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深圳本地人結婚,有多難?

2020-12-14 深圳攻略大全

2019年已經過去了

春節也不遠了,一年一度的

七大姑八大姨「盤問」現場也即將上線

你有對象了嗎?

今年要帶TA回家見父母嗎?

你們打算啥時候結婚呀?

......

各位阿姨、姐姐們

結婚,也不是說結就能結的呀

除了要有感情基礎外,還得有...錢...

之前網上就有統計出結婚帳單

深圳結婚成本怎一個「高」字了得

至少要208萬!

和深圳本地人結婚太不容易了!

深圳結婚成本

1、房屋一套(80平方),以均價22300元計,22300×80=1784000;

2、裝修,以中等裝修,80平算,計10萬;

3、家電及家具,計5萬(有部分女方以嫁妝形式出資承擔);

4、轎車,以普通代步車為標準,計10萬;

5、辦喜酒,以中等酒店20桌,包括自帶酒、煙、糖,計2000×20=4萬,回收紅包以每桌平均2000元,計2000×20=4萬,收支相抵;

6、度蜜月,新馬泰、雲南、海南為主要出行地,就選去東南亞好了,平均每人費用以6000為標準,計6000×2=1.2萬;

7、從泡妞到決定結婚這段時間(戀愛期),包括出去吃飯、買禮物、娛樂、旅遊、送女友父母節日禮品等,平均每月以1500元的標準,談2年,計1500×12×2=3.6萬;

8、綜上,各項成本合計1784000+10+5+10+1.2+3.6=2082000元。

關鍵是

深圳現在房價遠遠不止2萬了...

顯然,其實最貴的就是房子

所以同志們要好好奮鬥呀!

而且如果你要和深圳本地人結婚

除了要好好賺錢買房外

其實還有一套非常隆重的流程

↓↓↓

結婚前

算吉日吉時

就是要算新人及雙親的生辰八字

根據結果選個黃道吉日這個習俗在很多地方都有

選好日子後還要繼續「計算」時辰

將婚禮上的環節規定好時間

比如出門接親、新娘入門等等

都要嚴格按照「吉時」進行千萬不可能耽誤

過大禮

過大禮就是古時候說的「下聘」

過了大禮,這門親事也就落定了

男方家會選擇在吉日的時候

帶上米、紅鴨蛋、豬肉、菸酒茶

禮餅、聘金等等登門拜訪,以表誠意

女方家收到大禮後

會將其中一部分回贈給男方

叫「回禮」

結婚前夜

鋪床

為了喜慶

婚床上的「四件套」要全部換成紅色

鋪床的時候是很有講究的

要找「有福氣」的家庭婦女

即上有老、下有小、有兒有女

工作順利、家庭幸福的婦女

粵語裡稱之為「大妗姐」

請她來鋪床就是讓新人沾沾她的喜氣

衝新

衝新就是粵語中的「衝涼」

洗澡的意思,新人結婚前一天晚上

要用柚子葉和香茅煮的水洗澡

寓意著洗去汙穢、驅邪然後開始新的生活

上頭

上頭是父母為兒女祝福的一種儀式

新郎新娘都有這個環節

有的是男方由爸爸、女方由媽媽完成

也有的女方家會請一個有福氣的長輩

用具有梳、鏡、龍鳳燭、子孫尺

紅頭繩、龍鳳剪刀等等

結婚當天

闖門

接親的第一關

當然是要攻破姐妹團的守門!

難度也就一般般吧

唱唱歌、喝喝黑暗飲料什麼的...

把紅包給足夠就好啦!

找鞋子

接新娘遊戲很多

而且現在腦洞越來越大!

如果是中式婚禮新郎要找到新娘的紅鞋子

如果辦西式的則要找高跟鞋等等

只有找到藏起來的鞋子才能把新娘接走

新娘出門

新娘出門後,一是不能回頭

寓意著新娘嫁過去夫家以後

婚姻幸福、家庭美滿不會受了委屈而跑回娘家

二是從房間到婚車的這段路

新娘媽媽會一直跟著

邊灑「福祿米」祈求婚後福祿常伴

三是伴郎伴娘要給新人撐傘

古代傳統是說婚禮當天

新郎新娘是最大的但不能和天比

所以就有了打傘的習俗

拜天地

把新娘接到男方家後

新娘跨過火盆

則要舉酒舉茶敬男方家的長輩

還要拜謝祖先

敬茶

新娘敬茶,粵語稱之為「心抱茶」

意思就是媳婦敬的茶

新郎新娘要輪流給各位長輩敬茶

每人三杯,還要拿上紅棗和冬瓜條

長輩們喝完茶後都會回禮一般是金飾或者紅包

摸糖果

婚床上會灑糖果、紅包、花生等

寓意著吉祥的物品敬茶結束以後

會讓小朋友到床上隨意抓取

也是寓意著早生貴子

結婚後

回門

三朝回門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新人結婚後的第三天就是回娘家的日子

要帶著禮品

以前的要求是不能在娘家過夜

但現在有的娘家比較遠

就會讓新夫妻溜達一圈再回家走走形式

看了那麼多,真心覺得結婚不容易

不過能和心愛的人組建家庭

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再累也是值得的呀~

相關焦點

  • 非本地人在北京買車條件到底有多難?
    非本地人在北京買車條件到底有多難?非本地人在京買車條件1、持有有效身份證件並在京居住一年以上的港澳臺居民、華僑及外籍人員。2、持有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的非本市戶籍人員。3、持有北京市有效暫住證且連續5年(含)以上在北京市繳納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的非北京市戶籍人員。
  • 為什麼上海人喜歡找本地人做結婚對象?
    不僅外地人,很多上海本地人也很多30幾歲還單著,這個原因就比較複雜了,有一部分是條件還不錯,像有的上海本地女生家裡準備的有房子,自身學歷及收入都不錯,但是正是因為這樣才比較難找;還有一些男的自身條件不高不低但眼光很高,所以也比較難找;還有一部分是只想找上海本地人,這樣的話範圍就變窄了,更難找到了,其實這種想法在很多上海人中都存在,只是有的退而求其次,找不到本地人也就接受了外地人
  • 在深圳你見過多少摳門的有錢本地人
    有那麼句俗語:「在北京你不敢說官大,在深圳你不敢說錢多」,在北京街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普通人;或許他們的身份是個國級幹部,或是部級幹部。同樣在深圳你看到的那些衣著光鮮亮麗,配名表,掛「狗鏈」的人,不一定是有錢人,反而那些身穿背心,短褲,腳踏人字拖的,他們可能是隱形的富翁。
  • 浙江結婚有多難,看各地「彩禮」就明白,最難的不是在杭州
    文/小宇宙漂流記 歡迎個人分享與轉載旅行,需要一顆安靜的心和不停的腳步。不停的遇見,不停的思考,不停的流失自己的思想,不停地更新自己的記憶。這幾年來網上總是傳出「天價彩禮」的消息,似乎彩禮成了衡量結婚花費的一個標準,其實除了彩禮之外,還有著很多其他的支出,比如需要買房、買車等等,這些在不同的地方也有著不同的消費水準,浙江在我國的消費水準算是比較高的一個省份,那麼小編就以彩禮為標準帶大家看一看在浙江結婚有多難,浙江省的各個市又都是怎樣的水準
  • 不吹不黑,深圳本地人常去玩的幾個地方
    深圳以前有很多外地遊客必來的打卡地,比如世界之窗、大小梅沙、深圳大劇院對面的小平畫像、蓮花山頂等。而本地人基本上是不會去這些地方旅遊,倒不是這些地方不好,因為本地人眼裡的深圳和外地人眼裡的深圳肯定不同,本地人對看慣了的風景的審美疲勞使得他們需要尋找一些新的特色。所以在附近找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卻可以滿足自己出去旅遊地的想像,正是很多周邊遊的目的。
  • 深圳「本地人」私生活實錄:身價千萬,每天吃15元的快餐
    深圳曾經就是一個小漁村。因為改革開放深圳藉助特區的優勢,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僅僅用了30多年的時間就成為了超一線大城市。成為中國最強的四大城市之一。深圳的本地人也從原來的漁民一下子躍升成為了億萬富翁。在很多人的眼裡,深圳本地人是很神秘的,平常時看不出他們有多有錢。穿的跟我們一樣,甚至還比不上打工者,一身休閒裝,配一雙拖鞋。除了穿著打扮,他們吃得也很簡單。早上吃腸粉,中午吃15塊錢的快餐,每天和同村的人在一起聊天,打牌,打麻將,看樣子更像是無業游民。
  • 深圳本地人跟你聊聊回遷房最安全的購買方式
    九十年代,父母因為工作調動,我們舉家搬遷到了深圳寶安,所以我基本目睹了什麼叫「時間就是金錢的深圳速度」。90年代初期,那時候的深圳還是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滿目瘡痍,樓宇不高,道路不寬,路上車也不多,有的只是一批有幹勁、有闖勁、有夢想的年輕人,以及源源不斷的外地人。
  • 深圳「後起之秀」轄區,人口流入達269萬,外地人是本地人的4倍
    深圳是我國4大一線城市之一,也是發展和變化最快的一個城市,因為深圳的大部分區域都是新建設的,所以深圳都市化面貌非常的嶄新,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城市。深圳位於廣東南部沿海,處於珠江口東岸的優勢區位,雖然發展歷史不長,從清代初期至今,但是取得的經濟成就舉世矚目,甚至有「中國矽谷」的美譽。
  • 本地人在當地就業是否有優勢,優勢大概多大?
    當然,扯遠了,主要是講本地人哪怕犯罪了都有本地「優勢」,何況在求職和就業中。我們點窺見豹,在招聘過程中,一般都是本地人優先,甚至有單位直接寫著「本地人優先錄用」,你說,這違法嗎?3)住宿問題本地人不需要你解決他的住宿問題,外地人你可能要給他們提供住宿。我就有主業和副業上幫助員工解決住宿問題的大量經歷。
  • 千萬不要和深圳人說粵語
    這個答案來自一個已經和深圳本地人結婚的女生,他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夾雜了一些粵語輸出環境,但即便如此,粵語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仍然只佔極小的比例。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聽過最多的粵語可能是房東收租時叫的那句「靚仔」,但基本都被「普通話化」了,在深圳,粵語的很多用詞都是通過普通話的發音來表達的,不怎麼像粵語,更像是流行的網絡語言。
  •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對新深圳人而言普通話就是本土語言
    這個答案來自一個已經和深圳本地人結婚的女生,他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夾雜了一些粵語輸出環境,但即便如此,粵語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仍然只佔極小的比例。part.2在深圳,粵語並沒有太多土壤一直以來,大部分人對於深圳本地人都有一種誤會,認為本地人就一定會說粵語,其實不然。深圳的本地居民分為兩個民系,一為客家,二為廣府。
  • 深圳車牌搖號有多難?10年社保,搖了5年沒搖到,哎……
    有一位深漂的朋友,他在深圳工作了十幾年,交了10年的社保,卻搖了5年,都沒搖到車牌號。深圳搖號究竟有多難呢?據悉,深圳每個月,都有超過100萬人在搖號,但是,只有幾千人能夠搖到車牌。如果你想花錢買,你得花幾萬塊。
  • 公辦+民辦高中錄取率僅有47%,在深圳讀個書到底有多難?
    在深圳讀書有多難?最能體現深圳教育焦慮的,非高中學位莫屬。2020年深圳市預計初中畢業人數為10.06萬人,其中普通高中(公辦+民辦)招生任務4.75萬人,錄取率為47.2%。下面是2019年,深圳、上海、北京,三個城市的教育數據:深圳普通中小學在校生人數多出北上10萬,然而學校數量卻只有一半不到。即使在學校數量已經是深圳兩倍的北京和上海,入學依舊不容易。
  • 你的孩子想要上深圳四大名校八大高中有多難?
    四大名校指的是:深圳中學、深圳外國語學校、深圳實驗學校、深圳高級中學。深圳實驗學校圖片來自百度百科八大高中:即除了上面四所名所之外,還有深圳紅嶺中學、深圳寶安中學、深圳育才中學、深圳羅湖翠園中學。有了好的初中,就有機會上好的高中,上了好的高中,等於一隻腳邁進了重點大學。今天我們著重來說一下深圳的四大高中。深圳四大名校不僅是深圳最好的中學,在全國排名上也是名列前沿。據數據得知,這四所學校的本科率幾乎為100%,重本率均達到了94%以上。
  • 外地人和上海人結婚,多少年可以落戶?
    很多不懂上海政策的用戶是不是認為只要配偶是上海本地人,結婚之後戶口就可以遷入上海?孩子就可以立馬享受上海本地人的教育資源?首先,我們需要搞懂兩個概念:1、非上海戶籍人員與上海本地人結婚,不可以直接落戶,但是兩人生育的子女可以根據醫學出生證明、結婚證等等證明,跟上海戶口的父親(或母親)入上海戶口;2、外地人A與前任育有子女,再與上海本地人B結婚,外地人子女不可以直接享受上海本地人的教育資源,外地人A與上海人
  • 深圳和上海的區別在哪裡
    ,而上海是去年才看到;職業歧視也比較少,只要掙到錢的都是英雄好漢,深圳有全國最專業的代購團隊和個人,但是穩定性也比較差,跳槽互換,整體來說,應屆畢業生和打工者的學歷相對比上海會低一點,有一點要說一些,深圳真的是一個吸取年輕人聰明智慧變成其拋棄的城市,實話說,留不住人真的不是高昂的房價,我到深圳的時候房價還沒有現在這麼離譜,我是13年買的房子,當時房價已經開始起飛;但是我更清楚的是,我來深圳第一年認識的大約一百人裡面
  • 上海本地人對外地人有哪些偏見?
    上海的資源是有限的,越來越多人的到來,使得上海人均資源越來越少,社會矛盾不斷加大,比較突出的矛盾就是上海外地人和本地人的矛盾,外地人認為本地人是寄生蟲,本地人認為外地人鄉巴佬。其實,這種認識都是不對的,上海是全中國的上海,中國人人人平等,但現實是沒辦法改變的。那具體來說上海本地人對外地人有哪些偏見呢?
  • 做一次「貨真價格低」的熱瑪吉抗衰到底有多難
    原標題:做一次「貨真價格低」的熱瑪吉抗衰到底有多難總有童鞋在深圳聯合麗格公眾號的後臺留言:熱瑪吉什麼時候有優惠?在這裡做的熱瑪吉效果挺好,就是有點貴。麗格君不客氣的說熱瑪吉價格就算做再大的優惠,也不會偏離當前熱瑪吉價格太遠。拋開醫生實操技術外,正品熱瑪吉的耗材確實貴。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艱辛,這屆90後到底有多難
    90後的我們,只能自己走下去的人生該有多艱難。提起90後,老一輩大多對我們很失望,在他們的思想中,90後的缺點很明顯,懶:沒有上進心:特立獨行:沒有自信:啃老:沒出息:整天遊手好閒:對,這就是大多數人對我們90後的評價,是不是很震驚,而我們也確實存在這些問題。那麼,90後到底有多難呢?經濟壓力壓的人都喘不過氣來,進入社會後,社會生活跟自己想像的很不一樣。
  • 和自己的老爹一起打遊戲,到底有多難?
    和自己的老爹一起打遊戲,到底有多難? 和自己的老爹一起打遊戲,到底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