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小學生都會背,那「離離」的意思你知道嗎

2020-12-26 曉宇談育兒

一說到「離離原上草」這句詩句的時候,肯定有不少人會立即接出「一歲一枯榮」這句詩句來。這首詩的作者白居易當年曾攜此詩去找大詩人兼名士顧況做鑑賞。但是在讀了白居易呈遞的這首詩後,他一下子為眼前這位桀驁不馴的年輕人的才華所折服。

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小學生都會背,那「離離」的意思你知道嗎

這首詩甚至幼兒園小朋友都會背: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很多成年人對此詩也頗為熟悉,在提及詩首的「離離」二字時,也照樣還是會對它的意思產生比較大的好奇感。有人說它是用來強調離別之意的,也有人說它只是固定搭配形式,沒有太實際的意思可言。時間久了,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對這首詩產生了相應的疑問。

其實,"離離"二字在此詩句中有盛多貌之意。說白了,它的存在就是用來形容"原上草"的長勢非常好,又多又茂盛。其實,白居易所寫的這首詩,不僅要突出送別之意,還要突出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歌詠生命的不息特點。

一首詩包含了兩個含義,可以說是達到了很高的寫作水平了,然而這首詩被作為經典流傳至今也就成為了理所當然。

其實在歷史上,詩人不僅僅是蘇軾,李清照,李白等等,還有許多那些人不為人知,詩詞卻流傳千古的才子。

古詩詞是中國的瑰寶,是璀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作為年輕人怎麼可以對中國的古詩詞文化一無所知。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冠軍武亦姝,非常喜歡詩詞,她說:「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就是我在江南,沒什麼東西好給你,那我就把江南的一整個春天都送你吧。多美啊,是吧。這是現代人完全給不了的感覺。」

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的評委,中南大學楊雨教授,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湯素蘭,兒童閱讀專家王林共同給孩子們推薦了一套書《飛花令》

這一套飛花令,裡面不是枯燥的詩詞知識,而是圖畫形式的故事,然後由有趣的故事,來引出詩句,這樣孩子們就能在看故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學習詩句。

這套飛花令,注重孩子對古詩詞的理解。它會講出每一篇詩詞背後的文化故事,以及詩詞中提及到的,人物,地理知識等等。孩子真正理解了,記住就很容易了!

書中包含近1000首經典詩詞——從《詩經》《楚辭》到唐宋詩詞、明清佳句,集結名家名篇,精選最傳世的千古詠嘆。

古典詩詞的魅力就在於,它似乎能帶你超越眼前的處境,到達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時空,仿佛時間就此凝滯。縱跨越千年,後世人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美好。

兒童讀它,可以用來培養閱讀習慣,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家長也可以每晚給孩子講一個有關於詩詞的睡前故事。

中小學生讀它,可以潛移默化學習古詩詞,再也不用愁著語文考試了!

這一套花令39.8元,與其花大價錢讓孩子上一些補習班,不如培養孩子內在氣質,這是家長最有價值的教育投資了!將金錢積累成自己的文化修養,成為一個有文化有知識的現代人!

點擊下方連結,立即購買!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離離」是什麼意思?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的詩作,平易近人。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淡泊悠閒的意緒情調,都曾屢屢為人稱道。這首詩不難理解,古原上的草,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野火燒也燒不完,只能燒掉枝葉,卻燒不掉根基,來年春天的時候,暖風一吹,草兒又發出了新芽。
  • 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到底是什麼意思?白居易為何要改這句話
    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到底是什麼意思?白居易為何要改這句話。小時候我們就背過: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人盡皆知的《賦得古原草送別》,我們真的了解這首詩背後的故事嗎?這首詩的作者白居易當年曾攜此詩去找大詩人兼名士顧況做鑑賞。剛開始的時候,顧況因為看不上白居易這個年輕人而給予了他較低的評價。但是在讀了白居易呈遞的這首詩後,他一下子為眼前這位桀驁不馴的年輕人的才華所折服。如果問你「離離」兩字是什麼意思你能答上來嗎?
  • 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中,「離離」是啥意思?
    白居易有一首詩,可謂是家喻戶曉,即使是三四歲的小朋友,也能脫口而出,它就是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 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離離"是什麼意思?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賦得古原草送別》。
  • 背了這麼多年的「離離原上草」,「離離」啥意思?多少人集體蒙圈
    這就是16歲的白居易一夜成名的故事,一首《賦得古原草送別》旋即成為了有口皆碑的千古絕唱,至今在小學語文課本之中,它都是不可抹去的必背經典。《草》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然而,最近小學生上網課傳出了有趣的新聞,那就是「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可有意思了。單字「離」是離開、距離的意思,這種用法在我們腦海裡早已根深蒂固,可雙字「離」該作何解釋呢?這麼乍一問,不少家長直接蒙圈了:這是個詞語還是個固定用法?這是個動詞還是個形容詞?根據前後詩意的理解,輕易也難以猜出。
  • 背了這麼多年的「離離原上草」,「離離」是啥意思?很多人不知道
    「離離原上草」出自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當中的「離」字,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是「分離」與「離別」的意思。那麼,白居易為什麼要連用兩個「離」字來描繪古原上的草呢?難道是想要強調分離嗎?從詩意上看,顯然不是的。上辭版《唐詩鑑賞辭典》中解釋:「離離」是「茂盛」的意思。《辭海》中解釋,「離離:繁茂貌。
  • 「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到底是何意?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意思
    「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是何意?知道的人並不多,有人誤解其意 引言:我們很早的時候就學了《草》,裡面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更是耳熟能詳,不曾忘記,但是有人可曾知道句中「離離」的意思嗎?其實知道的人並不多,即使有人知道,也是誤解了其中的意思。
  • 眾人皆知「離離原上草」,但「離離」是啥意思?很多人表示懵圈
    在眾多唐詩名作中,有一首詩可謂上至三歲幼童,下至耄耋老人皆可吟誦。它就是由「詩魔」白居易創作的《草》,又名《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首詩是白居易十六歲時的佳作,同時也是為了應考所作。
  • 背了這麼多年的「離離原上草」,「離離」啥意思?很多人不知道
    唐朝詩歌,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特色,象徵著唐朝的繁華與衰落,雖然都是唐朝時期的作品,但是不同階段的詩歌所表達的意思也不盡相同。正如小學課本之中的名句「離離原上草」,人人都可以耳熟能詳,但是對於它的真正意思,又有幾個人可以讀懂。尤其是「離離」的意思,誰又能真正明白。
  • 「離離原上草」中「離離」何意?白居易寫的並非這兩字,為何被改
    與李白詩一樣情況的,還有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沒聽過的人應該不多,小學生若是背錯了一個字,估計要被老師一頓狠批。但這首詩中首句「離離」二字,也曾令不少文史專家傷腦筋。讓我們再來看看這首詩:《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 「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是什麼意思?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含義
    《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根據張固的記載,白居易這首詩的最前面一句應該是「鹹陽原上草」,而且後來的《苕溪漁隱叢話》和《唐詩解》這兩本書中也有同樣的說法。可是等到了清朝時期,根據蘅塘退士編著的大名鼎鼎的《唐詩三百首》來看,「鹹陽」二字卻赫然變成了「離離」,而且也不知道是誰替換了這兩個字。
  • 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詩,含有「重大缺陷」?古人為此爭論不休
    「合掌」的意思是說:相連的兩句詩,表達的意思完全相同或者相似。儘管如此,因為這首詩的前半部分寫得太精彩了,所以腰斬後也不妨礙其成為千古名篇。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這首詩是不能「腰斬」的,「腰斬」它的後果是歪曲了詩的本意。一、《賦得古原草送別》的「缺陷」《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離離原上草」到底何意,古人意見不一,難道我們一直理解錯了?
    為了讀書他口中生瘡,手裡磨出了繭,他就是後來的「唐詩之魔」白居易。找名家投試貼詩是當時科考前必備的,白居易找到了當時早已成名的大詩人顧況,遞上了自己的一本詩集。看著詩集上有些「搞笑」的名字:白居易,顧況調侃說要居於長安其實並不易。他說得倒也沒錯,當時的長安寸土寸金,人才聚集,像白居易這樣渴望出人頭地的少年郎太多了。
  • 「離離原上草」一詩,真的犯寫詩的「致命錯誤」嗎?古人爭論不休
    這一天他拜謁的是大詩人顧況,翻開詩集首頁,顧況看到了這樣一首五律:《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接下來的事我們就都知道了,白居易一詩成名,開始了人生的逆襲之路,最終成為了詩壇巨匠。而這首詩,如今小學生仍在背。可能很多朋友會覺得,這首詩這麼牛,傳了1200多年,自然也就被誇了1200多年。但事實上,關於這首詩的水平,古人其實是這個爭論不休的。
  •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英譯)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英譯 馮宏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離離原上草Seeing off at the Ancient TablelandBei JuyiTr.
  •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詩和音樂
    唐 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一歲一枯榮: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遠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濃鬱的香氣。遠芳:草香遠播。侵,侵佔,長滿。遠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驛道上。晴翠:草原明麗翠綠。王孫:本指貴族後代,此指遠方的友人。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
  • 釋「離」、「離離」、「離騷」
    《說文》十四篇上「斤」部云:「斯,析也,從斤,其聲。」引《詩》曰:「斧以斯之。」灑斯聲近,故假灑為斯。此「分決為二」的「斯」字,今作「撕」。與「斯」通假的「離」、「麗」二字,其意確有此一端。如此,則「離」字既有「連相比並」之意,又有「析分為二」之意。或如宗白華先生所說:離,既有相遭遇的意思,又有相脫離的意思(2)。
  •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從《賦得古原草送別》說賦得體詩(南郭居士)
    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詩句出自《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的成名作,在其詩歌生涯中具有裡程碑的意義。該詩標題另外也被簡稱為《草》,前四句通過寫「草」,歌頌了野草頑強不屈的生命力。全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了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農村俗語:「床不離半,門不離五」,你知道「離五」指的是什麼嗎
    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叫做:「床不離半,門不離五」,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床不離半在每個人的一生中,可以說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床上,所以床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物件。因此古人對床是非常重視的,從床的擺放位置和方向到床頭擺放的物件都是有講究的,甚至在以前還有所謂的「床神」,在一些地區也有「祭床神」的習俗,要知道家具被封神,床可是首例。其實以前的床不僅是睡覺的地方,也可以當作凳子坐在上面。在民間還有這樣一個習俗,就是結婚多年沒有孩子的家庭,在中秋節的時候,還會把一個葫蘆掛在床上,作為求子的象徵。
  • 俗語:「種田不離田地頭,開店不離店門口」,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俗語的種類有很多,有關於歷史典故的;有關於人情世故的;有關於人生感悟的;還有關於生活建議的,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種田不離田地頭,開店不離店門口」。這句俗語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你知道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