助詞,無實義。[5]古〔gù〕處:古通「故」,謂以故舊之道相處,一說「姑處」。[6]胡:何,為何。[7]定:止,指心定、心安。
  • 詩經·邶風·終風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終風詩經·國風·邶風·終風原文終風[1]且暴[2],顧[3]我則笑。終風朗讀終風注釋及注音[1]終風:狂風,暴風,一說終日颳風,一說西風。[2]暴:急驟,猛烈。[3]顧:觀看,瞧。[4]謔〔xuè〕浪笑敖:形容戲謔笑鬧。謔,戲謔。浪,放縱。敖,喧譁,叫喊,一說遊玩。
  • 詩經·周南·麟之趾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國風·周南·麟之趾原文麟[1]之趾[2],振振[3]公子[4],於嗟[5]麟兮。麟之定[6],振振公姓[7],於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於嗟麟兮。麟之趾朗讀麟之趾注釋及注音[1]麟:麒麟,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獸,像鹿,全身有鱗甲,有尾,古代以其象徵祥瑞或傑出之人。[2]趾:足,蹄。[3]振振〔zhēn zhēn〕:仁厚貌。
  • 詩經·周南·卷耳_注音、朗讀、翻譯及賞析
    詩經·卷耳詩經·國風·周南·卷耳原文採採[1]卷耳[2],不盈頃筐[3]。卷耳朗讀卷耳注釋及注音[1]採採:採了又採。[2]卷耳:又名蒼耳,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可入藥。[3]頃筐:亦作「頃匡」,斜口的竹筐。[4]懷人:心中懷想之人。
  • 詩經·邶風·匏有苦葉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匏有苦葉詩經·國風·邶風·匏有苦葉原文匏[1]有苦[2]葉,濟[3]有深涉[4]。匏有苦葉朗讀匏有苦葉注釋及注音[1]匏〔páo〕: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比葫蘆大,對半剖開可做水瓢。[2]苦:味苦,一說同「枯」,指匏瓜葉枯成熟。[3]濟:濟水,發源於今河南,經山東匯入渤海。
  • 詩經·召南·野有死麇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野有死麇詩經·國風·召南·野有死麇原文野有死麇[1],白茅[2]包之。野有死麇朗讀野有死麇注釋及注音[1]麇〔jūn〕:獐,小型鹿科動物之一,比鹿小,無角,尾短。[2]白茅:多年生草本,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諸侯。[3]懷春:比喻少女思念婚嫁。
  • 詩經鄘風載馳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載馳詩經鄘風載馳賞析及題解公元前661年,衛國為狄人所滅,衛懿公死。清代魏源考證,《詩經》中除此篇外,尚有《泉水》《竹竿》兩篇亦為她的作品。她的詩作往往帶有濃厚的懷鄉愛國的情懷,對後世同類題材的詩文影響極其深遠。詩經載馳原文載馳載驅[1],歸唁[2]衛侯[3]。驅馬悠悠,言[4]至於漕[5]。
  • 為你讀詩|第99天《詩經·衛風· 碩人》
    楚予微茫荊楚大地,予以文化暗夜微茫,如希望點點關注第99天:《詩經·衛風· 碩人》主播:薛紅《詩經·衛風· 碩人》.m4a01:35來自楚予微茫碩人其頎,衣錦褧衣。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碩人》是《詩經·衛風》中的一首,是讚美是齊莊公的女兒、衛莊公的夫人莊姜的詩。
  • 詩經·召南·摽有梅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摽有梅詩經·國風·召南·摽有梅原文摽[1]有[2]梅,其實七[3]兮。求我庶[4]士[5],迨[6]其吉[7]兮。摽有梅,其實三兮。摽有梅注釋及注音[1]摽〔biào〕:落下,一說擲拋。[2]有:語氣助詞,無實義。[3]七:一說非實數,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4]庶:眾多。[5]士:未婚男子。[6]迨〔dài〕:及,趁。[7]吉:吉日,一說婚嫁適齡。[8]今: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